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圖片來源:pine watt on Unsplash
書名:《造局者》
|作者:Kenneth Cukier, Viktor Mayer-Schonberger,
Francis de Vericourt|
|ISBN:978–986–98842–5–9|
推薦度
易讀性:★ ★ ☆ ☆ ☆
豐富性:★ ★ ★ ★ ★
專業性:★ ★ ★ ★ ★
綜合評分:★ ★ ★ ★ ★
簡述:
這是一本以思考框架為主題的書。
三位作者透過大量且詳盡的時事說明,闡述思考框架對決策的重要性,並提出建立思考框架時的三個要領。
從最後高達43頁的文章註解,可以看出作者們引用資料時是相當嚴謹的。即便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也能在這本書中發現過去完全不知道的有趣內容。
如果只是將它看作是一本工具書的話,實在是相當可惜。
無論是學習作者們的敘事手法,或是用來練習建立思考框架,這本
《造局者》都值得一讀再讀。
前言
因為這本書也是屬於不容易消化的類型。我經常會因為不了解作者使用的名詞定義而停下來思考,或是上網查詢定義與應用範圍。(當然也有可能是我的詞彙含量有待加強…)
不過,作者們也很貼心的用我們熟悉的事物來解釋一些抽象的理論。
像是他們以OpenAI的「深度強化學習」解釋思考框架的「因果關係」時,就用了2019年人類與AI對戰Dota 2的事件為例。
圖片來源:https://openai.com/five/
另外,作者們不是像寫教科書一樣,只有單純地描寫事件經過。而是連事件主角運用思考框架的過程都述說的相當詳盡。光是這點就值得我們花時間慢慢地讀這本書了。
《造局者》(Frammrs)的核心內容是讓我們學習如何建立、改善並選擇「合適的」思考框架。
或許你看到這裡,還是不太清楚什麼是「思考框架」,以及為什麼要學會使用它?
沒關係,接下來我們將透過這本書的內容,幫你一一解惑。
與決策息息相關的思考框架
「思考框架」到底是什麼?
簡單來說,思考框架就是我們如何思考、如何行動的「心智模型」。
而心智模型指的是,我們「模擬」一件事在現實生活中如何運作的思考過程。至於我們模擬的方式與角度,則會根據自己「相信的事情」而有所不同。
以戴口罩防疫的政策來說,如果我們擔心自己或身邊的人因為感染而留下後遺症,或是害怕因為不戴口罩而被開罰單的話,我們的心智模型就會認定戴口罩防疫是「正確的」、是「事實」。即便這樣呼吸和跟人說話很不方便,我們仍然會乖乖地戴上口罩。
相反的,如果我們相信個人的自由大於一切,或是認為這一切都是政府的陰謀,那就有可能成為人人口中的防疫破口,堅持不戴口罩。
為什麼要學會選擇思考框架?
我們每天都在用不同的思考框架決定各種事情。
小至今天晚上吃什麼,大至公司未來的經營方針。
也就是說,思考框架就像一張地圖,是幫助我們做出最佳決策的一項工具。
只是,這張地圖可能有無限多種的形式與獨特的用途。
假設我們要從士林夜市到台北車站,這時候就有「Google Map」與「捷運路線圖」兩張地圖可以使用。
如果是選擇自行開車前往的話,那麼參考Google Map的導航結果肯定會比較實際,效率也會比較高。
換個角度想,若這時候我們選擇用捷運路線圖當作開車的導航地圖的話,會發生什麼事?
因為捷運圖的繪製目的是為了讓人快速了解每個捷運站的相對位置與乘車路線,並沒有將實際距離納入考量,也沒有包含周圍的道路資訊。因此開車時參照捷運圖的路線行進,基本上是行不通的。
這個舉例所要表達的概念是,思考框架本身沒有一定的對或錯,只有選擇出符合當下的條件與目的的思考框架,才有可能成為最佳解。
在這一部份,作者們分別舉了伊波拉病毒與Covid-19的事件為例,強調選擇思考框架的重要性。如果當初世界衛生組織堅持選擇自己的思考框架,放任伊波拉病毒傳播的話,那如今我們所要面對的疫情局勢,可能就會更加的嚴峻。
三把鑰匙,建立思考框架
建立思考框架的方法,有以下三點:
- 建立事情的因果關係
- 利用反事實思考法
- 為思考設立限制條件
接著我將結合本書的內容,簡單說明這三個方法的概念。
方法一:因果關係
所有事情都有因果關係。而這也應該是我們建立思考框架時最常用的方法。
如果我們能順利推敲出事情發生的源委,就能比較快找到解決辦法。
例如2007~2008年金融風暴發生時,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奇(Ben Bernanke)發現問題的成因並非是市場崩盤,而是央行實施的通貨緊縮政策,導致物價大跌,人民的薪水多寡同時也受到影響。
人們的債務價值提高,一些人無力再償還債務,許多銀行因此收不到款項,進而紛紛倒閉,人民的積蓄也在一夕之間化為烏有。大規模的連鎖反應便在此不斷發生。
柏南奇了解到這點後便反其道而行,開始往市場注入大量貨幣。希望藉此讓人民有能力繼續還債,保住小銀行的壽命。
柏南奇能看見了別人難以察覺的細節,其中一個原因也是因為他所使用的思考框架,與當時學習經濟原理的主流思考法不同。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ErQeOn
題外話,這個方法在當時確實是成功了。可如今美國仍然繼續大量印鈔票所衍生出的種種問題,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因果關係的陷阱
人類可以輕易的將任何事情建立出因果關係,儘管毫無邏輯可言。
例如,印度人因為信仰的關係,認為牛糞可以治癒疾病,所以就有人將其塗抹在身上來抵抗病菌。
或者,你是否曾經聽過長輩這樣說:「天氣冷了要多穿衣服,否則容易感冒」?
真正讓我們感冒的並不是刺骨的寒風,而是病毒。但似乎是因為聽習慣了這句話,導致我們很難發現其中的因果關係是有誤的。
建立思考框架時,其背後的資訊與邏輯必須相當嚴謹。否則就算從眾多有誤的因果框架中擇一,也只會把事情越搞越糟。
方法二:反事實
如果我們必須為未知的事物建立思考框架,就需要透過「假設」的方式模擬出各種可能性。
人類能夠登陸太空、預見溫室效應、規劃企業走向,憑藉的都是在有限的資訊中,建構出「有助於實現目標」的現實。
和因果框架最大的不同在於,反事實框架跳脫了「唯一」既定道路的限制。
是的,反事實框架依然是在找尋因果關係。但是因為多了各種「如果…」的假設,我們的思考就會更加的縝密。
儘管建構這樣的思考框架需要花費更多的心力,卻能幫助我們看到更多樣的因果關係,也更有可能找到有效達到目的的方法。
AI如何透過反事實思考駕駛汽車?
AI無法自行建立思考框架。(至少現在是如此)
而我們所看到的各種機器學習,全都是透過人類建立出合適的思考框架後,再將各項參數賦予給電腦,讓電腦得以在建立好的框架中實現我們預期的目標。
作者們以自駕車公司 — Waymo訓練AI的方式為例。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GxNOMd
有走過馬路的人想必都很清楚,道路上的不確定因素實在是太多了。
光是要避開那些駕照用雞腿換的三寶,或是會突然從人行道衝出來的狗勾就相當費神了,更別提如果路上突然飛出一個塑膠袋,或是忍者龜從下水道中跑出來的話,沒有臨機應變的能力根本無法上路。(忍者龜好像有點誇張了)
過去Waymo都是用既有的資料供AI進行學習,但成效依然不足。
後來他們開發出一套平行現實系統,裡面充滿了各種千奇百怪的路況,讓AI得以跳脫既有資料的侷限,學習兩萬多種意外情境的應對策略。
想像固然是好事,但如果做夢毫無限制,就很容易發想出與原訂的目標脫勾,或是忽略了現實生活的條件與情境的思考框架。
因此我們需要學會最後一點:為思考增加限制條件。
方法三:限制條件
創意源自於限制,合適的思考框架也是如此。
如果我們今天要從趕去某個地方參加一場會議,就會開始思考每個交通工具需要花費的通勤時間,以及各種狀況的可能性。例如公車誤點的時間區間、尖峰時段是否能順利叫到計程車等等。
如果我們只想像一切順利的情形,或是透過目前仍無法實現的瞬間移動到目的地的話,就沒有太多思考的必要性。
不過,儘管建立思考框架時限制條件是必要的,卻也必須慎重考量設下的限制條件是否為關鍵因素。
以SpaceX研發出可回收火箭的成就為例。
從1960年開始,科學家們就不斷地嘗試做出可以回收的火箭。而他們當時所設下的限制是:
- 火箭的回歸必須依靠空氣力學的升力
- 減緩火箭的下降速度
因為設立的第一條限制,他們的火箭設計幾乎都有參考飛機的機翼。
只可惜,這條限制反而讓他們無法思考沒有機翼的解決辦法。一直到馬斯克建立思考框架時,刪除了空氣力學的限制後,火箭無法回收的神話才得以被打破。
限制條件的三大原則
先前說到,限制條件的設立必須慎重考量,否則很容易失去其應該發揮的作用。
而且,如果限制條件過多的話,也會讓反事實思考的過程變得更困難,甚至是無法實行。
以下是作者們提出的設立限制條件的三大原則:
- 可變性原則:專注在自己可以改變的事物上
- 最小變動原則:以變動「越少越好」為主,用「刪去法」代替「增加法」
- 一致性原則:限制各項條件的關係,使其方向與邏輯一致
限制條件並不是非黑即白,而是依照上述的三大原則進行調整。
如同為因果框架與反事實框架設立限制條件,限制條件的設立也是必須擁有限制條件才能有效運作。
另起思考框架
看到這裡,你是否會覺得建立思考框架就像是顆萬靈丹,好像什麼事情都可以透過產生一個新的思考框架來解決?
這樣的想法沒有錯,但也有一些問題。
如果我們所碰到的問題,是過去的人類都不曾經歷,而你必須想辦法解決的話,確實是有可能需要建立一個新的思考框架。
但是,建立新的思考框架極其費神,需要耗費的時間與資源也相當多,重點是無法保證第一次建出的思考框架就能順利達成目的。
畢竟,改變都是會伴隨風險的。
另起思考框架的3R
另起思考框架並非都要無中生有,而是可以透過以下3種方式進行:
- 從現有框架庫搜尋(Repertoire)
- 借用並調整框架(Repurpose)
- 重新發明(Reinvent)
依照順序來看,重新發明一個新的思考框架基本上是殺手鐧。是等到真的沒有現成的思考框架可以借用或是修改,逼不得已才會進行的動作。
從自己的腦海搜尋思考框架,這樣所耗費的認知能量是最低的。而要想做到這點,透過讀書與行動學習來擴充知識量,肯定是最有效的方式。
巴菲特的商業夥伴 — 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認為,人的腦海裡必須隨時具備各種思考框架。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他會如此熱衷於讀書的關係吧。
圖片來源:https://cmqinvesting.substack.com/p/never-miss-an-update?s=r
結語
儘管掌握了作者們提出的建立思考框架的三個要素,但若想成為一名「造局者」(Framer),勢必要提升自己接受改變的心態。
一個思考框架,就代表一種世界的模樣。
若要將他人的框架納為己用,自己就必須先接受它。
最後,我想分享作者們在書本前半部所提到的「唯一一種錯誤的思考框架」,那就是「拒絕其他的思考框架」。
白人至上主義、男性沙文主義、納粹主義…世界上沒有唯一的真理,也沒有絕對正確的思考框架。
容許摩擦、接受不同、增廣見聞,如此才能成為改變自己與他人人生的造局者。
支持TASYA-STUDIO(只需要一杯咖啡的錢)
https://www.buymeacoffee.com/tasyastudio
如果你願意支持TASYA繼續創作出更多對你有幫助的內容,當然是最好的。但是還請記得「量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