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在取捨中的親/友,你那讓人不捨之:"人生的難"(5/5):心梗對應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大家好,我是吳照麟,66歲的法定老人,也是大家科學養生路上的好友。

最近一位大學的林同學分享,他人生現階段最新+最難的選擇:在安裝心臟支架+吃降(血壓/血脂)的西藥8年後,透過"科學脈診與科學養生"的實驗,決定拋棄一切的存藥,嘗試走出一條又新又活的路:"條條大路通羅馬",或許可以實現健康快樂的新型人生+遠離醫藥副作用/抗藥性喔!

raw-image

不料,引起大學同學群組另一位王同學的提醒:"同學好:請注意!裝過心臟支架,亞士匹靈一定要長期吃,若停了亞士匹靈,支架會慢慢被血塊堆積,最後全阻塞。這是我的經驗,大約停藥一年半時間,窄剩一條線,差點沒命,被送去醫院急救,注射溶解血栓的藥物。",因為這樣的提醒,他開始調研心梗脈像與現在自己脈像的比較:

(心包經)/(肝經)/(腎經)/(脾經)/(肺經)/(胃經)/(膽經)/(膀胱經)

C0 / C1 / C2 / C3 / C4 / C5 / C6 / C7

心梗脈像:

(負) / (正)/ (正) / ---- /(負) /(負) / ---- / (負)

raw-image


林同學脈像:

(正負)/ (正)/ (正) / ---- / (負)/(正)/ ---- / (正)

小結:

1.在與心梗脈像圖例比較的六個經絡裡面,林同學現在脈診健康的身體年齡是44歲,在與100位同年齡的人比較,他的健康排名是前面的35名;有四個經絡是不一樣的,總體說明距離心梗階段,還有一段時間喔!

2.後續改善的關鍵是透過科學養生的鑽石組合:平衡整復+科學脈診+情緒梳理+睡眠管理+飲食營養+肌力運動等的總體持續改善:身體年齡+脈像型態=期待長期脫離心梗威脅+守護健康喔!

注:"感謝您的閱覽,您的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請幫我點紅愛心,讓這篇文章能幫助到更多朋友,歡迎追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自癒是與生俱來的,只要透過練習,就可以享受健康美麗的人生喔!
22會員
285內容數
人體很奇妙!具有隨時受傷(含生理+心理的傷害)+隨時神奇的自我修復功能。舉例,自一天勞累+一夜好眠後,就恢復精神了;到眼中風,經過脈診儀測+自我調理=也是幾天就全部恢復。我希望能夠收集個人體驗自癒的案例,以方便整理+分享,得以幫助更多人;尤其,那些類獨居老人或弱勢族群的人,可消除病痛不適+降低醫療開銷+有效恢復健康喔!
2024/02/28
最近,回顧整理過去五年間,2位自己的長輩(93+92歲)在離世前三天之調理/脈診的結果+觀察現再世另位97歲長輩的調理前後的脈診結果,期待幫助更多邁向老後的老人們,能夠擁有一個更安全+喜樂+平安的環境,以致可以有機會“道愛+道謝+道歉=彼此饒恕+恢復和好+重建關係”的機會喔!
Thumbnail
2024/02/28
最近,回顧整理過去五年間,2位自己的長輩(93+92歲)在離世前三天之調理/脈診的結果+觀察現再世另位97歲長輩的調理前後的脈診結果,期待幫助更多邁向老後的老人們,能夠擁有一個更安全+喜樂+平安的環境,以致可以有機會“道愛+道謝+道歉=彼此饒恕+恢復和好+重建關係”的機會喔!
Thumbnail
2023/10/23
最近,妻子想挑戰自己的肌耐力+心肺功能,所以,報名參加今112年11月將在新竹舉辦的馬拉松比賽+第一次成立的“超慢跑組”(搭配許棟英老師的領跑約3.5公里+約需35~45分鐘)活動。經過在景美溪的試跑幾次後,昨天發現第一次她超慢跑後健康年齡74歲+脈像是循環不足。 所以 為了預防可能的意外風險,她決
Thumbnail
2023/10/23
最近,妻子想挑戰自己的肌耐力+心肺功能,所以,報名參加今112年11月將在新竹舉辦的馬拉松比賽+第一次成立的“超慢跑組”(搭配許棟英老師的領跑約3.5公里+約需35~45分鐘)活動。經過在景美溪的試跑幾次後,昨天發現第一次她超慢跑後健康年齡74歲+脈像是循環不足。 所以 為了預防可能的意外風險,她決
Thumbnail
2023/02/12
在上篇:"給我在取捨中的親/友,你那讓人不捨之:"人生的難"(5/7-1):心梗對應-1"的結語:"1.上篇林同學的健康年齡是44歲,而本篇是40歲,與上述"心臟效率不良"1.~3.的原因與12經絡氣血分佈比較,說明他與心梗的距離,越來越遠。現在,發現雙耳垂的下垂痕跡也都不見了,說明健康恢復的許多好
Thumbnail
2023/02/12
在上篇:"給我在取捨中的親/友,你那讓人不捨之:"人生的難"(5/7-1):心梗對應-1"的結語:"1.上篇林同學的健康年齡是44歲,而本篇是40歲,與上述"心臟效率不良"1.~3.的原因與12經絡氣血分佈比較,說明他與心梗的距離,越來越遠。現在,發現雙耳垂的下垂痕跡也都不見了,說明健康恢復的許多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話說每週一次來老陳處調理身體的二位教會退休牧者,每週前後差一小時抵達+離開,偶而他們也會剛好彼此遇見,因為一位需要延後一些時間完成,另一位剛好早些抵達;所以,二者也會彼此打招呼+互相祝福。四年下來,一位老人開始增重5公斤以上+走路遲緩+攜帶磁圈+手扶拐杖+增設護腰+持續吃心臟支架藥,另一位卻減重5公
Thumbnail
話說每週一次來老陳處調理身體的二位教會退休牧者,每週前後差一小時抵達+離開,偶而他們也會剛好彼此遇見,因為一位需要延後一些時間完成,另一位剛好早些抵達;所以,二者也會彼此打招呼+互相祝福。四年下來,一位老人開始增重5公斤以上+走路遲緩+攜帶磁圈+手扶拐杖+增設護腰+持續吃心臟支架藥,另一位卻減重5公
Thumbnail
作者林經甫醫師是台北協和婦女醫院創辦人, 也是"嬰兒與母親"雜誌與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創辦人。 因母親中風倒下, 他開始關心除了替長者代禱, 還有什麼方法更積極、有效呢? 於是他開始研究預防醫學。 台灣老人臥床比例最高的是失智症、 中風、 跌倒後遺症。 要避免失能臥床, 或縮短臥床時間, 最可行的方法
Thumbnail
作者林經甫醫師是台北協和婦女醫院創辦人, 也是"嬰兒與母親"雜誌與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創辦人。 因母親中風倒下, 他開始關心除了替長者代禱, 還有什麼方法更積極、有效呢? 於是他開始研究預防醫學。 台灣老人臥床比例最高的是失智症、 中風、 跌倒後遺症。 要避免失能臥床, 或縮短臥床時間, 最可行的方法
Thumbnail
老陳有一位旅居美西多年的毛姓同學,因為疫情返台,來體驗"平衡整復+科學脈診",結果心臟波形怪異+無法完測,引起老陳的擔心;於是,建議老毛攜帶脈診儀回美國+分享測試結果,希望達到預防重大意外+遠離病痛+守護健康的目的。結果老毛分享林侑融醫師自然醫學與西醫藥或中醫的差別,帶動二人交流,發現科技中醫養生調
Thumbnail
老陳有一位旅居美西多年的毛姓同學,因為疫情返台,來體驗"平衡整復+科學脈診",結果心臟波形怪異+無法完測,引起老陳的擔心;於是,建議老毛攜帶脈診儀回美國+分享測試結果,希望達到預防重大意外+遠離病痛+守護健康的目的。結果老毛分享林侑融醫師自然醫學與西醫藥或中醫的差別,帶動二人交流,發現科技中醫養生調
Thumbnail
在上篇:"給我在取捨中的親/友,你那讓人不捨之:"人生的難"(5/7-1):心梗對應-1"的結語:"1.上篇林同學的健康年齡是44歲,而本篇是40歲,與上述"心臟效率不良"1.~3.的原因與12經絡氣血分佈比較,說明他與心梗的距離,越來越遠。現在,發現雙耳垂的下垂痕跡也都不見了,說明健康恢復的許多好
Thumbnail
在上篇:"給我在取捨中的親/友,你那讓人不捨之:"人生的難"(5/7-1):心梗對應-1"的結語:"1.上篇林同學的健康年齡是44歲,而本篇是40歲,與上述"心臟效率不良"1.~3.的原因與12經絡氣血分佈比較,說明他與心梗的距離,越來越遠。現在,發現雙耳垂的下垂痕跡也都不見了,說明健康恢復的許多好
Thumbnail
回顧上篇:"給我在取捨中的親/友,你那讓人不捨之:"人生的難"(5/5):心梗對應" ,比較本篇:林同學健康年齡自44降到40歲+血液生化檢驗/加強版的結果與相應40歲的12個經絡氣血分佈結果,說明他距離心梗是越來越遠的。
Thumbnail
回顧上篇:"給我在取捨中的親/友,你那讓人不捨之:"人生的難"(5/5):心梗對應" ,比較本篇:林同學健康年齡自44降到40歲+血液生化檢驗/加強版的結果與相應40歲的12個經絡氣血分佈結果,說明他距離心梗是越來越遠的。
Thumbnail
最近一位大學的林同學分享,他人生現階段最新+最難的選擇:在安裝心臟支架+吃降(血壓/血脂)的西藥8年後,透過"科學脈診與科學養生"的實驗,決定拋棄一切的存藥,嘗試走出一條又新又活的路:"條條大路通羅馬",或許可以實現健康快樂的新型人生+遠離醫藥副作用/抗藥性喔!
Thumbnail
最近一位大學的林同學分享,他人生現階段最新+最難的選擇:在安裝心臟支架+吃降(血壓/血脂)的西藥8年後,透過"科學脈診與科學養生"的實驗,決定拋棄一切的存藥,嘗試走出一條又新又活的路:"條條大路通羅馬",或許可以實現健康快樂的新型人生+遠離醫藥副作用/抗藥性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