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思>.29~3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藕思>.29~33

29. 能隨順,借力使力,省心省力,乃至於似有實無的自力,毫不作心用力,只是放輕鬆,半推半就,或全體繳械,不掙扎、不抗拒、沒疑問、沒意見,讓佛力推著走,或拉著去,任憑名號光明之攝取,直入淨土。

30. 人之所以不安,多因為不隨順、有所求、自信己意、患得患失吧!具體內容是什麼?也不真的明白。只是不確定、不甘願,而焦慮、矛盾、疑惑、苦悶。雖然每天念佛,或許不覺得這樣就很妥當,太平無事了--因而邊疑邊唸、且走且瞧,有一絲僥倖觀望。達摩云:「將心來,與汝安!」慧可許久,曰:「覓心了不可得!」達摩云:「與汝安心竟!」此心若慣於自作主張、強作主宰,遇任何事,總是思前想後、翻來覆去,則永世不得安寧。守愚的念佛人或可痴心到「於不安,不作不安想」,只管念佛,把無常的心交給阿彌陀佛,代為安排;究竟而言,也只有隨順於阿彌陀佛的敕命、善知識的教導,而守愚念佛,往生淨土,才能「一切恐懼,為作大安」!天上地下、眼高嘴低,是神的歸位、是鬼的歸墳,聰明人藉教悟宗、愚痴漢念佛往生。認本分而得其所,盡人事而聽佛命,則安。嬰兒在母親的懷抱中,很安心;念佛人在彌陀的攝受中,大安心。岀家則以比丘身念佛弘法,在家則以居士身念佛護法;一樣是「自信教人信」,因緣有異,心念相同。

31. 念佛為因,佛願為緣,因緣和合,致使五乘齊入報土。此本願之緣是關鍵、重點,含括因与果(皆乃阿彌陀佛無條件的恩賜):眾生念佛(因)往生(果)之事,由阿彌陀佛(超前布署)開啟並(概括攝受)完成,眾生只是其(過程)中被動的行為者(弱緣)及承受者。此被動性(隨順、任憑)乃阿彌陀佛慈悲功德力所觸動、啟發而信而願而行,至於為何如此,行者也不自知,故名不思議,可謂之無知的幸福,不須行者的操心与奮鬥,就如母腹裡胎兒、懷抱中嬰兒,在個人意識仍未覺醒(自覺)之前,法爾、被動的順從阿彌陀佛(本願)業力、(救渡)因緣而成就—与這一切相關的教理、原則、秩序、SOP,在淨土三經中已有完整詳盡的開示,淨土祖師的論註也有精闢如實的闡釋,我輩愚痴行者只能信受奉行,聽聞轉述,而不可能另有創意与特見----信而好古,述而不作。

32. 除了諸佛与大菩薩之外,誰有能力宣說及架構"整體"佛法?是故歷代祖師以判教而成立宗派,設定一門而專注深入,這就個人的智力与修行,是較如實而安分的。聖道門高深而度人少,淨土門平易而攝眾多。信-解-行-證:理深解微故,難行無證,末法唯有教在,行、證皆無,只能信受佛力本願之救度。念佛人信而好古(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古仙人道),述而不作,語不驚人也便休 !佛法不能創新,佛佛道同,依本師所教,把淨土宗祖師的著作如實表述,勸請眾生老實念佛。

33. 名號為體,光明為用;名號為因,光明為緣—世間人各有姓名,呼之,則其身与心/心所皆含攝之。當某人認同其姓名,及以此為個體之代表,而為之奮鬥、保護、裝飾,生前不許污辱,死後千古留傳,他人若呼其名,其身心則有反應,並承許此名下之一切內容為我。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依實立,才是有效的~”南無阿彌陀佛”乃名實相符、名實一體、名體一如。因此,念佛人活在世間,千言萬語、千思萬想、千經萬論、千頭萬緒、千水萬山、千秋萬世,化入(總攝)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象山慶(淨慶,張火慶: 博士/教授) 的沙龍
13會員
329內容數
21世紀的淨土宗--回歸"善導"系
2025/04/20
自知自覺or人云亦云(象山慶25.4.14)     翻閱佛經,拜見如下經文之際,內心感戴而歡喜,學佛人本當如此奉行,雖一時不能成就,但隨緣隨分去做,也可熏習第八識,深值諸佛緣與善淨種。     《大寶積經》卷111:菩薩成就八種法故,於諸佛前蓮花化生。何者為八?一者    乃至失命不說他過,二
Thumbnail
2025/04/20
自知自覺or人云亦云(象山慶25.4.14)     翻閱佛經,拜見如下經文之際,內心感戴而歡喜,學佛人本當如此奉行,雖一時不能成就,但隨緣隨分去做,也可熏習第八識,深值諸佛緣與善淨種。     《大寶積經》卷111:菩薩成就八種法故,於諸佛前蓮花化生。何者為八?一者    乃至失命不說他過,二
Thumbnail
2025/03/06
母子連心相感應(象山慶25.3.2) https://blog.udn.com/6ccc7d15/181908865 或問:ooo老菩薩,20年前中風開腦,不醒人事,小兒子給了美國的親戚;有一次,小兒子回台灣,沒來醫院看生母;幾天後老菩薩清醒,問說「小兒子為何沒來看她?」家人都說「沒聽說他有回
2025/03/06
母子連心相感應(象山慶25.3.2) https://blog.udn.com/6ccc7d15/181908865 或問:ooo老菩薩,20年前中風開腦,不醒人事,小兒子給了美國的親戚;有一次,小兒子回台灣,沒來醫院看生母;幾天後老菩薩清醒,問說「小兒子為何沒來看她?」家人都說「沒聽說他有回
2025/02/18
念佛-居家與群聚(象山慶25.2.8)    「念佛往生」,乃彌陀大願,釋尊廣宣,諸佛作證,超越一切世間之判教,其詮釋權、弘揚權不屬一宗一派所獨佔,誰都不能宣稱「只此一家,別無分號」,乃至被少數人的偏見與盲點所蒙蔽,而代佛決定誰能往生,誰生邊地?或誰順次生、誰順後生?或誰該調熟、誰該攝受?……每個
2025/02/18
念佛-居家與群聚(象山慶25.2.8)    「念佛往生」,乃彌陀大願,釋尊廣宣,諸佛作證,超越一切世間之判教,其詮釋權、弘揚權不屬一宗一派所獨佔,誰都不能宣稱「只此一家,別無分號」,乃至被少數人的偏見與盲點所蒙蔽,而代佛決定誰能往生,誰生邊地?或誰順次生、誰順後生?或誰該調熟、誰該攝受?……每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念自性彌陀。生唯心淨土。」—蕅益大師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卽心是佛。卽佛是心)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又于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則莫若信願專持名號。是故淨土三經並行于世。而古人獨以阿彌陀經列為日課。
Thumbnail
「念自性彌陀。生唯心淨土。」—蕅益大師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卽心是佛。卽佛是心)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又于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則莫若信願專持名號。是故淨土三經並行于世。而古人獨以阿彌陀經列為日課。
Thumbnail
今天,念佛了嗎?(慶’23.4.18) 敬邀一起念佛 不論您信什麼教,或學哪一宗;平時就有念佛,或從來沒此習慣;「南無阿彌陀佛」可說是人間共通的語言與招呼,獨自稱唸或對人問候,都充滿了歡喜與吉祥;有念就有益,確乃惠而不費,何樂而不為? 敬邀您,從今天起,與我們一起唸佛,每天50、100聲以上,久而成
Thumbnail
今天,念佛了嗎?(慶’23.4.18) 敬邀一起念佛 不論您信什麼教,或學哪一宗;平時就有念佛,或從來沒此習慣;「南無阿彌陀佛」可說是人間共通的語言與招呼,獨自稱唸或對人問候,都充滿了歡喜與吉祥;有念就有益,確乃惠而不費,何樂而不為? 敬邀您,從今天起,與我們一起唸佛,每天50、100聲以上,久而成
Thumbnail
29. 能隨順,借力使力,省心省力,乃至於似有實無的自力,毫不作心用力,只是放輕鬆,半推半就,或全體繳械,不掙扎、不抗拒、沒疑問、沒意見,讓佛力推著走,或拉著去,任憑名號光明之攝取,直入淨土。
Thumbnail
29. 能隨順,借力使力,省心省力,乃至於似有實無的自力,毫不作心用力,只是放輕鬆,半推半就,或全體繳械,不掙扎、不抗拒、沒疑問、沒意見,讓佛力推著走,或拉著去,任憑名號光明之攝取,直入淨土。
Thumbnail
9.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唯佛獨明了,我輩所修一切有漏善資糧,全無可能望及,若能信受彌陀之本願救度,則可稱名獨達,領受阿彌陀佛全體功德而往生成佛。
Thumbnail
9.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唯佛獨明了,我輩所修一切有漏善資糧,全無可能望及,若能信受彌陀之本願救度,則可稱名獨達,領受阿彌陀佛全體功德而往生成佛。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世界上,看來看去還是誦經最好,可以修身養性,又不用花錢,還可以練肺活量。」 「心正則不招邪,心不淨則會招感些有的沒有的。」 (分享完畢) 以下為一位師姐分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世界上,看來看去還是誦經最好,可以修身養性,又不用花錢,還可以練肺活量。」 「心正則不招邪,心不淨則會招感些有的沒有的。」 (分享完畢) 以下為一位師姐分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Thumbnail
8.極大與極小,是一體兩面:極大是「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極小是「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或反過來說,就看個人的傳承與認知。面對信仰之門,須有「敬畏、歡欣、祝福」之心。境界就在其中顯現,不是標榜「我很卑微,你看到沒?我在念佛,你聽到沒? 」
Thumbnail
8.極大與極小,是一體兩面:極大是「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極小是「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或反過來說,就看個人的傳承與認知。面對信仰之門,須有「敬畏、歡欣、祝福」之心。境界就在其中顯現,不是標榜「我很卑微,你看到沒?我在念佛,你聽到沒? 」
Thumbnail
何等世界無,佛法功德寶,我願皆往生,示佛法如佛。佛本何故起此願?見有軟心菩薩,但樂有佛國土修行,無慈悲堅牢心。是故興願:願我成佛時,我土菩薩,皆慈悲勇猛,堅固志願,能捨清淨土,至他方無佛法僧處,住持莊嚴佛法僧寶,示如有佛,使佛種處不斷。
Thumbnail
何等世界無,佛法功德寶,我願皆往生,示佛法如佛。佛本何故起此願?見有軟心菩薩,但樂有佛國土修行,無慈悲堅牢心。是故興願:願我成佛時,我土菩薩,皆慈悲勇猛,堅固志願,能捨清淨土,至他方無佛法僧處,住持莊嚴佛法僧寶,示如有佛,使佛種處不斷。
Thumbnail
《念佛金言錄》[1]〈宗旨安心章〉之文,讓人對「信心、安心」之義更明白,摘錄如下,與眾分享並述感想:安心者,即三心也,三心者即「名號」也。所以善導大師釋「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云「稱我名號」。
Thumbnail
《念佛金言錄》[1]〈宗旨安心章〉之文,讓人對「信心、安心」之義更明白,摘錄如下,與眾分享並述感想:安心者,即三心也,三心者即「名號」也。所以善導大師釋「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云「稱我名號」。
Thumbnail
你看!俊虛老法師在舉辦三壇大戒時,修無法師本來是要護戒,但是住十天就說要去西方極樂世界,他只念一句佛號而已,就得自在往生。這就是「認份」啊!所以做人要認份,有認份的人,他不會我慢,如印光祖師常自稱:「慚愧僧」。你如果高高在上的,你要走能走得了嗎?想這樣,想那樣,想來想去,想一大堆,四邊都是魔鬼。
Thumbnail
你看!俊虛老法師在舉辦三壇大戒時,修無法師本來是要護戒,但是住十天就說要去西方極樂世界,他只念一句佛號而已,就得自在往生。這就是「認份」啊!所以做人要認份,有認份的人,他不會我慢,如印光祖師常自稱:「慚愧僧」。你如果高高在上的,你要走能走得了嗎?想這樣,想那樣,想來想去,想一大堆,四邊都是魔鬼。
Thumbnail
假若你念佛,就是一心要求往生,當你的色身有病時,就不必再回向色身康健了。這怎麼說呢?因為當你一心念佛,求往生時,而你陽壽未盡,一樣可以恢復健康的,根本不需要再另外回向。你念佛,就是要求往生,信願具足的,絕對要往生,而且你有這個決心,即刻往生,這就是最殊勝了。
Thumbnail
假若你念佛,就是一心要求往生,當你的色身有病時,就不必再回向色身康健了。這怎麼說呢?因為當你一心念佛,求往生時,而你陽壽未盡,一樣可以恢復健康的,根本不需要再另外回向。你念佛,就是要求往生,信願具足的,絕對要往生,而且你有這個決心,即刻往生,這就是最殊勝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