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https://robertneuburger.fr/2020/08/27/example-post-2/
這篇文章想分享給你,我讀
缺愛這本有趣的書以後,產生的三個理解與思考。
這本書很有意思,告訴我們人無法獨立於族群存在,其背後的原理。這個原理基礎走的是「存在主義心理學」,也就是用存在主義,去研究心理現象,形成學問。
主旨:我連結,我存在
在存在主義心理學的價值觀中,我們任何一個人,都同時屬於三個世界:
- 周圍世界:物理意義上,自己的存在
- 內在世界:我們的內在自我
- 人際世界:我們與自己周圍的人,組成的關係
而本書著重於第三個世界,人際世界,的建築與理解。
從「連結」的這個角度,本文章收錄的三個思考如下
- 服務是什麼?服務是透過深度「連結」,為他人創造價值。
- 關係是什麼?關係是透過身份「連結」,與他人成為群體。
- 創作是什麼?創作是透過作品「連結」,為他人貢獻價值。
思考#1:服務業的本質,是透過深度連結,為他人創造價值。
在人際世界構建自己的存在,其實是靠著他人來讓自己存在。跟什麼人,構建什麼關係,這個過程本身,就決定了你是怎樣的人,會以怎麼樣的方式存在。我在與妳相處時的我,與我不在與妳相處時候的我,會是兩個不同的我。
例如陪玩平台,裡面的陪陪透過與老闆連結,為老闆創造價值。這個價值以陪伴,語音聊天,一起玩遊戲的形式出現。老闆的需求,也可以解釋成想要與某些人產生連結,進而增加自己的存在感,得到自己。
思考#2:我連結,我存在;構建關係,構建自己的存在。
當人組成一個群體時,他們的情感,思想,行為,與他們作為個體時完全不同。
值得注意,用來分析「人」的時候,建立的三個維度為:
這三者有著細微的關係,值得慢慢思考研究,看如何有效使用。
當我們扮演不同的角色,我們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思想,行為,也會不同。
例如我們知道東方以家族為重心,西方與社群為中心。這表示「個體價值觀」在東方主要由家族給予,而西方則是在社群上獲得。但我覺得台灣由於西化程度高,年輕人找歸屬感還是在社群上取得居多。
我們每個人都有多個身份,每個身份都在某段關係中。當我們構建關係,其實也在成立自己的身份。當我們有了身份,那也構建了自己的存在。
思考#3:藝術家透過創作,來建立與他人的連結,構建自己的存在。
藝術家自閉,少與外界聯繫,但用創作去與人連結,創造存在感。
並非用作品,而是用創作來創造存在感。因為「創作的過程」,其實就是在與這個世界產生聯繫,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外化為一個作品。這個「獲得作品」的過程本身,就是在建立關係,創造存在感。
這個點很好,也可以用在筆記與文章創作上。
我在寫文章的時候,也是將自己的內心世界,外化成為文章,試著讓文章去與他人建立連結。我在寫筆記的時候,也是將自己當下的理解,外化成筆記,試著讓筆記去與未來的自己做連結。我在寫日誌的時候,也是將自己的行為,外化成日誌,試著讓日誌解釋過去的自己。
突然想到,這樣體裁與情緒其實可以有個連結
這三種體裁,你又是怎麼理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