疫情生活之我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首先必須先說這些無關醫療、無關政治,就只是個人的一點小小的觀點。

近期疫情爆發,確診接受治療的人暴增,大多數的人可能因為工作、因為擔憂、因為身體有狀況,所以不得已的搶起了快篩。
就跟之前的口罩、疫苗....一樣,人們陷入了無盡的排隊搶貨的輪迴。
不管是輕症或是重症,不管有沒有染疫風險其實都已經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活了。而這些不太應該是在防疫兩年後才出現的狀況。

過度擔心染疫恐引發「慮病症」
慮病症指的是什麼? 周遭親友是否有人因身體病痛一天到晚跑醫院,不斷地做各種檢查,卻被醫師告知沒有任何異常,找不出病症的原因,甚至是反覆治療都不見效果?其實這樣子反覆過度擔心自己身體狀況的表現,可能就是慮病症的症狀。 慮病症/臆病症,是經常可以在中老年人可以看到的,有些時候在比較年輕的人身上也能看到,主要是一直會擔心自己好像得了很多病,例如只是腸胃不適就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癌症;或是稍微一有呼吸不順、心臟不舒服,就會想辦法去做心臟檢查;一頭痛,就要去做MRI的檢測等等情形。 這樣的患者,其實就是會一直不斷地反覆求醫、做檢查,也容易會對照顧自己的家屬構成很大的困擾,並且用掉很多醫療資源,可是到最後卻往往都找不出任何毛病。

個人粗淺的以為,既然現在的狀況是必然,為什麼不能在三級警戒的時候就做好足夠的篩檢、隔離、治療,而是到現在才在做之前該做的事情,徒增醫護負擔及人民擔憂與困擾呢。
也就是說早在一開始的時候認真的為人民著想,有了足夠的疫苗防護、篩檢與隔離機制,完善的治療手段。也不至於像現在一樣反倒讓人民陷入了手足無措的窘境。在最對人民損害最輕的時候如果不要那麼盲目,認真的把人民的需求聽進去並且想辦法做到。就不會像現在這樣讓大家都陷入了很擔心有染疫風險的境界。
講難聽一點,如果在之前二級、三級的時候有做好全面篩檢、隔離、治療。就算出現現在這樣的確診暴增現象。人民應該也就不會那麼恐慌,甚至可以輕鬆面對了。最大的問題大概就是,人們無法知道什麼時候會染疫,也無法保證自己能夠得到完善的醫療保障。事事都得讓人民自己去想辦法解決,也難怪有那麼多人擔憂及不滿了。

還有一個在疫情期間令人擔憂的現象,""盲從""
一個不管現狀,只在乎自己相挺的人是不是會被影響,而做出一堆匪夷所思的事情與言論。這麼明顯的狀況就擺在眼前了,難道繼續睜眼說瞎話護主,就會讓現實變不見嗎?並不會。倒是這個狀態久了之後說真話的人就越來越少了。然後人們就會像溫水煮青蛙一般慢慢的陷入絕境。
這並不是好事,也不是個好現象。大家都希望疫情早點過去,至少不要有那麼嚴重的症狀。但或許現階段應該不太容易,因為好像也沒感覺到有認真想要為人民做點事的狀態。目前大概只能自求多福了吧。

「洞穴理論-柏拉圖」:假設有一群囚徒在洞穴中生活,他們被囚禁在洞穴裡面,手腳都被捆綁,身體也無法轉身,只能背對著洞口。單單面對一堵牆,他們的背後燃燒著一堆火,火光照射,將影像反映在他們前面的牆上,由於他們看不到任何其它東西。長期下來,囚徒們以為這些就是全部的世界了。當有一名囚徒被釋放後,摸索出了洞口,看到外面的世界,發現那才是真實的世界,基於對同伴的友愛,他又回到洞穴中,試圖向其他人解釋,那些影子其實只是虛幻的事物,希望能幫助這些昔日難友了解全部的世界,並向他們指明光明道路。但是對於那些囚犯來說,回到洞穴的那個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並且向他宣稱,除了牆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沒有其它東西了。然而,當這個人將那些被綁著的人解綁之後,那些人卻惱羞成怒,他們早已習慣了接受影子的「真實」,而把別人的勸告當作毒藥,這些人就把那個人用石頭砸死了。

柏拉圖利用這個比喻來告訴我們,在真理的陽光照耀下的是實物,而我們的感官世界感受到的,不過是那白牆上的影子而已。與天比起來,人恍若生活在地下洞窟的囚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hitman的沙龍
36會員
114內容數
淺談武術相關的訓練、迷思與相關的大小事
whitma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0/01
行路難。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簪折節無嫌猜。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行路難,歸去來! 公司人員組成除了具有經驗的老員工之外,還
Thumbnail
2023/10/01
行路難。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簪折節無嫌猜。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行路難,歸去來! 公司人員組成除了具有經驗的老員工之外,還
Thumbnail
2023/09/21
行路難.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職場的狀態萬千,有的好有的壞,好的裡面有壞的,壞的裡面有好的~ 在工作場合常見的,就是
Thumbnail
2023/09/21
行路難.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職場的狀態萬千,有的好有的壞,好的裡面有壞的,壞的裡面有好的~ 在工作場合常見的,就是
Thumbnail
2022/11/27
最近陷入了無限的循環 牙疼→吃藥、看診→吃藥~ 接著喉嚨不舒服→吃藥、感冒→吃藥 加上工作的不順心 整個提不起勁 希望下個月的新工作 能夠有不一樣的心情吧~
Thumbnail
2022/11/27
最近陷入了無限的循環 牙疼→吃藥、看診→吃藥~ 接著喉嚨不舒服→吃藥、感冒→吃藥 加上工作的不順心 整個提不起勁 希望下個月的新工作 能夠有不一樣的心情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波被迫「與病毒共存」的疫情下,出現很多「亂象」;有不少已經染疫、卻怕影響正常生活而不通報的「黑數」,但也有很多是「明明沒染疫、卻成日疑神疑鬼」的假確診;你也有這種「疫情恐懼症」嗎? 網路笑話是「如果你還沒有朋友確診,代表你沒有朋友」,以前是笑話,現在是真實狀況。 在疫情下,也考驗人性與友情。
Thumbnail
這波被迫「與病毒共存」的疫情下,出現很多「亂象」;有不少已經染疫、卻怕影響正常生活而不通報的「黑數」,但也有很多是「明明沒染疫、卻成日疑神疑鬼」的假確診;你也有這種「疫情恐懼症」嗎? 網路笑話是「如果你還沒有朋友確診,代表你沒有朋友」,以前是笑話,現在是真實狀況。 在疫情下,也考驗人性與友情。
Thumbnail
首先必須先說這些無關醫療、無關政治,就只是個人的一點小小的觀點。
Thumbnail
首先必須先說這些無關醫療、無關政治,就只是個人的一點小小的觀點。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隨著時間即將進入2022年6月,第三波COVID-19/Omicron BA.2的疫情越燒越旺,兒童死亡人數節節上升,民眾的疫情焦慮又重新開始出現。讓我們一起來複習,去年的「COVID-19疫情焦慮處方」。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隨著時間即將進入2022年6月,第三波COVID-19/Omicron BA.2的疫情越燒越旺,兒童死亡人數節節上升,民眾的疫情焦慮又重新開始出現。讓我們一起來複習,去年的「COVID-19疫情焦慮處方」。
Thumbnail
⛺「穴居症候群(Cave Syndrome)」出現在當疫情控制中心宣布解封或降級,人們可以開始從事之前被管制的活動時,有些人並沒有因此感受到放鬆或自由感,反而對於即將要回到社會陷入一種焦慮或害怕的感受,此現象美國醫學博士Arthur Bregmt...
Thumbnail
⛺「穴居症候群(Cave Syndrome)」出現在當疫情控制中心宣布解封或降級,人們可以開始從事之前被管制的活動時,有些人並沒有因此感受到放鬆或自由感,反而對於即將要回到社會陷入一種焦慮或害怕的感受,此現象美國醫學博士Arthur Bregmt...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COVID-19疫情嚴重影響臺灣,經歷一個多月自我防疫管理,第一波的急性心理反應開始緩解,伴隨而來的是第二波的長期心理衝擊,「持續保持希望」六個字已經無法解決問題。COVID-19就像是一面照妖鏡,映照出我們對自身的理解,看見與安頓自己是解除疫情焦慮的唯一方法。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COVID-19疫情嚴重影響臺灣,經歷一個多月自我防疫管理,第一波的急性心理反應開始緩解,伴隨而來的是第二波的長期心理衝擊,「持續保持希望」六個字已經無法解決問題。COVID-19就像是一面照妖鏡,映照出我們對自身的理解,看見與安頓自己是解除疫情焦慮的唯一方法。
Thumbnail
  去年COVID-19剛開始傳染時,對我們的影響還沒有非常大,在國外重創時,我們似乎安然無恙,這幾天疫情爆得非常嚴重,重創了許多行業,上禮拜突然宣佈遠距教學,那時就感覺有點奇怪,雖然報導還是說著大家不要恐慌,但這積極的態度,還是嗅到了些不尋常。   毀滅後,就是重生的開始,當大家還在思考未來不知道
Thumbnail
  去年COVID-19剛開始傳染時,對我們的影響還沒有非常大,在國外重創時,我們似乎安然無恙,這幾天疫情爆得非常嚴重,重創了許多行業,上禮拜突然宣佈遠距教學,那時就感覺有點奇怪,雖然報導還是說著大家不要恐慌,但這積極的態度,還是嗅到了些不尋常。   毀滅後,就是重生的開始,當大家還在思考未來不知道
Thumbnail
好了,經過一天歡樂的結衣之亂(?)後,來講一下比較嚴肅的話題。 提醒大家外出記得戴口罩,除了防疫還能美顏呢。 這次台灣的疫情必然讓人重視,但還有一項我們要注意的,是疫情下大家的心理狀況。 本來平安的日常,突然從短短一星期內轉化為三級警戒,大家都無法出遠門、正常工作、見朋友,在家也看著一堆恐慌搶口罩、
Thumbnail
好了,經過一天歡樂的結衣之亂(?)後,來講一下比較嚴肅的話題。 提醒大家外出記得戴口罩,除了防疫還能美顏呢。 這次台灣的疫情必然讓人重視,但還有一項我們要注意的,是疫情下大家的心理狀況。 本來平安的日常,突然從短短一星期內轉化為三級警戒,大家都無法出遠門、正常工作、見朋友,在家也看著一堆恐慌搶口罩、
Thumbnail
看見每個人處境的不同,以及此前脈絡的相異,才是找尋同理共感的開始。 我仍舊是繼續暗黑下探,在路無可路,退無可退的疫情蔓延時刻,或許內傾直覺者還能有那麼些輕鬆,逕自地在更深遠的無光中,探去。
Thumbnail
看見每個人處境的不同,以及此前脈絡的相異,才是找尋同理共感的開始。 我仍舊是繼續暗黑下探,在路無可路,退無可退的疫情蔓延時刻,或許內傾直覺者還能有那麼些輕鬆,逕自地在更深遠的無光中,探去。
Thumbnail
在這非常時期,體弱之人三不五時就會有點心慌,腦內小劇場大爆發
Thumbnail
在這非常時期,體弱之人三不五時就會有點心慌,腦內小劇場大爆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