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台灣人在日本釀酒的故事】Ch.1 一切一切的原點 滋賀縣富田酒造「七本鎗」-Sec.2 試煉的開始 蒸米與放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第一天入住時富田先生便告知我隔天早上9點進公司即可,心裡想著怎麼會這麼晚呢?難不成又因為我日文不好聽錯了?幾分忐忑不安下,第一天上工還是提早了一些、8點30分左右進公司,在打卡、換裝等一陣混亂後,下一秒發現人已站在「甑(こしき)」(註1)的旁邊,等待把蒸好的米用起重機吊出、投入「放冷機(ほうれいき)」(註2)裡放冷了。

秋冬之際的早晨、藏內基本上都是充滿寒氣的,蒸米時的熱氣一遇冷空氣便凝結成水滴,特別是周遭環境若有較冰冷的材質、如玻璃或金屬等,介質表面馬上就會凝結出露水,所以對像我這樣戴眼鏡的人真的是相當苦惱,因為鏡片起霧根本看不到眼前的一切啊!

蒸米投入放冷機後,沾黏在蒸布(網子)上剩餘的米粒也必須盡可能地不要浪費,得用手去將米粒播離蒸布,但畢竟是剛蒸完不久的白米、溫度可是相當高的,儘管如此還是被要求必須徒手將高溫炙熱的米粒從蒸布上撥入放冷機裡。

raw-image

撥完蒸米後,馬上又被呼喚去將放冷機上的蒸米給攪拌、翻面,因為放冷機的運作原理是從輸送帶下方送進冷空氣,如不攪拌、翻面,則會造成蒸米的散熱不均,且黏住的米糰內部亦無法散熱,再加上富田酒造採用的是在放冷機上直接散佈「麴菌(こうじきん)」(註3)的製麴方式,因為這兩個因素,所以必須反覆地將蒸米攪拌、翻面。

當時富田杜氏有遞給我一個“類似飯匙的塑膠板“輔助蒸米之攪拌、翻面,但就連這樣看似簡單、使用道具攪拌、翻面的動作竟也是充滿職人經驗的,因為我的不熟練,在幾次翻剷後,手掌背的部分因反覆地摩擦到放冷機輸送帶,竟然摩到破皮出血。

raw-image
raw-image

經過放冷機放冷後的蒸米會依照不同使用需求、降到不同溫度後分別被送往「麴室(こうじむろ)」(註4)、「酒母室(しゅぼしつ)」(註5)、以及「仕込室(しこみしつ)」(註6),因為第一天上工完全沒讓我接觸到這些,之後會再深入說明這個部分。

由於那時的我對清酒整體的釀造流程還不是很了解,現在想想終於知道為什麼當時會要我9點才進公司了,因為一般來說從開始蒸米到完成的時間大約是40~60分鐘,而具體的時間長短則會依據酒米品種、精米步合、農家產地、當日氣候、白米含水量、浸漬時間長短、稻米收成後存放時間之長短、精米後存放時間之長短以及酒質設定…等多種因素而調整,非常吃「釜屋(かまや)」(註7)的個人長期經驗。

使用過後的蒸米機與放冷機零件上沾粘殘留著許多白米,熱水浸泡後、使用「束子(たわし)」(註8)便可輕鬆刷落,而放冷機輸送帶隙縫上卡住的米粒則必須用高壓水槍噴射清洗,就這樣不斷地清洗大大小小各種零件,以及將放冷機輸送帶上的米粒給清乾淨後,天色也漸黑了,最終將地板的積水清除、風乾,拖著筋疲力盡的身軀,結束了第一天的試煉。(未完待續…)

raw-image

註1:甑(こしき),蒸米用的機器,類似蒸籠、利用水蒸氣由下而上蒸發之原理,將白米給蒸熟。

註2:放冷機(ほうれいき),將蒸米降溫的機器,可依照目的需求之不同,上下調節冷空氣的出力大小。

註3:麴菌(こうじきん),這裡指米麴菌、學名:Aspergillus oryzae,其菌絲長度可達肉眼可見之0.01公分,因稻米本身不含糖分、無法直接透過酵母菌進行酒精發酵,故必須先透過麴菌所分泌之糖化酵素將稻米內所含之澱粉給糖化、轉化成葡萄糖。

註4:麴室(こうじむろ),利用麴菌在蒸米上繁殖、進而形成米麴之作業場所,通常必須維持高溫、及一定濕度之作業場所。

註5:酒母室(しゅぼしつ),清酒開始正式釀造作業前,透過小型(小規模、小桶槽)釀造,先行繁殖、培育大量酵母菌之場所。

註6:仕込室(しこみしつ),擺放釀造桶槽、清酒正式釀造發酵作業之場所。

註7:釜屋(かまや),負責米的清洗、浸漬與蒸米等作業人員之俗稱,屬酒造業職稱之專門用語。

註8:束子(たわし),據說是日本三大發明之一,使用植物纖維綑綁成束、類似刷子之清潔用品,現今在日本仍是相當常見的用來刷洗東西的道具。

聲明:本文未經本人合法同意或授權,不得將全部或部分內容,以任何形式改作、編輯、租用、移轉、出售、轉載、重製、散佈、出版、展示、傳輸、傳播或任何目的之使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旅日清酒釀酒師 阿誌的沙龍
2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沖繩參觀啤酒廠大致上就3個重點: 1.一定要事前網路預約,才能喝到免費的啤酒。 2.雖然此行特地預約上班日,但也不一定看得到生產線運作,運氣運氣囉! 3.如果是自駕旅行,同行友人絕對要有個"指定駕駛"。 千萬別在日本酒駕,既不安全也有損國際形象啊啊啊~
Thumbnail
在沖繩參觀啤酒廠大致上就3個重點: 1.一定要事前網路預約,才能喝到免費的啤酒。 2.雖然此行特地預約上班日,但也不一定看得到生產線運作,運氣運氣囉! 3.如果是自駕旅行,同行友人絕對要有個"指定駕駛"。 千萬別在日本酒駕,既不安全也有損國際形象啊啊啊~
Thumbnail
啤酒釀造和麵包發酵都需要時間,建立關係也是。
Thumbnail
啤酒釀造和麵包發酵都需要時間,建立關係也是。
Thumbnail
《贈漁翁 》唐末至五代 · 韋莊 草衣荷笠鬢如霜,自說家編楚水陽。 滿岸秋風吹枳橘,遶陂煙雨種菰蔣。(遶 jiau6, 枳tsi2,橘kut,蔣tsiong) 蘆刀夜鱠紅鱗膩,水甑朝蒸紫芋香。(鱠kue3,甑tsing3, 膩ni7) 曾向五湖期范蠡,爾來空闊久相忘。(蠡le6,爾ni6)
Thumbnail
《贈漁翁 》唐末至五代 · 韋莊 草衣荷笠鬢如霜,自說家編楚水陽。 滿岸秋風吹枳橘,遶陂煙雨種菰蔣。(遶 jiau6, 枳tsi2,橘kut,蔣tsiong) 蘆刀夜鱠紅鱗膩,水甑朝蒸紫芋香。(鱠kue3,甑tsing3, 膩ni7) 曾向五湖期范蠡,爾來空闊久相忘。(蠡le6,爾ni6)
Thumbnail
前輩領著我到了八樓電梯但是往下走樓梯,我納悶為什麼不直接到七樓?我們下了半層樓到了一扇門,這既不是七樓也不是八樓,簡直就是哈利波特的九又四分之三月台!
Thumbnail
前輩領著我到了八樓電梯但是往下走樓梯,我納悶為什麼不直接到七樓?我們下了半層樓到了一扇門,這既不是七樓也不是八樓,簡直就是哈利波特的九又四分之三月台!
Thumbnail
我意外的非常喜歡製麴,所有的步驟都需要手眼專注,思路必須清晰,看起來像是重複的動作,其實都會步步調整,像是一場自己的修行。
Thumbnail
我意外的非常喜歡製麴,所有的步驟都需要手眼專注,思路必須清晰,看起來像是重複的動作,其實都會步步調整,像是一場自己的修行。
Thumbnail
今天是出發去岩國市本藏的日子。出門時,街道上靜的似連路燈都還在沉睡,起飛的時候,正巧碰上曉光初臨,一切是這麼的早。
Thumbnail
今天是出發去岩國市本藏的日子。出門時,街道上靜的似連路燈都還在沉睡,起飛的時候,正巧碰上曉光初臨,一切是這麼的早。
Thumbnail
廚房清明節的前後,是梅子結果的季節,農家也開始採收梅子。 去年(2019年)的這個時節,友人阿嘉給了我一小瓶她前年(2018年)做的梅酒。她的梅酒是有添加伏特加的浸泡酒,對於不擅長喝酒的我來說,其實一小杯就可以讓我睡上一覺(笑)
Thumbnail
廚房清明節的前後,是梅子結果的季節,農家也開始採收梅子。 去年(2019年)的這個時節,友人阿嘉給了我一小瓶她前年(2018年)做的梅酒。她的梅酒是有添加伏特加的浸泡酒,對於不擅長喝酒的我來說,其實一小杯就可以讓我睡上一覺(笑)
Thumbnail
江湖傳言道 : 有時間幻想 Gakki (結衣) 煮飯給你吃,不如先買Gakki電鍋。近年話題最多的日本貴桑桑電鍋,莫過於IH電鍋,號稱煮飯超厲害,可以加壓,有些還可以煮出鍋巴,煮出來的米飯有如天國般的滋味,拿來煮越光米吃飯好像人在天國。 (咳) 可惜這篇文章沒有收業配費用,我們還是回來談談米飯吧。
Thumbnail
江湖傳言道 : 有時間幻想 Gakki (結衣) 煮飯給你吃,不如先買Gakki電鍋。近年話題最多的日本貴桑桑電鍋,莫過於IH電鍋,號稱煮飯超厲害,可以加壓,有些還可以煮出鍋巴,煮出來的米飯有如天國般的滋味,拿來煮越光米吃飯好像人在天國。 (咳) 可惜這篇文章沒有收業配費用,我們還是回來談談米飯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