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學霸沒關係|一起讀《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與高敏感小孩相處的時候,偶爾會有看到小時候的自己的錯覺,那些原本被自己遺忘的過去,隨著與小孩生活的時光,不時地浮現。在明白高敏感特質之後,對於自己過去總是侷促不安似乎有了解答。

高敏感不是一種疾病,是一種特質,跟自閉症或是注意力不集中是完全不同的。高敏感的人對於很多事情都有細膩的觀察,他們常常是注意力非常集中,甚至是因為比其他人更容易接受外界的刺激,導致比平常人容易累。也因為對於環境變化的感受比其他人強烈,在適應上也會花更長的時間。

《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這本書中寫了很多如何與高敏感孩子相處的方式,內容非常豐富,因此在這篇文章中,我提出幾個比較有感觸的部分給大家參考。


作息規律性

雖然我不是一個相當有紀律的媽媽,可絕對會優先滿足小孩的生理需求,小孩的生理需求沒有被滿足,就非常容易情緒失控,在生理需求被滿足之後,才能有效溝通。另外我也有一些很堅持的習慣,像是會在睡前把所有東西歸位落實「在什麼地方做什麼事」。例如小孩會坐以後只要吃飯時間就跟我們一起在餐桌前就坐,讓他習慣吃東西就要來餐桌;他稍微聽明白我們的話以後,就帶他一起收拾玩具,每天都把東西放回原位;他會自己換衣服之後,我會準備好隔天的校服放在固定的位置,他起床之後會自己去換。

其實這些都是小事,可從小地方養成規律習慣,穩定情緒不焦慮。


創造適合孩子的環境

創造適合孩子的環境真的非常重要,你知道你的小孩在什麼環境下最自在嗎?如果小孩很怕吵,帶他到吵雜的環境,小孩一定很焦慮。讓小孩在適合自己的環境生活,接受小孩的特質、尊重他的喜好,一定可以找到跟小孩相處的最佳模式。

瞭解孩子、保護孩子、鼓勵孩子,同時堅持該有的行為準則。


注重細節

高敏感的小孩非常注重細節,他們會在意你根本沒注意到的小地方,舉個例子來說,某一次我媽拿了日本仙貝給我家小孩吃,拆開以前她先把仙貝壓碎成幾塊,再倒出來給他。我知道我媽的用意是擔心孫子吃太大口噎到(就是一種長輩怕你冷的心情),結果我家小孩就記住了。前幾天我在家裡拿仙貝給他,他對我說:「媽媽,妳要先壓碎喔!」當下我立刻說:「為什麼要壓碎?直接吃就好啦!」(我沒說出口的是:仙貝就是要一整塊吃才好吃啊!)結果我家小孩立刻紅了眼眶對我說:「可是婆婆都這樣做!」我跟他說:「不用壓碎可以直接吃!」

(為了一塊仙貝解釋了很多)

我在想,對他而言,經驗是很重要的,他沒辦法接受太劇烈的變動,於是有了這樣的經驗,自然而然認為這就是「真理」。

(當然這世上沒有絕對的事,關於這個部分我們還在努力讓他接受各種多元的狀況。)


適時給予決定權

適時的讓小孩做決定也是重要的,除了可以讓小孩察覺自己的喜好,也讓他們擁有支配某些事情的權利,可以從很小的地方開始,像是問他要穿哪雙襪子、想要帶哪個玩具出門、晚餐想吃什麼等等,在父母都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讓小孩做自己,可以建立責任感及安全感。


處理情緒

我覺得教養路上最困難的一件事就是處理情緒,即便長大成人的我們也沒辦法時時刻刻都將自己的情緒處理好,何況是教小孩?

高度敏感兒童會受到家長情緒的強烈影響,家長必須設法保持冷靜、快樂、健康。這樣一來,你的情緒才會穩定,孩子也才會穩定。

與其說要教小孩處理情緒,不如先學習把自己的情緒處理好。人有情緒是正常的,不需要因為恐懼或悲傷而感到沮喪、也不需要因為憤怒而否定自己。正視情緒,然後處理它、消化它。回想起自己的小時候,父母根本沒那麼多時間去探究我們的情緒,也無暇去照顧自己的情緒,傳統都用「乖」或「不乖」去討論一個小孩,似乎情緒「看似」穩定,「聽話」就是「乖」,反之就是「不乖」。

其實無論是大人小孩,都不需要這種標籤,「乖」或「不乖」沒有實質意義,只是別人的眼光。無論是否為高敏感的小孩,都需要有一個像大樹一樣的大人在身邊,替他們遮蔽那些不必要的眼光帶來的傷害。

高敏感的小孩有時候會很沒安全感,在感到環境變動、他人情緒變化的時候特別容易如此。因此大人首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小孩都在旁邊看著呢!

好好照顧自己不是自私。好好照顧自己其實就是在體貼孩子。


最後就是,無論家裡有沒有高敏感的孩子,都可以根據每個家庭成員不同的「氣質」找出最適合的相處模式。小孩不是大人的延伸,他們是獨立的個體,請不要忘記那句話,「如果你想要擁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孩子,你必須願意擁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孩子。」平等的家人關係、互相欣賞,是最美好的成長方式,無論對大人或小孩都是。

希望大家在養育小孩的過程中,都能重新成長,療癒那些不夠圓滿的小時候。

(還有更多沒提到的內容也都很精彩,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文本來讀。)


註:斜線皆為引文,出自《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

raw-image

上篇傳送門:不是學霸沒關係|一起讀《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上)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點擊小愛心,鼓勵我持續寫作。我會將文章持續更新在《王小姐的點讀筆》,歡迎您追蹤我的專題,或用一杯大熱拿訂閱。祝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fe捧烹
30.8K會員
231內容數
從2021年開始頻率不一的更新文章,集結我在各方面的心得。 在各個專題分類中,紀錄著我對各種不同事物的熱情與努力,希望這份熱情與溫暖能夠透過文字傳遞給更多人。 你好,我是王小姐,一個老新竹人。
Life捧烹的其他內容
2024/01/25
父母的個人成長和過去經歷都會影響教養小孩的方式。推薦大家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對教養和自我成長都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Thumbnail
2024/01/25
父母的個人成長和過去經歷都會影響教養小孩的方式。推薦大家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對教養和自我成長都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Thumbnail
2023/01/31
要不要帶小孩出國旅遊?想起疫情以前每次帶小孩出國都會被說:「他那麼小以後不會記得啦!」(疫情前小孩未滿兩歲)他記不記得真的不重要啊!帶小孩出國,那些回憶是屬於全家人的,他記不記得不是重點,重點是身為爸媽的我們永生難忘。
Thumbnail
2023/01/31
要不要帶小孩出國旅遊?想起疫情以前每次帶小孩出國都會被說:「他那麼小以後不會記得啦!」(疫情前小孩未滿兩歲)他記不記得真的不重要啊!帶小孩出國,那些回憶是屬於全家人的,他記不記得不是重點,重點是身為爸媽的我們永生難忘。
Thumbnail
2022/12/13
很常聽到人說:「唉唷他還小,不懂啦!」其實小孩都懂,只是沒有說出來。正在育兒的你,千萬不要抱有這樣的心態。
Thumbnail
2022/12/13
很常聽到人說:「唉唷他還小,不懂啦!」其實小孩都懂,只是沒有說出來。正在育兒的你,千萬不要抱有這樣的心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你會覺得你的孩子很難帶嗎? 你會覺得你的孩子特別難搞嗎? 甚至你覺得…孩子根本是個磨娘精!? 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那麼… 你的孩子很可能是高敏兒! . 高敏特質可能有多種樣貌,例如: →容易感到恐懼 →易受到驚嚇 →面對陌生環境容易感到緊張 →特別執著/堅持度高 →對聲音或氣味非常敏感 →很在意旁人
Thumbnail
你會覺得你的孩子很難帶嗎? 你會覺得你的孩子特別難搞嗎? 甚至你覺得…孩子根本是個磨娘精!? 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那麼… 你的孩子很可能是高敏兒! . 高敏特質可能有多種樣貌,例如: →容易感到恐懼 →易受到驚嚇 →面對陌生環境容易感到緊張 →特別執著/堅持度高 →對聲音或氣味非常敏感 →很在意旁人
Thumbnail
我知道這的確不容易,我自己也常常因為理智線斷掉而變成吼媽,但正是因為不容易,才要持續練習。 坊間的教養育兒書籍百百種,但就像書中所說的:父母需要的不是育兒技巧,而是「耐心」,比起聰明的腦袋,更重要的是「寬容的心態」。 對孩子寬容,也對自己寬容,放下焦慮和不安,才能看見孩子的高敏感天賦!
Thumbnail
我知道這的確不容易,我自己也常常因為理智線斷掉而變成吼媽,但正是因為不容易,才要持續練習。 坊間的教養育兒書籍百百種,但就像書中所說的:父母需要的不是育兒技巧,而是「耐心」,比起聰明的腦袋,更重要的是「寬容的心態」。 對孩子寬容,也對自己寬容,放下焦慮和不安,才能看見孩子的高敏感天賦!
Thumbnail
我人生中最大的挑戰莫過於生下了「高敏感」孩子,對身為母親的我而言可謂「全面性」的難搞,也足以毀壞整個家庭功能的運作,更對父母的身心健康造成了難以言喻的影響,所以要翻轉「高敏感」所帶來的負面觀感,實在很需要先同理父母,而這本《看見孩子的高敏感天賦》便精準點出了身為父母的難處與心理狀態,進而娓娓道來養育
Thumbnail
我人生中最大的挑戰莫過於生下了「高敏感」孩子,對身為母親的我而言可謂「全面性」的難搞,也足以毀壞整個家庭功能的運作,更對父母的身心健康造成了難以言喻的影響,所以要翻轉「高敏感」所帶來的負面觀感,實在很需要先同理父母,而這本《看見孩子的高敏感天賦》便精準點出了身為父母的難處與心理狀態,進而娓娓道來養育
Thumbnail
第一次知道「高敏感族群」是拜生產所賜,當時每天總有無限個疑問,不懂為什麼會有一種生物對任何事情的反應都非常激烈,而且對任何事情總有許多意見,明明還只是個嬰兒,為何會有如此龐大的情緒困擾?也因為如此有好長一段時間讓我們家幾乎隨時充斥著哭鬧聲,整個家庭氣氛籠罩在一觸即發的愁雲慘霧中。 等到孩子稍大一點之
Thumbnail
第一次知道「高敏感族群」是拜生產所賜,當時每天總有無限個疑問,不懂為什麼會有一種生物對任何事情的反應都非常激烈,而且對任何事情總有許多意見,明明還只是個嬰兒,為何會有如此龐大的情緒困擾?也因為如此有好長一段時間讓我們家幾乎隨時充斥著哭鬧聲,整個家庭氣氛籠罩在一觸即發的愁雲慘霧中。 等到孩子稍大一點之
Thumbnail
三歲前形影不離的我們,從來沒想到我的孩子有高敏感(High Sensitive)特質,直到上了小班這一切有了不同的面向。老師告訴我每天劇烈反抗著進入校門的他有著高需求且高敏感的個性。我的天啊!這是什麼?第一次當媽我一路上對高敏的追逐。 慢慢探討後發現其實「高敏是種天賦」。
Thumbnail
三歲前形影不離的我們,從來沒想到我的孩子有高敏感(High Sensitive)特質,直到上了小班這一切有了不同的面向。老師告訴我每天劇烈反抗著進入校門的他有著高需求且高敏感的個性。我的天啊!這是什麼?第一次當媽我一路上對高敏的追逐。 慢慢探討後發現其實「高敏是種天賦」。
Thumbnail
與高敏感小孩相處的時候,偶爾會有看到小時候的自己的錯覺,那些原本被自己遺忘的過去,隨著與小孩生活的時光,不時地浮現。在明白高敏感特質之後,對於自己過去總是侷促不安似乎有了解答。
Thumbnail
與高敏感小孩相處的時候,偶爾會有看到小時候的自己的錯覺,那些原本被自己遺忘的過去,隨著與小孩生活的時光,不時地浮現。在明白高敏感特質之後,對於自己過去總是侷促不安似乎有了解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