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副食品?我是個懶媽媽-執行BLW三個月
方格精選

餵副食品?我是個懶媽媽-執行BLW三個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為什麼選擇BLW

關於BLW網路上有很多專業的解釋,我自己的理解就是:讓嬰兒自己拿起食物吃,並挑選什麼是她要吃的東西!意思就是大人將食物處理完後,放在小孩面前,就讓他自由發揮,吃完或時間一到就將食物收起來。

這方法吸引我的有兩個點,一個是我認為當小孩可以掌握一些符合他年紀的事時他會更有自信(我之前在看蒙特梭利相關的書也有提到這點),另一則是我對廚藝的興趣不大,希望將準備食物、吃東西簡單化,也達到當個優雅的媽媽,和小孩一起吃飯的目的(哈)。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這件事一開始有點困擾我,因為BLW的食物需要是嬰兒可以直接用手拿起來吃,需要是沒長牙齒的他咬得動又可以用手拿得起來的食物,市面上相關的食譜不是翻譯過來(外國食材),就是很搞剛,後來是我和婆婆集思廣益下來每天變化一點,從地瓜、南瓜、紅蘿蔔到胡瓜、小黃瓜、青椒、四季豆,只要是有機店裡、當季的食物可以爛的食物我們都會試看看,我們吃的都是原型食物(沒有加工過的食物),也沒加調味料。

我煮的方式非常懶,就是將所有的食物切成他可以握的條狀,放在盤子裡,放到電鍋裡蒸,早上只蒸一次,其他中晚餐的分就先冰起來,要吃的時候先從冰箱拿出來退冰或直接用熱水燙一下,就直接給光仔吃。

我們如何吃?

在菜色上我有參考一位營養師的建議(他的粉絲頁滋禾蒔心工作坊),平性與偏性的食物比例大約是7:3或8:2,要如何了解食物冷熱的屬性可以上網將食物名+歸經,就可以查到,如玉米歸經,就可以看到玉米屬平性。

在光仔五個月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吃,頻率從一天兩餐(早、中)兩個月後就跟我一天三餐,下午三點多再吃一次水果,一開始我會一個個放在他的桌上讓他拿,好處是我能控制他浪費的食物,壞處是他沒辦法挑食物,我也要一直拿給他,但到後來(大約也是一兩個月)就整盤端給他自己吃了,這時候也是要面對自己心魔的時候,他很常邊吃邊玩,甩動自己的食物,我需要克制自己不介入(如直接塞他的嘴巴),他在甩我做的小飯團時也很崩潰,因為米粒會掉滿地…

忍耐後等他吃完,我就將掉在地上、椅子上的洗一洗再給他吃一次(米粒就算了)前後的時間大約坐個20分鐘左右就讓他從椅子上下來。

五個月剛開始吃的時候,我食物一個一個放在桌上讓他拿。

五個月剛開始吃的時候,我食物一個一個放在桌上讓他拿。

小小的心得

我小的時候因為家裡做生意,在吃的事上其實都很隨興,很多時候都是叫外賣,家人也是個吃個的。但我在聽營養師分享的時候,他提到一個很觸動我的說法:吃東西也是在向小孩介紹這個世界,他的五臟六腑也在感受這個季節

我不知道光仔感受完有甚麼想法,但他在每次吃東西的時候會一直笑,青椒、茄子這種我不愛的食物他也吃得很開心,我好像也被他感染,所以我也練習吃東西就是單純吃東西,沒有音樂、沒有手機,享受和他一起吃東西的時光!雖然我還是很不愛青椒和茄子...我覺得關於餵食沒有所謂的完美的方法,只有媽媽喜歡,小孩子自在就是最好的!

raw-image

了解更多

嗨!我是一寶媽!

也是一位室內設計師,

我們家剛要迎接第一個生命時

我們做了非常多的功課

為要營造一個舒適又好用的環境

照顧寶寶也照顧自己(我和我老公在家做月子),

但當小孩出生時,

因為第一次的經驗,

我們又加加減減添購了許多東西,

為要更方便我們育兒的環境!

說真的當下我身體與精神上的疲累加上小孩的混亂作息,

我真希望在小孩出生前可以有經驗的人提供完整的建議,

如果你有和我一樣的需要,

也希望家裡整理成適合小孩的環境,

我會綜合我育兒的經驗和蒙特梭利對於幼兒的建議,

為你與你的小孩客製化適合的育兒環境,

讓你輕鬆預備小孩第一個家!

了解更多




avatar-img
黑崧夫婦正在老屋翻新、室內設計!的沙龍
8會員
42內容數
室內設計、老屋翻新、預售屋是黑崧空間主要承接的項目, 我們堅持做好設計到施工各個環節, 也努力在空間當中找到最貼近真實、最貼近使用者的一面, 認為只有這樣的建築, 才能帶來最真實的改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孩目前十個多月一直沒將生產的經驗記錄下來,最近又有朋友懷孕了,也許記錄一下我在生產的過程也還能提供給更多人參考,也算是紀錄自己與家人的心路歷程。
  光仔在六個月到現在已經越來越會爬,睡眠時間也越來越短,一開始沒有了自己的時間真的會煩躁,雖然陪著他自己的心思意念卻一直想著沒辦法做的事,但這個時候又發現一個可以學習的功課:學習如何和光仔一起生活,如何在他醒的時候一起做他可以做,我也想做的事情。
剛生出小孩,原本以為鬆了一口氣,突然發現這個嬰孩除了喝奶、睡覺還會沒來由的一直哭泣,我們的生活模式瞬間被瓦解,起床哭、睡前哭、沒喝到奶也哭、喝到奶也哭(因為我生完大量出血,一開始奶根本不夠他喝)兩個沒睡飽的爸媽只能在母嬰同室的病房裡眼神死… 承認自己是這個嬰兒的媽媽 相信我還可以也夢想
  小孩目前十個多月一直沒將生產的經驗記錄下來,最近又有朋友懷孕了,也許記錄一下我在生產的過程也還能提供給更多人參考,也算是紀錄自己與家人的心路歷程。
  光仔在六個月到現在已經越來越會爬,睡眠時間也越來越短,一開始沒有了自己的時間真的會煩躁,雖然陪著他自己的心思意念卻一直想著沒辦法做的事,但這個時候又發現一個可以學習的功課:學習如何和光仔一起生活,如何在他醒的時候一起做他可以做,我也想做的事情。
剛生出小孩,原本以為鬆了一口氣,突然發現這個嬰孩除了喝奶、睡覺還會沒來由的一直哭泣,我們的生活模式瞬間被瓦解,起床哭、睡前哭、沒喝到奶也哭、喝到奶也哭(因為我生完大量出血,一開始奶根本不夠他喝)兩個沒睡飽的爸媽只能在母嬰同室的病房裡眼神死… 承認自己是這個嬰兒的媽媽 相信我還可以也夢想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