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bami Social 的小體驗

gubami Social 的小體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難得和家人在台北吃飯,不小心訂到gubami Social。因為吃得很開心所以特別記了一下。

第一道是「里昂酸瓜肉凍」,肉凍切成方形,旁邊有一些袖珍菇。很大人的酸味,肉凍沒有什麼「肉」味,微微的馬告很提香,我喜歡酸黃瓜,然後那個醋是很迷人的。

第二道是「慢慢弄熱番茄沙拉」,起司我沒有特別感覺,但番茄變成了番茄醬,還有灑在上頭的虱目魚酥,搭起來真的很特別。會有被酸味打開的新鮮,然後還有一點點魚的鮮甜。

第三道是「巴斯克蚵仔煎餅」,真的很妙,蚵仔煎強過烘蛋,但加上辣醬真的很像高級版的蚵仔煎。吃到最後家人突然說「我還是回去吃蚵仔煎好了」,忍不住笑出來。

第四道是「ShuShu酥燒鰻」,怪味的味道其實算平衡,但還是偏重(服務生有先一直強調),青少年反而喜歡旁邊的吐司。不喝酒的我們可能少了那個平衡感,感覺每道菜真的好像搭酒後味道會更對。

第五道是每日限量的「龍蝦焗烤番茄臘腸飯」,這是最後才決定要點的,結果十分令人滿意。好好料理一隻龍蝦,緩緩的讓高湯進入印度香米中,真的很好吃,雖然我沒有特別喜歡辣香腸,但番茄和洋蔥在其中十分滋潤。

gubami Social 偏大人口味,還沒吃過怪味雞的青少年就先吃了以此為發想的酥燒鰻可能真的有點難理解。不過這是很舒服的一晚,美食當然可以吃原味,但跳出自己熟悉的世界,真的可以有不一樣的感受,所以我想這就是「體驗」,要如何對口味有新的感受?要如何「多一點點」?可以享受原味,真的,原味很美,但我喜歡這天在味蕾上綻放出的新奇感。

avatar-img
Vanny's Note
14會員
32內容數
一個寫字的集散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Vanny's Note 的其他內容
小說真的挺好看的。 看有原著改編的電影或影集真的很有趣。我印象最深是《神秘河流》,電影中除了拿掉一個比較不重要的主角線外,幾乎是照著順序拍。而不能不提《異星入境》(原著是《妳一生的預言》),書與電影都好看極了,但完全不同,而我一樣愛。那《灰影人》的改編呢?........ (*有雷提醒*)
藝術是可以觸動人的。而且是強烈的觸動。當下我決定開始追隨這位藝術家,而且我好珍惜那樣的感受,是我已經很久很久沒有的,說實話,我愛上了那個感覺。
「對我來說,薛西弗斯日復一日推巨石上山。這根本就不是絕望的意象。」 一個巨蟹座的樂觀主義者,我從沒這樣看過薛西弗斯的神話,這大大的翻轉了我的腦袋。
敵人和朋友的界線也許沒有那麼遠,然後誰和誰有沒有在一起或不在一起其實也都不重要。
這兩集都有一種朦朧與無能為力的感受,然後都展露出了一種詩意,例如當菲利普親王看著阿姆斯壯登陸月球的時那樣的急切,襯出了他只能扮演他的角色,然後最後成立了一個學院,和裡頭的學者們討論著更超越現世的那些問題。
在那一個我知道我的自我不是什麼,然後我願意為了一個什麼,保留那個還不明白的自我。
小說真的挺好看的。 看有原著改編的電影或影集真的很有趣。我印象最深是《神秘河流》,電影中除了拿掉一個比較不重要的主角線外,幾乎是照著順序拍。而不能不提《異星入境》(原著是《妳一生的預言》),書與電影都好看極了,但完全不同,而我一樣愛。那《灰影人》的改編呢?........ (*有雷提醒*)
藝術是可以觸動人的。而且是強烈的觸動。當下我決定開始追隨這位藝術家,而且我好珍惜那樣的感受,是我已經很久很久沒有的,說實話,我愛上了那個感覺。
「對我來說,薛西弗斯日復一日推巨石上山。這根本就不是絕望的意象。」 一個巨蟹座的樂觀主義者,我從沒這樣看過薛西弗斯的神話,這大大的翻轉了我的腦袋。
敵人和朋友的界線也許沒有那麼遠,然後誰和誰有沒有在一起或不在一起其實也都不重要。
這兩集都有一種朦朧與無能為力的感受,然後都展露出了一種詩意,例如當菲利普親王看著阿姆斯壯登陸月球的時那樣的急切,襯出了他只能扮演他的角色,然後最後成立了一個學院,和裡頭的學者們討論著更超越現世的那些問題。
在那一個我知道我的自我不是什麼,然後我願意為了一個什麼,保留那個還不明白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