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理念|我相信你是自己問題的答案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念諮商所前,對於諮商師充滿許多粉紅色泡泡,總覺得這是一份令人嚮往的夢幻職業。在對談中可以帶來療效,多珍貴啊!這讓我幻想著,如果聽到個案說諮商帶來的改變或幫助肯定會超級興奮。當時的我認為這就是我要的:一份充滿成就感的助人工作。
不過現在的我,在實習第一年的尾聲,開始有些不同的想法。
我覺得如果諮商真的對你/妳有幫助,只是因為你/妳本人願意接納透過這樣的形式去挖掘自己更深的想法跟信念,願意透過這樣的方式被鬆動、願意讓自己產生改變。
在這之中,「我」的角色就只是個媒介。
時機成熟出現的觸發者。
這麼說並不代表我對於諮商的學習不再有熱忱。
在這近三年的學習中,有對於環境以及制度感到痛苦的部分,也有在發現自己努力有進步時興奮雀躍的部分。
我想強調的是,當褪去了所謂「被需要的需要」這種匱乏感時,我的成就感以及自我價值不再依賴他人,我更能敏銳於看見來談者的需要,也更能有清明的視野發現個案的困擾、焦慮、恐懼以及不安,最後做出適當的判斷以及引導。
我相信,身為諮商師最重要的是還是回歸到對於自己行為、情緒和想法的覺察以及反思(當然在這條路上除了諮商專業技能的精進、不同議題領域的熟悉也很重要,但這邊指的是心態的部分)。當我能夠更深的挖掘、反省、認識自己的時候,我也能夠藉此去陪伴跟協助個案進行更深的挖掘、反省以及認識他/她自己。
我也更相信,關於生命的答案只有自己能夠回答。諮商不是可以很快速、很果斷、很直接告訴你該選A還是該選B的專業,而更多的是引導以及梳理
這些感受,在我自己坐在個案位置上時更加明顯。
在碩班入學前,我只有參與過團體諮商,過去從未有過個別諮商的經驗。然而作為正在學習的學生,實在也很好奇被諮商是什麼感覺?坐在個案的位置上面對一個專業的助人者(實際上是陌生人)是什麼感覺?敞開心房的聊自己是什麼感覺?
在八次的 session 結束後,首先我得說,當個案真的蠻緊張的
光是要在不太熟悉的環境對不太熟悉的人說自己為什麼要來,把自己內心最深處不太好啟齒的部分打開...就需要很大的勇氣!而且我自認算是對陌生環境適應性頗高(俗稱不怕生)的人了,這時也發現諮商關係的建立跟一般人際關係的建立確實不太一樣
像是我很習慣在碰到尷尬、難為情的情境時大笑,在一般狀況裡可能大部分的人一起笑一笑就過去了,但是在面對諮商師時,他有很大的機率不會跟你一起笑,而是會問你:
「所以,你是怎麼想的?/是什麼讓你這樣感受的?」
這問題逼著我停留,整個人會有點難受、坐立不安。
但我知道答案就在我自己裡頭。
我需要靜下心來反芻生活裡每個引起我情緒反應的事件,需要釐清哪些是我該重視以及珍惜的關係,還有哪些是我無須承擔卻下意識承擔的責任。談完真的很累,常常會有人把諮商比喻成心靈的手術,當時很像是連續八週都動手術,其實去之前都會有點小抗拒。
但晤談的時間,就是一個安靜且專注能夠聊聊自己自己的時間(以及空間)。要知道,這絕對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尤其是跟諮商師談完後資訊量很大,一出晤談室都會馬上把手機拿出來做筆記,但在更之後也會感受到每個困擾的脈絡一次比一次更清晰。
大部分的人對問題的定義都很模糊,模糊帶來不確定跟不安全。因而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就是將問題定義清楚,看清楚後就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也就能知道想像中跟現實的差異是什麼。
我在每一次諮商的當下整理自己,甚至在諮商結束近半年的現在都還是如此。我常常會覺得有一個被我自己內化的諮商師,時不時的問自己,「是什麼讓你這樣想的?」,這些問題刺激我腦內思辨,協助我打擊非理性信念以及偵測情緒要傳遞的訊息。
一切出發點就是我相信「人是會變的」,當人們內在鬆動後,才有空間接受改變。
在自我對話的過程中,我向內看見自己的內在何其豐厚,同時我也相信每個人內在都有這麼一個富足、充滿智慧的地方。當人們發現內在的那份力量,也就有能力解答自己的困惑,也有勇氣為自己做出最適合的決定,當然啦!也就再也不用互相索取討要啦~
13會員
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iv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書寫可是我的救贖,無論是感覺很澎湃(aka 法喜充滿、心流)的時候或是感覺糟糕到不行像是處在人間地獄的時候,第一件事情我就是打開電腦或是拿出紙筆寫下來。 我相信有些訊息會在無意識狂寫的時候流露出來。 回到自我療癒這件事。 當我開始寫的時候我不再那麼被情緒困住。 因為消滅是一種懼怕。
休息了一陣子,覺得自己有比較多的能量可以記錄這件事。我想踢狗的那位陌生人毫不猶豫地踢狗那個moment我是很難忘記的。 事情經過是跟好友帶著她的狗到南部某夜市,好友的狗聞了聞某炭烤店門外的石頭柱,當時炭烤店老闆站出來看了看,當狗腳抬起來時,他一句話都沒說就大力地踹了狗一腳。 親近生侮慢是真的。
從被某位敬重的長輩問「你快樂嗎?」後,已經10年了。 討好的笑容在當時瞬間凍結,內在的我被撼動,從那一刻逐漸醒來。 怎麼我好像已經好久好久好久沒有感受到自己的喜怒哀樂了呀? 在這條路途上有許多過猶不及。 姑且就當作是對於過去壓抑自我太久的反動吧! 一開始,我努力的追求快樂 但還是常常感到空虛。
心諮所的全職實習是為了符合諮商心理師考照資格的項目之一,而我在這次找全職實習的過程中,最大的心得就是,無意間少了許多「自以為這樣講會比較好」的包裝。 關於心理諮商所的兩種實習: 碩二的兼職實習:根據各學校規定不同,可能是一學期或是一學年。 碩三的全職實習:for考心理師執照用,都會是一整年。
我發現保持對於當下的覺知是一件挺容易走鐘的事情。 為什麼呢?因為「對於當下的覺知」於我如同一根棉線, 最細的那種。 但我還是很開心在認識自己的創傷以及恐懼之後,漸漸的釋放過去的種種失落,而且更警覺於自己正無意識的對未來充滿悲觀和擔憂。 全然臨在當下毫無疑問的,是非常美妙的體驗。
書寫可是我的救贖,無論是感覺很澎湃(aka 法喜充滿、心流)的時候或是感覺糟糕到不行像是處在人間地獄的時候,第一件事情我就是打開電腦或是拿出紙筆寫下來。 我相信有些訊息會在無意識狂寫的時候流露出來。 回到自我療癒這件事。 當我開始寫的時候我不再那麼被情緒困住。 因為消滅是一種懼怕。
休息了一陣子,覺得自己有比較多的能量可以記錄這件事。我想踢狗的那位陌生人毫不猶豫地踢狗那個moment我是很難忘記的。 事情經過是跟好友帶著她的狗到南部某夜市,好友的狗聞了聞某炭烤店門外的石頭柱,當時炭烤店老闆站出來看了看,當狗腳抬起來時,他一句話都沒說就大力地踹了狗一腳。 親近生侮慢是真的。
從被某位敬重的長輩問「你快樂嗎?」後,已經10年了。 討好的笑容在當時瞬間凍結,內在的我被撼動,從那一刻逐漸醒來。 怎麼我好像已經好久好久好久沒有感受到自己的喜怒哀樂了呀? 在這條路途上有許多過猶不及。 姑且就當作是對於過去壓抑自我太久的反動吧! 一開始,我努力的追求快樂 但還是常常感到空虛。
心諮所的全職實習是為了符合諮商心理師考照資格的項目之一,而我在這次找全職實習的過程中,最大的心得就是,無意間少了許多「自以為這樣講會比較好」的包裝。 關於心理諮商所的兩種實習: 碩二的兼職實習:根據各學校規定不同,可能是一學期或是一學年。 碩三的全職實習:for考心理師執照用,都會是一整年。
我發現保持對於當下的覺知是一件挺容易走鐘的事情。 為什麼呢?因為「對於當下的覺知」於我如同一根棉線, 最細的那種。 但我還是很開心在認識自己的創傷以及恐懼之後,漸漸的釋放過去的種種失落,而且更警覺於自己正無意識的對未來充滿悲觀和擔憂。 全然臨在當下毫無疑問的,是非常美妙的體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在心理學領域中,留住個案的重要性,並指出年資和晤談能力並不是留住個案的關鍵。文章主張在當心理師時,不應只依賴學校教育的模式,而應有多元思考、跨系統的合作等不同觀點。作者強調在學習與實務之間存在落差,因此提倡接受整合取向的督導,並在助人技巧的教學中思考如何安心上手。
Thumbnail
一位出色的心理諮商師,不會片面追求給來訪者帶來快樂,而是努力讓他們認識到自我完整的價值。
Thumbnail
第一次走進諮商室,帶著傷痕累累的自己。溫暖的空間、流程介紹和對談內容。認識自己、探索觀點和深入對話。第五次對談,嘗試沙遊室進行對話。諮商師專業細心,讓我能聽到內心聲音,開始覺醒和領悟。多面向的自己,值得探索和了解。系列文待續。
Thumbnail
從來沒有「三歲定終身」這種話,人類是社會性動物,群體生活的意思代表在你的一生中還會遇見許許多多的人,也許沒有夠好的父母,但只要持續生活下去,總還是會遇到相知相惜的伙伴。人不會永遠孤單,最怕的是過去經驗限制了自己,固執相信自己沒有人喜歡,負面自我預言造就了孤單的結果...
Thumbnail
雖然以嚴謹的心態看待這樣的議題,卻不輕易認為這是種「病」,很多時候只是人生路途上或有磕磕絆絆、或有塵土濛濛,於是越走越遲疑,總懷疑是不是在哪裡遺落了什麼,以至於步步都深陷,且再看不見明媚風光。這時候若有個專業力量,引領你回溯、爬梳,並適時提供力量,也未嘗不是件壞事!
Thumbnail
其實我諮商啟蒙的經驗算蠻早的。在大三時開始了第一次諮商,當時是因為在感情上遇到挫折,又即將面臨要升學還是要就業的選擇,身邊的朋友也經歷過一番變遷,覺得壓力達到身心無法負荷的程度,因此想到向學校的學諮中心求助。
Thumbnail
很多時候,在職場上面臨人際關係的碰壁、完美主義的工作焦慮、被上司或同事霸凌、甚至冒牌者症候群等此類引發人情緒痛苦的狀況,挖掘到最後,皆難以跳脫個人原生家庭的影響。
Thumbnail
我舉個相對的例子:「我」-「它(我家的狗)」VS「我」-「你」的關係就會不同,前者可以是真誠、善意的互動,但不會有開放、成長及創造的互相提昇。「你」是具靈性的完整人格,不是僅有表象、本能、被動決定的「它」。「我」-「你」不是「我-你」,表示兩個獨立的個體又是相連的關係。
Thumbnail
在寫這個題目時,我腦中第一個浮現的竟是錢鍾書的【圍城】中,有句經典名言:「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雖然這句話說得諷刺辛辣,但對某些人(包括王力宏與李靚蕾)而言應該是字字寫實。
Thumbnail
知識可以壟斷嗎?所謂的知識份子,應該如薩依德所言,帶著批判,尤其批判自己的專業,不僅是為了真理,更是為了社會民眾,也就是回到「助人」的意義。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在心理學領域中,留住個案的重要性,並指出年資和晤談能力並不是留住個案的關鍵。文章主張在當心理師時,不應只依賴學校教育的模式,而應有多元思考、跨系統的合作等不同觀點。作者強調在學習與實務之間存在落差,因此提倡接受整合取向的督導,並在助人技巧的教學中思考如何安心上手。
Thumbnail
一位出色的心理諮商師,不會片面追求給來訪者帶來快樂,而是努力讓他們認識到自我完整的價值。
Thumbnail
第一次走進諮商室,帶著傷痕累累的自己。溫暖的空間、流程介紹和對談內容。認識自己、探索觀點和深入對話。第五次對談,嘗試沙遊室進行對話。諮商師專業細心,讓我能聽到內心聲音,開始覺醒和領悟。多面向的自己,值得探索和了解。系列文待續。
Thumbnail
從來沒有「三歲定終身」這種話,人類是社會性動物,群體生活的意思代表在你的一生中還會遇見許許多多的人,也許沒有夠好的父母,但只要持續生活下去,總還是會遇到相知相惜的伙伴。人不會永遠孤單,最怕的是過去經驗限制了自己,固執相信自己沒有人喜歡,負面自我預言造就了孤單的結果...
Thumbnail
雖然以嚴謹的心態看待這樣的議題,卻不輕易認為這是種「病」,很多時候只是人生路途上或有磕磕絆絆、或有塵土濛濛,於是越走越遲疑,總懷疑是不是在哪裡遺落了什麼,以至於步步都深陷,且再看不見明媚風光。這時候若有個專業力量,引領你回溯、爬梳,並適時提供力量,也未嘗不是件壞事!
Thumbnail
其實我諮商啟蒙的經驗算蠻早的。在大三時開始了第一次諮商,當時是因為在感情上遇到挫折,又即將面臨要升學還是要就業的選擇,身邊的朋友也經歷過一番變遷,覺得壓力達到身心無法負荷的程度,因此想到向學校的學諮中心求助。
Thumbnail
很多時候,在職場上面臨人際關係的碰壁、完美主義的工作焦慮、被上司或同事霸凌、甚至冒牌者症候群等此類引發人情緒痛苦的狀況,挖掘到最後,皆難以跳脫個人原生家庭的影響。
Thumbnail
我舉個相對的例子:「我」-「它(我家的狗)」VS「我」-「你」的關係就會不同,前者可以是真誠、善意的互動,但不會有開放、成長及創造的互相提昇。「你」是具靈性的完整人格,不是僅有表象、本能、被動決定的「它」。「我」-「你」不是「我-你」,表示兩個獨立的個體又是相連的關係。
Thumbnail
在寫這個題目時,我腦中第一個浮現的竟是錢鍾書的【圍城】中,有句經典名言:「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雖然這句話說得諷刺辛辣,但對某些人(包括王力宏與李靚蕾)而言應該是字字寫實。
Thumbnail
知識可以壟斷嗎?所謂的知識份子,應該如薩依德所言,帶著批判,尤其批判自己的專業,不僅是為了真理,更是為了社會民眾,也就是回到「助人」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