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焦慮心情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是一篇給內心日記與反省文
1. 身體的顯現:從發現自己上背開始疼痛起,我開始注意自身的身體狀況,睡不好以及感到恐慌的情率頻率提高不少,每天睡起都有點失去元氣,發現肩頸的部分緊繃到不行,我想是去年有定期的去健身房上重訓課程,因此讓我更了解緊繃跟放鬆的狀態之間的差異。
2. 焦慮的感受:我覺得手上的工作越來越多、越做越慢,並且靈感越來越少,甚至成果不太滿意,好像被卡在某個階層一直上不去,我開始害怕看到太多新穎的東西,因為一旦發現我跟不上某些設計潮流、新的工具、新的設計話題,我都覺得自己落後了不少,覺得自己沒有進步的擔心放大再放大,我開始告訴自己是不是不適合這個工作,或者這個產業,我又再次被困在自己很糟糕的漩渦之中,我害怕真的有人告訴我你很爛,你滾出去,我想我應該會崩潰,但是內心又覺得我應該裝作開朗、對一切感到興趣的樣子,才符合對這個工作的樣子,但事實上我一直害怕被淘汰。
我目前還沒找到調適的方式,但我試著開始拾起運動的習慣,開始注意我周遭的一切而不是只關注於我自己,我取消了很多聚餐邀約,重新好好的去公園附近散步,曬太陽,看看生命的美好,我需要一步一步還完積累的設計債,我暫時不想再給自己太多做不到的期許,我慢慢做減法,放慢步調,我知道我會有一陣子跟不上圈子的方向,也許還會度過一陣子做不好的低潮期,我應該去好好釐清,若這個階層一直卡住上不去,我下一步該怎麼做,我對工作的使命究竟是什麼呢?
avatar-img
0會員
3內容數
2021年開始,我想更加關注自己與人事物之間的關係,逐漸有意識地面對自己的生活,透過文字來記錄與分享我的心情與經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到一週的尾聲,心力總覺得到了極限,想逃避卻不得不面對,壓力驅動著我在最後一刻完成工作。即使躺下,也無法真正休息。我知道這樣的循環不健康,但卻只能硬著頭皮面對。我反思自己總是被罪惡感所驅動,努力「遠離問題」卻感到筋疲力竭。當我改為「專注目標」時,便能看見自己的小小進步,這是我仍在學習調適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打從進入職場,每天面對各種焦頭爛額的公事, 下班時間的我,只想躺著。滑手機。休息。 久而久之,身體越發疲憊,也就更不想起身活動,連起床都懶。 拖著拖著,逐漸產生身心靈疲憊的惡性循環。
Thumbnail
離職後賦閒在家,我觀察到一件奇怪的事。明明每天都能想睡多久就睡多久,早上起床時也常感覺精力充沛,但沒做幾件事情(甚至還不到中午喔),就又覺得全身疲倦、動不起來。這是什麼身體設計? 昨天,我發現了一個可能原因:不論什麼狀態,我們肩膀上總扛著太多「應該」與「不應該」
Thumbnail
今天接洽新工作時,我感受到身體陷入過去一樣的狀態了。 我會失敗。 這個念頭雖被我在對談過程中擱置,但我明白,它未離去,亦未歸檔。 在談完工作後,給自己一段放風時間,迎著熱烈的陽光行走。 我想起了過去被莫名其妙解僱,但原因已不重要。事件已過,情緒卡著,我的身體防衛系統仍感覺到會〔受傷〕仍舊為我
Thumbnail
每天好像也沒做什麼事情,但下班回到家總覺得很累。睡一覺醒來也很少有煥然一新的感覺,反而覺得全身緊張、沉重。緊繃狀態是如何消耗能量的?如何正確放鬆?本文中將解釋為什麼我們會因為外界刺激和情緒變化進入緊繃狀態,以及如何學會一些方法讓自己放鬆。
「它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好起來了。」坐在辦公桌前,神遊的思緒依然安排好了今日份的工作排程,對自己的紀錄差不多到一個點上了,依舊浸在無能為力的情緒海裡,無法自救。
Thumbnail
傍晚時刻,機車引擎的震動,連帶晃動坐在辦公桌前囤積已久的腰間贅肉,腰部上的肌肉相互拉扯,無法取得平衡,坐如針氈,聽著轟隆隆的聲響與吸著汽油燃燒不完全的排煙,在凝視著紅黃交接號誌的空閒,你開始思考生活的意義,用酸軟的肌肉和痠脹的眼睛換來的微薄的薪水⋯⋯
Thumbnail
每天勤奮工作的你,是否有出現以下症況呢? 有點輕微焦慮,覺得自己又忙又累,沒有時間可以靜下來好好休息。 受不了一個人待著,總是會不時查看手機,難以專注。 想好好運動和閱讀,但又因為太忙擠不出時間。 如果以上3點有其中一個情況符合你,那麼你已經出現了「覺得自己不夠好」的症狀。
最近努力關注自己的身體反應,才發現自己真的無時無刻都在緊繃著肌肉,難怪每次按摩才會被說怎麼這麼硬,你做粗工嗎?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到一週的尾聲,心力總覺得到了極限,想逃避卻不得不面對,壓力驅動著我在最後一刻完成工作。即使躺下,也無法真正休息。我知道這樣的循環不健康,但卻只能硬著頭皮面對。我反思自己總是被罪惡感所驅動,努力「遠離問題」卻感到筋疲力竭。當我改為「專注目標」時,便能看見自己的小小進步,這是我仍在學習調適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打從進入職場,每天面對各種焦頭爛額的公事, 下班時間的我,只想躺著。滑手機。休息。 久而久之,身體越發疲憊,也就更不想起身活動,連起床都懶。 拖著拖著,逐漸產生身心靈疲憊的惡性循環。
Thumbnail
離職後賦閒在家,我觀察到一件奇怪的事。明明每天都能想睡多久就睡多久,早上起床時也常感覺精力充沛,但沒做幾件事情(甚至還不到中午喔),就又覺得全身疲倦、動不起來。這是什麼身體設計? 昨天,我發現了一個可能原因:不論什麼狀態,我們肩膀上總扛著太多「應該」與「不應該」
Thumbnail
今天接洽新工作時,我感受到身體陷入過去一樣的狀態了。 我會失敗。 這個念頭雖被我在對談過程中擱置,但我明白,它未離去,亦未歸檔。 在談完工作後,給自己一段放風時間,迎著熱烈的陽光行走。 我想起了過去被莫名其妙解僱,但原因已不重要。事件已過,情緒卡著,我的身體防衛系統仍感覺到會〔受傷〕仍舊為我
Thumbnail
每天好像也沒做什麼事情,但下班回到家總覺得很累。睡一覺醒來也很少有煥然一新的感覺,反而覺得全身緊張、沉重。緊繃狀態是如何消耗能量的?如何正確放鬆?本文中將解釋為什麼我們會因為外界刺激和情緒變化進入緊繃狀態,以及如何學會一些方法讓自己放鬆。
「它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好起來了。」坐在辦公桌前,神遊的思緒依然安排好了今日份的工作排程,對自己的紀錄差不多到一個點上了,依舊浸在無能為力的情緒海裡,無法自救。
Thumbnail
傍晚時刻,機車引擎的震動,連帶晃動坐在辦公桌前囤積已久的腰間贅肉,腰部上的肌肉相互拉扯,無法取得平衡,坐如針氈,聽著轟隆隆的聲響與吸著汽油燃燒不完全的排煙,在凝視著紅黃交接號誌的空閒,你開始思考生活的意義,用酸軟的肌肉和痠脹的眼睛換來的微薄的薪水⋯⋯
Thumbnail
每天勤奮工作的你,是否有出現以下症況呢? 有點輕微焦慮,覺得自己又忙又累,沒有時間可以靜下來好好休息。 受不了一個人待著,總是會不時查看手機,難以專注。 想好好運動和閱讀,但又因為太忙擠不出時間。 如果以上3點有其中一個情況符合你,那麼你已經出現了「覺得自己不夠好」的症狀。
最近努力關注自己的身體反應,才發現自己真的無時無刻都在緊繃著肌肉,難怪每次按摩才會被說怎麼這麼硬,你做粗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