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小堂
當一個國家處於巨大的外部壓力和內部衝突時,它的政治與社會結構必然會出現重大的調整以消除內部矛盾和應對外部壓力,重新建立一個穩定的結構。這個調整期或長或短,主要取決於國家的規模與組織結構的複雜度及對外部世界的態度。
中國的近現代歷史,從「鴉片戰爭」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就是一個長達100多年的調整期。歷經多次內外部衝突,才最終建立起的一個穩定的政治與社會結構。
單從內部衝突來看,有三次比較顯著的「大斷裂」。一次是「辛亥革命」,繼之以「北伐戰爭」,歸結于「國共大決戰」。愈往後,社會的斷裂面一次比一次大,政治動員一次比一次下移,民眾對政治的捲入一次比一次廣泛, 矛盾衝突越來越劇烈與殘酷。
為何如此?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一個是經歷過內部衝突後,是否達到了預設的政治目標;其次在於整個社會最薄弱的層面位於何處。
中國近現代歷史的根本命題是如何成為「強國」,這成為當時國民的共同訴求與社會共識,無論政治領袖、社會精英或者一些普通民眾都有這種強烈的願望。雖然他們可能在如何「強國」上有重大分歧,但要「強國」卻是共同。無論是「戊戌變法」也好,「洋務運動」也好,還是「辛亥革命」也好,「五四新文化運動」也好,「愛國」也好,「賣國」也好,都是為了「強國」這一最終的政治目標。
但是,所謂的「強國」是個什麼內容呢?在當時的中國人,甚至現在的許多中國人看來,所謂「強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政府說了算,不容許其它國家干涉,也不受外部世界價值的影響。就是要獨立於世界體系與西方國家建立的規則之外。所以,「強國」實際是就是要恢復與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政權,摒棄清政權那樣對外軟弱的政權。
所以,我們來看,第一次重大分裂,「辛亥革命」發生在統治集團內部,是不奇怪的。因為清政權是「家天下」加「族天下」,在統治集團內部有著重大的利益衝突。在整個金字塔結構中,塔尖的某一橫斷面是最薄弱處,就是漢人官僚與滿清皇族之間的銜接處。原因在於滿清是少數民族統治,漢人官僚與底層的聯繫比與清廷的聯繫更強。
但是推翻清廷之後,北洋政府對外仍然非常軟弱,沒有滿足大部分人的政治期望。北洋政權是一非常脆弱政治平衡,是一個非穩定平衡系統,小的擾動就會讓它失去平衡,不可能長時間保持平衡。它的內耗非常大,比清廷更難整合國家的政治力量,對外形成合力。北洋時期雖然可以是走向憲政民主的起點,但因為缺乏堅實的憲政政治基礎,又缺乏外部力量強有力的規制,更主要的是建立強大的政權是中國預期的政治目標,所以,會更容易滑入集中與加強政權權力的軌道。袁世凱想稱帝,孫中山要建黨國,都是為了要集中和加強權力。
那麼,第二次大分裂「北伐戰爭」,就發生在社會的中層,發生在以「革命黨」為核心的國民政府與以舊官僚為核心的「北洋政府」之間,發生在兩個事實上不相隸屬的政權之間。衝突層面下移,更多的中下層民眾捲入進來,衝突也主要集中在城鎮。但國民黨奪取全國政權後,還是對外軟弱。它同樣對外要依賴美國、在它統治期間日本對中國的侵略還進一步擴張。還是無法滿足大部分人的政治期望。所以,社會結構就還需要調整。
相比而言,國民黨政權比北洋政權和清廷對外要強硬些,收回了不少的主權。但因為它仍然沒有完全滿足人們的政治預期,所以,它仍然是一個非穩定平衡,只是穩定性要比北洋政權和清廷高一些。那麼,第三次分裂就發生在社會底層,發生在統治集團與被統治者之間。廣大的底層民眾,主要是農民捲入進來了。共產黨通過「發行群眾鬧革命」將衝突由城鎮擴大到了農村。這一次衝突更接近於中國過去歷史上的「農民起義」。但也有許多重大的區別,在此不論。
最終,通過這次天翻地覆的衝突,中國社會進行了自下而上,全方位的整合,消除了分散的權力,重新建立起一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強大的國家政權。借助於外部世界的組織與技術手段,中國終於又實現了獨立於世界與世界規則之外的願望,以一種自虐的方式,付出了極為慘痛的代價,將外部勢力從中國徹底趕了出去,將外部世界在國家政權軟弱時對中國施加的影響也徹底清除了出去。這才完全實際了先前預設的政治目標,而收斂於一個穩定平衡狀態。它具有相當高的抗擾動能力,至少在一定階段是如此。
殷鑒不遠,我們可以問一問,當今中國是否具有比較一致的政治目標,如果有,是什麼?對不對?以及當今中國社會最薄弱的橫斷面位於哪個層面?
2011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