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子│五日節,煠 (sa̍h)肉粽

小日子│五日節,煠 (sa̍h)肉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鹹香鹹香的滋味,在粽葉展開之際便伴隨著五月薰風飄散開來,令人沉醉。街頭巷尾的空氣中充斥著勾人的粽葉香,不論北部還是南部之爭,好吃的肉粽永遠都是記憶裡的那一味。

自小就不乏吃肉粽的機會,阿嬤的拿手菜之一就是傳統的南部粽,有一陣子阿嬤幫著二叔包粽子到市場去販賣,偶爾嘴饞,蹭到阿嬤身旁,蹲坐在小板凳上就有香噴噴的粽子可吃。一直到自己在外地念書時,才知道原來粽子除了料不同以外,還有料理手法的差異。對我來說,粽子本該就是軟糯的米粒幾乎化在一起,搭配爆炒香菇和略帶肥油的肉塊以及阿嬤自己炒的特製菜脯(tshài-póo),掏開粽葉常有部分米粒沾黏在其上,雙手捧著粽葉吃掉那飽含葉香、略帶薑黃色的米粒,是必要的儀式感。因此,乍一吃到以黃棕色、略帶斑點的粽葉包的北部粽時,著實衝擊我的認知,有一陣子特別喜歡吃包了蛋黃的北部粽,喜歡粒粒分明的米粒在多次咀嚼下釋放出的醬香。

平時蹭吃的肉粽是商品,還是有成本考量。待到自家過節時,那下了重本的肉粽就要隆重駕到了。一早就可以看見阿嬤刷洗粽葉、備料,以竹竿橫放於兩張高腳木椅之間,一把把白色棉繩散落如簾束,只見阿嬤端坐於小板凳上,鐵銀色湯匙俐落地穿梭於各種配料之間,先舀一杓米、接著是菜脯、香菇、花生、偶爾會出現栗子或鹹蛋黃,最後再蓋上一塊醬香十足的豬肉,覆蓋一杓糯米,將粽葉捏合成椎狀,以棉繩固定,所有的食材彷彿在這三維的空間裡靜待賦予生命的一刻。兒時也曾有樣學樣包了幾顆,最後不免落得被阿嬤嫌棄驅趕的下場,那好吧!等著吃囉!

阿嬤的神奇大鐵鍋平時就掛在牆上,這時候就要恭迎它出場。注入部分清水、燒滾,看著一串串翠綠的粽子下熱水滾他個幾回,「煠 (sa̍h)肉粽」是神聖的一刻,葉香增添了水蒸氣的底蘊,猶如虔誠膜拜的香火,裊裊而起、無孔不入。經過蒸騰的考驗,阿嬤手起筷落,利用竹筷勾起每串肉粽的線頭圈,利用筷子橫亙在竹竿上放涼,這時工作空檔的老爸就會摸到廚房來,順走幾顆肉粽,剛起鍋的粽子可以一口氣吞去三、四個,著實令我們看傻了眼。

已經好幾年沒能吃到記憶裡的味道,昨日祭祖後,吃著粽子,老爸不禁感慨:「還是阿嬤的肉粽好吃啊!」雖說是與一般粽子大同小異的配料,但阿嬤牌的滋味終究是記憶裡苦苦追尋而無所得的味道,那粽香包裹的夏日午後,那穿梭於灶腳、熱氣蒸騰下氤氳的背影,是最難忘懷的畫面了。

raw-image


avatar-img
小貓漫步的獨白
24會員
97內容數
白天在黑板寫青春,下班後在方格子寫寫生活紀錄。喜歡閱讀、有時看劇、大部分時候追動漫,文字與圖畫能承載著許多思想與情感,試著讀出不同的滋味與感想,與日常相互對照,咀嚼生活的韻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貓漫步的獨白 的其他內容
連日來,纏綿好幾日的梅雨。 小小的公寓被時而傾盆、時而細雨的水幕所包圍,水氣潤物無聲,悄然滋長在方寸大的空間裡,隨著次次的呼吸之間,我成了一條魚,終日沿著方形玻璃缸兜兜轉轉,尋不到一個出口。 在除濕機的運轉中,我聽見自己吞吐水泡的嗶啵聲。 猶如一缸魚,在創世神的玻璃造景裡,努力地呼吸。
昨天和J聊到麥當勞的薯條斷貨,聊著聊著,J問我:「你有喝過麥當勞的奶昔嗎?」當然有,而且有一段時間,我只能和它相依為命。 因著傷口的緣故,初期沒有辦法進食,只能仰賴點滴補充;待傷口癒合中期,開始可以進食冷的流質食物,麥當勞的奶昔就是我的救贖。
上到尋找春天的段落時,按耐不住窗外誘人的陽光,帶著學生在課堂最後的時間,一起到校園一隅尋找春天,請他們練習課文裡的描寫方式,寫出兩句校園裡的春天。看著孩子們在操場邊、一會兒看天、一會兒在花圃間竊竊私語,令我也不禁想起那年初去康橋的畫面。
考到駕照的時候,是回到家鄉當實習生那年。 當時想著,反正早上起來也沒事做,老爸又耳提面命:「學會開車很重要。」於是就報了附近的駕訓班,每天早上六點開始上課。那時考駕照還不需像現在要路考,熟悉的駕訓場地,謹記教練的"看到什麼打三圈"口訣,也就拿到駕照了。
Everything will be alright .Tomorrow will be fine. 開工前一直循環撥放這首歌,幫助自己面對縮時攝影的年假結尾(拭淚)。
2021結束在昨晚的線上煙火中。 昨天搭車的途中,看著川流不息趕往各地的人們,莫名地感到慶幸,我們何其幸運,還能有許多跨年活動,還能與親朋好友在這個時刻面對面互道一聲新年快樂。 2021年,一個充滿變動與挑戰的一年。關於我以及我們。
連日來,纏綿好幾日的梅雨。 小小的公寓被時而傾盆、時而細雨的水幕所包圍,水氣潤物無聲,悄然滋長在方寸大的空間裡,隨著次次的呼吸之間,我成了一條魚,終日沿著方形玻璃缸兜兜轉轉,尋不到一個出口。 在除濕機的運轉中,我聽見自己吞吐水泡的嗶啵聲。 猶如一缸魚,在創世神的玻璃造景裡,努力地呼吸。
昨天和J聊到麥當勞的薯條斷貨,聊著聊著,J問我:「你有喝過麥當勞的奶昔嗎?」當然有,而且有一段時間,我只能和它相依為命。 因著傷口的緣故,初期沒有辦法進食,只能仰賴點滴補充;待傷口癒合中期,開始可以進食冷的流質食物,麥當勞的奶昔就是我的救贖。
上到尋找春天的段落時,按耐不住窗外誘人的陽光,帶著學生在課堂最後的時間,一起到校園一隅尋找春天,請他們練習課文裡的描寫方式,寫出兩句校園裡的春天。看著孩子們在操場邊、一會兒看天、一會兒在花圃間竊竊私語,令我也不禁想起那年初去康橋的畫面。
考到駕照的時候,是回到家鄉當實習生那年。 當時想著,反正早上起來也沒事做,老爸又耳提面命:「學會開車很重要。」於是就報了附近的駕訓班,每天早上六點開始上課。那時考駕照還不需像現在要路考,熟悉的駕訓場地,謹記教練的"看到什麼打三圈"口訣,也就拿到駕照了。
Everything will be alright .Tomorrow will be fine. 開工前一直循環撥放這首歌,幫助自己面對縮時攝影的年假結尾(拭淚)。
2021結束在昨晚的線上煙火中。 昨天搭車的途中,看著川流不息趕往各地的人們,莫名地感到慶幸,我們何其幸運,還能有許多跨年活動,還能與親朋好友在這個時刻面對面互道一聲新年快樂。 2021年,一個充滿變動與挑戰的一年。關於我以及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