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讀日記|《每一天愛自己》Day13 想法影響著身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DAY13. 完美的健康是我的神聖權利,我現在就行使權利

我相信身體的每一種「病痛」,都是我們推波助瀾的結果。身體就和生命中的其他事物一樣,都是我們內在想法與信念的一面鏡子。只要肯花時間去傾聽,身體總是在對我們說話。我們體內的每個細胞,都會回應我們的每個想法。

一旦發現

某種病痛背後的心智模式,

我們就有機會去改變模式,

從而扭轉身體的不適。

大多數人都不想生病,但每一種不適都是我們的老師。

身體透過病痛,讓我們知道自己的意識中存在著虛妄不實的觀念——我們所相信的、所說的、所做的、所想的,都有違我們的至善。我總是會把病痛想像成身體拉住我們,說道:「請多注意」。

——《每一天愛自己:世界最知名身心靈出版社創辦人露易絲‧賀366篇療癒經典收錄》

很多人慣性的忽略了自身的情緒,但身體卻很誠實的反應出痠麻痛刺,

很多人慣性的忽略了自身的情緒,但身體卻很誠實的反應出痠麻痛刺,

我們常說,發燒,是一個徵兆,表示身體的某處可能在發炎。那是一個警訊。

面對這樣的警訊,有人選擇吃退燒藥,退燒就好;有人會去看醫生,確認病症,退燒藥搭配治療藥;有人選擇不予理會,覺得身體自然會修復,沒有感到不舒服就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應對方式跟選擇處理的態度,沒有對錯好壞,因為自己的身體,只有自己知道,只有自己可以為他負責。

心理也會影響生理,比如說,緊張的時候心跳加速,手心冒汗。害怕的時候感到手腳冰冷,四肢無力。這些都是情緒引發的身體反應。他在提醒我們,是不是要啟動求生存機制,要戰或是要逃?

很多人慣性的忽略了自身的情緒,明明生氣說自己沒生氣,明明焦慮著說自己不焦慮;腦袋會騙人,但身體卻很誠實的反應出痠麻痛刺,如果能仔細的感受到這些身體的訊息,就有機會去自我覺察,有機會去改變、轉化觀念跟想法。

我年幼時,有著許多煩惱和壓力,不懂也不會說,反應出來的就是常頭痛、肚子痛。小小年紀,就有偏頭痛,媽媽帶我去看醫生也找不到原因。隨著年紀增長,不知道何時,那些頭痛、肚子痛的狀況,悄悄的不見了。也許是我長大了,可以自己做決定,不需再面對那些我煩惱和很有壓力的事情。

人到了一個年紀,莫名的病痛症狀出現,我相信都是過去一點一滴逐漸累積而成的狀態,絕非一夕造成。

「只要肯花時間去傾聽,身體總是在對我們說話。我們體內的每個細胞,都會回應我們的每個想法。」

有感受就有機會覺察,並可以選擇好好地照顧自己身體。

「大多數人都不想生病,但每一種不適都是我們的老師。」

這句話讓我想到「臣服」的概念。

楊定一博士曾提到:

「無論是什麼狀態,都對自己的狀態做一個肯定──看到這些經驗和感受,接下來告訴自己:我都知道,而我都可以承擔,我可以完全接受、完全容納、完全包容,一切都好。沒有事。我本身,就是臣服。

這裡,也可以再加一個感恩的念頭──謝謝!」

當我們心悅臣服了,就不會抵抗、怨懟,而是真實的接納。就能找到平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蘇菲雅生活筆記-Sophia Chen 的沙龍
84會員
282內容數
與親子相關議題,包括親子溝通、親子互動,育兒經驗。
2022/09/15
DAY43. 我只允許善良、有愛心的人走進我的世界 結束一段感情,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棘手的事。我們常會把自己的力量交給另一個人,感覺對方就是我們感受到愛的來源。要是對方離開了,我們便會撕心裂肺、情緒崩潰。 ——《每一天愛自己:世界最知名身心靈出版社創辦人露易絲‧賀366篇療癒經典收錄》
Thumbnail
2022/09/15
DAY43. 我只允許善良、有愛心的人走進我的世界 結束一段感情,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棘手的事。我們常會把自己的力量交給另一個人,感覺對方就是我們感受到愛的來源。要是對方離開了,我們便會撕心裂肺、情緒崩潰。 ——《每一天愛自己:世界最知名身心靈出版社創辦人露易絲‧賀366篇療癒經典收錄》
Thumbnail
2022/09/14
DAY42. 用愛祝福現在的情況 如果需要轉化任何情況,我能分享的一個最有力的工具,就是愛的祝福。 ——《每一天愛自己:世界最知名身心靈出版社創辦人露易絲‧賀366篇療癒經典收錄》
Thumbnail
2022/09/14
DAY42. 用愛祝福現在的情況 如果需要轉化任何情況,我能分享的一個最有力的工具,就是愛的祝福。 ——《每一天愛自己:世界最知名身心靈出版社創辦人露易絲‧賀366篇療癒經典收錄》
Thumbnail
2022/09/13
DAY41.我愛家人真實的樣子 孩子不是父母的財產。他們是來自宇宙的祝福,是獨立的燦爛靈魂,是充滿靈性的老靈魂再次來體驗人類的生活。 ——《每一天愛自己:世界最知名身心靈出版社創辦人露易絲‧賀366篇療癒經典收錄》
Thumbnail
2022/09/13
DAY41.我愛家人真實的樣子 孩子不是父母的財產。他們是來自宇宙的祝福,是獨立的燦爛靈魂,是充滿靈性的老靈魂再次來體驗人類的生活。 ——《每一天愛自己:世界最知名身心靈出版社創辦人露易絲‧賀366篇療癒經典收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生病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事情,只是你有沒有認真思考地為什麼會發生在我身上,到底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作家就提到一個觀念,一切所想的都源自於內心的吸引而來的,剛好老天聽到於是安排一個讓你可以體驗的經歷,或許當下會很厭煩跟痛苦,不過這麼做就是要喚醒我們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Thumbnail
生病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事情,只是你有沒有認真思考地為什麼會發生在我身上,到底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作家就提到一個觀念,一切所想的都源自於內心的吸引而來的,剛好老天聽到於是安排一個讓你可以體驗的經歷,或許當下會很厭煩跟痛苦,不過這麼做就是要喚醒我們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Thumbnail
疾病,是來自真我的訊息 你和真正的自己之間的差異證誘發著疾病! 病由心生,意味著疾病慧依心情的感受,變好或變壞。當精神壓力導致的緊張狀態持續時,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作者透過運用語言技巧及心理技術來改變動腦方式的獨家方法,協助人們改善各種身心或心理層面的徵狀。 當你能以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疾病,是來自真我的訊息 你和真正的自己之間的差異證誘發著疾病! 病由心生,意味著疾病慧依心情的感受,變好或變壞。當精神壓力導致的緊張狀態持續時,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作者透過運用語言技巧及心理技術來改變動腦方式的獨家方法,協助人們改善各種身心或心理層面的徵狀。 當你能以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如果你能在病痛中看見病痛為你帶來的療癒,那麼你才會看到療癒的入口,你會在那個入口看見一個美好的交換。這個交換就是你容許自己的身體有停擺的需要,你看見他帶給你的靜止時間,你看著時間流過,就像看著病痛從療癒的入口走出來一樣。而你對自己的愛和無盡包容就會像交換一樣,跟著走進去,這是同時進行的,所以他們在交
Thumbnail
如果你能在病痛中看見病痛為你帶來的療癒,那麼你才會看到療癒的入口,你會在那個入口看見一個美好的交換。這個交換就是你容許自己的身體有停擺的需要,你看見他帶給你的靜止時間,你看著時間流過,就像看著病痛從療癒的入口走出來一樣。而你對自己的愛和無盡包容就會像交換一樣,跟著走進去,這是同時進行的,所以他們在交
Thumbnail
DAY13. 完美的健康是我的神聖權利,我現在就行使權利 我相信身體的每一種「病痛」,都是我們推波助瀾的結果。身體就和生命中的其他事物一樣,都是我們內在想法與信念的一面鏡子。只 ——《每一天愛自己:世界最知名身心靈出版社創辦人露易絲‧賀366篇療癒經典收錄》
Thumbnail
DAY13. 完美的健康是我的神聖權利,我現在就行使權利 我相信身體的每一種「病痛」,都是我們推波助瀾的結果。身體就和生命中的其他事物一樣,都是我們內在想法與信念的一面鏡子。只 ——《每一天愛自己:世界最知名身心靈出版社創辦人露易絲‧賀366篇療癒經典收錄》
Thumbnail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身體的狀況才是最真實的,那些我自幼就攜帶著的厭世感和無力感,是確實回來了,那些曾經沒有被接納的,我的某些人格,更明顯的跑出來了。 前幾天鄰居的出現,幫助我發現了其中關於“痛苦感受”的這個部份。 這本書,就像是等著我一樣的,第一眼我就掃到了它。
Thumbnail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身體的狀況才是最真實的,那些我自幼就攜帶著的厭世感和無力感,是確實回來了,那些曾經沒有被接納的,我的某些人格,更明顯的跑出來了。 前幾天鄰居的出現,幫助我發現了其中關於“痛苦感受”的這個部份。 這本書,就像是等著我一樣的,第一眼我就掃到了它。
Thumbnail
2022/04/10 講題:身心靈關係的奧秘 講師:王怡仁醫師 接受自己的性格,才會好起來
Thumbnail
2022/04/10 講題:身心靈關係的奧秘 講師:王怡仁醫師 接受自己的性格,才會好起來
Thumbnail
2022/04/23 講題:為何身體常生病? 講師:湛敏伶醫師 「覺察」是為了要回來溫柔的接納自己為什麼會有這個特質,而不是批判...
Thumbnail
2022/04/23 講題:為何身體常生病? 講師:湛敏伶醫師 「覺察」是為了要回來溫柔的接納自己為什麼會有這個特質,而不是批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