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的三次大斷裂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江上小堂

當一個國家處於巨大的外部壓力和內部衝突時,它的政治與社會結構必然會出現重大的調整以消除內部矛盾和應對外部壓力,重新建立一個穩定的結構。這個調整期或長或短,主要取決於國家的規模與組織結構的複雜度及對外部世界的態度。

中國的近現代歷史,從「鴉片戰爭」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就是一個長達100多年的調整期。歷經多次內外部衝突,才最終建立起的一個穩定的政治與社會結構。

單從內部衝突來看,有三次比較顯著的「大斷裂」。一次是「辛亥革命」,繼之以「北伐戰爭」,歸結于「國共大決戰」。愈往後,社會的斷裂面一次比一次大,政治動員一次比一次下移,民眾對政治的捲入一次比一次廣泛, 矛盾衝突越來越劇烈與殘酷。

raw-image

為何如此?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一個是經歷過內部衝突後,是否達到了預設的政治目標;其次在於整個社會最薄弱的層面位於何處。

中國近現代歷史的根本命題是如何成為「強國」,這成為當時國民的共同訴求與社會共識,無論政治領袖、社會精英或者一些普通民眾都有這種強烈的願望。雖然他們可能在如何「強國」上有重大分歧,但要「強國」卻是共同。無論是「戊戌變法」也好,「洋務運動」也好,還是「辛亥革命」也好,「五四新文化運動」也好,「愛國」也好,「賣國」也好,都是為了「強國」這一最終的政治目標。

但是,所謂的「強國」是個什麼內容呢?在當時的中國人,甚至現在的許多中國人看來,所謂「強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政府說了算,不容許其它國家干涉,也不受外部世界價值的影響。就是要獨立於世界體系與西方國家建立的規則之外。所以,「強國」實際是就是要恢復與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政權,摒棄清政權那樣對外軟弱的政權。

所以,我們來看,第一次重大分裂,「辛亥革命」發生在統治集團內部,是不奇怪的。因為清政權是「家天下」加「族天下」,在統治集團內部有著重大的利益衝突。在整個金字塔結構中,塔尖的某一橫斷面是最薄弱處,就是漢人官僚與滿清皇族之間的銜接處。原因在於滿清是少數民族統治,漢人官僚與底層的聯繫比與清廷的聯繫更強。

但是推翻清廷之後,北洋政府對外仍然非常軟弱,沒有滿足大部分人的政治期望。北洋政權是一非常脆弱政治平衡,是一個非穩定平衡系統,小的擾動就會讓它失去平衡,不可能長時間保持平衡。它的內耗非常大,比清廷更難整合國家的政治力量,對外形成合力。北洋時期雖然可以是走向憲政民主的起點,但因為缺乏堅實的憲政政治基礎,又缺乏外部力量強有力的規制,更主要的是建立強大的政權是中國預期的政治目標,所以,會更容易滑入集中與加強政權權力的軌道。袁世凱想稱帝,孫中山要建黨國,都是為了要集中和加強權力。

那麼,第二次大分裂「北伐戰爭」,就發生在社會的中層,發生在以「革命黨」為核心的國民政府與以舊官僚為核心的「北洋政府」之間,發生在兩個事實上不相隸屬的政權之間。衝突層面下移,更多的中下層民眾捲入進來,衝突也主要集中在城鎮。但國民黨奪取全國政權後,還是對外軟弱。它同樣對外要依賴美國、在它統治期間日本對中國的侵略還進一步擴張。還是無法滿足大部分人的政治期望。所以,社會結構就還需要調整。

相比而言,國民黨政權比北洋政權和清廷對外要強硬些,收回了不少的主權。但因為它仍然沒有完全滿足人們的政治預期,所以,它仍然是一個非穩定平衡,只是穩定性要比北洋政權和清廷高一些。那麼,第三次分裂就發生在社會底層,發生在統治集團與被統治者之間。廣大的底層民眾,主要是農民捲入進來了。共產黨通過「發行群眾鬧革命」將衝突由城鎮擴大到了農村。這一次衝突更接近於中國過去歷史上的「農民起義」。但也有許多重大的區別,在此不論。

最終,通過這次天翻地覆的衝突,中國社會進行了自下而上,全方位的整合,消除了分散的權力,重新建立起一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強大的國家政權。借助於外部世界的組織與技術手段,中國終於又實現了獨立於世界與世界規則之外的願望,以一種自虐的方式,付出了極為慘痛的代價,將外部勢力從中國徹底趕了出去,將外部世界在國家政權軟弱時對中國施加的影響也徹底清除了出去。這才完全實際了先前預設的政治目標,而收斂於一個穩定平衡狀態。它具有相當高的抗擾動能力,至少在一定階段是如此。

殷鑒不遠,我們可以問一問,當今中國是否具有比較一致的政治目標,如果有,是什麼?對不對?以及當今中國社會最薄弱的橫斷面位於哪個層面?

2011年12月20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江上小堂的沙龍
98會員
334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江上小堂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12
以郡縣制為基礎的皇權專制自秦始皇前221統一中國始,到1912年清王朝退位止,共持續了2133年。秦採用法家思想統一天下,且用法家思想治國,二世而亡,只持續了15年。漢朝建立後,因民生凋蔽,初期主要奉行『與民休息,無為而治』的黃老之術,以恢復元氣。到了漢武
Thumbnail
2024/12/12
以郡縣制為基礎的皇權專制自秦始皇前221統一中國始,到1912年清王朝退位止,共持續了2133年。秦採用法家思想統一天下,且用法家思想治國,二世而亡,只持續了15年。漢朝建立後,因民生凋蔽,初期主要奉行『與民休息,無為而治』的黃老之術,以恢復元氣。到了漢武
Thumbnail
2024/11/29
 春秋戰國時期,周朝的分封制逐步瓦解,最終由秦統一天下,建立起郡縣制。這是中國『君權至上』的政治規則在技術及經濟發展後的必然結果。周天子搞分封制是迫不得已,受技術和經濟水準的約束,缺乏相應的控制手段和支撐皇權及官僚體系的財政能力。經濟產出總量決定了財政能力的上限。周天子法理上擁有整個天下,但統治
Thumbnail
2024/11/29
 春秋戰國時期,周朝的分封制逐步瓦解,最終由秦統一天下,建立起郡縣制。這是中國『君權至上』的政治規則在技術及經濟發展後的必然結果。周天子搞分封制是迫不得已,受技術和經濟水準的約束,缺乏相應的控制手段和支撐皇權及官僚體系的財政能力。經濟產出總量決定了財政能力的上限。周天子法理上擁有整個天下,但統治
Thumbnail
2024/10/09
『辛亥革命』爆發一百多年了,但人們對其的認識仍然存在一些分歧。就『辛亥革命』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就有分歧。在我看來,這不能一概而論,『辛亥革命』有著多重目標,有些目標成功了,而有些目標則失敗了。 首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這個目標成功了。1911年10月10 日武昌起義槍響,敲響
Thumbnail
2024/10/09
『辛亥革命』爆發一百多年了,但人們對其的認識仍然存在一些分歧。就『辛亥革命』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就有分歧。在我看來,這不能一概而論,『辛亥革命』有著多重目標,有些目標成功了,而有些目標則失敗了。 首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這個目標成功了。1911年10月10 日武昌起義槍響,敲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北伐前的預備。國民黨撃退桂系與滇系的軍閥勢力,控制廣州,其後平定陳炯明的勢力,漸漸鞏固其在廣東的統治。1924年,國民黨的蘇俄的支持下,成立黃埔軍校,由蔣介石擔任校長,成為日後國民革命軍的骨幹。次年,孫中山參與南北和談,但病逝於北京,和談未達成果。國民政府正式成立,汪精衛擔任主席,北伐如箭在弦。
Thumbnail
北伐前的預備。國民黨撃退桂系與滇系的軍閥勢力,控制廣州,其後平定陳炯明的勢力,漸漸鞏固其在廣東的統治。1924年,國民黨的蘇俄的支持下,成立黃埔軍校,由蔣介石擔任校長,成為日後國民革命軍的骨幹。次年,孫中山參與南北和談,但病逝於北京,和談未達成果。國民政府正式成立,汪精衛擔任主席,北伐如箭在弦。
Thumbnail
經歷了多次的失敗後,中國引入了列寧式政黨,列寧式政黨才能實現中國人建立一個強大政權,動員和凝聚全體人民以擺脫西方國家干預中國政治的願望。這是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的主線和底層邏輯,但卻被各種政治宣傳有意無意的偏離、掩蓋和隱瞞。或者把中國近現代歷史描述為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建立社會主義的奮鬥歷程;或者描述
Thumbnail
經歷了多次的失敗後,中國引入了列寧式政黨,列寧式政黨才能實現中國人建立一個強大政權,動員和凝聚全體人民以擺脫西方國家干預中國政治的願望。這是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的主線和底層邏輯,但卻被各種政治宣傳有意無意的偏離、掩蓋和隱瞞。或者把中國近現代歷史描述為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建立社會主義的奮鬥歷程;或者描述
Thumbnail
筆者在《論一個中國》一文中提到自秦始皇統一天下, 到清宣統宣退位的2133年間(221BC〜1911AD), 中國共有五次分裂, 但各分裂體均自認自己是中國, 因此雖分裂但未分離仍然是一個中國, 南北朝時南北雙方都堅稱自己是中國, 如北朝稱南朝為「島夷」而南朝稱北朝為「索虜」, 可見雙方都認為自己
Thumbnail
筆者在《論一個中國》一文中提到自秦始皇統一天下, 到清宣統宣退位的2133年間(221BC〜1911AD), 中國共有五次分裂, 但各分裂體均自認自己是中國, 因此雖分裂但未分離仍然是一個中國, 南北朝時南北雙方都堅稱自己是中國, 如北朝稱南朝為「島夷」而南朝稱北朝為「索虜」, 可見雙方都認為自己
Thumbnail
如果有人說,其實,最後建國成功的背後,是靠著"外來惡勢力"的支持才成功,需要很大的勇氣,這本新加坡學者撰寫的《建國與國際政治:近代中印泰主權國家建構比較史(1893-1952)》就是一本這麼有勇氣(政治不正確)的書
Thumbnail
如果有人說,其實,最後建國成功的背後,是靠著"外來惡勢力"的支持才成功,需要很大的勇氣,這本新加坡學者撰寫的《建國與國際政治:近代中印泰主權國家建構比較史(1893-1952)》就是一本這麼有勇氣(政治不正確)的書
Thumbnail
當各國間的分歧越來越明顯的時候,經濟衰退,也許將會給下一次的世界性動亂帶來驅動力。對於前途一旦感到悲觀,出於自保的本能,就必然要抓住同類中的大多數,所以民族主義有其存在的必然,甚至大行其道。
Thumbnail
當各國間的分歧越來越明顯的時候,經濟衰退,也許將會給下一次的世界性動亂帶來驅動力。對於前途一旦感到悲觀,出於自保的本能,就必然要抓住同類中的大多數,所以民族主義有其存在的必然,甚至大行其道。
Thumbnail
這就導致中國將更多的資源和時間投入到凝聚大眾成為一個統一行動整體,而不是增強個體能力上。在「改造國民性上」,就著重培養國民對組織的適應性,而反對培養國民的獨立性和發揮個性,要求一致性和消除差異。「一切行動聽指揮」。不注重提高國民的教育水準和才能,僅僅夠用就行了,而不能損害組織的統一性和一致性。
Thumbnail
這就導致中國將更多的資源和時間投入到凝聚大眾成為一個統一行動整體,而不是增強個體能力上。在「改造國民性上」,就著重培養國民對組織的適應性,而反對培養國民的獨立性和發揮個性,要求一致性和消除差異。「一切行動聽指揮」。不注重提高國民的教育水準和才能,僅僅夠用就行了,而不能損害組織的統一性和一致性。
Thumbnail
從一九六○年代初期開始,中蘇關係快速惡化,這是後來美國可以採取聯中制蘇戰略的關鍵。但是由蘇聯共產黨所一手扶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後為什麼會與前蘇聯反目?中蘇交惡以後對中國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一直是國際關係史上,很多學者研究的課題.......
Thumbnail
從一九六○年代初期開始,中蘇關係快速惡化,這是後來美國可以採取聯中制蘇戰略的關鍵。但是由蘇聯共產黨所一手扶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後為什麼會與前蘇聯反目?中蘇交惡以後對中國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一直是國際關係史上,很多學者研究的課題.......
Thumbnail
是說在前文談到「聯省自治」與「諸夏論」的出現,反思了中國長期以來不斷追求統一,是否對國家造成了更大的傷害。而更進一步來說,中國「統一」的邊界在什麼地方,其實也一直在繼續變動、甚至是不斷擴大著。比如說在過去很多朝代裡,新疆與西藏都不算在中原政權的領土範圍內,是直到清朝時才成功將其納入版圖.......
Thumbnail
是說在前文談到「聯省自治」與「諸夏論」的出現,反思了中國長期以來不斷追求統一,是否對國家造成了更大的傷害。而更進一步來說,中國「統一」的邊界在什麼地方,其實也一直在繼續變動、甚至是不斷擴大著。比如說在過去很多朝代裡,新疆與西藏都不算在中原政權的領土範圍內,是直到清朝時才成功將其納入版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