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共舞的作息-九個月大的媽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光仔在六個月到現在已經越來越會爬,睡眠時間也越來越短,一開始沒有了自己的時間真的會煩躁,雖然陪著他自己的心思意念卻一直想著沒辦法做的事,但這個時候又發現一個可以學習的功課:學習如何和光仔一起生活,如何在他醒的時候一起做他可以做,我也想做的事情。

  之前我在小雨麻書:小雨麻的副食品全紀錄,看到他分享關於他和他小孩的作息,我覺得重點就是先將吃飯與睡覺時間固定,其他再填入可以和小孩做的事,這裡也將我和光仔的版本畫出來。

我和光仔的平日一天作息

我和光仔的平日一天作息

  這個作息是近兩周大部分的狀況,早上大多是他叫我起床(笑),時間會落在七點到八點左右,吃完早餐我們就會騎車去路上或野外兜風,回來偶而會吃個點心、玩一下,就接著吃中餐,下午婆婆會幫忙我照顧一下光仔順便幫他洗澡、哄睡,我則會睡個午覺、做點工作,下午會和光仔去人少的地方買個麵包或借書,回來再吃個點心、玩一下,再吃晚餐,大約六點半左右就會帶他進房間,七點左右光仔就會睡覺,時間表會因著他的睡覺時間(小午覺)和天氣再做彈性調整,目前太陽比較晚下山,他也會比較晚睡(冬天、春天的時候是六點半睡)。

一起煮飯、吃飯

  我執行BLW,細節我在上一篇文章有完整提到,但除了可以一起吃飯這件事,我明確將吃飯時間固定下來,也簡化處理食物的步驟(他食物幾乎都是用電鍋蒸,我的部分就簡單煮麵或粥,晚餐則有婆婆的愛心)所以用餐大約都是半小時就結束,早上與下午出門回來會和他一起吃水果當點心,讓他有飽足感(私心希望減少喝奶的頻率)。

一起兜風

  在四月之前,我會和光仔去賣場、市場人多的地方,也會每周和地方媽媽一起聚會遛小孩,但因為疫情,光仔也還不能打疫苗,我轉而挑騎車兜風的方式和他殺時間,好處是我逐漸熟悉我家附近的道路和景點,並預備以後會走的時候找地方跑,也在路邊摘些花草回來插花,這也讓我更敏銳的感受自然的變化。

一起等待

  如果光仔一切都容易控制大概就不需要等待了,但有時光仔就會想討抱抱、沒理由的哭鬧、沒辦法入睡的轉,這個時候就是無盡的等待,等待他感受到安全、被保護和入睡,這大概是他最需要我的時候,雖然這最磨我的耐性,但換個方式想他也在強迫我好好休息,好好沒目的的和他再一起。

之前讀到一本自己很愛的書:簡單父母經,作者有華德福老師的背景,內容強調和小孩的生活在空間、時間、內容盡量簡單化,並在每一天活出規律,小孩會更有安全感。我自己盡量固定下光仔吃飯與睡覺時間後,我不確定光仔有沒有比較有安全感,但在目前是覺得至少他在哄睡時比較快入睡,大約半小時左右,醒來時也不一定會哭鬧。

和光仔一起作息,我將他比喻成共舞,因為不管是他還是我都要調整自己的習慣,在彼此都產生默契後才練出的生活方式,也一直在變動與調整,但生活最寶貴的地方不是也是這樣嗎?將時間放在最在乎的人與事身上,是需要學習的,也是最幸福的。

ps.如果你透過書的連結購買商品,我也可以得到回饋!

raw-image

嗨!我是一寶媽!

也是一位室內設計師,

我們家剛要迎接第一個生命時

我們做了非常多的功課

為要營造一個舒適又好用的環境

照顧寶寶也照顧自己(我和我老公在家做月子),

但當小孩出生時,

因為第一次的經驗,

我們又加加減減添購了許多東西,

為要更方便我們育兒的環境!

說真的當下我身體與精神上的疲累加上小孩的混亂作息,

我真希望在小孩出生前可以有經驗的人提供完整的建議,

如果你有和我一樣的需要,

也希望家裡整理成適合小孩的環境,

我會綜合我育兒的經驗和蒙特梭利對於幼兒的建議,

為你與你的小孩客製化適合的育兒環境,

讓你輕鬆預備小孩第一個家!

了解更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一起慢慢陪孩子長大❤️
每天的修練呢!
avatar-img
黑崧夫婦正在老屋翻新、室內設計!的沙龍
8會員
44內容數
室內設計、老屋翻新、預售屋是黑崧空間主要承接的項目, 我們堅持做好設計到施工各個環節, 也努力在空間當中找到最貼近真實、最貼近使用者的一面, 認為只有這樣的建築, 才能帶來最真實的改變。
2022/07/28
  小孩目前十個多月一直沒將生產的經驗記錄下來,最近又有朋友懷孕了,也許記錄一下我在生產的過程也還能提供給更多人參考,也算是紀錄自己與家人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2022/07/28
  小孩目前十個多月一直沒將生產的經驗記錄下來,最近又有朋友懷孕了,也許記錄一下我在生產的過程也還能提供給更多人參考,也算是紀錄自己與家人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2022/05/31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Thumbnail
2022/05/31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Thumbnail
2022/05/22
剛生出小孩,原本以為鬆了一口氣,突然發現這個嬰孩除了喝奶、睡覺還會沒來由的一直哭泣,我們的生活模式瞬間被瓦解,起床哭、睡前哭、沒喝到奶也哭、喝到奶也哭(因為我生完大量出血,一開始奶根本不夠他喝)兩個沒睡飽的爸媽只能在母嬰同室的病房裡眼神死… 承認自己是這個嬰兒的媽媽 相信我還可以也夢想
Thumbnail
2022/05/22
剛生出小孩,原本以為鬆了一口氣,突然發現這個嬰孩除了喝奶、睡覺還會沒來由的一直哭泣,我們的生活模式瞬間被瓦解,起床哭、睡前哭、沒喝到奶也哭、喝到奶也哭(因為我生完大量出血,一開始奶根本不夠他喝)兩個沒睡飽的爸媽只能在母嬰同室的病房裡眼神死… 承認自己是這個嬰兒的媽媽 相信我還可以也夢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面對新生兒寶寶的照護,新手爸媽該怎麼做呢?尤其是在六週內的嫩嫩嬰很小,方方面面都小小的,可是好像聽說愈早開始幫孩子分辨日夜,會更容易自行入睡了,家長可以做什麼? 輪到我家出現嫩嫩嬰了,我找的幫手是這樣的: 出院後入住月子中心兩週;離開月子中心後接著請月嫂一個月。
Thumbnail
面對新生兒寶寶的照護,新手爸媽該怎麼做呢?尤其是在六週內的嫩嫩嬰很小,方方面面都小小的,可是好像聽說愈早開始幫孩子分辨日夜,會更容易自行入睡了,家長可以做什麼? 輪到我家出現嫩嫩嬰了,我找的幫手是這樣的: 出院後入住月子中心兩週;離開月子中心後接著請月嫂一個月。
Thumbnail
  光仔在六個月到現在已經越來越會爬,睡眠時間也越來越短,一開始沒有了自己的時間真的會煩躁,雖然陪著他自己的心思意念卻一直想著沒辦法做的事,但這個時候又發現一個可以學習的功課:學習如何和光仔一起生活,如何在他醒的時候一起做他可以做,我也想做的事情。
Thumbnail
  光仔在六個月到現在已經越來越會爬,睡眠時間也越來越短,一開始沒有了自己的時間真的會煩躁,雖然陪著他自己的心思意念卻一直想著沒辦法做的事,但這個時候又發現一個可以學習的功課:學習如何和光仔一起生活,如何在他醒的時候一起做他可以做,我也想做的事情。
Thumbnail
經歷了前三個月的風暴期,三個月後我才慢慢認識我生出來的這個孩子,他已經不再沒來由的狂哭,也不會因為吸奶不順而生氣,這個時候我才慢慢有辦法建立媽媽這個身份的主導權!
Thumbnail
經歷了前三個月的風暴期,三個月後我才慢慢認識我生出來的這個孩子,他已經不再沒來由的狂哭,也不會因為吸奶不順而生氣,這個時候我才慢慢有辦法建立媽媽這個身份的主導權!
Thumbnail
有朋友問我,看到孫女是不是很高興?我說沒有耶!我一直沒有覺得高興,只覺得很奇妙,原來在女兒肚子裏的孩子出來了,而且一切正常,每個部份都長得好好的,會吸奶、會吞嚥,有大便、小便,有長肉肉,也長長了,眼睛會東看西看,會笑、會哭,表達意見,對著人家嗯嗯哦哦的,有反應就好。 一、安排、空出我的休息時間
Thumbnail
有朋友問我,看到孫女是不是很高興?我說沒有耶!我一直沒有覺得高興,只覺得很奇妙,原來在女兒肚子裏的孩子出來了,而且一切正常,每個部份都長得好好的,會吸奶、會吞嚥,有大便、小便,有長肉肉,也長長了,眼睛會東看西看,會笑、會哭,表達意見,對著人家嗯嗯哦哦的,有反應就好。 一、安排、空出我的休息時間
Thumbnail
大部分的台灣家長,聽到語嫣分享嬰幼兒晚上健康的就寢時間是晚上七點時,通通都崩潰說:「這不合理吧!太早了吧!」 但這個「小孩就是需要早睡」的觀念,在國外的父母第一課來說,是很正常的! 而影集中所舉的範例,是一名四歲的小孩。 而今天想要討論關於面對作息的心態。 但是他們父子倆個感情依然非常好。
Thumbnail
大部分的台灣家長,聽到語嫣分享嬰幼兒晚上健康的就寢時間是晚上七點時,通通都崩潰說:「這不合理吧!太早了吧!」 但這個「小孩就是需要早睡」的觀念,在國外的父母第一課來說,是很正常的! 而影集中所舉的範例,是一名四歲的小孩。 而今天想要討論關於面對作息的心態。 但是他們父子倆個感情依然非常好。
Thumbnail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的作息制定上,包含我自己在理解嬰幼兒睡眠以前,都常常出現一個盲點:「小孩每次累了就會自己去睡。」 這個預設的盲點在於:並未發現理解自己的作息,是需要經由照顧者陪伴、不斷練習才能熟稔的。 寶寶剛出生時,累了會想睡,但並不知道該如何睡著。三個月內的新生兒寶寶,是需要依賴照顧者的協助、
Thumbnail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的作息制定上,包含我自己在理解嬰幼兒睡眠以前,都常常出現一個盲點:「小孩每次累了就會自己去睡。」 這個預設的盲點在於:並未發現理解自己的作息,是需要經由照顧者陪伴、不斷練習才能熟稔的。 寶寶剛出生時,累了會想睡,但並不知道該如何睡著。三個月內的新生兒寶寶,是需要依賴照顧者的協助、
Thumbnail
將每個時段要做的時間寫下來,孩子也提早知道一日的安排,什麼時間要做什麼事情,感覺也滿好的耶,她可以在我自己安排寫文章的一小時中,安靜又不打擾我的自己做自己的事情。當然每個時段只是大概,偶爾還是有突發狀況影響行程,但是還是有個大致的順序。
Thumbnail
將每個時段要做的時間寫下來,孩子也提早知道一日的安排,什麼時間要做什麼事情,感覺也滿好的耶,她可以在我自己安排寫文章的一小時中,安靜又不打擾我的自己做自己的事情。當然每個時段只是大概,偶爾還是有突發狀況影響行程,但是還是有個大致的順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