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集052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2013/4/15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raw-image

印光法師:

《四十二章經》云:「夫心者,置之一處,無事不辦。」

raw-image

良因曰:

夢東云:「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此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

汝是何等根機,而欲法法咸通耶?

其急切紛擾,久則或致失心。

隨著資訊的發達,眾生心中的法門,像百貨公司琳瑯滿目。

只是臘月三十總結算時,

心中有主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普賢行、觀音慈、地藏願的沙龍
13會員
174內容數
夯寶寶學佛,是我的學習心得。身心轉換提升幸福資糧,來自於佛法的滋潤,法滋潤源自於身口意實踐佛法,夯寶寶邀你一起來體證碰得到的佛法,祝你開心
2022/09/27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要護持我們清淨的戒行, 有「止持」與「作持」兩門。 「止持」便是消極地不造惡業,也就是持好每一條所受之戒。 「作持」是積極地護持這念「菩提心」的正念, 也就是護持我們的戒體, 上述《華嚴經・淨行品》的偈,便是「止持」。 老修行人善護自己的念頭,也是同樣的道理。 不僅消極地
Thumbnail
2022/09/27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要護持我們清淨的戒行, 有「止持」與「作持」兩門。 「止持」便是消極地不造惡業,也就是持好每一條所受之戒。 「作持」是積極地護持這念「菩提心」的正念, 也就是護持我們的戒體, 上述《華嚴經・淨行品》的偈,便是「止持」。 老修行人善護自己的念頭,也是同樣的道理。 不僅消極地
Thumbnail
2022/06/01
2013/5/16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蓮池大師: 「有生必有死,長短安足論,今得圓僧相,平生願已滿。 當生大歡喜,切勿懷憂惱,萬緣俱放下,但一心念佛。 往生極樂國,上品蓮花生,見佛悟無生,還來度一切。」 良因曰: 當我們能夠知足,必然今生安樂,來世也安樂。 想想我們所追求的,有真實義否?
Thumbnail
2022/06/01
2013/5/16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蓮池大師: 「有生必有死,長短安足論,今得圓僧相,平生願已滿。 當生大歡喜,切勿懷憂惱,萬緣俱放下,但一心念佛。 往生極樂國,上品蓮花生,見佛悟無生,還來度一切。」 良因曰: 當我們能夠知足,必然今生安樂,來世也安樂。 想想我們所追求的,有真實義否?
Thumbnail
2022/06/01
2013/5/15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蓮池大師: 「袾宏下劣凡夫,安分守愚,平生所務, 惟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 今老矣,倘有問者,必以此答。」 良因曰: 輪迴路險,猶如駕船於驚濤駭浪中,海底又有暗礁環伺。 此時稍有不慎,必定沉船、觸礁。 而船上之人猶縱情嬉戲,或各自逞能,豈不葬身海底?
Thumbnail
2022/06/01
2013/5/15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蓮池大師: 「袾宏下劣凡夫,安分守愚,平生所務, 惟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 今老矣,倘有問者,必以此答。」 良因曰: 輪迴路險,猶如駕船於驚濤駭浪中,海底又有暗礁環伺。 此時稍有不慎,必定沉船、觸礁。 而船上之人猶縱情嬉戲,或各自逞能,豈不葬身海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13/4/30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天如禪師: 「當行道禮敬之際,念佛發願之時, 如就刑戮,若在狴牢,怨賊所追,水火所逼。 一心求救,願脫苦輪,速證無生。 廣度含識,紹隆三寶,誓報四恩,如斯志誠,方不虛棄。」 良因曰: 願於就刑戮、在狴牢、怨賊追、水火逼之譬喻生起覺受,
Thumbnail
2013/4/30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天如禪師: 「當行道禮敬之際,念佛發願之時, 如就刑戮,若在狴牢,怨賊所追,水火所逼。 一心求救,願脫苦輪,速證無生。 廣度含識,紹隆三寶,誓報四恩,如斯志誠,方不虛棄。」 良因曰: 願於就刑戮、在狴牢、怨賊追、水火逼之譬喻生起覺受,
Thumbnail
2013/4/25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王龍舒: 「凡聞惡聲,則念阿彌陀佛以消禳之,願一切人不為惡行。 凡見善事,則念阿彌陀佛以贊助之,願一切人皆為善行。 無事則默念阿彌陀佛,常在目前,便念念不忘。 能如此者,其於淨土,決定往生。」 良因曰: 我們常說沒空念佛,其實心一向極忙,
Thumbnail
2013/4/25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王龍舒: 「凡聞惡聲,則念阿彌陀佛以消禳之,願一切人不為惡行。 凡見善事,則念阿彌陀佛以贊助之,願一切人皆為善行。 無事則默念阿彌陀佛,常在目前,便念念不忘。 能如此者,其於淨土,決定往生。」 良因曰: 我們常說沒空念佛,其實心一向極忙,
Thumbnail
2013/4/23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善導大師: 「但當放下身心,莫生戀著。 才有病患,莫論輕重,便念無常,一心待死… 死門事大,須是自家著力始得。 若一念差錯,歷劫受苦,誰人相代,思之!思之! 若無事時,當以此法精進受持,是為臨終大事」 良因曰: 唯有多用佛法思惟,便知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Thumbnail
2013/4/23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善導大師: 「但當放下身心,莫生戀著。 才有病患,莫論輕重,便念無常,一心待死… 死門事大,須是自家著力始得。 若一念差錯,歷劫受苦,誰人相代,思之!思之! 若無事時,當以此法精進受持,是為臨終大事」 良因曰: 唯有多用佛法思惟,便知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Thumbnail
2013/4/15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印光法師: 《四十二章經》云:「夫心者,置之一處,無事不辦。」 良因曰: 夢東云:「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此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 汝是何等根機,而欲法法咸通耶? 其急切紛擾,久則或致失心。 只是臘月三十總結算時, 心中有主否?
Thumbnail
2013/4/15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印光法師: 《四十二章經》云:「夫心者,置之一處,無事不辦。」 良因曰: 夢東云:「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此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 汝是何等根機,而欲法法咸通耶? 其急切紛擾,久則或致失心。 只是臘月三十總結算時, 心中有主否?
Thumbnail
2013/4/4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蕅益大師: 「一切時中觀心為主,讀誦了義大乘而助顯之, 勤修種種福德而資發之。 勿令此心墮在無記、不善境界,勿貪世閒文字詩詞而礙正法; 勿逐慳貪、嫉妒、我慢、鄙覆習氣而自毀傷。 日新其德,以詣於成,得生淨土,永無退轉」 良因曰: 於身心世界,恆觀無常或如幻。
Thumbnail
2013/4/4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蕅益大師: 「一切時中觀心為主,讀誦了義大乘而助顯之, 勤修種種福德而資發之。 勿令此心墮在無記、不善境界,勿貪世閒文字詩詞而礙正法; 勿逐慳貪、嫉妒、我慢、鄙覆習氣而自毀傷。 日新其德,以詣於成,得生淨土,永無退轉」 良因曰: 於身心世界,恆觀無常或如幻。
Thumbnail
2013/4/2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蕅益大師: 「奮發之心,人皆有之,不能不藉於外緣。 羞惡之心,人皆有之,不能不汩於惡習。 嗚呼!善友罕逢,惡緣偏盛,非咬釘嚼鐵、 刻骨鏤心,何以自拔哉!」 良因曰: 每當閱讀經論、大德之法語,或能暫生道念。 但往往只如夜空中的閃電,剎那即失。
Thumbnail
2013/4/2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蕅益大師: 「奮發之心,人皆有之,不能不藉於外緣。 羞惡之心,人皆有之,不能不汩於惡習。 嗚呼!善友罕逢,惡緣偏盛,非咬釘嚼鐵、 刻骨鏤心,何以自拔哉!」 良因曰: 每當閱讀經論、大德之法語,或能暫生道念。 但往往只如夜空中的閃電,剎那即失。
Thumbnail
2013/3/13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雲峰禪師: 「即今休去便休去,若覓了時無了時。 此事若向言語上作解,意根下卜度,天地懸殊。」 良因曰 應常觀心,看它起落、善惡、貪瞋,乃至淨不淨善等。 於此觀照中,見到心的無常性,而不隨之起舞。 此時再談不著空有之休去歇去,才有基礎。 那就只是知解宗徒罷了!
Thumbnail
2013/3/13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雲峰禪師: 「即今休去便休去,若覓了時無了時。 此事若向言語上作解,意根下卜度,天地懸殊。」 良因曰 應常觀心,看它起落、善惡、貪瞋,乃至淨不淨善等。 於此觀照中,見到心的無常性,而不隨之起舞。 此時再談不著空有之休去歇去,才有基礎。 那就只是知解宗徒罷了!
Thumbnail
2013/ 4/14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劉念台云: 「易喜易怒,輕言輕動,只是一種浮氣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良因曰: 佛門中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並非只是為了形儀端莊,更是為了攝護道念。 如《菩薩善戒經》云:「菩薩若行若坐,晝夜常調惡業之心… 正思惟義,如法而住。 分別法界,修奢摩他、毘婆舍那。」
Thumbnail
2013/ 4/14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劉念台云: 「易喜易怒,輕言輕動,只是一種浮氣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良因曰: 佛門中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並非只是為了形儀端莊,更是為了攝護道念。 如《菩薩善戒經》云:「菩薩若行若坐,晝夜常調惡業之心… 正思惟義,如法而住。 分別法界,修奢摩他、毘婆舍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