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讀書?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爸爸媽媽們曾遇到孩子厭世地問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考試的問題嗎?我這樣回覆,似乎有解孩子的疑惑,跟大家分享~

我跟我們家弟弟說,現在的世界變得很快,所以自己能夠學習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不然一眨眼,可能世界就變成我們不認識的樣子了,我們也不知道如何能在其中發揮人生的價值。

讀書,就像是人生最早期的任務,透過這個任務,我們學習如何學習,重要的不是把什麼知識裝進腦中,而是藉由這些知識的學習,訓練我們學習的能力,像是記憶、理解、應用、分析,進而評價、創造(Bloom),其他還有設定目標、時間管理,以及自我突破等,也都是能藉由讀書來訓練的重要能力。

而面對每一個學科,都需要我們見招拆招,依學科的內容組合相對應的學習技能,至於考試,則是幫忙用有效率的方式檢定我們學習的成果,讓我們在學習的歷程中,有機會回頭檢視一下,看看是不是有可以再修正改善的地方。透過讀書、考試,養成PDCA(Plan-Do-Check-Act)的做事態度,才能面對我們人生未來一個又一個的重要使命。

raw-image

所以,重點從來都不在文言文和外國地理、中國歷史是否實用,不在有沒有要出國、有沒有要當工程師或學者,而在於我們有沒有從中養成PDCA的學習態度。

所以,在面對每一個科目的學習,都要記得先保持距離,想想自己的已知和未知,思考學習的方法和策略,進入學習時,也要時時校準,並參考考試的過程和成果做學習策略和計畫的調整。然後,年復一年去熟悉這個流程,才能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成為一個能終身學習、持續有能力在社會上貢獻價值的人呢~~

然後...然後他很疑惑地再跟我確認:「所以讀書不是為了考試和工作?」。

我再跟他強調一次,考試只是做為檢視我們努力的成果,做為據以參考調整努力方式的資訊而已,但是考試對社會而言也是重要而且必要的,畢竟沒有人想給沒有通過醫師考試的人開刀吧.....

而人類的進步也是因為能夠讀書、能夠學習,所以雖然個人生命有限,卻又能透過學習將知識無限延續,所以我們的手機、電視、電腦、住宅空間、交通工具都能夠不斷進步再進步,讀書、學習豈不是很令人讚嘆的事嗎?

好像有解答他的疑惑,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太長了,所以他就用"喔"來結尾了...😅

在我的想法中,讀書不是為了成績,也不是為了考上哪間學校,而是為了學會如何學習,學會自主與自律,累積個人的能力以貢獻於社會的進步...

我相信"知道為何,便能迎向任何"~~或許每個人的為何都不一樣,但最重要的是,必須是我們自己思考過並能有動力的為何,而不是讓我們不以為然的為何...。這是我的為何,跟大家分享,不知道是否跟大家一樣?也歡迎分享你的為何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爸爸媽媽同學會的沙龍
13會員
172內容數
2023/05/28
上週日發表會初接觸第19套全能踏板很喜歡,結果今天昭聖老師請假沒得上,當然不能接受這種命運的安排,所以就到九如上英竣老師的課。英竣也有參與發表會,那時就對他留下很好的印象,今天全程上他的課,充份感受到19套帶來的流暢感和喜悅感! 今天第二次上這一套,動作已經可以跟九成以上,其實上英竣老師的課是感動的
2023/05/28
上週日發表會初接觸第19套全能踏板很喜歡,結果今天昭聖老師請假沒得上,當然不能接受這種命運的安排,所以就到九如上英竣老師的課。英竣也有參與發表會,那時就對他留下很好的印象,今天全程上他的課,充份感受到19套帶來的流暢感和喜悅感! 今天第二次上這一套,動作已經可以跟九成以上,其實上英竣老師的課是感動的
2023/05/21
今天的七堂新動作發表,我只有上三堂,就是中午的全能踏板和晚上的武力對決+樂活瑜珈。 下午提早了40分鐘到,遇到跨廠將要上第五堂的同學,下午的場次人沒有中午那麼多,可能是大家都累了,但是三位老師還是必須繼續撐下去!今天負責場次最多的是Alan老師4場,Michelle老師4場,杰克森3場,真的是辛苦了
2023/05/21
今天的七堂新動作發表,我只有上三堂,就是中午的全能踏板和晚上的武力對決+樂活瑜珈。 下午提早了40分鐘到,遇到跨廠將要上第五堂的同學,下午的場次人沒有中午那麼多,可能是大家都累了,但是三位老師還是必須繼續撐下去!今天負責場次最多的是Alan老師4場,Michelle老師4場,杰克森3場,真的是辛苦了
2023/05/21
今天從早到晚博愛廠有7場課程的新動作發表會,我只上其中的三堂課,第一場是昭聖、Michelle和英竣一起帶的全能踏板,我提早1小時到現場排隊,前面已經很多人了,原來前一堂是杰克森和昭聖一起帶的樂活極球,很多人連著上課! 在門外看裡面的樂活極球,感覺這次的音樂輕快動感,動作優美又活潑!不只練身體還有練
2023/05/21
今天從早到晚博愛廠有7場課程的新動作發表會,我只上其中的三堂課,第一場是昭聖、Michelle和英竣一起帶的全能踏板,我提早1小時到現場排隊,前面已經很多人了,原來前一堂是杰克森和昭聖一起帶的樂活極球,很多人連著上課! 在門外看裡面的樂活極球,感覺這次的音樂輕快動感,動作優美又活潑!不只練身體還有練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這個問題在營隊或是課程中,還滿常被問到。會問到這件事的學生,我都會幫他拍拍手,這代表又長大了,開始思考學習的目的,而不是認為唸書是爸媽的事。這個問題,也可以理解成「我為什麼要學習」。
Thumbnail
這個問題在營隊或是課程中,還滿常被問到。會問到這件事的學生,我都會幫他拍拍手,這代表又長大了,開始思考學習的目的,而不是認為唸書是爸媽的事。這個問題,也可以理解成「我為什麼要學習」。
Thumbnail
記得孩子讀中學時,每次吃完飯進房間讀書時,都會說:「我們要樂讀去了!」勉勵自己,也是在潛意識中告訴自己:「讀書是快樂的!」 不過,為了升學考試而讀書,真的是全然快樂的嗎?這些年有許多教改團體或家長在呼籲或提倡讓孩子快樂學習,同時專家們也不斷告訴我們,為了升學考試爭取那幾分差距而痛苦的反覆練習或機械化
Thumbnail
記得孩子讀中學時,每次吃完飯進房間讀書時,都會說:「我們要樂讀去了!」勉勵自己,也是在潛意識中告訴自己:「讀書是快樂的!」 不過,為了升學考試而讀書,真的是全然快樂的嗎?這些年有許多教改團體或家長在呼籲或提倡讓孩子快樂學習,同時專家們也不斷告訴我們,為了升學考試爭取那幾分差距而痛苦的反覆練習或機械化
Thumbnail
開學之際 小三女兒要開始"全日"校園生活 以往 當她犯懶時.會問我..為甚麼要去上學~~ 我會說~~去找同學聊天陪你玩喔. 這總能激發出他去上學的動力
Thumbnail
開學之際 小三女兒要開始"全日"校園生活 以往 當她犯懶時.會問我..為甚麼要去上學~~ 我會說~~去找同學聊天陪你玩喔. 這總能激發出他去上學的動力
Thumbnail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 不要先入為主覺得為什麼要讀書很複雜,實際上,為什麼要讀書可能比你想的還要更複雜。為什麼要讀書的出現,必將帶領人類走向更高的巔峰。看看別人,再想想自己,會發現問題的核心其實就在你身旁。這必定是個前衛大膽的想法。 為什麼要讀書改變了我的命運。 看到這,你發現以上是篇廢文嗎?
Thumbnail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 不要先入為主覺得為什麼要讀書很複雜,實際上,為什麼要讀書可能比你想的還要更複雜。為什麼要讀書的出現,必將帶領人類走向更高的巔峰。看看別人,再想想自己,會發現問題的核心其實就在你身旁。這必定是個前衛大膽的想法。 為什麼要讀書改變了我的命運。 看到這,你發現以上是篇廢文嗎?
Thumbnail
爸爸媽媽們曾遇到孩子厭世地問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考試的問題嗎?我這樣回覆,似乎有解孩子的疑惑,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爸爸媽媽們曾遇到孩子厭世地問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考試的問題嗎?我這樣回覆,似乎有解孩子的疑惑,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曾經到新竹女中周會演講,結束後有幾位學生留下來希望我幫忙在書上簽名,有位高二學生很興奮地分享她的閱讀經驗。說她非常喜歡看小說,也喜歡參加社團活動,覺得課本既枯燥乏味,以後也根本用不到,原本打算放棄學校課業,但是看了我書上寫的一段我與讀中學的女兒討論的讀書的目的,被我說服了,所以現在又乖乖耐下心來面
Thumbnail
曾經到新竹女中周會演講,結束後有幾位學生留下來希望我幫忙在書上簽名,有位高二學生很興奮地分享她的閱讀經驗。說她非常喜歡看小說,也喜歡參加社團活動,覺得課本既枯燥乏味,以後也根本用不到,原本打算放棄學校課業,但是看了我書上寫的一段我與讀中學的女兒討論的讀書的目的,被我說服了,所以現在又乖乖耐下心來面
Thumbnail
知識不是力量,只能轉化成力量。你拼命閱讀、聽Podcast、上研討會,但想不起來學到了什麼、對自己實際有什麼轉變,惟獨滿足了「我在成長」的幻想。
Thumbnail
知識不是力量,只能轉化成力量。你拼命閱讀、聽Podcast、上研討會,但想不起來學到了什麼、對自己實際有什麼轉變,惟獨滿足了「我在成長」的幻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