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理想中的餘閒生活邁進│賦閒筆記-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陣子,從做了五年多的工作離職了。

這次的離職,其實已經醞釀許久。還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時,就總覺得想做的事情太多,能自由運用的時間卻很少。於是,手機備忘錄從很早以前,就開始陸陸續續記錄下各種離職後想做的事。

隨著清單越來越長,預計離職的時間越來越近,心中對於離職生活的想像也越來越具體詳細:白天走路去家附近的圖書館瀏覽有興趣的主題、安排一些有氧運動課程、訂閱應用程式來練習英文口說、每天進行寫作與手作等等。用喜歡的事情填滿日程,光想就覺得很開心。這樣的雀躍心情在離職當天到達顛峰,終於可以不心虛、不委屈討好的告訴自己「明天又是嶄新的一天」。

不過當真正開始執行規劃後,漸漸發現我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想」不需要花費任何體力,也不用考慮現實中的各種小情緒小插曲,當然越想越興奮開心。但現實中反而很像許多遊戲裡都有的能量消耗機制,做每件事都需要消耗電力或是愛心,心情也可能會因為天氣、身體等各種因素而陰晴不定。

看著一長串的行程規劃與每日待辦清單,突然覺得有些弔詭,明明離職是希望可以享受有餘裕的生活,我卻貪心的塞滿各種行程,又回到上班時那樣,焦慮時間不夠用,焦躁沒有按計畫進行。

仔細思考後,覺得問題是出在我希望趕快完成願望清單上列出的待辦事項。想像中的成品與完成時的成就感太過美好,讓我總是想速速帶過冗長的過程,直接跳到在清單打勾的那個時刻。但急於求成的結果就是,很多事情都虎頭蛇尾,剛開始興致勃勃,時間一拉長便開始感到焦慮,耐心與意志力用盡,只想快快收尾,好進行下一件想做的事,然而做完後又覺得遺憾,後悔過程中沒有盡心盡力,達不到當初想像的、完成時的美好場景。

也許,我應該要從「不著急」開始學習,從原本的目標導向,轉變成過程導向。完成了可能會更加分,但光是嘗試過就很值得肯定,沒有非得要何時完成的壓力,才能更享受過程中的樂趣與鬆弛感,或許也才更接近當初所想、有餘閒的離職生活的樣貌。

轉換了心態之後,感覺不再那麼焦躁緊繃,希望以享受過程為前提,慢慢實現那些願望清單,其中一項,便是想將離職的這段生活與心情記錄下來。於是,在離職一個月後,終於完成了我的第一篇賦閒筆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azy life的沙龍
6會員
5內容數
閱讀對我而言,很看當下的心情、情境以及環境氛圍。有時候一本書最令我難忘的,是美好的閱讀體驗。可能是讓當時迷茫的我找到一點點光源,可能是讓曾經鬱悶的我得到宣洩。因此想把這些感覺、這些共鳴記錄下來,不是評論書籍的好壞與實用程度,而是在閱讀的當下,觸及我記憶、感知、情緒的心得感想。
Lazy lif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1/13
我是在2018年到馬祖工作,2019年離開,距離現在已過了三年。而在這變化迅速的時代,三年可以改變很多,加上經過疫情,熟悉的店家、生活的習慣可能也和之前大不相同,所以當時的經歷不太能稱為旅遊指南,頂多只能算是回憶錄。但不管,就是想要記錄一下那年發生的一些有趣事。
Thumbnail
2022/11/13
我是在2018年到馬祖工作,2019年離開,距離現在已過了三年。而在這變化迅速的時代,三年可以改變很多,加上經過疫情,熟悉的店家、生活的習慣可能也和之前大不相同,所以當時的經歷不太能稱為旅遊指南,頂多只能算是回憶錄。但不管,就是想要記錄一下那年發生的一些有趣事。
Thumbnail
2022/11/05
摩托車是我日常主要的代步工具,騎車讓我不管想去哪裡都很方便迅速,但有點越來越受不了路上的喇叭聲,根據車況路況,路途中也多了很多煩躁的情緒,因此常常懷念起以前那些沒有時間壓力、愜意的走路時光。
Thumbnail
2022/11/05
摩托車是我日常主要的代步工具,騎車讓我不管想去哪裡都很方便迅速,但有點越來越受不了路上的喇叭聲,根據車況路況,路途中也多了很多煩躁的情緒,因此常常懷念起以前那些沒有時間壓力、愜意的走路時光。
Thumbnail
2022/09/25
《結果還是做不到》該怎麼辦呢?作者吉竹伸介本想在書中提出一些解決之道,但想想又覺得,沒辦法做到的事,也是一種有趣的事啊。甚至當我們坦然面對這些做不到的事時,這件事、這個人反而突然就變得立體有趣了起來。就像書籍背面的小人一樣,能滿臉幸福地挑選要畫哪些做不到的事情呢。
Thumbnail
2022/09/25
《結果還是做不到》該怎麼辦呢?作者吉竹伸介本想在書中提出一些解決之道,但想想又覺得,沒辦法做到的事,也是一種有趣的事啊。甚至當我們坦然面對這些做不到的事時,這件事、這個人反而突然就變得立體有趣了起來。就像書籍背面的小人一樣,能滿臉幸福地挑選要畫哪些做不到的事情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今天,距離預計提早退休的日子只剩5年又1個月,也是重新碼字記錄生活的第1天。 時間有限,得好好在退休日前做些準備。 具體要準備什麼?其實我目前也不知道, 畢竟本人在換跑道和換城市多次,人生轉了一圈又一圈之後,現在居然成為小時候就很想從事的非盈利組織企劃一枚,除了愛心有點氾濫、閒暇有點愛看書
Thumbnail
今天,距離預計提早退休的日子只剩5年又1個月,也是重新碼字記錄生活的第1天。 時間有限,得好好在退休日前做些準備。 具體要準備什麼?其實我目前也不知道, 畢竟本人在換跑道和換城市多次,人生轉了一圈又一圈之後,現在居然成為小時候就很想從事的非盈利組織企劃一枚,除了愛心有點氾濫、閒暇有點愛看書
Thumbnail
年輕的時候因為工作是業務員,雜事很多練就了開完早會出門前把行程列成一張清單的功夫. 要辦工作的事,要辦私人的事,要跑的客人,要摸魚的空檔~~ 到後來熟門熟路更覺得連清單也免了,塞在頭腦裡感覺就可以同時多工運作. 多年之後,人就像台很久沒重開機的電腦或手機,效率差也疲累. 這兩三年更意識到有些
Thumbnail
年輕的時候因為工作是業務員,雜事很多練就了開完早會出門前把行程列成一張清單的功夫. 要辦工作的事,要辦私人的事,要跑的客人,要摸魚的空檔~~ 到後來熟門熟路更覺得連清單也免了,塞在頭腦裡感覺就可以同時多工運作. 多年之後,人就像台很久沒重開機的電腦或手機,效率差也疲累. 這兩三年更意識到有些
Thumbnail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把自己的行事曆塞得滿滿。平日白天工作,晚上安排進修課程與活動,週末再排班打另一份工。那時候的我以為,離開朝九晚五的職涯,重新開始的人生就應該是這樣。
Thumbnail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把自己的行事曆塞得滿滿。平日白天工作,晚上安排進修課程與活動,週末再排班打另一份工。那時候的我以為,離開朝九晚五的職涯,重新開始的人生就應該是這樣。
Thumbnail
久違的手帳分享😄寫文章的速度都跟不上寫手帳的速度QQ 這篇文以分享手帳內容為主題,偶爾穿插一些生活中的照片紀錄,敬請閱讀:) 上一篇(手帳分享|5月,漂泊的日子會停在哪呢)提到,我離開了快四年的工作。 然後這篇,我在6月中開始了新的工作~但是從入職之後一直的覺得很有違和感🫠現在回頭看當時寫
Thumbnail
久違的手帳分享😄寫文章的速度都跟不上寫手帳的速度QQ 這篇文以分享手帳內容為主題,偶爾穿插一些生活中的照片紀錄,敬請閱讀:) 上一篇(手帳分享|5月,漂泊的日子會停在哪呢)提到,我離開了快四年的工作。 然後這篇,我在6月中開始了新的工作~但是從入職之後一直的覺得很有違和感🫠現在回頭看當時寫
Thumbnail
揮別了三年的公司,心情五味雜陳,這幾天在整理思緒,包含我的部落格,這就像是一個告別某階段之後,會想整理手邊的事物,來一場斷捨離之旅。 我也很認真的在這兩天把房間整理,丟了不少以前捨不得的物品,姪女下課後進來房間都覺得換然一新。 這並不是我第一次的離職......
Thumbnail
揮別了三年的公司,心情五味雜陳,這幾天在整理思緒,包含我的部落格,這就像是一個告別某階段之後,會想整理手邊的事物,來一場斷捨離之旅。 我也很認真的在這兩天把房間整理,丟了不少以前捨不得的物品,姪女下課後進來房間都覺得換然一新。 這並不是我第一次的離職......
Thumbnail
不今年五月底,離開了曾是生活重心的工作,那份我曾經熱愛到願意不眠不休的工作。 疫情造成的不安與孩子停課是離職原因之一 長期的家庭與工作無法平衡是離職原因之二 身心壓力造成的睡眠問題是離職原因之三 公司的紛紛擾擾是離職原因之四 最後我心灰意冷決定先離開,任憑老闆說好說歹我都要走,走得決絕。
Thumbnail
不今年五月底,離開了曾是生活重心的工作,那份我曾經熱愛到願意不眠不休的工作。 疫情造成的不安與孩子停課是離職原因之一 長期的家庭與工作無法平衡是離職原因之二 身心壓力造成的睡眠問題是離職原因之三 公司的紛紛擾擾是離職原因之四 最後我心灰意冷決定先離開,任憑老闆說好說歹我都要走,走得決絕。
Thumbnail
  我在前一個月提了離職,很巧妙地將離職日期排在5/2,也就是勞動節連假的最後一天,剛好在連假之後,還能順勢遠走高飛,不再踏入辦公室。 (圖片皆擷取自你的工作該耍廢,還是值得拚》
Thumbnail
  我在前一個月提了離職,很巧妙地將離職日期排在5/2,也就是勞動節連假的最後一天,剛好在連假之後,還能順勢遠走高飛,不再踏入辦公室。 (圖片皆擷取自你的工作該耍廢,還是值得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