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興趣當成工作」背後的理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自幼的興趣是創作,尤其是畫畫。使用畫筆,一筆一筆,勾畫出屬於自己的世界,然後沉醉於有異於現實的奇幻世界,看著自己的角色在自己的世界冒險。畫畫期間是有點累啦,但是事後欣賞自己的作品,便會湧現出一股莫名的感動,就算自己未能戴著VR與自己的角色互動,只要能遠觀著自己的角色互動,便已足矣。亦因為類似原因,我很喜歡玩開發世界遊戲,譬如minecraft terraria等開放世界遊戲,因為這些遊戲滿足了我「創作異世界」的夢想。

不過,中三起,我就自願放棄成為專業漫畫家的夢想,專心讀書。不是父母反對,而是現實很難靠文創吃飯。有些人會說:「文創吃不了飯?你看看那些著名作家/漫畫家/劇作家,他們每年賺了幾個億的版稅……」那些例子,是幸存者偏差。出名的文藝作家底下,埋藏著一堆無名者的屍骸,更不用說一生潦倒貧困,死後才出名的畫家/作家(例:梵谷、卡夫卡)。

父母知道我想畫畫維生時,第一時間沒有阻止我,而是給我看一堆數據,說:「在文創界,很少人能賺取足夠維生的收入,而且你有那份堅持嗎?就算自己潦倒30年,也在所不惜嗎?」

很多父母只會用個人主觀理念,禁止子女向文創產業發展,而未曾想過透過數據分析,理性地向子女分析向文創界發展的風險。我認為,這樣比單靠「我為你好」的主觀理由,更能說服子女放棄文創,面對現實。

「是呀,能靠興趣吃飯的人,都是天選之人。我只是一介凡夫,夢想不能吃飯就拋開吧。」於是,我不再練習畫畫,不再研究人體骨架,轉而研究如何在公開考試內獲得佳績。遺憾嗎?可能吧,但是我不後悔我的選擇。

在大學4年,接觸更多商業、會計、大數據、統計學等理論後,我發現自己更適合接觸理性而實在的數據,多於感性而虛無飄渺的文創。一時之間放棄夢想,換來的是另一片更適合自己的領域。

比我年輕7年的妹妹,想成為專業畫師,詢問我的意見。我沒有阻止她,只是和她衡量成為畫師的風險,以及專業要求。因為她14歲就能靠自己接專案,賺取零用錢,確實是畫畫人才,她把畫畫當作是未來職業生涯之路。我雖然放棄了當年的夢想,看著自己的妹妹繼承自己的夢想,心裏是很欣慰啦。

為人父母,若果想勸說自己的子女「不為夢想而活」,不應用「我這樣做是為你好」為理由,禁止子女朝「賺不了錢」等產業發展;而是向子女訂下明確的指標,例如「只要你長大後不要問我拿生活費,隨你喜歡」,並用客觀事實分析子女朝「賺不了錢」的產業發展的潛在風險,親子之間便不會因職業生涯規劃的理念差異吵架。

說服別人,必須用客觀事實,不能憑主觀理念。保持著極端信念的人,很多時候觸犯了這個雷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無神論的人本主義者-碧琪的沙龍
1會員
4內容數
2022/07/27
我很喜歡閱讀那些所謂能與「高維度生物」溝通的通靈人的文章,他們彷彿真的與地球Online 管理後台溝通(雖然內容來不開什麼「光與愛」,跟那些「心靈雞湯」的作者一樣,看得多會無聊。),為無聊的日常生活增添一點樂趣。
2022/07/27
我很喜歡閱讀那些所謂能與「高維度生物」溝通的通靈人的文章,他們彷彿真的與地球Online 管理後台溝通(雖然內容來不開什麼「光與愛」,跟那些「心靈雞湯」的作者一樣,看得多會無聊。),為無聊的日常生活增添一點樂趣。
2022/07/15
自幼在一個還算和諧的家庭長大。父母健全,兄妹關係和睦,雖然經濟偶有困難,但跟其他極端的案例比起來,生活算是不錯的了。唯一一個讓我非常反感的,是家裏的宗教氣氛。
2022/07/15
自幼在一個還算和諧的家庭長大。父母健全,兄妹關係和睦,雖然經濟偶有困難,但跟其他極端的案例比起來,生活算是不錯的了。唯一一個讓我非常反感的,是家裏的宗教氣氛。
2022/06/03
就算在一個宗教家庭長大,我從小就是堅定的無神論者。萬天神佛即然不能為人們渡過人間疾苦,那宗教的存在意義是什麼?我們都是要自己經歷苦難的,那為什麼不拜自己為神?比起看不見、摸不著的概念體,只有自己最愛自己。
2022/06/03
就算在一個宗教家庭長大,我從小就是堅定的無神論者。萬天神佛即然不能為人們渡過人間疾苦,那宗教的存在意義是什麼?我們都是要自己經歷苦難的,那為什麼不拜自己為神?比起看不見、摸不著的概念體,只有自己最愛自己。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啊!那個沒辦法養家,好好讀書比較有用 穩定工作,把這個當副業或是興趣就好
Thumbnail
啊!那個沒辦法養家,好好讀書比較有用 穩定工作,把這個當副業或是興趣就好
Thumbnail
感謝世界上有這麼多人利用各種頻道做了無私且深入淺出的分享,我受到最大的啟發,是開始清點自己關於金錢的慣性思想,以及某種神秘的、經較長時間回顧才看得比較清楚的循環,心理負擔釋放滿多。 如果要對最初的養成做追憶,其實應該會演變成價值觀、人生觀,那我就想到什麼寫什麼吧。 1.做什麼事情很快就會分「有
Thumbnail
感謝世界上有這麼多人利用各種頻道做了無私且深入淺出的分享,我受到最大的啟發,是開始清點自己關於金錢的慣性思想,以及某種神秘的、經較長時間回顧才看得比較清楚的循環,心理負擔釋放滿多。 如果要對最初的養成做追憶,其實應該會演變成價值觀、人生觀,那我就想到什麼寫什麼吧。 1.做什麼事情很快就會分「有
Thumbnail
其實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創作 無論你的媒材是:文字、音樂、圖像、工藝、自造者、電腦語言、產品開發......任何類項
Thumbnail
其實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創作 無論你的媒材是:文字、音樂、圖像、工藝、自造者、電腦語言、產品開發......任何類項
Thumbnail
“不務正業”~ 人之常情。 很多人小時候沒錢接觸,沒時間去挖掘自己的特別。 有機會找到自己所愛,自己所能做的貢獻。 是很幸福的事情。 如果繞了遠路,有讓自己找到目標,其實不是白白浪費過去的時間。 ----
Thumbnail
“不務正業”~ 人之常情。 很多人小時候沒錢接觸,沒時間去挖掘自己的特別。 有機會找到自己所愛,自己所能做的貢獻。 是很幸福的事情。 如果繞了遠路,有讓自己找到目標,其實不是白白浪費過去的時間。 ----
Thumbnail
藍色時期說「將人生大半都花在喜歡的事情,不是很普通的事嗎?」 我現在學畫才學了半年,但現在突然有種想要將畫畫這件事變成我生活中花最多時間、最重要的事,不知道可不可行? 其實,我大學念的是企管系、研究所念財金所、畢業之後在銀行上班4年,後來發現金融業真的不是我想要的東西,所以後來就離職了,離職之後就一
Thumbnail
藍色時期說「將人生大半都花在喜歡的事情,不是很普通的事嗎?」 我現在學畫才學了半年,但現在突然有種想要將畫畫這件事變成我生活中花最多時間、最重要的事,不知道可不可行? 其實,我大學念的是企管系、研究所念財金所、畢業之後在銀行上班4年,後來發現金融業真的不是我想要的東西,所以後來就離職了,離職之後就一
Thumbnail
這篇文在今天刊登在〈金門日報〉,私心來說我很喜歡這篇文章,因為這是真實發生在我生活中的例子;與大家分享. 如果覺得我作品不錯,可以拍拍手讚賞支持我嗎?
Thumbnail
這篇文在今天刊登在〈金門日報〉,私心來說我很喜歡這篇文章,因為這是真實發生在我生活中的例子;與大家分享. 如果覺得我作品不錯,可以拍拍手讚賞支持我嗎?
Thumbnail
後來身邊的朋友孩子慢慢長成可以學點什麼的年紀,姊姊總問我:「如果你有孩子,你會讓他學什麼?」「畫畫。」那時我好像是這麼答的。
Thumbnail
後來身邊的朋友孩子慢慢長成可以學點什麼的年紀,姊姊總問我:「如果你有孩子,你會讓他學什麼?」「畫畫。」那時我好像是這麼答的。
Thumbnail
在幾年前,那時候孩子還小,大概是一歲半的年紀。創造團體經驗讓孩子有學習群居的機會,我很熱衷於為孩子找伴,在地的全職媽媽們也都是這樣做,這是現在社會的狀態,大多數父母為了獨生子女,扭轉人際學習劣勢的做法吧。
Thumbnail
在幾年前,那時候孩子還小,大概是一歲半的年紀。創造團體經驗讓孩子有學習群居的機會,我很熱衷於為孩子找伴,在地的全職媽媽們也都是這樣做,這是現在社會的狀態,大多數父母為了獨生子女,扭轉人際學習劣勢的做法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