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人類觀察(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圖文不符*
今年暑假的關鍵字,於我而言:癌。
朋友逝於癌,朋友病於癌。
怎麼說都與「癌」這字很有關係,它就像個毒瘤,一點一滴滲透到我心裡,壓垮那最後一絲的線條,「噹——」一聲,或許連挽救都沒有辦法。
對一個神經病而言,學會與負面消息相處才是生存之道,也許。
偏偏於我又是個超級不會安慰人的那種類型,接收到他人負面消息(或情緒)之時,可能陪伴勝過一切,傾聽也是需要練習的,所以確診居隔在家,可能也是練習傾聽的最佳試題。
最後,很無聊的來給自己標籤一下閱讀的關鍵字:#哲學 #城市 #散步 #散文 #隨筆 #詩 #散文詩體 #傳記 #學術,然後小說一律不看!結束。
在方格子紀錄自己寫了哪些廢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白天的誤闖酒吧。 穿著居家服和夾腳拖鞋,怎麼會來到酒吧?完全是個謎。前陣子把這家店列入於口袋名單內,但自己的粗心大意忘了做行前功課,實際走訪才知囧大了。 店內也有賣咖啡與甜點,價格也意外的親民,只是店內裝潢仍然太過華麗,我自己訪彿劉姥姥逛大觀園,放下各種衿持慢慢觀賞店家與來訪的客人們。
我始終不斷反覆地想,有必要繼續留在這裡嗎? *圖文不符* 繼馬特市被駭客攻擊後,理智線不知是不是斷掉了,對馬特市的愛(? 好像沒有一年前那麼濃烈,且日久見人心,馬特迷因也一個接一個地來,突然有種惆悵的情緒,那種壓在心坎裡頭說不出的苦楚。
結婚這張紙,簽?不簽? 結婚證書,結婚書約的前身。要去戶政事務所登記結婚,需要的就是那麼一張薄薄的紙。 上述說的是題外話。 結婚,你為誰而結?自己?伴侶?孩子?還是你覺得,結婚是為了綁住另一半?怎麼想都是人類的自由。在簽下結婚書約之前,想想你是自願簽還是被迫簽?怎樣都好,反正都是人類搞出來的法條。
什麼時候開始,「確診」二字成為全民恐慌的代名詞? 家中小孩確診,當父母的好像也逃不掉,不知是哪裡來的魔咒,昨天的我也「確診」了。感知自己的喉嚨有點兒不太舒服,快篩下去,不得了啊!兩條線。 C T I I 願「確診」不是成為全民恐慌的代名詞,而是能化做祝福的經驗談。
光明與黑暗,也算互補吧? 德國總理梅克爾,令人津津樂道的政策其之一「收容難民」,在人道主義與政治間算計的天秤下,我想她應該是選擇了攸關生命的選項,於公於私。 伴侶之間,能有互補的性格,在互動與相處模式中,應該都能達成一種呈現水平的狀態,就算天天都在講幹話的夫妻倆也是很好啦
欲買桂花同載酒,只可惜故人,何日再見呢? 夜晚,總是想起那些已不再世的故友們,有時還會對著天空自言自語地問著:「另個世界的你們,過的好嗎?」曾經一起瘋狂過的回憶,如今仍歷歷在目,雖知總有一天會再相聚,重逢的時候不知會是怎樣的光景,是哭、亦或是笑? 親愛的你,請一定要過得好,也祝福自己,歲月靜好。
大白天的誤闖酒吧。 穿著居家服和夾腳拖鞋,怎麼會來到酒吧?完全是個謎。前陣子把這家店列入於口袋名單內,但自己的粗心大意忘了做行前功課,實際走訪才知囧大了。 店內也有賣咖啡與甜點,價格也意外的親民,只是店內裝潢仍然太過華麗,我自己訪彿劉姥姥逛大觀園,放下各種衿持慢慢觀賞店家與來訪的客人們。
我始終不斷反覆地想,有必要繼續留在這裡嗎? *圖文不符* 繼馬特市被駭客攻擊後,理智線不知是不是斷掉了,對馬特市的愛(? 好像沒有一年前那麼濃烈,且日久見人心,馬特迷因也一個接一個地來,突然有種惆悵的情緒,那種壓在心坎裡頭說不出的苦楚。
結婚這張紙,簽?不簽? 結婚證書,結婚書約的前身。要去戶政事務所登記結婚,需要的就是那麼一張薄薄的紙。 上述說的是題外話。 結婚,你為誰而結?自己?伴侶?孩子?還是你覺得,結婚是為了綁住另一半?怎麼想都是人類的自由。在簽下結婚書約之前,想想你是自願簽還是被迫簽?怎樣都好,反正都是人類搞出來的法條。
什麼時候開始,「確診」二字成為全民恐慌的代名詞? 家中小孩確診,當父母的好像也逃不掉,不知是哪裡來的魔咒,昨天的我也「確診」了。感知自己的喉嚨有點兒不太舒服,快篩下去,不得了啊!兩條線。 C T I I 願「確診」不是成為全民恐慌的代名詞,而是能化做祝福的經驗談。
光明與黑暗,也算互補吧? 德國總理梅克爾,令人津津樂道的政策其之一「收容難民」,在人道主義與政治間算計的天秤下,我想她應該是選擇了攸關生命的選項,於公於私。 伴侶之間,能有互補的性格,在互動與相處模式中,應該都能達成一種呈現水平的狀態,就算天天都在講幹話的夫妻倆也是很好啦
欲買桂花同載酒,只可惜故人,何日再見呢? 夜晚,總是想起那些已不再世的故友們,有時還會對著天空自言自語地問著:「另個世界的你們,過的好嗎?」曾經一起瘋狂過的回憶,如今仍歷歷在目,雖知總有一天會再相聚,重逢的時候不知會是怎樣的光景,是哭、亦或是笑? 親愛的你,請一定要過得好,也祝福自己,歲月靜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幾天,我在一篇分享中引用了郭醫師書裡的一句話「罹癌可以是一個禮物嗎?」分享到一個癌友的社團後,有位網友留言給我,說我不是癌友,這種話只能當事人說,我拿別人生病當成自己的禮物,很恐怖。 雖然這並非我的本意,但可能我在文章中交代得並不完整,因此感到抱歉讓他覺得被冒犯。我不想代為解釋郭醫師這句話的
Thumbnail
32歲罹患四期鼻癌的過來人經驗分享,治療過程中的挑戰和困惑,希望能幫助你提起勇氣走下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療癒師的家屬,如何從療癒師的觀點覺察癌症。作者分享了家屬在發現癌症後的覺察、療癒過程和治療的轉變。
輿論的殺傷力就像癌症,一開始毫無察覺,等到慢慢擴散到身體各處,才發現已經無藥可醫。每個人多少都會被閒言閒語,而身旁的人總是告訴我們不要在意,但是誰又能不在乎呢?在這陌生的世界,人們只忠於自己的感受,而忽視他人的感受,擅自認為自己的話語不會帶給別人任何傷害,於是輿論成為了壓垮人們的稻草。它是如此的不經
在一次例行檢查中,發現我的肺部出現可疑的肺結節,大約0.3cm的大小,也許是肺部感染過的痕跡(那一陣子剛好是新冠肺炎流行期間),也許是良性腫瘤,也有可能是惡性腫瘤,若是沒有癌症病史,醫生會建議繼續追蹤就好,但我有癌症病史,所以醫生建議切除,於是我做了胸腔內視鏡切除手術,病理報告出來,是最糟的那一種-
作者分享了自己對癌症的體悟,並希望能給予有類似遭遇的人一些鼓舞與安慰。文章講述了父親與自己罹患癌症的經歷,以及在治療過程中所遇到的心理和身體上的挑戰。最後,分享了自己透過非主流療法和內在探索使傷口癒合的經歷。這篇文章強調了對身心靈健康的關注和平衡,並希望能為醫癌者帶來一些正面的啟發。
Thumbnail
癌症仍是一個目前難治的疾病,而病友對於疾病的描述各異。有人痊癒了,有人經歷了二次罹癌,更有人失去了生命,而這本書病從所願並不是作者想要生這病,而是更坦然的接受這病來到生命中。 老實說對於主題並不是這麼樣討喜的書不會主動閱讀,但就追著獎項,當作跨界看些自己平常比較少接觸的領域讀了起來。作者也寫散文也
Thumbnail
我在2018年肺癌開刀完後,看到一則書摘,提到「憂傷肺」,我馬上明白,是的,之前我長期處在煩憂、痛苦的狀態中,任憑那些惡劣的情緒侵蝕我的身心,我不知道會那麼嚴重,會得癌症。想到之後如果復發的話,是會死人的。   之前生了各種大大小小的病,雖然說我有改變,但是顯然是不夠的,所以來一個更大的癌症,這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17 #罹癌心得 因環境、食物、生活習慣,癌症罹患率越來越普遍,幾乎每三、四個人就有一個罹癌。經過近二年的罹癌治療,有許多體悟和心得,分享給大家。 癌症已成為普遍的慢性病,只要發現得早,經過治療,大多會痊癒。尤其醫療進步,化療、放療的副作用都減輕許多,聽醫
Thumbnail
一位年約50多歲的病友,在十幾年前就診斷晚期肺癌,「剛開始他來看病的時候,其實也沒有特別的期望,因為他就覺得自己大概活不久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幾天,我在一篇分享中引用了郭醫師書裡的一句話「罹癌可以是一個禮物嗎?」分享到一個癌友的社團後,有位網友留言給我,說我不是癌友,這種話只能當事人說,我拿別人生病當成自己的禮物,很恐怖。 雖然這並非我的本意,但可能我在文章中交代得並不完整,因此感到抱歉讓他覺得被冒犯。我不想代為解釋郭醫師這句話的
Thumbnail
32歲罹患四期鼻癌的過來人經驗分享,治療過程中的挑戰和困惑,希望能幫助你提起勇氣走下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療癒師的家屬,如何從療癒師的觀點覺察癌症。作者分享了家屬在發現癌症後的覺察、療癒過程和治療的轉變。
輿論的殺傷力就像癌症,一開始毫無察覺,等到慢慢擴散到身體各處,才發現已經無藥可醫。每個人多少都會被閒言閒語,而身旁的人總是告訴我們不要在意,但是誰又能不在乎呢?在這陌生的世界,人們只忠於自己的感受,而忽視他人的感受,擅自認為自己的話語不會帶給別人任何傷害,於是輿論成為了壓垮人們的稻草。它是如此的不經
在一次例行檢查中,發現我的肺部出現可疑的肺結節,大約0.3cm的大小,也許是肺部感染過的痕跡(那一陣子剛好是新冠肺炎流行期間),也許是良性腫瘤,也有可能是惡性腫瘤,若是沒有癌症病史,醫生會建議繼續追蹤就好,但我有癌症病史,所以醫生建議切除,於是我做了胸腔內視鏡切除手術,病理報告出來,是最糟的那一種-
作者分享了自己對癌症的體悟,並希望能給予有類似遭遇的人一些鼓舞與安慰。文章講述了父親與自己罹患癌症的經歷,以及在治療過程中所遇到的心理和身體上的挑戰。最後,分享了自己透過非主流療法和內在探索使傷口癒合的經歷。這篇文章強調了對身心靈健康的關注和平衡,並希望能為醫癌者帶來一些正面的啟發。
Thumbnail
癌症仍是一個目前難治的疾病,而病友對於疾病的描述各異。有人痊癒了,有人經歷了二次罹癌,更有人失去了生命,而這本書病從所願並不是作者想要生這病,而是更坦然的接受這病來到生命中。 老實說對於主題並不是這麼樣討喜的書不會主動閱讀,但就追著獎項,當作跨界看些自己平常比較少接觸的領域讀了起來。作者也寫散文也
Thumbnail
我在2018年肺癌開刀完後,看到一則書摘,提到「憂傷肺」,我馬上明白,是的,之前我長期處在煩憂、痛苦的狀態中,任憑那些惡劣的情緒侵蝕我的身心,我不知道會那麼嚴重,會得癌症。想到之後如果復發的話,是會死人的。   之前生了各種大大小小的病,雖然說我有改變,但是顯然是不夠的,所以來一個更大的癌症,這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17 #罹癌心得 因環境、食物、生活習慣,癌症罹患率越來越普遍,幾乎每三、四個人就有一個罹癌。經過近二年的罹癌治療,有許多體悟和心得,分享給大家。 癌症已成為普遍的慢性病,只要發現得早,經過治療,大多會痊癒。尤其醫療進步,化療、放療的副作用都減輕許多,聽醫
Thumbnail
一位年約50多歲的病友,在十幾年前就診斷晚期肺癌,「剛開始他來看病的時候,其實也沒有特別的期望,因為他就覺得自己大概活不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