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情緒勒索迷霧了嗎? (FOG) Fear, Obligation & Guilt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著名心理學家Susan Forward提到情緒勒索給人的感覺

會有點讓人搞不清楚,好像迷霧一般

讓被勒索者好像在fog 當中,找不到方向

FOG (迷霧)的觀念,指的是

(Fear ) 恐懼

(Obligation) 義務,責任

(Guilt) 罪惡感

以上的三招,

讓身陷於這些感覺的被勒索者

常會摸不著頭緒,找不到北,陷在迷霧陣一般

於是讓被勒索者被勒索成功。什麼是FOG 呢?

(1)Fear 恐懼

會對你大叫

如果你不按照我的要求做,有你好看的

要是你跟我離婚,就再也別想看到孩子

你要是離開我,我就去自殺

把你開除,失去了工作

為甚麼一些人會對恐懼特別敏感呢?

可能來自於童年的經驗,特別是父母常用威脅的方式

大聲的態度,孩子就會順從討好的方式

要不然衝突會更大,威脅到孩子的生存

長大後,遇到類似的情況,會不自覺的用之前的方式

會喚起童年的創傷的制約反應,於是就順從了勒索者的要求

要如何面對呢?

我會協助個案

可以重新理解和覺察自身的情境

已經跟之前不一樣了

現在的自己,不在是童年的自己

現在已是成人,可以為自己發聲

此外,重新學習與人溝通的方式

不再用討好順服的方式與人交往

也是一個重要的方法。

(2)Obligation 義務或責任

付出和義務不一樣,前者是自己選擇的

後者是讓人覺得不舒服,而不得不做

勒索者會用巧妙的言語,將要求轉換成了我們應盡的義務

讓聽到的人,身上無形的被扣了一個大帽子

尤其是在父母和子女的關係中

在臨床經驗中

我常聽到是許多子女的無奈

例如:

好孩子應該要孝順,要順從父母的話

孝順的女兒應該多陪陪父母

是我欠他們的,誰要他們是我的家人

他們為我做了那麽多,我不能拒絕他們的請求

這應該是我的責任,我不做就沒人做了

朋友之間,會聽到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難道你不能幫個忙嗎?

有些人常有自我犧牲的情懷

做多了,多做了

可能會被人當作理所當然

沒做反而會被責怪

在婚姻關係中也是如此

有時,因為對孩子的責任

沒有辦法離開婚姻

在工作中被上司情緒勒索了

能力越好,就做越多的事,心中充滿了委屈

可以想想付出和義務的不同

是否可以自由的選擇和適時的建立界限

raw-image


(3) Guilt 罪惡感

罪惡或內疚感,是對傷害、欺騙他人等行為的一種心理反應

是源自於人類道德和良心的自我要求

但過度的的內疚感,會讓我們有錯誤的行為

如果我不這麽做,我會感到內疚

如果我不去付出,我會覺得很自私、沒有愛心

如果我不借錢給你,會覺得我不是個夠義氣的朋友

為甚麼會如此呢?

是因為勒索者會化身變成像受害者一樣

會喚起原本就容易內疚的我們

讓我覺得如果不按照他的要求做

他就會受到傷害,而這是我的錯

為了不要讓自己的罪惡感加深

於是乎就妥協自己,配合了他人

情緒勒索者會說

這都是你的錯!!!

聽到的人

若是比較玻璃心,或是特別容易反省自己

真的就會覺得是自己的錯,於是就配合對方

有些夫妻喜歡翻舊帳,讓對方內疚

也是在用情緒勒索與伴侶相處

不是用尊重和愛,這樣的關係會充滿緊張

或是有些人會用負面評比

在家中,你不如你的姊姊

工作的主管說,你不如同事

以上會讓人真的覺得自己不夠好

細想一下,當別人這麼說,

這是欲加之罪,還是事實呢?

假如不是事實,我們也不必因此而有深的罪惡感

姜尚文諮商心理師撰文

更多好內容,歡迎收聽《懂心理,調出好關係》podcast

「你被 情緒勒索 迷霧了嗎?(FOG): Fear, Obligation & Guilt」

歡迎追蹤收聽 懂心理,調出好關係 podcast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官網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FB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的沙龍
8會員
37內容數
2023/11/28
焦慮其實是一個好指標, 一個好的引路人, 帶領我們去覺察自己可能的核心情緒, 與焦慮或不舒服的情緒共處一段時間, 是幫助自己感受自己情緒的重要入門。
Thumbnail
2023/11/28
焦慮其實是一個好指標, 一個好的引路人, 帶領我們去覺察自己可能的核心情緒, 與焦慮或不舒服的情緒共處一段時間, 是幫助自己感受自己情緒的重要入門。
Thumbnail
2023/11/22
這個社會似乎不太允許我們去慢慢經歷我們的傷痛, 而是希望我們快速復原, 而且是越快越好, 我有許多的個案,正面臨著身心的症狀, 為了求生存,仍然要去工作,去上學, 他們一邊要忍受身心的不適, 一邊一樣的要將工作完成, 沒有辦法停下來休息, 實在是很辛苦。
Thumbnail
2023/11/22
這個社會似乎不太允許我們去慢慢經歷我們的傷痛, 而是希望我們快速復原, 而且是越快越好, 我有許多的個案,正面臨著身心的症狀, 為了求生存,仍然要去工作,去上學, 他們一邊要忍受身心的不適, 一邊一樣的要將工作完成, 沒有辦法停下來休息, 實在是很辛苦。
Thumbnail
2023/10/31
美國教育部針對雙親家庭的學齡後兒童做了調查, 爸爸參與照護比較多的小孩, 學校成績比較好,而參與的課外活動越多,小孩幸福感越高。 所以,爸爸參與越多孩子的活動,越能提升孩子的表現。 這是真的嗎?我們有甚麼男主外女主內的迷思呢?
Thumbnail
2023/10/31
美國教育部針對雙親家庭的學齡後兒童做了調查, 爸爸參與照護比較多的小孩, 學校成績比較好,而參與的課外活動越多,小孩幸福感越高。 所以,爸爸參與越多孩子的活動,越能提升孩子的表現。 這是真的嗎?我們有甚麼男主外女主內的迷思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有時候父母會把對孩子的愛 視為「犧牲」 而容易產生情緒勒索的行為模式。 情緒勒索是一種利用恐懼(Fear)義務(Obligation)和罪惡感(Guilt)在關係中控制他人的行為。情緒勒索其實源自於合理的慾望,像是渴望被愛、被需要、安全感、價值感,或是希望受到他
Thumbnail
有時候父母會把對孩子的愛 視為「犧牲」 而容易產生情緒勒索的行為模式。 情緒勒索是一種利用恐懼(Fear)義務(Obligation)和罪惡感(Guilt)在關係中控制他人的行為。情緒勒索其實源自於合理的慾望,像是渴望被愛、被需要、安全感、價值感,或是希望受到他
Thumbnail
如果對於此心理狀態有所瞭解,不難發現在我們的周遭的人際應對上或多或少都會出現的問題。
Thumbnail
如果對於此心理狀態有所瞭解,不難發現在我們的周遭的人際應對上或多或少都會出現的問題。
Thumbnail
著名心理學家Susan Forward提到情緒勒索給人的感覺 會有點讓人搞不清楚,好像迷霧一般 讓被勒索者好像在fog 當中,找不到方向 FOG (迷霧)的觀念,指的是 (Fear ) 恐懼 (Obligation) 義務,責任 (Guilt) 罪惡感 以上的三招, 讓身陷於這些感覺的被勒索者
Thumbnail
著名心理學家Susan Forward提到情緒勒索給人的感覺 會有點讓人搞不清楚,好像迷霧一般 讓被勒索者好像在fog 當中,找不到方向 FOG (迷霧)的觀念,指的是 (Fear ) 恐懼 (Obligation) 義務,責任 (Guilt) 罪惡感 以上的三招, 讓身陷於這些感覺的被勒索者
Thumbnail
根據我的臨床經驗,和Susan Forward 在情緒勒索書中所提 我想跟大家分享,如何抵擋他人的情緒勒索 在分享之前, 除了先辨識出四種情緒勒索者: 施暴者,自虐者,悲情者和欲擒故縱者 此外也需要覺察情緒勒索中的迷霧現象 FOG( fear ,obligation ,guilt)對自身的心理影響
Thumbnail
根據我的臨床經驗,和Susan Forward 在情緒勒索書中所提 我想跟大家分享,如何抵擋他人的情緒勒索 在分享之前, 除了先辨識出四種情緒勒索者: 施暴者,自虐者,悲情者和欲擒故縱者 此外也需要覺察情緒勒索中的迷霧現象 FOG( fear ,obligation ,guilt)對自身的心理影響
Thumbnail
前幾天線上演講時,有參與者問我甚麼是情緒勒索,當下雖然有簡單回應了聽眾,但我仍有點在意急忙之下,不確定是否回應恰當,那就剛好將之整理成文章,也闡述一下我對情緒勒索的想法。
Thumbnail
前幾天線上演講時,有參與者問我甚麼是情緒勒索,當下雖然有簡單回應了聽眾,但我仍有點在意急忙之下,不確定是否回應恰當,那就剛好將之整理成文章,也闡述一下我對情緒勒索的想法。
Thumbnail
情緒勒索 Emotional blackmail 由心理治療學家蘇珊·福沃德(Susan Forward)發揚的詞彙,意指一種在關係中不願意為自己的負面情緒負責,並企圖以威脅利誘控制他人的行為模式。
Thumbnail
情緒勒索 Emotional blackmail 由心理治療學家蘇珊·福沃德(Susan Forward)發揚的詞彙,意指一種在關係中不願意為自己的負面情緒負責,並企圖以威脅利誘控制他人的行為模式。
Thumbnail
別讓「情緒勒索」成為壓垮人際關係的最後一根稻草。
Thumbnail
別讓「情緒勒索」成為壓垮人際關係的最後一根稻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