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見到最後一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一陣子,新冠肺炎確診死亡者須於24小時之內火化,家屬無法送終引發怨言的新聞,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

當時,確診死亡對我而言只是個宣告疫情起伏的數字,無法體會見不到親人最後一面的哀戚,直到幾天前阿公辭世。


老公的阿公已經105歲。十幾天前,突覺疲憊嗜睡,氣喘痰多且沒胃口,在家快篩陽性後,旋即呼叫救護車送到醫院。

他先被留置在觀察區做PCR、抽血及抽痰,再轉到負壓隔離病房治療,並以儀器監測生命徵象及血氧濃度。

病患在隔離病房期間,由護理師全程照顧,無法接觸家屬。家屬如欲與病患聯繫或送東西進病房,得透過電話或在病房外按鈴請護理師轉達。因此,隨車到院且守候在外的叔叔及外傭只好返家。

第二日,入院次日,阿公仍能自行飲用流質營養品。

第三日,一早,醫院來電詢問是否要插管及打強心針,因為阿公徵狀並未緩解,氧氣濃度已開到最大。家人討論決定只打強心針,免去老人家插管之苦,並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

第四日,阿公插鼻胃管灌食,因會拉扯鼻胃管及全罩式氧氣面罩,故得約束雙手,且肺積水嚴重,改用他種抗生素治療。

第五日,醫院來電告知驗血後發現白蛋白遠低於正常值,我們同意醫院建議,自費注射白蛋白,期能減少器官積水及水腫的現象。

第六日,中午與醫院連繫,得知鼻胃管灌食正常,但心臟及肺部均嚴重積水,因年事已高,不宜採用侵入式治療。

晚間六點多,醫院緊急來電,告知阿公已無血壓心跳,溘然長逝。

小叔及弟妹盡速送衣服到醫院,請護理師幫阿公更衣。幾經苦苦哀求,忙碌的護理師勉為同意拍攝幾張阿公的遺照。叔叔們亦隨即找到禮儀公司,赴醫院處理後事。

禮儀公司人員全程穿著隔離衣,將阿公的大體由病房移至往生室入殮,並用塑膠膜包覆棺木。回想先父先母過世後到入殮前,可讓家人瞻仰遺容,為他們誦經,但阿公因染疫得立即入殮,無法親見他老人家最後一面,不禁悲從心中生。

由於24小時內便得火化,禮儀公司同意運送阿公棺木至殯儀館前,依民間習俗,先回家一趟。

大家紛紛趕回老家等候。在比預定時間晚一個多小時後,禮車來到老家三合院的稻埕。穿著隔離衣的工作人員下車打開後門,讓大家朝著車內的棺木合十敬拜,並告知阿公已經到家。

隨即,大家開車跟隨禮車前往殯儀館安置棺木,俾第二天火化。

第七日,至殯儀館,恭送阿公最後一程。當棺木送入火化爐時,根據民間習俗,大家大喊:「火來了,阿爸/阿公/阿祖緊跑!」

阿公由老家住進醫院前後六天,在病床離世到化為灰燼,不到24小時。


小叔及弟妹送衣服到醫院時,主治醫師說阿公會與醫護聊天,是個親切的長者,他說阿公走得很安祥,他們也都很不捨。

知道阿公走時沒有太多的痛苦,大家備感欣慰,但一想到他辭世之際,獨自一人躺在病床,僅有醫護在旁,家人無法相伴,悲戚驀然而生。

由於我們住在外地,除過年過節,很少回家。上次見到阿公是除夕,他循往例發紅包給媳婦、孫媳婦及曾孫,我還祝他:「老康健,呷百二」。清明節因有他務,未隨老公返家掃墓,未料自此再也見不到阿公,真令人哀慟不已。


一個能活105歲的嵩壽長者必有其養生之道。

阿公說:腳要勇健才能有本,作息正常才能老而彌堅,因此養成早起健走的習慣,且力行不輟。他更實踐三空哲學,以保身體健康,第一是床空,常走動不臥床;第二是肚空,八分飽,讓腸胃適時休息;第三是腦空,不胡思亂想,影響正能量的運行。

由於阿公熱心公益,曾任村長及各種委員會的委員或代表,他與人為善,受到地方人士及區民的徵詢及敬重;他義行可風,教子有方,屢獲好人好事、模範家庭、模範父親、長青楷模等之表揚。

十幾年前,與他結縭六十幾年,胼手胝足鶼鰈情深的阿嬤過世,他雖哀痛逾恆,但仍堅持獨居老家,不打擾兒孫,履行他所說的:「年輕時不拖累生你的人,年老時不拖累你生的人」。逢年過節,二三十個子孫返家齊聚一堂,阿公總是笑顏逐開,常常開心地忘卻他早睡的習慣。

阿公在耄耋之年,歷經膝蓋、脊髓、胃部等大型手術,術後勤加復健,孜孜不怠,復原狀況超乎預期。及至百餘歲,仍是耳聰目明,每日閱讀報紙,不與時事脫節,亦勤與他人交談,開擴心胸,防止頭腦退化。

在老家出生直至高中才離家的老公曾提及,早期用牛犁田,日出之後太陽毒烈,阿公不捨,讓牛休息,他則繼續農作,足見其苦幹實幹又疼惜萬物之情。

阿公走過日治時期的戰亂及國民黨撤退來台的蕭條及榮景,看過台灣由封閉邁向開放由專制邁向民主,也看過股市的大起與崩跌。白雲蒼狗,人生無常,未料阿公會因染疫辭世,走完他105歲的人生。

雖感悲慟,但阿公自此無病無痛,離苦得樂,隨佛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悠遊自在。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無腦老嫗小沙龍
23.8K會員
279內容數
這裡不做美髮不修指甲,開房間只做明的,不做暗的。朋友不嫌多,讀者不嫌少,無腦老嫗談談笑笑,大家隨意走走看看,坐坐聊聊。
無腦老嫗小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04
一般人想到「老」,就想到年老力衰、老而無用、老古板、老糊塗或老番顛等負面或歧視字眼。
Thumbnail
2025/03/04
一般人想到「老」,就想到年老力衰、老而無用、老古板、老糊塗或老番顛等負面或歧視字眼。
Thumbnail
2025/02/18
與其追求財富,不如追求一個合宜的退休宅,無論房宅或心宅,房宅不必大,心宅可寬廣。如可及早做好退休準備,坦然地接受變老的事實,退休將是一段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2/18
與其追求財富,不如追求一個合宜的退休宅,無論房宅或心宅,房宅不必大,心宅可寬廣。如可及早做好退休準備,坦然地接受變老的事實,退休將是一段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2/05
慶幸蛇年我還是有個紅包,無論裡面裝什麼,點滴在心,都很開心。
Thumbnail
2025/02/05
慶幸蛇年我還是有個紅包,無論裡面裝什麼,點滴在心,都很開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阿公已經九十高齡了。原本身子骨就虛弱(他得過胃癌,喉嚨也有一個開放的洞口,平常用布蓋著,咳痰時才掀開)的外公,前幾天小中風,住進了彰基。我星期一因為要看整型外科,所以就跟媽媽說順便去看阿公。原本以為整型外科是在上午(這也不能怪我們,我才第二次看彰基的整型外科而已),撲了個空,於是我們就直接先去看外公
Thumbnail
阿公已經九十高齡了。原本身子骨就虛弱(他得過胃癌,喉嚨也有一個開放的洞口,平常用布蓋著,咳痰時才掀開)的外公,前幾天小中風,住進了彰基。我星期一因為要看整型外科,所以就跟媽媽說順便去看阿公。原本以為整型外科是在上午(這也不能怪我們,我才第二次看彰基的整型外科而已),撲了個空,於是我們就直接先去看外公
Thumbnail
凌晨一點半的時候,在醫院急救的爺爺過世了。
Thumbnail
凌晨一點半的時候,在醫院急救的爺爺過世了。
Thumbnail
去年爸爸在媽媽確診後,12/15發燒快篩陽,隔日全身無力,姊姊叫救護車送爸爸到醫院就診後就沒有再回家了。 12/16-12/20進入加護病房,我們只能透過視訊為爸爸打氣,同時醫院需要我們簽署是否要急救?大家內心都很煎熬,討論結果我們簽下「同意急救」,但是透過視訊看著爸爸一天天消瘦,我上網查詢插管與急
Thumbnail
去年爸爸在媽媽確診後,12/15發燒快篩陽,隔日全身無力,姊姊叫救護車送爸爸到醫院就診後就沒有再回家了。 12/16-12/20進入加護病房,我們只能透過視訊為爸爸打氣,同時醫院需要我們簽署是否要急救?大家內心都很煎熬,討論結果我們簽下「同意急救」,但是透過視訊看著爸爸一天天消瘦,我上網查詢插管與急
Thumbnail
父親說著有些生氣起來:「村裡很多人誇讚他的力氣。他喜歡人家誇他。叫他不要下田了,他都不聽,終於昏倒在田裡,甚麼都不知道了。」
Thumbnail
父親說著有些生氣起來:「村裡很多人誇讚他的力氣。他喜歡人家誇他。叫他不要下田了,他都不聽,終於昏倒在田裡,甚麼都不知道了。」
Thumbnail
打開心情三溫暖的分類匣,最先想要放上來的,便是這篇生命中舉足輕重的事。 也許在這小家庭時代,能和阿公阿嬤同住的人少了,但如果有幸能與他們同住,你會發現雖然與家人間的摩擦更多, 但在這個世界上,將會多幾座從心底拉聳而起的靠山。
Thumbnail
打開心情三溫暖的分類匣,最先想要放上來的,便是這篇生命中舉足輕重的事。 也許在這小家庭時代,能和阿公阿嬤同住的人少了,但如果有幸能與他們同住,你會發現雖然與家人間的摩擦更多, 但在這個世界上,將會多幾座從心底拉聳而起的靠山。
Thumbnail
阿公由老家住進醫院前後六天,在病床離世到化為灰燼,不到24小時。
Thumbnail
阿公由老家住進醫院前後六天,在病床離世到化為灰燼,不到24小時。
Thumbnail
我陪著爸爸,坐醫院的電梯,經過急診室的時候,恍如隔世,爸爸住院的那一天,是自己騎著野狼來急診的,還可以在我的身後慢慢的走路,此時雖然清醒,卻是必須躺著推床出去了。
Thumbnail
我陪著爸爸,坐醫院的電梯,經過急診室的時候,恍如隔世,爸爸住院的那一天,是自己騎著野狼來急診的,還可以在我的身後慢慢的走路,此時雖然清醒,卻是必須躺著推床出去了。
Thumbnail
致失去摯愛的你: 人的離去或許是注定的,就像你們注定相遇一樣, 不管他/她的離去是什麼原因, 請你別再哭泣,別再難過,更別自責, 你只要記住,他們永遠都會在你我心中。 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離去 「死」只是形體的終結,但是「亡」卻是一切的結束。 其實我
Thumbnail
致失去摯愛的你: 人的離去或許是注定的,就像你們注定相遇一樣, 不管他/她的離去是什麼原因, 請你別再哭泣,別再難過,更別自責, 你只要記住,他們永遠都會在你我心中。 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離去 「死」只是形體的終結,但是「亡」卻是一切的結束。 其實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