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承銷,右手顧問,還有投資人保護 - 銀行在SPAC案件的利益衝突】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raw-image

在資金寬鬆,投資人尋找投資標的的前兩年,「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簡稱SPAC)上市一度蔚為風潮,這種上市方式並不特別複雜,首先由「贊助人」(sponsor)先設立一家公司掛牌上市,但此時這家公司還沒有確定的收入和業務,因此也有許多人將它們叫做「空白支票公司」(Blank-Check Company),他們找上有潛力的未上市公司,將股權賣給後者,讓未上市公司可以迅速上市交易。

對於未上市公司的投資人來說,他們可以避免公司經歷較為冗長的「首次公開發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簡稱IPO),只要透過較為有效率的併購交易,就可以達到上市掛牌,並且獲得營運資金的目的,對於SPAC的贊助人來說,他們只要付出少許成本,就有獲得可以投資有潛力企業的機會,或者他們也可以很快套現出場。

對於銀行來說,這更是幾乎百利而無一害的交易,當贊助人設立SPAC掛牌上市時,他們可以擔任承銷商,賺取大約5.5%的承銷費用(先收2%的費用,等上市後再收3.5%的費用),儘管比IPO案件通常可以賺進的7%承銷費用較低,但SPAC上市程序比較簡便,而且因為沒有實際營運,所以承銷商的風險較低。另一方面,當SPAC將股權賣給未上市公司時,銀行也可以擔任財務顧問收取費用。

因為這樣皆大歡喜的交易結構,讓SPAC上市一度大紅,不過隨著經濟前景不穩定,投資人漸趨保守,使得SPAC股價大幅下滑,相關的問題開始爆發。

根據統計,去年一共有186件SPAC上市,募集了超過1,600億元,但是高達95%的這類公司股價目前都低於10美元。其中一大問題是,這些SPAC的贊助人當初畫了太美好的大餅。

在傳統的IPO上市時,公司通常不會做出財務預測,因為如果財務預測失準,不管是公司或承銷商都要負起一定的法律責任,但是SPAC則不同,因為它們掛牌上市的主要目的就是將來的併購交易,所以贊助人對於未來的收益會較為樂觀,而且因為它並不適用IPO的規定,所以如果財務預測失準,沒有人需要負起責任。

而這正是現在的狀況。根據華盛頓大學、密西根大學和北卡大學的研究報告,從2004年到2021年間的SPAC案件中,在併購後的收益可以達到或超越當初財務預測的只有35%,SPAC的財務預測是IPO公司財務收入的三倍。

「有很強的誘因讓這些財務預測看起來比實際要更美好,因為SPAC贊助人可以從交易中賺很大。」華盛頓大學商學院Elizabeth Blankespoor副教授這麼說,而且這些SPAC覺得如果財務預測出錯,它們只要面對微薄的懲罰。

路透社的調查報告中舉了一個例子。2020年下旬,一家叫做Acies Acquisition Corp的SPAC公司雇用了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和奧本海默(Oppenheimer & Co)三家銀行擔任承銷商,協助它上市募得了2.15億元。

Acies有兩年時間找到未上市公司合併,否則就要將資金退還給投資人,而它們打算尋找的標的是體驗式娛樂產業。

它們很快地找到目標,那是一家位在拉斯維加斯、叫做Playstudios的手機博弈商,後者的財務顧問很巧地也是摩根大通,他們聯繫了Acies並且立刻在2021年初合併,那時Playstudios的市值達到11億元。根據Playstudios所提供的資料,他們預期可以透過新遊戲和跨售大幅增加營收,在2021年營收可以增加20%,到了2022年則可以增加33%。

但事後證明,一切都是太美好的幻想,Playstudios的營收從來沒有達到預期,而公司股價已經跌了超過五成。

不過儘管SPAC的結果不如預期,但有一個角色依然持續可以獲利,那就是銀行,根據估計,銀行業在2020年和2021年間總共因為SPAC上市案件賺進了80億元。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摩根大通擔任Acies上市承銷商賺進了470萬元,擔任併購案的財務顧問則賺進1,420萬元,他們還透過協助Playstudios利用「公開發行公司私募股權交易」(Private Investment in Public Equity,PIPE)賺進了160萬元,Playstudios說它們和Acies所合作的摩根大通團隊是不同部門。另一方面,同樣擔任承銷商的摩根史坦利和奧本海默也分別賺進了590萬元和120萬元。

或許是這種近乎穩賺不賠的生意,讓許多銀行大幅宣傳SPAC的好處。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 )在給客戶的機密簡報中說,SPAC讓IPO市場規定變得寬鬆。

在2020年的簡報中,摩根史坦利說「過往的印象是只有低品質的公司才會採取SPAC上市,但是這樣的看法已經改善」,而該銀行「只和最高品質的客戶合作」。從2020年起,它們協助了51件 SPAC上市案,但是這些公司到3月底時的平均跌幅是28%。

在2019年的簡報中,花旗銀行(Citigroup )說從前SPAC上市總是和糟糕的結果相連,但是因為投資人對不同投資標的的口味改變,這樣的觀點也隨之改變。它們協助的SPAC上市公司到3月底時的平均跌幅是38%。

瑞士信貸在2020年第四季給公司客戶的簡報中提到,公司在SPAC上市時所作出的財務預測可以「改善公司形象」,特別是那些「透過傳統IPO上市會比較辛苦的公司」。他們特別提到「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的例子,那是英國企業家Richard Branson爵士創立的發展太空飛行的公司,瑞士信貸帶投資人和分析師參觀了維珍銀河的工廠和發射基地,這種「充滿創意的行銷手段」是一般傳統IPO上市所無法達到的。

從2020年起,瑞士信貸協助了56件 SPAC上市案,但是這些公司到3月底時的平均跌幅是32%,維珍銀河在上市之初的股價最高達到62.8元,但是現在已經跌破10元。

有些學者認為,這些銀行在SPAC上市案件所扮演的角色,可能引起一些利益衝突的疑慮。

「它們在SPAC上市案件中所負的責任不像傳統IPO案件這麼多,但是銀行如果協助完成交易,又可以獲得費用收入。」喬治亞大學法學院教授Usha Rodrigues說。
「銀行有誘因要協助交易完成,不管任何價格,因為它們想要賺進SPAC案件的3.5%的費用收入。我認為那和買進股票的一般投資人的利益相衝突,你真的相信銀行會在乎那些一般投資人嗎?我認為它們很有理由置之不理。」貝勒大學財金系教授Mike Stegemoller說。

這些混亂的情形引起了主管機關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 Exchange Commission,簡稱SEC)的注意,它們調查了幾件鬧出比較大風波的SPAC上市案件,並且在三月底時公布了SPAC上市的修正草案,加重SPAC的責任,要求它們揭露潛在利益衝突的情形,也讓投資人能夠就財務預測不實的部分提出告訴。

對銀行來說,修正草案規定SPAC上市時的承銷商,也要擔任後續併購交易的財務顧問,並且增加了銀行擔任承銷商的責任,對銀行來說也增添更多風險。

「傳統首次公開發行的核心概念,是有一個守門員,而它承擔某種責任。」證交會主席Gary Gensler在接受訪問時這麼說,他說承銷商應該要為它們的工作負起基本責任,並且「提供必要的功能以打擊舞弊,確保揭露給投資人的資訊是正確的。」

「這些案件一般來說花費不少,但是沒有達到行銷中所預期的表現。對於贊助人來說是一大筆費用收入,對於銀行和律師來說也是很大一筆費用收入。」Gensler說。

證交會的新規定得要經過60天的預告期,讓各方可以提供意見或建議,但是在此之前,受到政治前景不明,通膨壓力迫在眉睫等因素影響,股市表現並不理想,有資金的投資人紛紛轉為保守,也讓SPAC上市案件大幅減少,根據統計,至3月底為止,今年SPAC總共只募集了98億元,還有600件SPAC等著尋找標的。

但是另一方面,法律風險卻是逐步增加,根據統計,2019年與SPAC上市案件相關的投資人集體訴訟案件只有2件,2020年只有5件,但是在2021年卻暴增到31件,預計今年還會有更多訴訟案件。

儘管在這些訴訟案件中,沒有一件把銀行列為被告,但是考量到主管機關的規定將會日趨嚴格,幾家主要銀行紛紛開始收手,包括占了2021年起美國SPAC案件的27%,大約相當於470億元規模的花旗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 )和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

花旗銀行從2020年6月起總共賺進了26億元費用,在2021年起承銷了超過100件SPAC上市案件,決定在今年暫時停止新交易,擔任後續交易的財務顧問時會更加挑選客戶,並且拒絕那些沒辦法遵守嚴格盡職調查規定的客戶。

高盛從許多SPAC案中收手,並且暫停在美國的SPAC上市業務,美國銀行淡出了這項業務,瑞士信貸則在內部增設了一個委員會,審核相關交易,這些銀行都開始要求會計師出具信函,確保SPAC申報的資料沒有包含不實或省略了某些資訊。

如今看來,曾經紅極一時的SPAC上市將會暫時沉澱,但可以預見的是,當下一次資金浪潮捲起時,銀行還是會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融動物園的沙龍
76會員
59內容數
2025/04/17
他酗酒、她沉默、制度還在那裡——但沒有人阻止這一切發生。 ANZ 銀行最近被重罰 2.5 億澳元,一份外部審查報告揭開了市場部門長期的文化沉疴。問題不是沒制度,而是沒人執行、沒人敢說。這篇長文,記錄了一場金融機構如何在安靜中失控的過程,也是一個文化與風險治理的真實縮影。
Thumbnail
2025/04/17
他酗酒、她沉默、制度還在那裡——但沒有人阻止這一切發生。 ANZ 銀行最近被重罰 2.5 億澳元,一份外部審查報告揭開了市場部門長期的文化沉疴。問題不是沒制度,而是沒人執行、沒人敢說。這篇長文,記錄了一場金融機構如何在安靜中失控的過程,也是一個文化與風險治理的真實縮影。
Thumbnail
2025/04/10
2025年4月初,美國公債市場劇烈波動,市場指向基差交易可能是禍首。究竟什麼是基差交易的、2020年危機的教訓,以及2025年市場波動的原因,包含避險基金去槓桿、資金趨向現金為王、政策與財政不確定性上升,以及美債供給壓力激增等。監管機構雖警覺升高,但動作有限,市場信心面臨考驗,潛在風險仍高。
Thumbnail
2025/04/10
2025年4月初,美國公債市場劇烈波動,市場指向基差交易可能是禍首。究竟什麼是基差交易的、2020年危機的教訓,以及2025年市場波動的原因,包含避險基金去槓桿、資金趨向現金為王、政策與財政不確定性上升,以及美債供給壓力激增等。監管機構雖警覺升高,但動作有限,市場信心面臨考驗,潛在風險仍高。
Thumbnail
2024/08/30
在所羅門兄弟公司消失後三年、也是Micahel Lewis離開約三十年後,另一位倫敦政經學院的畢業生來到花旗銀行在倫敦的交易室。他在交易室待得更久一些,獲得的紅利則是高達數倍,這個叫做Gary Stevenson的年輕人選擇在2014年離開,然後寫成這本充滿困惑和憤怒的《交易遊戲》。
Thumbnail
2024/08/30
在所羅門兄弟公司消失後三年、也是Micahel Lewis離開約三十年後,另一位倫敦政經學院的畢業生來到花旗銀行在倫敦的交易室。他在交易室待得更久一些,獲得的紅利則是高達數倍,這個叫做Gary Stevenson的年輕人選擇在2014年離開,然後寫成這本充滿困惑和憤怒的《交易遊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台灣資本市場的特色及優勢之一,就是SPO市場非常的發達,SPO每年市場發行案件約200件以上,其中9成仍以國內辦理現金增資及轉換公司債為主,以下簡單介紹CB籌資專案的歷程,並說明國內CB承銷制度及市場實務摘要如下:
Thumbnail
台灣資本市場的特色及優勢之一,就是SPO市場非常的發達,SPO每年市場發行案件約200件以上,其中9成仍以國內辦理現金增資及轉換公司債為主,以下簡單介紹CB籌資專案的歷程,並說明國內CB承銷制度及市場實務摘要如下:
Thumbnail
企業主要實現上市的的方式有四:IPO、反向併購、被併購及特殊目的收購公司,本文將分別簡述之。
Thumbnail
企業主要實現上市的的方式有四:IPO、反向併購、被併購及特殊目的收購公司,本文將分別簡述之。
Thumbnail
SVB中文叫矽谷銀行,它的目標客群就是矽谷的新創公司。 矽谷有許多創立時間短、資本較低甚至尚未獲利的新創企業,但是他們擁有強大的創造力以及足以改變世界的新技術。對於摩根大通這樣的大咖來說,服務新創公司實在吃力不討好,提供存款服務他們也沒多少錢可以存、要借錢給他們還不如借給巴菲特安全。
Thumbnail
SVB中文叫矽谷銀行,它的目標客群就是矽谷的新創公司。 矽谷有許多創立時間短、資本較低甚至尚未獲利的新創企業,但是他們擁有強大的創造力以及足以改變世界的新技術。對於摩根大通這樣的大咖來說,服務新創公司實在吃力不討好,提供存款服務他們也沒多少錢可以存、要借錢給他們還不如借給巴菲特安全。
Thumbnail
去年開始的升息循環與估值修正,讓熱了十年的矽谷資本市場終於開始放緩緊縮,但誰也想不到熱錢存款跟購債利差,成為風險債專家的矽谷銀行自己沒躲過的風險。即便資產大於負債,卻因為市場的恐慌情緒、客戶類型過於單一的體質,讓撐過了達康股災與金融海嘯的矽谷銀行,成為第二次量化寬鬆與升息啟動後第一個倒下的金融機構。
Thumbnail
去年開始的升息循環與估值修正,讓熱了十年的矽谷資本市場終於開始放緩緊縮,但誰也想不到熱錢存款跟購債利差,成為風險債專家的矽谷銀行自己沒躲過的風險。即便資產大於負債,卻因為市場的恐慌情緒、客戶類型過於單一的體質,讓撐過了達康股災與金融海嘯的矽谷銀行,成為第二次量化寬鬆與升息啟動後第一個倒下的金融機構。
Thumbnail
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 於2020 年迅速爆紅,因新冠肺炎爆發,市場波動較大、景氣低迷,使得投資銀行在傳統IPO 承銷與估值上較為保守,許多原本有機會透過IPO 上市的公司成本增加且無法上市。而這些公司便藉由沒有實際商業行為的公開發行公司 ,降低門檻進而上市。
Thumbnail
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 於2020 年迅速爆紅,因新冠肺炎爆發,市場波動較大、景氣低迷,使得投資銀行在傳統IPO 承銷與估值上較為保守,許多原本有機會透過IPO 上市的公司成本增加且無法上市。而這些公司便藉由沒有實際商業行為的公開發行公司 ,降低門檻進而上市。
Thumbnail
儘管SPAC的結果不如預期,但有一個角色依然持續可以獲利,那就是銀行,根據估計,銀行業在2020年和2021年間總共因為SPAC上市案件賺進了80億元。
Thumbnail
儘管SPAC的結果不如預期,但有一個角色依然持續可以獲利,那就是銀行,根據估計,銀行業在2020年和2021年間總共因為SPAC上市案件賺進了80億元。
Thumbnail
對於鉅額交易,因為金融機構站在出賣人和買受人中間賺取差價,所以總是有潛在利益衝突的問題,理論上金融機構應該要秉持公平和誠信原則,不要不當地偏袒任何一方,但實際上這條線或許比想像中的更難。
Thumbnail
對於鉅額交易,因為金融機構站在出賣人和買受人中間賺取差價,所以總是有潛在利益衝突的問題,理論上金融機構應該要秉持公平和誠信原則,不要不當地偏袒任何一方,但實際上這條線或許比想像中的更難。
Thumbnail
SPAC又被稱為空白支票公司。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一家私募基金在還沒有投資標的時,就先籌集資金IPO公開上市,等到找到想要併購的未上市私人公司時,再反向收購這家私人公司快速完成上市程序。而近期讓eToro上市的FinTech SPAC,其實還上市另一家跨境電商圈熟悉的公司Payoneer
Thumbnail
SPAC又被稱為空白支票公司。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一家私募基金在還沒有投資標的時,就先籌集資金IPO公開上市,等到找到想要併購的未上市私人公司時,再反向收購這家私人公司快速完成上市程序。而近期讓eToro上市的FinTech SPAC,其實還上市另一家跨境電商圈熟悉的公司Payoneer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