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適之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好一陣子,我想不通「惟適之安」這句話。原因有兩個,都跟胡適有關。​後來才曉得,「惟適之安」出自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初識的因緣,卻繫於嚴復。

有好一陣子,我想不通「惟適之安」這句話。原因有兩個,都跟胡適有關。​後來才曉得,「惟適之安」出自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初識的因緣,卻繫於嚴復。

有好一陣子,我想不通「惟適之安」這句話。原因有兩個,都跟胡適有關。胡適,字適之,因為對他的事蹟及著作相對熟悉,我總忍不住(即便理性上期期以為不可)將「惟適之安」讀成「惟.適之.安」。好像天底下也就胡適能得平安。​

​除了斷句,字義也讓我疑惑。「胡適」,若不作人名看,可以當成疑問句:「要到哪裡去?」適,就是往的意思。然而,之也可以解作往。「惟適之安」,於是成了「惟往往安」。只有一往向前才能達致平安?越想越覺得勵志,很像大學時代抄起來壓在書桌玻璃墊下的話:「但有進兮不有止。」可惜,終究似通非通。​

​後來才曉得,「惟適之安」出自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初識的因緣,卻繫於嚴復。嚴復親自寫了這四字,指定要刻在與第一位夫人合葬之墓的橫屏。黃克武先生一本談論嚴復的論文集,就題作《惟適之安》。我買了書之後,好幾年沒時間一讀,每次瞄到架上這本書的書名,狐疑之餘以意逆志,仍舊不知所云。讀畢全書,才明白了「惟適之安」在此脈絡下的意涵:「只有不斷地適應環境變遷與外在的挑戰,才能走向太平安定之境。」​

​換上常與嚴復相連繫的一句影響深遠的名譯,也就是:「適者生存。」不過兩者相比較,「適者生存」顯得冷酷,「惟適之安」近於殷殷告誡。可是細思這句告誡,難免惶惑不安。嚴復為後人留下的這盞明燈,乍看照亮了應往的道路,但搖曳的燈火,更突顯四周的狂風,以及為風所吹襲的持燈之人。​

​語氣決然的「惟適之安」隱去了行為的主體,也就隱去了一項難堪的現實,亦即就個別主體而言,「適應環境變遷」的能力根本趕不上「外在的挑戰」。嚴復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余英時先生《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引了一段嚴復在信裡對白話文學提倡者的批評:「須知此事全屬天演。革命時代學說萬千。然而施之人間,優者自存,劣者自敗。雖千陳獨秀、萬胡適、錢玄同豈能劫持其柄?」以後見之明來看,嚴復以當時泰西天演新說來為中原古文助威,才是無能或者不願「適應」時局的舉動。​

​另一項後見之明難以忽視的難堪現實是,「適者生存」其實並非出自嚴復,倒是「物競天擇」才是他所譯的詞語中,極少數在競擇後「生存」下來的「適者」。多數詞彙,用黃克武先生的話,是被「徹底打敗」了。或許,「惟適之安」和胡適也不是全無關係。胡適為自己改名所用的「適」字,本就來自「適者生存」,和「惟適之安」的「適」字用意相同。黃克武先生也說,「惟適之安」暗合「胡適(字適之)時代的興起」。反而嚴復所創譯的「無遮通商」、「常住母財」,現在不曉得都到哪裡去了。​​

民國一百○三年九月二十四日初稿,​
一百一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修訂於嘉義鵲枝寫譯樓​
初稿刊於《中華日報》副刊「鵲廬有光」專欄(2014.10.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南鵲的沙龍
31會員
184內容數
觀今不忘古,讀史亦論今。篇章散見報刊。
南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03
於古人筆記注意到唐代有位富豪叫王元寶,其名直觀反映世俗想望,頗讓我懷疑是旁人所取渾名,本名反倒不傳。
Thumbnail
2024/09/03
於古人筆記注意到唐代有位富豪叫王元寶,其名直觀反映世俗想望,頗讓我懷疑是旁人所取渾名,本名反倒不傳。
Thumbnail
2024/08/11
舞台上男歌者緩步邁出,雄渾低沉地唱出生年不永的感概:「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Thumbnail
2024/08/11
舞台上男歌者緩步邁出,雄渾低沉地唱出生年不永的感概:「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Thumbnail
2024/07/05
這幾天晚上老想著重讀《天龍八部》。
Thumbnail
2024/07/05
這幾天晚上老想著重讀《天龍八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人生起起伏伏,常會遇到逆風時候,北宋神宗熙寧九年時,蘇軾被貶至密州,因思念弟弟蘇轍做了「水調歌頭」,其中的一句話「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最為膾炙人口,幾經歲月後,我突然感同身受。
Thumbnail
人生起起伏伏,常會遇到逆風時候,北宋神宗熙寧九年時,蘇軾被貶至密州,因思念弟弟蘇轍做了「水調歌頭」,其中的一句話「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最為膾炙人口,幾經歲月後,我突然感同身受。
Thumbnail
得智擇仁處 勢利亡心目 喻義危授命 細人唯息姑 *智者選擇有仁風之居所;心存勢利者丟喪了心與見識;通曉義理者見危願付出生命;見識短淺者毫無原則只知姑息°
Thumbnail
得智擇仁處 勢利亡心目 喻義危授命 細人唯息姑 *智者選擇有仁風之居所;心存勢利者丟喪了心與見識;通曉義理者見危願付出生命;見識短淺者毫無原則只知姑息°
Thumbnail
萬物的運作,一旦出現反常,便會開始回歸正常,事不會一直持續在過「度」的狀態,保持中庸,平穩運作,不足需補、過多需減,以身心去感悟,去拿捏自身與外界之間的平衡,理解平衡點,自然而然就會謙卑,且不會過度謙卑。
Thumbnail
萬物的運作,一旦出現反常,便會開始回歸正常,事不會一直持續在過「度」的狀態,保持中庸,平穩運作,不足需補、過多需減,以身心去感悟,去拿捏自身與外界之間的平衡,理解平衡點,自然而然就會謙卑,且不會過度謙卑。
Thumbnail
有一陣子網上流傳一句話,說是:「人生若有不快活,只是未讀蘇東坡」,這句話說得真好。蘇東坡不只寫詩寫文還搜集藥方,跟大名鼎鼎的沈括合輯一本「沈蘇良方」,提出了面對疫情的兩個字:安、和。做得到的人,養生所至,便是東坡風範。
Thumbnail
有一陣子網上流傳一句話,說是:「人生若有不快活,只是未讀蘇東坡」,這句話說得真好。蘇東坡不只寫詩寫文還搜集藥方,跟大名鼎鼎的沈括合輯一本「沈蘇良方」,提出了面對疫情的兩個字:安、和。做得到的人,養生所至,便是東坡風範。
Thumbnail
2015.12.8 良因法師 隨筆 雪堂謂晦菴光和尚①曰: 「予弱冠之年②,見獨居士③言: 『中無主不立,外不正不行。此語宜終身踐之,聖賢事業備矣。』 予佩其語,在家修身,出家學道, 以至率身臨眾,如衡石之定重輕,規矩之成方圓。 捨此,則事事失準矣。」 《廣錄》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Thumbnail
2015.12.8 良因法師 隨筆 雪堂謂晦菴光和尚①曰: 「予弱冠之年②,見獨居士③言: 『中無主不立,外不正不行。此語宜終身踐之,聖賢事業備矣。』 予佩其語,在家修身,出家學道, 以至率身臨眾,如衡石之定重輕,規矩之成方圓。 捨此,則事事失準矣。」 《廣錄》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Thumbnail
2013/3/27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西方確指》: 「只『強順人情,勉就世故』八個字,誤卻你一生大事。 在今日決不是牽郎拽弟,打哄過日之時矣。道業未成, 無常至速,急宜斂迹韜光,一心向道,不得再誤。」 良因曰: 隨順流俗,縱任習氣,那是毫不費力的; 若欲逆流而上,則須信念堅定。
Thumbnail
2013/3/27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西方確指》: 「只『強順人情,勉就世故』八個字,誤卻你一生大事。 在今日決不是牽郎拽弟,打哄過日之時矣。道業未成, 無常至速,急宜斂迹韜光,一心向道,不得再誤。」 良因曰: 隨順流俗,縱任習氣,那是毫不費力的; 若欲逆流而上,則須信念堅定。
Thumbnail
2013/7/27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胡文定公云: 「人家最不要事事足意,常有事不足處方好。 才事事足意,便有不好事出來,歷試歷驗。」 邵康節詩云: 「好花看到半開時。」最為親切有味。 良因曰: 知道禍福相倚,所以面對苦難,能如小草般堅韌; 遇到順境,亦如群星般深邃。
Thumbnail
2013/7/27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胡文定公云: 「人家最不要事事足意,常有事不足處方好。 才事事足意,便有不好事出來,歷試歷驗。」 邵康節詩云: 「好花看到半開時。」最為親切有味。 良因曰: 知道禍福相倚,所以面對苦難,能如小草般堅韌; 遇到順境,亦如群星般深邃。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0.8 良因法師 隨筆 英邵武每見學者,恣肆不懼因果。 嘆息久之曰:「勞生如旅泊,住則隨緣,去則亡矣。彼所得能幾何? 爾輩不識廉恥,干犯名分,污瀆宗教,乃至如是。 大丈夫志在恢弘祖道,誘掖後來,不應私擅己慾,無所避忌,謀一身之禍,造萬劫之殃。 《壁記》 【演蓮法師譯文】 良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0.8 良因法師 隨筆 英邵武每見學者,恣肆不懼因果。 嘆息久之曰:「勞生如旅泊,住則隨緣,去則亡矣。彼所得能幾何? 爾輩不識廉恥,干犯名分,污瀆宗教,乃至如是。 大丈夫志在恢弘祖道,誘掖後來,不應私擅己慾,無所避忌,謀一身之禍,造萬劫之殃。 《壁記》 【演蓮法師譯文】 良
Thumbnail
善為士者,對於前進的每一步、每一個決策都如履薄冰,面對週遭、外部亦是戒慎恐懼,嚴謹地像為人賓客一般,但內心卻釋然透明,敦厚質樸,虛懷若谷,看似混同於一般人,實則內有精神,默默行於道中。
Thumbnail
善為士者,對於前進的每一步、每一個決策都如履薄冰,面對週遭、外部亦是戒慎恐懼,嚴謹地像為人賓客一般,但內心卻釋然透明,敦厚質樸,虛懷若谷,看似混同於一般人,實則內有精神,默默行於道中。
Thumbnail
1月3日,第三篇,我們聊聊論語:「無適無莫」。
Thumbnail
1月3日,第三篇,我們聊聊論語:「無適無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