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前的巷口,開了一間粥店。店面質樸,透著鵝黃。潔淨的粥台,嵌進深不見底的爐火。木椅以四張圍一桌,無人時收攏在桌沿。然而,無論黑夜白日經過,不時滿座。
我以為是天氣多變的緣故,今年冬天特別寒冷,入夏之前還遇上幾波鋒面,巷口迎風處陰鬱多濕,來碗熱粥墊胃,恰逢其時。
不料天氣漸漸熱起來,店內依然黑夜白日在賣粥。不是薑母鴨夏天休市的邏輯,也沒有順應節氣改銷芒果冰。
他家的粥確實好味,把沒有想過能以粥道呈現的中式菜譜,煮成了粥品。有薑絲小卷、絲瓜蛤仔、櫻桃鴨胸、鮮蝦干貝、沙茶松阪、剝皮辣椒雞…,規規矩矩一字排開,讀得出如數家珍的熟練和自信。
但是,夏天賣粥,能損益兩平嗎?畢竟賣的不是一碗90、加個皮蛋10元的霸王粥。疫情拖垮了整條街的生意,只有平價鍋貼依然屹立不搖,開了十八年的麵包店早在幾個月前就告老還鄉了。我不免有點擔心。
對於吃,我呈現一種擺盪在天平兩端的極端迥異,合乎胃口的,可以連續吃上幾個月不以為意,曾經兩個月的中餐與晚餐都點同一家麻醬麵,外加青菜番茄丸子湯,連老闆都快煮膩,我卻老沒吃膩;不過,只要有一點點口味瑕疵,就算過了吃飯時間、整條街只剩那間店,再餓我也不會光臨。
所以,我很珍惜這類端得出品質,又能維持獨特水準的吃食生意。深怕有天突然倒了,我就只能回頭光顧為數貧脊的口袋名單。
在等粥沸騰的時候,我不禁問出心中疑惑。生意,還好嗎?很辛苦吧?
店家的掌粥人,相貌溫潤,手勢堂正,煮出來的粥,色香味鮮、淡稠適中。吃完粥,一肚子塊壘不再爭先恐後,如鯁在喉的,自甘嚥落,後味無窮。
氤氳繚繞之中,勺起又勺落,對方並不以為苦,自謙生意仰賴大家牽成,還過得去,「都做習慣了,自己有把握的事情,穩穩地做,總是會有人瞭解。」
這句話,就著我最喜歡的剝皮辣椒雞粥一起入口,吃出了一身汗,所有額外添加或持續背負的都隨之蒸發了,留下了最赤裸的。
我頓悟了一個很基本的道理,卻始終為此自苦。輕視、忽略手中既有的天賦,拼命競逐那些無法操之在我的技能。好比,擔憂熱粥捱不了酷暑,於是也分心去搖思樂冰。
我觀看環境的觀點便是如此,戴著恐懼(C1)的濾鏡,以右箭頭的視角,把環境中的一切,深深地浸泡在與求存相關的泥缸之中(DR-PR),我不只煩惱自己的職場求存問題,連巷口店家會不會經營不下去,都成為我關心的議題。即便來到鳥語花香的度假勝地,焦點也總在放鬆和緊繃中猶疑。看到泳池邊款款走動的女子,上一秒感同身受那種無事一身輕的閒適,下一秒開始盤算,我得花多少功夫才能達到這樣的境地?如果再努力一點,可能就能和她一樣,在應該忙碌的上班日、整天泡在冰涼的泳池裡。
我環境箭頭的正確運作,是要處在相對放鬆的環境,好給自己時間和耐心,全盤接收與消化環境的訊息,才能以靜制動地進行創造和發明(C3廚房)。可惜,我每每受制於求存的恐懼,把靜謐的深夜食堂變成地獄廚房,只為爭奪能在神廚左右當主廚長的機會。
我真正拿手的招牌,究竟是甚麼呢?經歷著組織巨大的改組,熟悉的舊識一一離去,我慢慢地動搖了。果然賣粥是不夠的吧。還是該去學學怎麼做快餐好了。
左右搖擺之際,老同事邀請我替他們上課。他們部門來了新主管,剛好手邊遇到一些難解的案子,想和我交流一下危機處理的經驗。
我不知道自己可以貢獻甚麼,他們提出的狀況看起來很困難,我不是全部都有經驗,也沒有把握可以百分百拆解。
依著職責所在,也因為邀約著實甜美,我想,與其閉門窮感傷,該開門認識新朋友了吧。我修改了一下教材,放入符合目前情勢的背景分析,也公開幾個印象深刻的代表案例,就這樣你來我往地對談了一下午。
啊,好開心。開心到忘記了時間。開心到心尖為之微微跳動。居然還會跳動。
原來,我只要堅持自己擅長的就好,不用想東想西、未雨綢繆。原來,我擅長的,終究會自行媒合到短缺的那一方。
這個課程籌備對我來說,困難嗎?坦白說,一點也不。那是因為我數十年都在面對突發的、無可預測的、天人交戰的困難,這些曾經使我消化不良的困難,滾成了金湯,我信手在湯裡添了白米、又切好當季的時鮮與蔬果下去,做成了一碗恰到好處的粥。
一碗好粥,容易嗎?認真想,它不簡單。既然煮粥功夫了得,又何必硬逼自己熱炒呢。
好好把握自己喜歡的事,哪怕它輕易得像一碗粥。穩穩地做,總是會有人瞭解。
遭人怠慢的時候,更要懂得自珍、自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