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教如何面對疫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一陣子網上流傳一句話,說是:「人生若有不快活,只是未讀蘇東坡」,這句話說得真好,我默默把它記下來,總覺得如果哪天不快活,就要把蘇東坡拿出來讀一讀,為此還買了很多蘇東坡的書,當作存糧。
疫情之後,網路和媒體比真實世界還要紛擾,不就正是讀東坡的時候?但是如果只讀〈定風坡〉的「誰怕?」好像又不太夠,不如把《蘇沈良方》拿出來翻一下。
向蘇東坡學習如何面對疫情下的世界

沈蘇良方

即使讀過〈記承天寺夜遊〉和〈定風波〉的人,也不見得會知道,原來蘇軾還寫過一本和中醫養生有關的書。 他被貶官到黃州、嶺南、海南島時,致力於搜集中醫方劑與養生方法,輯錄而成《蘇學士方》,與後來沈括的《良方》合編成為《沈蘇良方》。
題外話一下,沈括是那位數學名冠一時、歷史老師講到科學史一定會講到的沈括嗎?這兩個人都寫了跟養生有關的書,還合編在一起?他們不會是醫生吧?
還真的不是,但是古代醫學思想最能體現一個人的生活哲學,蘇軾主張良方就應該公諸世人,以救濟百姓,而非大賺一筆,並且他更身體力行,才會把這些醫學資料都收集起來。
裡面除了方子,也有東坡自己養生的一些體悟。 在〈問養生〉卷中,開篇就說他請教了一個叫吳子的人:「要怎麼養生?」吳子說:「就兩個字『安』、『和』。」

什麼是安、和呢?

安與和,意思是客觀環境一直在變,人要能夠禁得起風吹浪打,祕訣是「莫與之爭,而聽其所為」。頭腦冷靜,隨外境而調整,自然能適應客觀環境的變化。這樣「安則物之感我者輕,和則我之應物者順。外輕內順,而生理備矣。」意思是,如果能安,外界的衝擊就輕;能和,自己就能順應外界的變化。外輕內順,那就是養生之道了。
這段話放在今天這個情境,仍然是可用、好用、應當用的。外境的疫情讓世界好像平靜的海面突然起大浪,是要隨之焦慮、憤怒、對抗,乃至於喪失「安」、「和」嗎?這對健康毫無益處。
「莫與之爭,而聽其所為」,是做當做的事情,而知道「舉凡病我者,舉非物也」。真正讓我們生病的,是自己的不「安」、「和」。 接下來幾句對於現在居家的人來說,就更實用了:「已飢方食,未飽先止」,意思是餓了再吃,還沒飽就該停筷子,真是不容易呀。尤其現在很難做到「散步逍遙,務令腹空」,就應該吃得更少一點,更少去市場群聚,更少叫外賣製造大量一次性垃圾。
做得到的人,養生所至,便是東坡風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會員
47內容數
浮光掠影,或有啟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艾莉絲通信 的其他內容
有同事笑說,這菊花擺在桌上總覺得好像要上香,感覺很「那個」。到底是哪個呢?(笑) 劉姥姥這個老風流,頭上是插的什麼花?如果往前看兩句就會知道!
紅樓夢裡面寫到「茶」的地方,少說也有兩百處。喝茶是一種生活習慣顯然不虛假。六安茶和老君眉是什麼茶?泡茶用什麼水也要講究?你喝得出茶因雨水、雪水而產生的差異嗎?吃什麼就配什麼茶,這就是講究。
國美館B1的教育展示空間目前進行「你看」展覽。本展覽有活動闖關任務單,約需要三十分鐘來完成,整個任務主要希望能邀請兒童,以自己的方法來參與展覽生成的過程。
春分的日子,總令人「春睏」!好想睡、好想睡啊!這就叫「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寶釵吃著花蕊做成的「冷香丸」時,黛玉得到了天王補心丹,這兩味藥是吃什麼的?
台灣版的演出也有華麗、精彩的歌舞,笨賊們以小丑般的喜感擄獲在場小朋友的笑聲,此外演員經常有機會打破隔閡,跟台下的觀眾們互動、拍手,讓小朋友參與演出,在場的小朋友不管是兩歲還是十歲,其實都相當買單!
林萃芬心理師並非心理系出身——很特別的是,她曾是雜誌社的主編,甚至大學畢業不到一年就成為雜誌的高階主管,更是特別——是因為總是在觀察、在了解人性、人心,所以才到張老師去學習,進而考進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最後成為諮商心理師。她正向樂觀、具備成長型思維,與她的家庭教養有深刻關係。
有同事笑說,這菊花擺在桌上總覺得好像要上香,感覺很「那個」。到底是哪個呢?(笑) 劉姥姥這個老風流,頭上是插的什麼花?如果往前看兩句就會知道!
紅樓夢裡面寫到「茶」的地方,少說也有兩百處。喝茶是一種生活習慣顯然不虛假。六安茶和老君眉是什麼茶?泡茶用什麼水也要講究?你喝得出茶因雨水、雪水而產生的差異嗎?吃什麼就配什麼茶,這就是講究。
國美館B1的教育展示空間目前進行「你看」展覽。本展覽有活動闖關任務單,約需要三十分鐘來完成,整個任務主要希望能邀請兒童,以自己的方法來參與展覽生成的過程。
春分的日子,總令人「春睏」!好想睡、好想睡啊!這就叫「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寶釵吃著花蕊做成的「冷香丸」時,黛玉得到了天王補心丹,這兩味藥是吃什麼的?
台灣版的演出也有華麗、精彩的歌舞,笨賊們以小丑般的喜感擄獲在場小朋友的笑聲,此外演員經常有機會打破隔閡,跟台下的觀眾們互動、拍手,讓小朋友參與演出,在場的小朋友不管是兩歲還是十歲,其實都相當買單!
林萃芬心理師並非心理系出身——很特別的是,她曾是雜誌社的主編,甚至大學畢業不到一年就成為雜誌的高階主管,更是特別——是因為總是在觀察、在了解人性、人心,所以才到張老師去學習,進而考進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最後成為諮商心理師。她正向樂觀、具備成長型思維,與她的家庭教養有深刻關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透過故事中蘇東坡與佛印禪師的互動,說明心中所持的觀念會影響我們的情緒與反應。當面對困難或愉快的事件時,我們的心態和態度是關鍵,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才能釋放內心的負擔,達到真正的自我掌握。
Thumbnail
人生難免遭遇挫折,如何調適心情,繼續生活,迎接又一個明天,這是人人都要學習的人生哲學。對此,北宋文豪蘇軾的作為,當可為後人帶來深刻的啟示。 蘇軾因「烏台詩案」貶居湖北黃州,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元豐五年,其〈定風波〉詞云:「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我國文辭優美由其對聯更是代表作,偶然看到一副對聯,作者是蘇東坡及佛印和尚創作諧音聯附錄于下: 蘇:狗啃河上骨 佛:水流東坡詩 兩上下聯帶有諧音字,河上(和尚)骨,東坡詩(東坡屍)絕對絕妙呀! 不才依此作了幾個上聯,唯獨下聯苦思多年無果,故尋求高手對絕佳下聯。 一、(諧音
Thumbnail
《道德經》闡述了道與德的關係,主張柔弱勝剛強和無為而治。該書強調適性發揮、慈愛、節儉、謙虛等修行方法,可幫助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和諧。
Thumbnail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是我(蘇東坡:腦補版),被貶黃州期間所作,處於逆境,心境卻超然物外,對人生淡然,對困境達觀。 看我的灑脫淡然,在人生風雨中堅韌不拔、積極進取,你是否看到我無窮的精神力量? 本人不是認知心理學達人,誰還是達人?
Thumbnail
宋朝的大學士蘇東坡居士,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因他為人耿直,以致仕途並不順利。當他被貶到江北瓜州做官的時候,和一江之隔的金山寺高僧佛印禪師相處得很好,經常談經論道,那已成為他公餘寂寞的心靈最佳的安頓處。 有一天,東坡居士的靈感來了,隨即寫了一首自許為不朽的五言詩偈: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Thumbnail
探討了蘇東坡的生平和品格,強調精神導師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用了一段話指出各種品格需要平衡,例如清高需寬容、強大需敬畏等。通過蘇東坡的故事,反思如果他少些銳氣或許能成為宰相,但文化成就可能不及。最後文章強調我們不應複製精神導師的人生,而是讓他們成為我們的精神幕僚,從中汲取智慧與啟示。這也是讀書之樂。
Thumbnail
最近這半年來,一直沉浸在「重讀蘇東坡」的這個閱讀計劃中,希望今年能盡快把自己對蘇東坡的心得寫成一本書出版。 市面上有關蘇東坡的書已經太多了,比較知名的就有林語堂《蘇東坡傳》、衣若芬《陪你去看蘇東坡》等等,於是我開始思考:我還能寫出什麼不一樣的東西? 由於自己一直以來都很喜歡畫畫,於是想嘗試把蘇東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透過故事中蘇東坡與佛印禪師的互動,說明心中所持的觀念會影響我們的情緒與反應。當面對困難或愉快的事件時,我們的心態和態度是關鍵,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才能釋放內心的負擔,達到真正的自我掌握。
Thumbnail
人生難免遭遇挫折,如何調適心情,繼續生活,迎接又一個明天,這是人人都要學習的人生哲學。對此,北宋文豪蘇軾的作為,當可為後人帶來深刻的啟示。 蘇軾因「烏台詩案」貶居湖北黃州,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元豐五年,其〈定風波〉詞云:「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我國文辭優美由其對聯更是代表作,偶然看到一副對聯,作者是蘇東坡及佛印和尚創作諧音聯附錄于下: 蘇:狗啃河上骨 佛:水流東坡詩 兩上下聯帶有諧音字,河上(和尚)骨,東坡詩(東坡屍)絕對絕妙呀! 不才依此作了幾個上聯,唯獨下聯苦思多年無果,故尋求高手對絕佳下聯。 一、(諧音
Thumbnail
《道德經》闡述了道與德的關係,主張柔弱勝剛強和無為而治。該書強調適性發揮、慈愛、節儉、謙虛等修行方法,可幫助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和諧。
Thumbnail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是我(蘇東坡:腦補版),被貶黃州期間所作,處於逆境,心境卻超然物外,對人生淡然,對困境達觀。 看我的灑脫淡然,在人生風雨中堅韌不拔、積極進取,你是否看到我無窮的精神力量? 本人不是認知心理學達人,誰還是達人?
Thumbnail
宋朝的大學士蘇東坡居士,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因他為人耿直,以致仕途並不順利。當他被貶到江北瓜州做官的時候,和一江之隔的金山寺高僧佛印禪師相處得很好,經常談經論道,那已成為他公餘寂寞的心靈最佳的安頓處。 有一天,東坡居士的靈感來了,隨即寫了一首自許為不朽的五言詩偈: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Thumbnail
探討了蘇東坡的生平和品格,強調精神導師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用了一段話指出各種品格需要平衡,例如清高需寬容、強大需敬畏等。通過蘇東坡的故事,反思如果他少些銳氣或許能成為宰相,但文化成就可能不及。最後文章強調我們不應複製精神導師的人生,而是讓他們成為我們的精神幕僚,從中汲取智慧與啟示。這也是讀書之樂。
Thumbnail
最近這半年來,一直沉浸在「重讀蘇東坡」的這個閱讀計劃中,希望今年能盡快把自己對蘇東坡的心得寫成一本書出版。 市面上有關蘇東坡的書已經太多了,比較知名的就有林語堂《蘇東坡傳》、衣若芬《陪你去看蘇東坡》等等,於是我開始思考:我還能寫出什麼不一樣的東西? 由於自己一直以來都很喜歡畫畫,於是想嘗試把蘇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