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看不到終點,都要選條路出發,只有跨出第一步,才知道下一步怎麼走

就算看不到終點,都要選條路出發,只有跨出第一步,才知道下一步怎麼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葛洛夫給經理人的第一課:從煮蛋、賣咖啡的早餐店談高效能管理之道】書中有句話是這樣寫的:"如果你不知道何去何從,將永遠到不了目的地。",但書中又提了一句印第安的古諺:"如果你不知道何去何從,隨便一條路都能帶你到目的地。"

乍聽之下會認為這兩句話衝突又矛盾,而且那句印第安古諺似乎太隨性、浪漫,又透著隨波逐流的消極,但仔細咀嚼後會發現這句古諺比有目標的行動更積極。

試想我們有多少人、多少時刻都處於找不到目標或無法下決心選定某個目標?
於是我們日復一日的站在原地不動,非要想個肯定又有保障的未來,就像個站在時光隧道但不按下出發鍵的旅人,任由時光咻咻咻地不斷從身旁流逝而過。

這個世界,不論是商業市場、等著買東西客戶、等著賣東西的商人、主管、朋友,甚至光陰都不會停在那,等我們想好、做好決定。

「出發總要有個方向,走吧!我們到○○○去!」這是多年前一檔台灣的行腳節目-在台灣的故事,主持人卜學亮每集節目的開場白。

是的,出發總要有個方向,我們應該從眼前的路選定一條後馬上出發,而不是出發總要有個方向,然後告訴自己:等等!我要先好好想好要去哪再動身。

沒有出發就永遠不會有離開現在的時候,更不會有抵達目的地的那一天走了第一步,才知道下一步怎麼走。

工作這麼多年,自己換過幾個職場,共事過許多不同背景、年齡、經歷的同事,我最常聽到的身邊同事們說的話:我想等……。
等有空再學習,等這陣子忙完再說,等我把家裡的事處理完…

就像市場不會等公司把產品準備好、把團隊建好才開始熱起來的道理一樣,職涯、人生也不會等你準備好才開始轉動。

世界變動太快,未來太遙不可及, 美國艾森豪總統說:計畫無用,計劃才是一切(Plans are nothing, Planning is everything.)。計畫從你開始執行的第一步起就沒有參考價值了,你必需要根據每一步、每個當下的情勢變化重新計畫下一步,目標亦然。

如果你還因為找不到目標或無法選定目標而舉足不前的話,那就把眼光放到眼前看得到、擁有的選擇上,從眼前能選的路選一條出發吧,走一步再想下一步, 好過一直停在原地不動!

不論是念普通學校或技術學校、不論是到海外去闖一闖或留在家鄉、不論是要不要跨出舒適圈、不論是要換工作或是留下來接受升遷…都得先走一步,然後再計算並邁出下一步,一步一步又一步最終會帶著你到某個未來,某個你期待的未來或某個不在你預想裡但卻很棒的未來。

avatar-img
讓心跟著飛揚的沙龍
5會員
26內容數
我是飛揚,一名敏捷崇尚者與樂於分享服務的顧問。敏捷不只是軟體開發,可以是工作很多面向的助力,可以是人生生活態度,從戲劇、電影、閒書中汲取人生啟發,反思衝動消費,將敏捷理念融入工作、學習和生活,我將我的敏捷探索和分享帶到 Fang格子沙龍。 邀請你加入我的文字世界!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一起敏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現在考慮太多的話,會一步也跨不出去」《機智的醫生生活2》楊碩亨醫生解釋為何收治被另一個醫生判定只能引產的產婦。 不論我們的生活或工作,都是一連串的選擇所構成,當我們瞭解選擇的本質不僅是結束還是新的未來,也體認到在每個當下都能「依目前的情況下盡力做到最好」就是浪漫又務實的負責,就能無畏的做選擇了。
我們看到的是真實世界?還是大腦為我們打造的虛擬實境呢? 在文化形塑與教育下,我們對大部分看事與物客觀認知不會有太大差異,但價值觀、信仰卻常常落入溝通障礙、爭執不下的情境,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看別人,然後各執一詞,該如何解決這件事呢?或許這篇文章可以給你一點小啟發或不一樣的觀點。
「現在考慮太多的話,會一步也跨不出去」《機智的醫生生活2》楊碩亨醫生解釋為何收治被另一個醫生判定只能引產的產婦。 不論我們的生活或工作,都是一連串的選擇所構成,當我們瞭解選擇的本質不僅是結束還是新的未來,也體認到在每個當下都能「依目前的情況下盡力做到最好」就是浪漫又務實的負責,就能無畏的做選擇了。
我們看到的是真實世界?還是大腦為我們打造的虛擬實境呢? 在文化形塑與教育下,我們對大部分看事與物客觀認知不會有太大差異,但價值觀、信仰卻常常落入溝通障礙、爭執不下的情境,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看別人,然後各執一詞,該如何解決這件事呢?或許這篇文章可以給你一點小啟發或不一樣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