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人-信仰至上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象山慶2022.6.10)

確實有效的信仰,須同時認識(佛/己,法/機)兩部分:相形見拙、自慚形穢,法光鑑照下的機之惡,機心仰望中的法之慈。聽到(彌陀)叩門聲,立即開心扉,讓佛進駐我,光明滅夙罪。若不坦承我的軟弱與愚痴,就不明見佛的慈悲與智慧,佛的救度之恩就不能流入我身心。在佛面前,我是全然的赤裸、敞開,一切慾念.罪惡.苦迫,無所隱遁,就是這般的恐懼與無助,讓我被動的接受了佛光的攝取,因為一無所有,故能完全充滿。

阿彌陀佛之攝取惡人,看似不符因果,實乃大悲普救,可從兩方說明:1.機—長劫以來,每個人曾造五逆十惡,也曾行五戒十善,心中含藏無明煩惱的種子,在此五濁無常之世間,行善或造惡,乃遇緣之不同,沒有永遠的善人或絕對的惡人;2.法:阿彌陀佛光明遍照,平等無條件的救度,不分別(緣生虛假之)有漏善惡,若眾生隨順佛說而「信受、稱名、願生」,必蒙攝取,生此淨土而超速成佛,即時回入娑婆,彌補前世之過惡,並廣度一切眾生--這就是「惡人往生」於己於人的無量大利。因此,阿彌陀佛不以一般的因果而捨棄惡人,令彼等長劫淪墮,於自他少利益。

若能粗解上述之意,而願擱置此間久習而相對的價值觀,讓阿彌陀佛的無緣大慈流入我心,洗換一副新眼光新肚量,或許就不在"短命凡夫"所做的小善小惡上計較,讓人為自縛的理性(邏輯)留在人際雜務上使用,而關於念佛往生之大事,則多思慮不如少操心,讓阿彌陀佛做主。淨土門就是信仰至上~可以理直氣壯大聲的說:我就如是信、如是願、如是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象山慶(淨慶,張火慶: 博士/教授) 的沙龍
13會員
336內容數
21世紀的淨土宗--回歸"善導"系
2025/04/24
弘願稱名-頓教菩薩藏(象山慶25.4.18)     善導師《般舟讚》: 聖道權實頓漸之法,通為漸教;淨土弘願稱名一行,別為頓教。 釋迦如來真報土,清淨莊嚴無勝是,為度娑婆分化入,八相成佛度眾生。或說人天二乘法,或說菩薩涅槃因;或漸或頓明空有,人法二障遣雙除;根性利者皆蒙益,鈍根無智難開悟;瓔
2025/04/24
弘願稱名-頓教菩薩藏(象山慶25.4.18)     善導師《般舟讚》: 聖道權實頓漸之法,通為漸教;淨土弘願稱名一行,別為頓教。 釋迦如來真報土,清淨莊嚴無勝是,為度娑婆分化入,八相成佛度眾生。或說人天二乘法,或說菩薩涅槃因;或漸或頓明空有,人法二障遣雙除;根性利者皆蒙益,鈍根無智難開悟;瓔
2025/04/20
平日發願,臨終如意(象山慶25.4.12)  《往生禮讚》於「禮懺已,歸敬三寶」之後,說「日沒無常偈」[1]已,心口發願云: 願弟子等,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心不錯亂,心不失念;身心無諸苦痛,身心快樂,如入禪定;聖眾現前,乘佛本願,上品往生阿彌陀佛國。到彼國已,得六神通,入十方界,救攝苦眾生。虛空
2025/04/20
平日發願,臨終如意(象山慶25.4.12)  《往生禮讚》於「禮懺已,歸敬三寶」之後,說「日沒無常偈」[1]已,心口發願云: 願弟子等,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心不錯亂,心不失念;身心無諸苦痛,身心快樂,如入禪定;聖眾現前,乘佛本願,上品往生阿彌陀佛國。到彼國已,得六神通,入十方界,救攝苦眾生。虛空
2025/04/14
念佛乃是菩薩行(象山慶25.4.12)         有人說,「菩薩」的含義是傾其心智、意志於「追求」覺悟的修行者。其核心在「發心」、「立志」,是「求覺」的動態歷程,而非「已證」的靜態結果(覺悟的眾生)。bodhi-sattva 與bodhi-citta(菩提心)本質上一脈相承,指向大乘佛教的根
2025/04/14
念佛乃是菩薩行(象山慶25.4.12)         有人說,「菩薩」的含義是傾其心智、意志於「追求」覺悟的修行者。其核心在「發心」、「立志」,是「求覺」的動態歷程,而非「已證」的靜態結果(覺悟的眾生)。bodhi-sattva 與bodhi-citta(菩提心)本質上一脈相承,指向大乘佛教的根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阿彌陀佛「不棄」惡人(象山慶’’23.6.23) 娑婆眾生或皆是不同形式之重刑犯,一輩子的身口意三業,無惡不造(五逆十惡),傷己又傷人,只是有些並未觸犯世間刑法,或雖犯而未被發現提告。然而,我輩對自己的作惡成習,似乎無所察覺,或刻意忽略,乃至設法遮掩(覆藏)。但是,看到警察而緊張,黑夜獨自而恐懼,這
Thumbnail
阿彌陀佛「不棄」惡人(象山慶’’23.6.23) 娑婆眾生或皆是不同形式之重刑犯,一輩子的身口意三業,無惡不造(五逆十惡),傷己又傷人,只是有些並未觸犯世間刑法,或雖犯而未被發現提告。然而,我輩對自己的作惡成習,似乎無所察覺,或刻意忽略,乃至設法遮掩(覆藏)。但是,看到警察而緊張,黑夜獨自而恐懼,這
Thumbnail
阿彌陀佛為何建立淨土(象山慶’23.2.5) 《往生論》:「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曇鸞大師註: 此二句,名「莊嚴性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國土,以愛欲故,則有欲界;以攀厭禪定故,則有色、無色界。此三界,皆是有漏邪道所生;長寢大夢,莫知悕出。是故興大悲心:「願我成佛,以無上正見道,起清淨
Thumbnail
阿彌陀佛為何建立淨土(象山慶’23.2.5) 《往生論》:「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曇鸞大師註: 此二句,名「莊嚴性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國土,以愛欲故,則有欲界;以攀厭禪定故,則有色、無色界。此三界,皆是有漏邪道所生;長寢大夢,莫知悕出。是故興大悲心:「願我成佛,以無上正見道,起清淨
Thumbnail
《 恭賀新喜!新春愉快!》 祝褔您2023兔年: 新的1年開始,祝好事接2連3,心情4季如春,生活5顏6色,7彩繽紛,經常8大財有好運氣,煩惱拋到9霄雲外!一切10全10美,萬事如意,健康平安! 妙行同述祝褔同修: 學佛修行1心歸命,(ㄜ)2彌陀佛,親臨面見西方3聖,以4聖諦;5戒;6
Thumbnail
《 恭賀新喜!新春愉快!》 祝褔您2023兔年: 新的1年開始,祝好事接2連3,心情4季如春,生活5顏6色,7彩繽紛,經常8大財有好運氣,煩惱拋到9霄雲外!一切10全10美,萬事如意,健康平安! 妙行同述祝褔同修: 學佛修行1心歸命,(ㄜ)2彌陀佛,親臨面見西方3聖,以4聖諦;5戒;6
Thumbnail
【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 只需修五念門行,不必修艱難的六度萬行,是行方便;只需發願生淨土,不必歷劫在穢土度眾生,是願方便。又自願生淨土,是自行方便;願他生淨土,是化他方便。依佛願力,願生定得往生,往生速疾成佛,是究竟方便。 「淨光照我」 「慈誓攝我」
Thumbnail
【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 只需修五念門行,不必修艱難的六度萬行,是行方便;只需發願生淨土,不必歷劫在穢土度眾生,是願方便。又自願生淨土,是自行方便;願他生淨土,是化他方便。依佛願力,願生定得往生,往生速疾成佛,是究竟方便。 「淨光照我」 「慈誓攝我」
Thumbnail
29. 能隨順,借力使力,省心省力,乃至於似有實無的自力,毫不作心用力,只是放輕鬆,半推半就,或全體繳械,不掙扎、不抗拒、沒疑問、沒意見,讓佛力推著走,或拉著去,任憑名號光明之攝取,直入淨土。
Thumbnail
29. 能隨順,借力使力,省心省力,乃至於似有實無的自力,毫不作心用力,只是放輕鬆,半推半就,或全體繳械,不掙扎、不抗拒、沒疑問、沒意見,讓佛力推著走,或拉著去,任憑名號光明之攝取,直入淨土。
Thumbnail
2.每個生命(就其立場)是獨一無二的,不可剝奪;雖是凡夫,有平等被救(往生成佛)的價值。 5.示弱(機)、歸命(法),乃「深層交流、至誠趨向」之表示(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也是絕對的信任—祂必視我為目的、有價值的存在(值得被保護、救度的對象)。
Thumbnail
2.每個生命(就其立場)是獨一無二的,不可剝奪;雖是凡夫,有平等被救(往生成佛)的價值。 5.示弱(機)、歸命(法),乃「深層交流、至誠趨向」之表示(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也是絕對的信任—祂必視我為目的、有價值的存在(值得被保護、救度的對象)。
Thumbnail
8.極大與極小,是一體兩面:極大是「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極小是「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或反過來說,就看個人的傳承與認知。面對信仰之門,須有「敬畏、歡欣、祝福」之心。境界就在其中顯現,不是標榜「我很卑微,你看到沒?我在念佛,你聽到沒? 」
Thumbnail
8.極大與極小,是一體兩面:極大是「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極小是「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或反過來說,就看個人的傳承與認知。面對信仰之門,須有「敬畏、歡欣、祝福」之心。境界就在其中顯現,不是標榜「我很卑微,你看到沒?我在念佛,你聽到沒?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