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說書|將眼光從世界重新望回家裡《親愛的安德烈》

幾年前在德國交換時,單位上一位6歲小孩,對於父母決定替她報名游泳課而不開心,我原以為她只是不想上而老大不高興,但她竟然回我:「因為他們沒有先問過我,尊重我的意見。」

我知道現行台灣的教育應該也很知道尊重與開放了,但這讓當時只知道從小就被父母安排好要上什麼安親班才藝班的我,非常震懾,不只是風土民情的落差,還有看到教育的方式。一個五六歲的孩子,真正能自己做的事情,其實很多了。
龍應台|親愛的安德烈
如果連我都會對這樣的差異感到驚訝,那更何況重新看待一位已經18歲,在德國長大、在香港大學念書,與自己那成長在匱乏時期的台灣還要懸殊背景的兒子呢?

《親愛的安德烈》是作者龍應台與兒子安德烈書信往返的對談,光是序,就有四個版本,從2007年橫跨至2022年,代表這本的確能橫跨時空,成為兩代溝通的經典。
有扶持、有嘗試理解,同時你還是看得到青少年的安德烈對母親的不耐,還有龍應台有時恨不得想揍安德烈一頓的情緒,但我想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坦誠,說出自己的害怕,是現在這個時代最需要的,讓彼此的價值觀都能不閃躲,打破只能看彼此背影的藩籬。

兩代的改變

十幾年前閱讀這本時,我的心態是很「安德烈」的(但還沒有他對國族認知的識廣),對父母只有不耐。但現在看了,重新感受到自己年少時期的不安與沒自信,是急著想要證明自己,也對龍應台這位母親的重新學習心態與坦誠而感動,要放掉自己過去累積一生的價值觀多困難阿!

先前看珂拉琪於BIOS的訪談中,家權談及很多歌曲創作看似是跟歷史事件的對應,但其實更接近親情。因為執著於自己與父母的政治立場不同,在創作時有很多尖銳的詞語,卻也在後來反思自己:「我爸媽會這樣思考,是因為過去的背景、過去的教育,責任並不是在個人身上。我不能念完大學拿一個槌子去槌掉他們二三十年的信仰。」

我是不是也用了自己的視角標準來看待父母了呢?

對自己坦誠的困難

這本書讓我重新面對了自己的成長過程,也彷彿夾在中間一般,明白安德烈在保持自己個性上隱隱對未來的焦灼不安,也懂龍應台在重新觀看兒子時,還是無法完全捨棄的自我。

或許最知道有沒有因為「比較」而感到自己平庸、最知道自己是不是真正心靈安適、能好好對自己負責的,始終只有「自己」了。也在過程發現,即便我在很多次書本分享強調了個體性,卻沒辦法對親近的家人將他們「看成一個別人」(P245),不插手而遠看他們的選擇。

互相尊重是我還在學習的課題,我也慢慢變成不會因為大家說思想保守而刻意要裝作開放,因為這就是我的成長背景阿,那個時候的容易滿足、充滿刻板印象的教育,20幾年的環境與累積與其一竿子打翻過往,不如先坦承這樣的自己,再去聆聽他人的想法。



由外向內看

橫跨十幾年,有許多書信段落,於2022年的現在看反而合時宜。我們都說要往外看,望向世界邁向國際,但其實成長帶來的經驗,反而越懂得從外往內看。是什麼造就了你呢?可能是自己的家庭,更是自己在這些碰撞中的體悟,這是一個真正灌溉你成長的「世界」。
紀錄最近看完,且好希望讓你們也知道的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