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輪班》 停止家庭輪班,好好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第二輪班》讀後心得

這本書的主題很特別,每天發生在無數個家庭中,卻很少有人討論。《第二輪班》是探討職業女性在職場與家庭間的矛盾,作者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社會學系教授亞莉.霍希爾德(Arlie Hochschild),以親身近距離臥底觀察各種家庭的日常生活,分析各種家務分擔模式背後的成因及心態。家務如何分配通常是一個敏感的問題,因此很少有機會能夠如此清晰的了解別的家庭是怎麼運作的,光是基於這點就引起我的好奇心,尤其對於正在考慮步入婚姻或是已經步入婚姻的女性們,都適合讀一下這本書。

為何女性在職場與家庭間,會有如此大的矛盾拉扯?

以前的社會,工作較吃體力,因此就業市場通常是男性的天下,同時也因為是父權社會的關係,經濟權力向來掌握在男性手裡。

近幾十年來,工作類型變動,女性開始大量進入職場。但與男性工作歷史相比,時間依舊還是不夠長,社會尚未演變出相應的家庭模式轉變。

時間久了,就會演變出最適合的家庭模式嗎?

依照我對現在家庭分工的觀察,比起我們自己的父母親,先生參與家務及育兒的意願有提升許多。相對於家庭主婦,職業婦女似乎更有權力要求先生分擔家務。家庭主婦是讓人又害怕又羨慕的"職業",可怕的是因為這個社會並沒有把它當成職業來看待,但如果帶是別人的小孩反而有薪水喔!(這樣的社會,是否在鼓勵女性不要自己帶小孩?)既然不是工作就沒有上下班之分,24小時家裡的大小事都是家庭主婦的責任。但現在雙薪家庭增加,出現了許多超級媽媽,如書本封面的形象,職場和家裡大小事皆一手包辦的偽單親媽媽。當社會讚揚這樣的超級媽媽很有能力的同時,也是將維持家庭平衡的重擔,加在她們身上。

已婚女性間有種說法,不管結婚前男友有多好多體貼,婚後就會自動轉化成一個名為老公的物種,就算這個不合你意,也不可以輕易放生。因為就算換了一個,也是一樣不會做家事。以上當然是玩笑話,我們的不能以偏概全,ㄧ竿子打翻一船老公。但這也透露出在每個家庭裡,都有一些家務分擔不均的情況。

只要結婚就可以不用付我薪水,能免費使用我,所以很務實。你就是這樣剝削我對你的喜歡。 -月薪嬌妻

經濟獨立的女性,擁有較大的自由,也比較不必擔心萬一婚姻不順利時,自己沒有謀生能力。但為了不成為被社會拋棄的一員,以金錢購買育兒服務的我們,失去了什麼?

我自己就是兩個月就將小孩送托嬰中心的上班媽媽,因為當時的我,很需要工作,不光是兩個孩子的經濟壓力,也是在第一胎請育嬰假時,深深體會感受到與社會隔離的恐怖,另外也意識到我的自我認同,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工作,對我來說,伸手跟先生拿錢,是一種對自尊的傷害。

這部分也是社會灌輸我的價值觀,在家中的媽媽們,是沒有生產力,地位低落的族群。為了避免再落入一樣的處境。我說服自己孩子誰帶都一樣,也說服身邊的朋友,托嬰中心有多好。但是相較於自己帶的老大,從小送托的妹妹相對比較沒有安全感,很粘人。也許之前沒有給的陪伴,要用後面的時間來彌補。如果有人再問我孩子到底要不要自己帶,我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答案。

對於又想保有經濟獨立,也不想錯過孩子童年的媽媽來說,每天都像在拔河。因為需要參與家庭生活而準時或提早帶著愧疚感下班(愧疚來自於在台灣的加班文化下,早走=工作不認真)。當好不容易匆忙趕到學校時,已經是最後來的幾位家長,再度愧疚的從老師手中接過孩子。此時天色已晚也來不及煮晚餐,只好訂外送解決,再一層因為不能給孩子吃home made 晚餐的愧疚朝我襲來。

我們告訴自己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現在每個家庭都這樣過。我們告訴自己孩子沒這麼脆弱,還是會健康長大,唯這樣我們才能繼續辛苦的夾縫中求生存。

家務分配與薪資高低有關嗎?

書中訪問了各種經濟程度、工作類型的夫妻,夫妻薪資差距愈小,先生分擔家務的比例越高。但也有一種情況,當妻子的薪水高過先生太多,會產生一種因為侵犯了一家之主地位的愧疚感,妻子因而自願多做家事以彌補對先生自尊的傷害?如果情況相反,結果也是妻子承擔大部分家務,因為薪資對於男性來說,是不做家務的籌碼;但對女性來說卻恰恰相反。

從這點可以看出家務的分配,並不只是因為女性天生擅長所以做的多,也有一大部分是牽涉到傳統男子氣概女性特質的定義。以前家務事被歸類為女人家的事,願意在家相夫教子、事業心不強的女性被視為較有女人味。有時為了維持傳統,女性對於事業追求上也會有顧慮。只顧工作,較少照顧家庭的女性,會被別人議論,貼上不顧家庭的標籤。男性分擔過多家事,會被認為不夠有事業野心。

這也是作者所謂的革命停滯,女性從可以出門上班,可以擁有自己的財產也有投票權。女性在權力爭取上雖然步伐不大,但卻一直在前進。但在職場家庭裡,卻卡關了。就算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也因為各種原因無法使先生開心的自願分擔家務。又基於自己不是傳統女性的自覺,接受一種奇怪的分配標準,說服自己跟先生分擔家務是平等的。書中訪問的一對夫妻,太太負責「樓上」包含一切生活起居空間,先生負責「樓下」包含車庫和狗。

說了這麼多,還是沒有提到解決辦法。有人會說是因為育嬰配套措施不完善。但我認為這些政策,只是觀念尚未進化的結果。想要有大幅度的進展,還是要從人們的觀念著手。有一個名詞叫做「湧現emergence 」,原本名詞定義是一種現象,為許多小實體交互作用後產生了大實體,而這個大實體展現了組成它的小實體所不具有的特性。

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在兩百年前即提出用湧現一詞來形容一種社會現象。以現在的應用來說,原來不是常用的詞,因為你用我也用,久了就變成一個習慣用法。例如Line原本只是一個通訊app的名稱,現在也可以當成一個動詞使用,「我再Line你」。

如果每個人都願意以開放的心態,接受婚姻經濟模式可以很多元,並分享給周遭的人。而不是以舊觀念批判不符合傳統的人,也許會有更多年輕人,會更願意步入婚姻或擁有穩定伴侶。我期望在未來,事業有成的女性,可以不用背負著忽略家庭的負面標籤,而願意支持配合的伴侶,也不必擔心男性尊嚴受損而卻步。

實際應用篇

家庭主婦,可以怎麼做?

願意在家默默為家人付出,也是一種選擇。相信自己的選擇是有價值的,並不以此犧牲對家人情緒勒索。

  1. 設定下班時間:告知家人,我在幾點時就會下班,爭取自己需要的me time.
  2. 請不厭其煩的糾正「幫媽媽做家事」這句話,怎麼說話會強化觀念的養成。家,是大家的,家事也是所有家庭成員都有責任的。像經過我每日的嘮叨之後,我先生跟我商量家事分配時都會說:「老婆妳可以幫我幫孩子洗澡嗎?」(到底是誰幫誰XD)我通常都會同意,雖然最後還是我做,但至少先生讓我感覺他知道自己有責任。

職業媽媽,可以怎麼做?

  1. 可以稍微降低對家事的要求度,一塵不染的家,比不上開心的媽媽。
  2. 重視自己的下班休閒時間,與另一半的一樣重要。

先生可以怎麼做?

  1. 認真的分擔可以做的家事
  2. 經常對伴侶表達感謝,有時候,另一伴只是想知道你是感謝她的。
  3. 下班做好心態轉換,不把工作情緒帶回家。
  4. 了解家庭,是需要每個成員用心經營的,並不是結了婚就放牛吃草。

一個國家如何組織勞動部門與托育中心、一個國家的學校如何訓練年輕人,反映了這個國家看見何種重視何種性別角色。但是,改變,不會因為選了一個口號喊得比較大聲的候選人就發生,也不能期待社會有一天就會自然進步。

改變需要每個人從日常生活做起,重視自己另一伴或自己對於家庭付出的價值,不再默默接受這樣的親職貶值。期望有一天,我們都可以在職場及家庭上,都過得更舒服自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粉圓的沙龍
13會員
25內容數
--在閱讀路上是一個我分享閱讀心得的部落格-- 書本是搭建樓梯的磚。 在世界的盡頭,帶我走向通往真實世界的大門。 -楚門的世界
粉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16
聽到幼小的女兒口中唸著:「男生強,女生弱,什麼事情都不做。」 原來,我們還是在原地打轉,我們以為的夠好了,是遠遠不夠的。就算制度已經在修改,但速度仍然趕不上,女孩們日日夜夜,一個個的被塑造成女人”應該有“的樣子。 當我們對男孩子的調皮搗蛋認為是理所當然,對女孩們的好動愛玩卻無法忍受; 當我們期
Thumbnail
2023/08/16
聽到幼小的女兒口中唸著:「男生強,女生弱,什麼事情都不做。」 原來,我們還是在原地打轉,我們以為的夠好了,是遠遠不夠的。就算制度已經在修改,但速度仍然趕不上,女孩們日日夜夜,一個個的被塑造成女人”應該有“的樣子。 當我們對男孩子的調皮搗蛋認為是理所當然,對女孩們的好動愛玩卻無法忍受; 當我們期
Thumbnail
2023/08/02
如果有一天,車子、房子、孩子,不再是衡量人生是否成功的標準,你會如何定義人生的成功? 在這個年輕人難以購屋的時代,買房成為一個男性滿30歲的首要目標(當然隨著的困難度上升,這個年齡標準也隨之提升,男性們的焦慮年限也隨之延長)。沒能達成購屋目標的人們,人生將永遠卡在無殼蝸牛這一關,無法破關。雖然不公
Thumbnail
2023/08/02
如果有一天,車子、房子、孩子,不再是衡量人生是否成功的標準,你會如何定義人生的成功? 在這個年輕人難以購屋的時代,買房成為一個男性滿30歲的首要目標(當然隨著的困難度上升,這個年齡標準也隨之提升,男性們的焦慮年限也隨之延長)。沒能達成購屋目標的人們,人生將永遠卡在無殼蝸牛這一關,無法破關。雖然不公
Thumbnail
2022/09/13
不要被書名給嚇跑了,這本書其實讀來很輕鬆有趣的。 同步發表於個人網站<在閱讀路上> 學習是什麼?能吃嗎? 很多人離開學校後,把書本都丟了,一點都不想再碰書,因為過去的回憶太痛苦,那是個沒有獎賞或懲罰就不想做的事。要翻轉這樣的印象確實不容易,為了特定目的學習總是讓人倒盡學習的胃口。 別吃掉自己的大腦
Thumbnail
2022/09/13
不要被書名給嚇跑了,這本書其實讀來很輕鬆有趣的。 同步發表於個人網站<在閱讀路上> 學習是什麼?能吃嗎? 很多人離開學校後,把書本都丟了,一點都不想再碰書,因為過去的回憶太痛苦,那是個沒有獎賞或懲罰就不想做的事。要翻轉這樣的印象確實不容易,為了特定目的學習總是讓人倒盡學習的胃口。 別吃掉自己的大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過年又快到了,全職媽媽(或照顧者),該如何面對親友團的職業問候,這一關是有點困難,但別忘了,當初為什麼要把工作放下來! 外界很容易用刻板印象,看待「辭職在家」這件事。但是全職媽媽們的選擇,其中有一項最重要的就是──不願錯過孩子們任何一個成長過程,成為勇敢的信念實踐者。
Thumbnail
過年又快到了,全職媽媽(或照顧者),該如何面對親友團的職業問候,這一關是有點困難,但別忘了,當初為什麼要把工作放下來! 外界很容易用刻板印象,看待「辭職在家」這件事。但是全職媽媽們的選擇,其中有一項最重要的就是──不願錯過孩子們任何一個成長過程,成為勇敢的信念實踐者。
Thumbnail
現在大多數的人白天要上至少八個小時的班,下班以後回到家裡還要繼續處理家務,包括煮飯,照顧小孩長輩,洗衣打掃等,雖然做家務很少是有報酬的,但這些逃避不了的家務所佔用的時間與心力,幾乎等同於我們又上了一個晚上的班,因此作者把這些家務稱為「第二輪班」。
Thumbnail
現在大多數的人白天要上至少八個小時的班,下班以後回到家裡還要繼續處理家務,包括煮飯,照顧小孩長輩,洗衣打掃等,雖然做家務很少是有報酬的,但這些逃避不了的家務所佔用的時間與心力,幾乎等同於我們又上了一個晚上的班,因此作者把這些家務稱為「第二輪班」。
Thumbnail
上班總是件令人消磨意志的事,竟然有人想上班!還是菁英!果然有錢人跟腦子好的人想得跟一般人都不一樣(?)當然也是因為社會學研究總會發現一些特別有趣的細節,一窺名校女性菁英的生涯與職涯轉變。這是個嚴謹的社會學研究續編,透過縱向研究,分次焦點訪談來確認這些女性的職涯轉變及其理由。
Thumbnail
上班總是件令人消磨意志的事,竟然有人想上班!還是菁英!果然有錢人跟腦子好的人想得跟一般人都不一樣(?)當然也是因為社會學研究總會發現一些特別有趣的細節,一窺名校女性菁英的生涯與職涯轉變。這是個嚴謹的社會學研究續編,透過縱向研究,分次焦點訪談來確認這些女性的職涯轉變及其理由。
Thumbnail
嗯,特別強調自己是全職媽媽好像有點矯情,媽媽就是媽媽,哪有什麼全職兼職之分,就像小時候自家媽媽總會接些家庭代工回家做一樣,接些雜活賺點零花在現今的網路社會亦非難事,開個粉絲頁、拍個Youtube或錄個Podcast都有可能發展出新事業。
Thumbnail
嗯,特別強調自己是全職媽媽好像有點矯情,媽媽就是媽媽,哪有什麼全職兼職之分,就像小時候自家媽媽總會接些家庭代工回家做一樣,接些雜活賺點零花在現今的網路社會亦非難事,開個粉絲頁、拍個Youtube或錄個Podcast都有可能發展出新事業。
Thumbnail
作為一個女性,我們可以當全職媽媽,但不建議做全職家庭主婦,在孩子上學之後,最好就準備投入職場,為自己人生建立其他重心、找尋方向,當然也可以到先生的公司幫忙。女人投入職場不但能幫忙減經先生的重擔,還能有更多餘裕照顧自己、把自己打理得更好。這時代美麗的人妻行情可不輸給那些野花,與其表現忠誠,卻要擔心男人
Thumbnail
作為一個女性,我們可以當全職媽媽,但不建議做全職家庭主婦,在孩子上學之後,最好就準備投入職場,為自己人生建立其他重心、找尋方向,當然也可以到先生的公司幫忙。女人投入職場不但能幫忙減經先生的重擔,還能有更多餘裕照顧自己、把自己打理得更好。這時代美麗的人妻行情可不輸給那些野花,與其表現忠誠,卻要擔心男人
Thumbnail
「少子化」對很多國家而言是個頭痛的大問題,各國政府幾乎都是從「經濟壓力」角度加以詮釋,因此也以生育補助做為主要應對政策。不過,也有社會學家著眼於「女力崛起」:女性相較於過去有更高比例進入職場,即使進入婚姻也不見得需要仰賴另一半的經濟支持,夫妻間對於家庭中男女角色的認知因而隨之產生轉變。
Thumbnail
「少子化」對很多國家而言是個頭痛的大問題,各國政府幾乎都是從「經濟壓力」角度加以詮釋,因此也以生育補助做為主要應對政策。不過,也有社會學家著眼於「女力崛起」:女性相較於過去有更高比例進入職場,即使進入婚姻也不見得需要仰賴另一半的經濟支持,夫妻間對於家庭中男女角色的認知因而隨之產生轉變。
Thumbnail
你是否有時覺得自己感覺像單親媽媽?下了班趕回家上第二輪班?希望伴侶能多幫忙分擔家務卻又不想開口向在乞求?一本關於現代雙薪家庭困境探討的書,書中作者臥底在各個家庭中,對於觀察到的分工現象,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以及提供未來期望家庭模式改變的願景。
Thumbnail
你是否有時覺得自己感覺像單親媽媽?下了班趕回家上第二輪班?希望伴侶能多幫忙分擔家務卻又不想開口向在乞求?一本關於現代雙薪家庭困境探討的書,書中作者臥底在各個家庭中,對於觀察到的分工現象,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以及提供未來期望家庭模式改變的願景。
Thumbnail
編按:被譽為「21世紀的西蒙‧波娃」、康乃爾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凱特‧曼恩(Kate Manne)繼近年最具突破性的女性主義經典論著《不只是厭女》後,又一重磅新作犀利剖析「男性資格」如何作為社會潛規則,全面打壓女性的應有權利!
Thumbnail
編按:被譽為「21世紀的西蒙‧波娃」、康乃爾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凱特‧曼恩(Kate Manne)繼近年最具突破性的女性主義經典論著《不只是厭女》後,又一重磅新作犀利剖析「男性資格」如何作為社會潛規則,全面打壓女性的應有權利!
Thumbnail
「天哪上班要遲到了孩子又把早餐吃得到處都是」 「今天要加班來不及趕上垃圾車怎麼辦?」......  超夯日據《月薪嬌妻》引起一波有關「家事有酬」的討論,然而契約結婚、家事作為有薪資的工作畢竟仍未存在於大多數人的生活中,我們不妨來看看在台灣的「嬌妻」們在家事上是怎麼一回事!  隨著女性投入職場比例提
Thumbnail
「天哪上班要遲到了孩子又把早餐吃得到處都是」 「今天要加班來不及趕上垃圾車怎麼辦?」......  超夯日據《月薪嬌妻》引起一波有關「家事有酬」的討論,然而契約結婚、家事作為有薪資的工作畢竟仍未存在於大多數人的生活中,我們不妨來看看在台灣的「嬌妻」們在家事上是怎麼一回事!  隨著女性投入職場比例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