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業日記 0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是去年2022年5月打的草稿,過了一年回顧當時的心境還是挺有趣的,於是決定發佈,並準備寫一篇一年後的心得 www
回家鄉休息一陣子了,五月忙完了搬家、整理房間之後,有種什麼都不想動的狀態,一下子完全放鬆之後,飲食、睡眠跟生理狀況還在調適中,偶爾幫忙家務,因為疫情關係影響家裡工作,開心的是可以常常跟家人吃飯,對於這樣的生活狀態覺得挺不錯的。
多了時間出來,開始可以多用心的觀察這個我小時候生活的地方,開始熟悉附近的店家、夜市,遠一點的景點、新的設施,雖然是偏鄉,但是基本生活機能其實是足夠的,我享受這樣的寧靜與悠閒。
這段時間也投遞了不少履歷,一開始總是以原本的 UI/UX 工作繼續尋找,之後延伸到軟體產品設計、產品管理、客戶關係專員、電商營運...等職缺,因為很想留在家鄉,所以都以南部為搜尋地點,以目前結果來看,情況不是那麼順利。
直到今天,晚餐的時候我告訴了媽媽這件事,我似乎找不到想要做的工作,我覺得非常焦慮,甚至懷疑自己的心態又跑了出來,這樣的狀態我想紀錄下來,並且重新審視接下來的方向:邊打工、邊唸語言、邊學習 figma 、設計side-project 、寫case study、看有興趣的書、尋找遠端或半遠端工作
























































































































































































































































































avatar-img
0會員
3內容數
2021年開始,我想更加關注自己與人事物之間的關係,逐漸有意識地面對自己的生活,透過文字來記錄與分享我的心情與經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rin Su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回顧去年那篇反省文,發現時間過的很快,一年後,我真的下定決心辭職了,開始了待業的狀態。 心中有一半覺得輕鬆不少,有一半是非常恐慌與害怕,不曉得下一份工作會多久才到來,但我又不想急忙的找尋下一份,然後再次陷入心力交瘁的情況,我希望給自己一些時間,好好思考我發生了什麼事,我接下來要怎麼做、怎麼走。
這是一篇給內心日記與反省文 1. 身體的顯現:從發現自己上背開始疼痛起,我開始注意自身的身體狀況,睡不好以及感到恐慌的情率頻率提高不少,每天睡起都有點失去元氣,發現肩頸的部分緊繃到不行,我想是去年有定期的去健身房上重訓課程,因此讓我更了解緊繃跟放鬆的狀態之間的差異。 2. 焦慮的感受:我覺得手上的
回顧去年那篇反省文,發現時間過的很快,一年後,我真的下定決心辭職了,開始了待業的狀態。 心中有一半覺得輕鬆不少,有一半是非常恐慌與害怕,不曉得下一份工作會多久才到來,但我又不想急忙的找尋下一份,然後再次陷入心力交瘁的情況,我希望給自己一些時間,好好思考我發生了什麼事,我接下來要怎麼做、怎麼走。
這是一篇給內心日記與反省文 1. 身體的顯現:從發現自己上背開始疼痛起,我開始注意自身的身體狀況,睡不好以及感到恐慌的情率頻率提高不少,每天睡起都有點失去元氣,發現肩頸的部分緊繃到不行,我想是去年有定期的去健身房上重訓課程,因此讓我更了解緊繃跟放鬆的狀態之間的差異。 2. 焦慮的感受:我覺得手上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前陣子,從做了五年多的工作離職了。 這次的離職,其實已經醞釀許久。還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時,就總覺得想做的事情太多,能自由運用的時間卻很少。於是,手機備忘錄從很早以前,就開始陸陸續續記錄下各種離職後想做的事。
Thumbnail
久違的手帳分享😄寫文章的速度都跟不上寫手帳的速度QQ 這篇文以分享手帳內容為主題,偶爾穿插一些生活中的照片紀錄,敬請閱讀:) 上一篇(手帳分享|5月,漂泊的日子會停在哪呢)提到,我離開了快四年的工作。 然後這篇,我在6月中開始了新的工作~但是從入職之後一直的覺得很有違和感🫠現在回頭看當時寫
Thumbnail
而我還在家裡過著睡到快中午的日子。 過著過著,我都覺得我好像不是學生。 也沒有要出國留學。更像在家不去上班的畢業生。 那種要遠赴異地開啟新生活的感覺好像不見了。 現在漸漸熟悉在家的模式,包括要幫忙的事、今天要煮什麼飯。 可能在家真的呆太久了,我甚至已經不記得我回家多久了。
閒來無事,思索生活和內心感受,經歷過疲累的工作後,開始關注生活品質和健康,期待一切會好轉,紀錄了22天的離職生活。
Thumbnail
Hi 機緣巧合看見這裡的 all, 今天是我離職的第五天,不過實際上三月底就用特休的沒進辦公室了,所以心靈上可能算離職 1X 天了哈哈!但確實是到週一跟人事拿了離職單、把自己的座位清空和這幾天都沒進辦公室,才真的有種「啊我離職的實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忙碌生活帶來的壓力,以及對於回歸家庭和安靜生活的渴望。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外頭生活的刺激與誘惑,但最終仍將家視為身心靈的避風港。文章強調了回家的重要性,以充飽電後再出發。
去年的種種原因之下,我離開生活很多年的台北,離開打拼多年的圈子,也離開工作建立起來的人際圈。 雖然話是這麼說,但也不是多廣擴的人脈,畢竟我做得都是小助理的工作,身分上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而且我每次換公司都會刻意斷絕大多數人的來往。這可能是因為我總是在精疲力盡、身心俱疲的時候離開吧,所以心裡都不願意見
Thumbnail
大約是從過年那幾天開始突然萌生很多想法,心中一直有許多思緒想提筆記下,不過那時在準備到新公司任職的資料,以及預習一些行業的專業知識,所以這些系列文才拖到現在才開始寫。 先來聊點職場吧。有在follow我的人可能會知道2023年4月底我提離職了,不過離職的契機可能先回溯到2022年底。 那時外公身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前陣子,從做了五年多的工作離職了。 這次的離職,其實已經醞釀許久。還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時,就總覺得想做的事情太多,能自由運用的時間卻很少。於是,手機備忘錄從很早以前,就開始陸陸續續記錄下各種離職後想做的事。
Thumbnail
久違的手帳分享😄寫文章的速度都跟不上寫手帳的速度QQ 這篇文以分享手帳內容為主題,偶爾穿插一些生活中的照片紀錄,敬請閱讀:) 上一篇(手帳分享|5月,漂泊的日子會停在哪呢)提到,我離開了快四年的工作。 然後這篇,我在6月中開始了新的工作~但是從入職之後一直的覺得很有違和感🫠現在回頭看當時寫
Thumbnail
而我還在家裡過著睡到快中午的日子。 過著過著,我都覺得我好像不是學生。 也沒有要出國留學。更像在家不去上班的畢業生。 那種要遠赴異地開啟新生活的感覺好像不見了。 現在漸漸熟悉在家的模式,包括要幫忙的事、今天要煮什麼飯。 可能在家真的呆太久了,我甚至已經不記得我回家多久了。
閒來無事,思索生活和內心感受,經歷過疲累的工作後,開始關注生活品質和健康,期待一切會好轉,紀錄了22天的離職生活。
Thumbnail
Hi 機緣巧合看見這裡的 all, 今天是我離職的第五天,不過實際上三月底就用特休的沒進辦公室了,所以心靈上可能算離職 1X 天了哈哈!但確實是到週一跟人事拿了離職單、把自己的座位清空和這幾天都沒進辦公室,才真的有種「啊我離職的實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忙碌生活帶來的壓力,以及對於回歸家庭和安靜生活的渴望。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外頭生活的刺激與誘惑,但最終仍將家視為身心靈的避風港。文章強調了回家的重要性,以充飽電後再出發。
去年的種種原因之下,我離開生活很多年的台北,離開打拼多年的圈子,也離開工作建立起來的人際圈。 雖然話是這麼說,但也不是多廣擴的人脈,畢竟我做得都是小助理的工作,身分上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而且我每次換公司都會刻意斷絕大多數人的來往。這可能是因為我總是在精疲力盡、身心俱疲的時候離開吧,所以心裡都不願意見
Thumbnail
大約是從過年那幾天開始突然萌生很多想法,心中一直有許多思緒想提筆記下,不過那時在準備到新公司任職的資料,以及預習一些行業的專業知識,所以這些系列文才拖到現在才開始寫。 先來聊點職場吧。有在follow我的人可能會知道2023年4月底我提離職了,不過離職的契機可能先回溯到2022年底。 那時外公身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