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情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媽總是用挑惕的眼光看我,她認為,指出小孩不足之處讓她改善,才是該做的事。

raw-image

年紀小時,雖然經常爭吵與不服氣,但我不曉得戳傷我的是她的出發點與說話方式,我們總是在吵著對錯的問題。

大學畢業開始工作後,我有了自己的經歷,在家的時間越來越少,談了幾次戀愛又失戀幾次、換了幾份工作、獨自到國外探險、見證一點社運,做出些冒險與重大的抉擇。這十年的過程她沒什麼參與,也不太能理解我的選擇,在少數的相處時間,我也只簡單的講些結果,就像所有小孩長大後過著自己的人生一樣。

結婚那一陣子,我們也起了很多衝突,婚禮的過程是長大後再次涵蓋了父母的大量參與。對我而言,最大的衝突是心靈上的,作為一個女兒被母親質疑與否定的經驗。她繼續秉持著「為了我好」,認為我應該如何作為媳婦與對方家庭相處,這些「指點」造成我莫大的心理壓力,因為我是一個無法自在社交的人,對於傳統觀念下的媳婦角色更是充滿畏懼與壓迫感,結果我的母親才是那個不斷逼迫我、把我推向痛苦事物的人。

她最嚮往的故事範本,是馬英九感謝他的妻子對他的批評,讓他更臻完美。她相信不疑,她認為指出缺點才是家人該做的事。她甚至感到委屈,沒有因堅持到底的「提醒」我缺失而受到感謝。

結婚後我搬到半個台灣遠,別人以為婚後我會變得愛回家(抱怨婚姻?),但因為這些心理衝突,我反而更少回家或聯繫,慶幸自己有個世外桃源可避。幾年來減少「談心」,我感覺衝突確實減少了,加上多了一個伴侶,大家難得相聚就是吃吃喝喝到處走走。

結婚8年下來,我本來感覺家庭關係變好了,雖然不如小時候緊密,但彼此能以更成熟與友善的方式互相對待,也是一種成長與轉變。然而只要關係放鬆了,我媽便開始說起「心理話」,透露出若有似無的埋怨(感嘆?),例如說我變了,說我疏離她不再跟她說什麼,說我生活變得邋遢隨便,我的瑕疵彷彿信手捻來般隨口都是,好像我在她內心就是一個充滿缺憾的小孩。她說得少時我當一朵烏雲飄過,她要認真講起來,我的不爽與委屈累成暴風雨,最終只能不歡而散。

出乎意料的懷孕,一開始最焦慮與恐慌的時期,我沒有跟媽媽說,因為我知道她無法提供心理的支援,還可能加上她自傲的「未雨綢繆」,與以「提醒」包裝的憂慮傾向,自顧自的增加我的壓力。難熬到幾乎要憂鬱症的前期,完全靠著伴侶的貼心與鼓勵,以及幾位好友、弟弟的陪伴與善意,雪中送炭的心靈支持。

記得大學時吧,曾經激烈的與我媽爭吵,我說為什麼朋友都比妳更願意支持我、鼓勵我、給我正向的肯定,她的話我至今記得,她說「因為他們不是你的誰,他們沒有我在乎妳!」。我想她至今仍然是這麼想的,因為確信自己在乎小孩,而認為自己的做法、說法都是對的,即使我已傷痕累累。而當初我所不服、自我懷疑、掙扎的她的主張,這十幾年後,我終於找到自己的答案。

懷孕第14週,我回家住了一週,雖然伴侶一直提醒我不要被點燃,我也因懷孕不適而無心口舌之爭,然而最後一天還是重傷離去。其實只是一件小事而已,事件本身並無對錯可言,爭執在於她對我說的話。她再度「隨口」的「評價」我的決定,並說別人也覺得這樣很怪,還說沒有人會做這種決定。而我現在看到不同的事了,我沒有想討論這件事(因為這是屬於我自己決定的事),只想問她,妳想表達什麼?妳覺得我聽到這些話要做何感想?她辯稱自己沒有任何意思,她口中的別人也是隨口說說,我聽到也不應該有任何感受,若我感到不舒服是我玻璃心。

她堅定的態度,重重的刺傷了我。

我不在乎別人說什麼,別人又不是跟我說,他們之間愛談論什麼那是他們的事。但她選擇「轉述」別人說我什麼,那是她決定要傳達給我,她要為她對我說的話負起責任,不能總是傷了人又推那是別人說,難道沒有惡意就能不在乎聽者的感受嗎?而真正讓我難以平復的,是她即使已經知道我聽了會受傷,也認為自己「有權利說想說的話」。她說,她只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家人之間怎麼可以連想說什麼都不能說,並且開始批評我,說我的反應是玻璃心,是聽不得別人說我的缺點。

這套論點,她已經說十年了,也讓我背負了十年的自我否定。直到現在,我才串起這些散落的指責是什麼。即使她是我的母親,即使她曾經非常了解我,但那也讓她拒絕看見,她對我嚴重的誤解,以及她認為出於愛可以任意地對待我。

我當然有許多缺點與盲點,但我也有許多努力與累積,我需要別人提供不同的觀點,但也需要別人的理解與支持。而我的母親一昧地覺得,她該做的是不斷提出質疑,她只需批評我而不需認同我,我認為她不懂得理解與肯定的意義,甚至貶低肯定與鼓勵的價值。即使我已經快邁入40歲、即使我已經結婚、即使我早已經歷許多承擔與選擇、即使我快要成為母親,她還是認為,我是當初那個需要不斷被她「指點」何謂「正確(或更好)」的小孩,她無法以平等的視角去理解,我活出自己的生命,我有自己的價值觀與選擇,而我需要的是家人的理解與尊重。

她說我是對自己太嚴苛才有壓力,但我知道自己的掙扎是,永遠無法獲得她的肯定。她總說只有自己人才會說「真話」、指出缺點,但我想反問,難道不是只有自己人,才該給予真心的理解與支持嗎?對任何人而言,這世界上最重要的肯定,不就是來自自己最愛的人嗎?

這次的爭執我哭了很久,彷彿意識到自己與母親注定疏離。多年的衝突總是重複同一種邏輯,她以愛為名堅持用某種觀點與說話方式與我相處,而我先是忍受而後受傷爆發,然後她會指責我玻璃心聽不得缺點,最後我連傷心的感受與人格都被否定。即便我指出這個癥結,而她仍然堅持自己的做法是正確的,一切都是我有問題。

第一次我理解「情勒」的感覺,這不是很直白的威脅,而是一種以愛為基礎的羈絆,她堅持以自己的方式愛你,並否認你因此所感到痛苦與悲傷。當你想遠離這種關係時,她又會埋怨你的疏離與背叛,而你則因此感到自責並選擇繼續忍受。

其實我很小就察覺,自己與媽媽的關係充滿糾結,好像可以講內心話,卻又受傷最深;反觀媽媽與弟弟雖然話不深究,倒像情人般互動頗為甜蜜。以前會感到落寞,羨慕姐妹掏般的母女關係(不知道是不是表象),長大後才發現許多母女都爭吵、糾結於相愛相殺的關係。有人說因為同性別,母親容易將自己的社會經驗與期待投射在女兒身上,對於不同性別的兒子,反而保留了不能完全體會對方、願意互相了解的空間。

目前還不知性別的我,不時會猜小孩性別。我好像也因為自己的經驗,對於與女兒的關係多了一些擔憂,我怕自己與女兒疏離,怕自己不能瞭解她、親近她、成為她的安慰與依靠。我想,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全了解或符合小孩期待的父母,真正重要的是,我們要如何在察覺彼此差異時,還能擁有彼此的慰藉與陪伴。

教學多年的戰友說,父母只需要真誠的面對小孩,小孩能夠認識父母的優點與缺點並長出自己的應對。而我所遭遇的,是一個母親以她自己也做不到的想像「期望」小孩,這種期望就是一種不真誠的標準,讓我以為是自己應做到而未做到,我永遠都「不夠」好,因為她期望的永遠是「更好」。現在回想,我才發現這麼多年來,我只是一直被母親與她想像中的「更好」比較,那個更好甚至不是她自己或任何人,而是她隨處聽聞搜集想像拼貼出的優點與形象。

父母是會犯錯的,我不禁想,自己作為母親能夠察覺錯誤嗎,能向小孩真誠並作出修正嗎,要怎麼理解他的感受,要怎麼維持住我們之間最重要的情感。只能希望一切幸運,我們之間能走的夠遠夠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tandback的沙龍
2會員
10內容數
standback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2/31
懷孕到最後兩週,因半夜腳抽筋所苦的我,聽到別人說:產後擠奶才是地獄。雖然這樣的慰藉不太合情理,但也預告了產後緊接而來的挑戰。只有生產的前兩日還有大考完般輕鬆愉悅的心情,覺得自己衝過終點線世界很美好,第三天開始即面臨餵奶的選擇,如果選擇母乳,那麼妳即將進入母乳變幻莫測而且累死人的世界。 我原本覺得選擇
Thumbnail
2022/12/31
懷孕到最後兩週,因半夜腳抽筋所苦的我,聽到別人說:產後擠奶才是地獄。雖然這樣的慰藉不太合情理,但也預告了產後緊接而來的挑戰。只有生產的前兩日還有大考完般輕鬆愉悅的心情,覺得自己衝過終點線世界很美好,第三天開始即面臨餵奶的選擇,如果選擇母乳,那麼妳即將進入母乳變幻莫測而且累死人的世界。 我原本覺得選擇
Thumbnail
2022/12/29
才過了七天,卻彷彿到了不同的世界。 在懷孕階段,一直覺得自己與胎兒的連結不太「情感」,沒有特地跟他說話、也沒有太多的愛與期待,甚至擔心自己對小孩無感怎麼辦。當醫生把嬰兒舉到我面前時,我還是相當傻眼,是一個完全沒有見過的對象,不知如何理解與反應。 出生第一天我只在開刀房見了他幾秒鐘,之後他被抱去清潔、
Thumbnail
2022/12/29
才過了七天,卻彷彿到了不同的世界。 在懷孕階段,一直覺得自己與胎兒的連結不太「情感」,沒有特地跟他說話、也沒有太多的愛與期待,甚至擔心自己對小孩無感怎麼辦。當醫生把嬰兒舉到我面前時,我還是相當傻眼,是一個完全沒有見過的對象,不知如何理解與反應。 出生第一天我只在開刀房見了他幾秒鐘,之後他被抱去清潔、
Thumbnail
2022/12/18
本來想每個月可以記錄一篇懷孕的感受,沒想到第七個月後莫名的時間錯亂,N個轉眼後已經是生前12日。傳說中,孕中期狀況最好果然無誤,其實七個月時身體滿健壯的,上山下海(其實只是繼續爬山而已XD)沒什麼障礙,甚至因為已經習慣肚子的存在,彷彿自然接受了孕婦身份,在路上也不再擔心被觀看,甚至有種自己可以舉重爬
Thumbnail
2022/12/18
本來想每個月可以記錄一篇懷孕的感受,沒想到第七個月後莫名的時間錯亂,N個轉眼後已經是生前12日。傳說中,孕中期狀況最好果然無誤,其實七個月時身體滿健壯的,上山下海(其實只是繼續爬山而已XD)沒什麼障礙,甚至因為已經習慣肚子的存在,彷彿自然接受了孕婦身份,在路上也不再擔心被觀看,甚至有種自己可以舉重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個月對我和媽媽來說特別難熬。 難熬的並不是治療,而是我們之間的磨合。 不同價值觀,生活步調不同的兩個人,要幾乎24小時綁在一起,到底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小至窗簾要不要拉開,大至貸款,我們的觀念跟做事方式都有極大的落差。 每次總要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最後總是無解,也讓我們對彼此漸趨失去耐
Thumbnail
這個月對我和媽媽來說特別難熬。 難熬的並不是治療,而是我們之間的磨合。 不同價值觀,生活步調不同的兩個人,要幾乎24小時綁在一起,到底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小至窗簾要不要拉開,大至貸款,我們的觀念跟做事方式都有極大的落差。 每次總要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最後總是無解,也讓我們對彼此漸趨失去耐
Thumbnail
「這小孩就是在家的時候很吵,在外面跟不熟悉的人又很害羞。」我母親笑著說。 「快點給我打招呼!」母親略帶威脅地說著。 「阿姨...好。」我小聲地說著。 「太小聲了根本沒聽到,是不會大聲一點嗎?」母親口氣漸漸開始不耐煩。 「阿姨好!」我提高了音量。 「你有聽到嗎?沒有吧?再大聲一點啊!在家都很大聲出來外
Thumbnail
「這小孩就是在家的時候很吵,在外面跟不熟悉的人又很害羞。」我母親笑著說。 「快點給我打招呼!」母親略帶威脅地說著。 「阿姨...好。」我小聲地說著。 「太小聲了根本沒聽到,是不會大聲一點嗎?」母親口氣漸漸開始不耐煩。 「阿姨好!」我提高了音量。 「你有聽到嗎?沒有吧?再大聲一點啊!在家都很大聲出來外
Thumbnail
我很抱歉自己沒有通過你們的考驗,被你們鍛鍊成一個堅強偉大的人。 我甚至都要靠吃藥才能勉強自己撐著繼續這個人生。 生而為你們的女兒,活得那麼窩囊,我真的很抱歉!
Thumbnail
我很抱歉自己沒有通過你們的考驗,被你們鍛鍊成一個堅強偉大的人。 我甚至都要靠吃藥才能勉強自己撐著繼續這個人生。 生而為你們的女兒,活得那麼窩囊,我真的很抱歉!
Thumbnail
我媽總是用挑惕的眼光看我,她認為,指出小孩不足之處讓她改善,才是該做的事。 年紀小時,雖然經常爭吵與不服氣,但我不曉得問題在於她的出發點與說話方式,總是在吵著對錯的問題。 她堅定的態度,重重的刺傷了我。
Thumbnail
我媽總是用挑惕的眼光看我,她認為,指出小孩不足之處讓她改善,才是該做的事。 年紀小時,雖然經常爭吵與不服氣,但我不曉得問題在於她的出發點與說話方式,總是在吵著對錯的問題。 她堅定的態度,重重的刺傷了我。
Thumbnail
我的彩油諮詢師朋友看著我的彩油生命樹說:「妳有沒有覺得,妳今生身邊的所有人,都很努力的扮演他們的角色,為了讓妳認得:妳是誰....」 她說完,我們倆個是一起笑出聲...。 笑聲裡,其實有心疼不捨,有遺憾包容,還有滿滿的因為感動感謝而來的體悟,理解了人與人的情感關係,為何存在的體悟。
Thumbnail
我的彩油諮詢師朋友看著我的彩油生命樹說:「妳有沒有覺得,妳今生身邊的所有人,都很努力的扮演他們的角色,為了讓妳認得:妳是誰....」 她說完,我們倆個是一起笑出聲...。 笑聲裡,其實有心疼不捨,有遺憾包容,還有滿滿的因為感動感謝而來的體悟,理解了人與人的情感關係,為何存在的體悟。
Thumbnail
內在對自己很多批判不滿,對自己很多要求,投射於外,是難以善待他人的,但是多數的人,不會知道被頭腦記憶控制的自己,原來如此黑暗,原來擁有陰影。
Thumbnail
內在對自己很多批判不滿,對自己很多要求,投射於外,是難以善待他人的,但是多數的人,不會知道被頭腦記憶控制的自己,原來如此黑暗,原來擁有陰影。
Thumbnail
成為一個女人的孩子,特別是女兒,需要具備的不是多麼優秀的才能,也不是多麼體貼的善解人意,也許只需要一種不與母親的彆扭一起糾結的能力。
Thumbnail
成為一個女人的孩子,特別是女兒,需要具備的不是多麼優秀的才能,也不是多麼體貼的善解人意,也許只需要一種不與母親的彆扭一起糾結的能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