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思>.8~1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8.”佛不度無緣之人”,或乃一般的之觀點,但大慈大悲之阿彌陀佛卻能發超世之弘願,十二(光明無量)、十七(諸佛稱歎)願,以不請之友,先意問訊,主動與眾生結緣,撒播淨土救度的種子、開發眾生本具的佛性,而歸結於第十八(念佛往生)願之感動,此乃特殊別意之弘願,因此,無任何一位眾生與阿彌陀佛”無緣”而不得度(遺漏),只能說暫時是因緣未具足、根性未調熟,但阿彌陀佛無限的慈悲與無礙的智慧,終有一天等到你。

9.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唯佛獨明了,我輩所修一切有漏善資糧,全無可能望及,若能信受彌陀之本願救度,則可稱名獨達,領受阿彌陀佛全體功德而往生成佛。

10. 上上法→下下機,豈只天壤之別,其距離幾乎是無限,非人力所能企及,所以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國土”,但如此難思難及的距離,卻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到了(如屈伸臂頃……)[1],一心專念是凡夫的心力乘佛本願力,佛凡一體,本無距離,但眾生之煩惱障心,故覺得遠。曇鸞大師云:非光礙也,礙屬眾生。[2]俗云: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是直線(線段)?若是以摺疊空間,穿越蟲洞[3],兩點就在本位上重合。稱名念佛的當下,生佛感應而無間隔,或可說是”佛沒來,人沒去”,直接就在淨土相聚,佛是不動本處而遍至十方[4],人乃不斷煩惱得涅槃分[5]。

11. 往生無難,唯嫌多疑,但莫顧盼,念佛直往--從人看,社會似有上流下流,身分似有高層低層。從彌陀看,總共一流一層——苦惱造罪之凡夫。佛心平等,對十方眾生毫無揀擇,光明遍照,慈悲普救,(五)逆謗(法)闡提,迴心念佛,也能往生。苦惱凡夫才會左顧右盼、思前想後,念佛也挑三揀四:「這樣念行不行?沒吃素行不行?不誦經行不行?」不老實、不單純,無常多變,猶豫不決。須知,這一切都是多想妄念,無意義、沒關係、不著邊。只要有嘴能念,開口就念,鸚鵡學舌也可以,依樣畫葫也無妨,不必自我設限(勿自局分)、自作多情,如吃飯喝水一般平常就可以。「狂心頓歇,歇即菩提!」分別、計較、攀緣只是自討苦吃,自亂其心。人的不良習性:質疑式的思考阻塞能量 (只管表達就是了,宇宙自有安排,人會看到他)該看的,找到他受用的),不必要的擔憂,因投注太多的負面心念,不能解決問題,反致不好的結局。很多人以為自己在思考、抉擇,其實只是重新整理舊有的偏見與成見。

12. 救贖:免除過去的罪業(原罪)--救度:給予未來的正果(成佛)--萬般皆下品,唯有念佛高:不可說”念佛往生”只是下品(下輩三品)人。<宗風.俗諦>為什麼不列入五戒十善:1.嚴格難行(不能)2.不求再生人間,也不求升天享樂(不必)3.淨土宗以信受為戒,念佛為善(不同)~~信願念佛,往生極樂。行善去惡乃人之本分,稱名得度乃佛之本願—凡夫的有漏三業對於念佛→往生之因果,雖善不增,雖惡不減

[1]<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 175>:常寂光淨土、阿彌陀佛的法身遍於一切處,所以,雖然有十萬億佛土的距離,……往生時也是屈伸臂頃,或是一彈指頃、一眨眼間就到了。……心念一動立刻就到了。……用心念佛的時候,佛就在我們心中,我們的心就與佛在一起。阿彌陀佛是不離本座而到我們這裡接引眾生,因此想去的人只要修行、只要發願,具備淨土資糧,距離一點也不遠。

[2]六道眾生是煩惱成就(貪、瞋、癡、慢、疑、見六種根本),妨礙眾生信受彌陀悲救。諸佛菩薩種種善巧方便、言辭譬喻,欲令眾生信入!

[3]「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這句話是錯誤的,……把紙摺疊起來,兩個點就重合了,距離無限近。空間沒摺疊,沒蟲洞,飛行器就不可能飛出銀河系。

[4] 以一佛土眾生置之右掌, 飛到十方遍示一切, 而不動本處。《法集經》:天眼徹視,則不動而遍至,十方不來,比丘亦不往。不動本處而普現世間解脫門。菩薩之四種莊嚴:不動本處遍至十方供養化生,一念一時遍至佛會利益群生,一切世界讚歎諸佛,無三寶處示法。

[5]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云:「此云何不思議?有凡夫人煩惱成就,亦得生彼淨土。三界繫業,畢竟不牽。則是不斷煩惱,得涅槃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象山慶(淨慶,張火慶: 博士/教授) 的沙龍
12會員
328內容數
21世紀的淨土宗--回歸"善導"系
2025/04/20
自知自覺or人云亦云(象山慶25.4.14)     翻閱佛經,拜見如下經文之際,內心感戴而歡喜,學佛人本當如此奉行,雖一時不能成就,但隨緣隨分去做,也可熏習第八識,深值諸佛緣與善淨種。     《大寶積經》卷111:菩薩成就八種法故,於諸佛前蓮花化生。何者為八?一者    乃至失命不說他過,二
Thumbnail
2025/04/20
自知自覺or人云亦云(象山慶25.4.14)     翻閱佛經,拜見如下經文之際,內心感戴而歡喜,學佛人本當如此奉行,雖一時不能成就,但隨緣隨分去做,也可熏習第八識,深值諸佛緣與善淨種。     《大寶積經》卷111:菩薩成就八種法故,於諸佛前蓮花化生。何者為八?一者    乃至失命不說他過,二
Thumbnail
2025/03/06
母子連心相感應(象山慶25.3.2) https://blog.udn.com/6ccc7d15/181908865 或問:ooo老菩薩,20年前中風開腦,不醒人事,小兒子給了美國的親戚;有一次,小兒子回台灣,沒來醫院看生母;幾天後老菩薩清醒,問說「小兒子為何沒來看她?」家人都說「沒聽說他有回
2025/03/06
母子連心相感應(象山慶25.3.2) https://blog.udn.com/6ccc7d15/181908865 或問:ooo老菩薩,20年前中風開腦,不醒人事,小兒子給了美國的親戚;有一次,小兒子回台灣,沒來醫院看生母;幾天後老菩薩清醒,問說「小兒子為何沒來看她?」家人都說「沒聽說他有回
2025/02/18
念佛-居家與群聚(象山慶25.2.8)    「念佛往生」,乃彌陀大願,釋尊廣宣,諸佛作證,超越一切世間之判教,其詮釋權、弘揚權不屬一宗一派所獨佔,誰都不能宣稱「只此一家,別無分號」,乃至被少數人的偏見與盲點所蒙蔽,而代佛決定誰能往生,誰生邊地?或誰順次生、誰順後生?或誰該調熟、誰該攝受?……每個
2025/02/18
念佛-居家與群聚(象山慶25.2.8)    「念佛往生」,乃彌陀大願,釋尊廣宣,諸佛作證,超越一切世間之判教,其詮釋權、弘揚權不屬一宗一派所獨佔,誰都不能宣稱「只此一家,別無分號」,乃至被少數人的偏見與盲點所蒙蔽,而代佛決定誰能往生,誰生邊地?或誰順次生、誰順後生?或誰該調熟、誰該攝受?……每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法師開示】今生今世能帶領我們解脫的法門 文/慧淨法師 🍀🍀🍀 各種法門當中,都是教理深奧難懂,實行艱苦難修,只有淨土法門是講阿彌陀佛的救度。 我們要以自己的力量解脫這個苦,必須斷除貪瞋癡的煩惱,這是我們所做不到的,那做不到的話,豈不是下輩子要繼續無窮盡輪迴之苦嗎?所以必須找出一個今
Thumbnail
【法師開示】今生今世能帶領我們解脫的法門 文/慧淨法師 🍀🍀🍀 各種法門當中,都是教理深奧難懂,實行艱苦難修,只有淨土法門是講阿彌陀佛的救度。 我們要以自己的力量解脫這個苦,必須斷除貪瞋癡的煩惱,這是我們所做不到的,那做不到的話,豈不是下輩子要繼續無窮盡輪迴之苦嗎?所以必須找出一個今
Thumbnail
「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 淨土法門。至簡易。至直捷。至圓頓。可以圓離五濁。橫超三界。直截生死。速成菩提。不可思議。人所難信。亦所難知。故無人有能發問者。佛智鑒機。謂佛以差別智。而鑒眾生之機宜。了知眾生。成佛之機緣成熟。故無問自說。令眾而得四益。~ 蕅益大師要解 ‧ 圓瑛法師講義
Thumbnail
「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 淨土法門。至簡易。至直捷。至圓頓。可以圓離五濁。橫超三界。直截生死。速成菩提。不可思議。人所難信。亦所難知。故無人有能發問者。佛智鑒機。謂佛以差別智。而鑒眾生之機宜。了知眾生。成佛之機緣成熟。故無問自說。令眾而得四益。~ 蕅益大師要解 ‧ 圓瑛法師講義
Thumbnail
【願此十念(以此念佛因緣[1]),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 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3]增長。
Thumbnail
【願此十念(以此念佛因緣[1]),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 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3]增長。
Thumbnail
【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 只需修五念門行,不必修艱難的六度萬行,是行方便;只需發願生淨土,不必歷劫在穢土度眾生,是願方便。又自願生淨土,是自行方便;願他生淨土,是化他方便。依佛願力,願生定得往生,往生速疾成佛,是究竟方便。 「淨光照我」 「慈誓攝我」
Thumbnail
【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 只需修五念門行,不必修艱難的六度萬行,是行方便;只需發願生淨土,不必歷劫在穢土度眾生,是願方便。又自願生淨土,是自行方便;願他生淨土,是化他方便。依佛願力,願生定得往生,往生速疾成佛,是究竟方便。 「淨光照我」 「慈誓攝我」
Thumbnail
29. 能隨順,借力使力,省心省力,乃至於似有實無的自力,毫不作心用力,只是放輕鬆,半推半就,或全體繳械,不掙扎、不抗拒、沒疑問、沒意見,讓佛力推著走,或拉著去,任憑名號光明之攝取,直入淨土。
Thumbnail
29. 能隨順,借力使力,省心省力,乃至於似有實無的自力,毫不作心用力,只是放輕鬆,半推半就,或全體繳械,不掙扎、不抗拒、沒疑問、沒意見,讓佛力推著走,或拉著去,任憑名號光明之攝取,直入淨土。
Thumbnail
9.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唯佛獨明了,我輩所修一切有漏善資糧,全無可能望及,若能信受彌陀之本願救度,則可稱名獨達,領受阿彌陀佛全體功德而往生成佛。
Thumbnail
9.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唯佛獨明了,我輩所修一切有漏善資糧,全無可能望及,若能信受彌陀之本願救度,則可稱名獨達,領受阿彌陀佛全體功德而往生成佛。
Thumbnail
8.極大與極小,是一體兩面:極大是「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極小是「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或反過來說,就看個人的傳承與認知。面對信仰之門,須有「敬畏、歡欣、祝福」之心。境界就在其中顯現,不是標榜「我很卑微,你看到沒?我在念佛,你聽到沒? 」
Thumbnail
8.極大與極小,是一體兩面:極大是「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極小是「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或反過來說,就看個人的傳承與認知。面對信仰之門,須有「敬畏、歡欣、祝福」之心。境界就在其中顯現,不是標榜「我很卑微,你看到沒?我在念佛,你聽到沒? 」
Thumbnail
何等世界無,佛法功德寶,我願皆往生,示佛法如佛。佛本何故起此願?見有軟心菩薩,但樂有佛國土修行,無慈悲堅牢心。是故興願:願我成佛時,我土菩薩,皆慈悲勇猛,堅固志願,能捨清淨土,至他方無佛法僧處,住持莊嚴佛法僧寶,示如有佛,使佛種處不斷。
Thumbnail
何等世界無,佛法功德寶,我願皆往生,示佛法如佛。佛本何故起此願?見有軟心菩薩,但樂有佛國土修行,無慈悲堅牢心。是故興願:願我成佛時,我土菩薩,皆慈悲勇猛,堅固志願,能捨清淨土,至他方無佛法僧處,住持莊嚴佛法僧寶,示如有佛,使佛種處不斷。
Thumbnail
19.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視其人前者,不取正覺。來迎接引願。凡有眾生發了菩提心,並修諸功德,又至心發了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之願,臨命終時,必定見阿彌陀佛在諸聖眾圍繞之下,前來接引。
Thumbnail
19.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視其人前者,不取正覺。來迎接引願。凡有眾生發了菩提心,並修諸功德,又至心發了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之願,臨命終時,必定見阿彌陀佛在諸聖眾圍繞之下,前來接引。
Thumbnail
法藏比丘又稟告世自在王佛:請佛慈悲,聽我宣說所發的殊勝大願,敬祈明察我所發的弘願,現在我就將四十八個大願,完全對佛說吧。
Thumbnail
法藏比丘又稟告世自在王佛:請佛慈悲,聽我宣說所發的殊勝大願,敬祈明察我所發的弘願,現在我就將四十八個大願,完全對佛說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