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古橋緊急提供南北交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0403震災中,這座在大清水隧道前面掉下去的下清水橋,是在1970年前後完工使用的,後來歷經護欄改建等工程大約使用了50年以上,在1988年大清水隧道完工前,一直是走隧道口左邊靠海的舊路,隧道通車順道改建安全性較高的紐澤西護欄,隧道口則是筆直朝向橋面。在經過了50年以上的惡操和載重車日夜輾壓,下清水橋在這次地震中終於功成身退在地震和落石堆中… 至於傳說中的便橋,日本人在日據時代開設的臨海道路大約在1930~1932年間完工,舊橋是否在當時一併完成,目前尚未找到確切資料,但,最早的完工日期應該是在1932年無庸置疑,若屬實則這座舊橋已經存在80年了,這次的搶通工程檢測舊橋並無使用上的疑慮,為安全起見用了10數根鋼樑鋪設在舊橋面上再灌漿舖設柏油,並重新使用鋼樑作為護欄以提高安全性,雖然是古蹟遺址,緊急狀況下還是必須稍作修改,以符現在車輛使用情形。 新橋必須在更嚴謹的設計規劃下產生,完工期可能在數月之後了,期待更安全的下清水橋再次提供南北交通來往!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77會員
238內容數
無聊亂寫一通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無聊亂寫的小茶几 的其他內容
目前統計花蓮市區吉安鄉重大危樓,生人迴避…
今天下午插了兩支鋼骨,開始拆了,不分晝夜,努力趕工,希望雨勢不要影響工程進度!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職場和私人生活中所遇到的種種挑戰和困難,並分享瞭如何應對這些困難的經驗。雖然充滿了挑戰,但最終作者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平靜和幸福。
目前統計花蓮市區吉安鄉重大危樓,生人迴避…
今天下午插了兩支鋼骨,開始拆了,不分晝夜,努力趕工,希望雨勢不要影響工程進度!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職場和私人生活中所遇到的種種挑戰和困難,並分享瞭如何應對這些困難的經驗。雖然充滿了挑戰,但最終作者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平靜和幸福。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昨晚又地震了…… 雖然我居住的東京不是震央,離震央的距離有4、500公里吧。搖晃的時間太久,耳裡的半規管也失去平衡,比搭乘遊樂園的海盜船暈的更厲害。 關於日本的抗震基準可以參考以前的文章👉日本中長期住房問題的解決辦法-房屋狀態(小標題) 2022/03/17 posted.
創傷是一個共同的經歷,甚至不必親歷其境,只要想到受災地的淒慘面目,僥倖或者藏在心底,但更多的是強烈的衝擊與不安。這是因為受限於地域的災禍背後,有着超越國界的共性和意義。
我在方格子的第一篇地熱發電文章【讓核電消失的基載再生能源-AGS/CLG地熱發電-初探】曾經提到AGS/CLG地熱發電不會引起誘導地震(Induced Earthquake),這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地熱發電技術。本文來談談為何地熱發電發展幾十年了,其聲勢不如離岸風電、太陽光電、陸上風電的真正原因,那就是
台灣和日本一樣因為地理因素,是屬於地震活動和颱風十分頻繁的區域。想起22年前的921大地震造成上萬人傷亡,以及數萬間房屋倒塌;近年梅雨季與夏季颱風來臨時,臺灣各地總是下著傾盆大雨,使得低窪地區易造成水災。有想過這些災害發生在自己居住的地區該怎麼辦嗎?萬一周遭沒有大人怎麼辦?該採取哪些行動? 這系列
311東日本大震災十年過去了。對於災後重建的情況,日本的東北復興究竟已履及何處?從硬體的防災設施打造,到災後的心理支持,東北三縣的災後復興又有些哪些未竟之處?讓我們暫時撇開那些紛擾,直面地看待東北復興之路上,那些已解的課題與待解的難題。
首先,我要鄭重的再次強調:台灣人好日子過太久,實在太沒有憂患意識了!最近一次遭遇全國性的大型天災,或許就是921震災。但是坦白說,那樣的強度與傷害性,離大型災難還有一段距離。至於人禍就更遙遠了,曾經親身經歷二次大戰的台灣人已經寥寥可數。 再看看五月中第一次宣布「三級警戒」時,有多少人像無頭蒼蠅般
昨晚又地震了…… 雖然我居住的東京不是震央,離震央的距離有4、500公里吧。搖晃的時間太久,耳裡的半規管也失去平衡,比搭乘遊樂園的海盜船暈的更厲害。 關於日本的抗震基準可以參考以前的文章👉日本中長期住房問題的解決辦法-房屋狀態(小標題) 2022/03/17 posted.
創傷是一個共同的經歷,甚至不必親歷其境,只要想到受災地的淒慘面目,僥倖或者藏在心底,但更多的是強烈的衝擊與不安。這是因為受限於地域的災禍背後,有着超越國界的共性和意義。
我在方格子的第一篇地熱發電文章【讓核電消失的基載再生能源-AGS/CLG地熱發電-初探】曾經提到AGS/CLG地熱發電不會引起誘導地震(Induced Earthquake),這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地熱發電技術。本文來談談為何地熱發電發展幾十年了,其聲勢不如離岸風電、太陽光電、陸上風電的真正原因,那就是
台灣和日本一樣因為地理因素,是屬於地震活動和颱風十分頻繁的區域。想起22年前的921大地震造成上萬人傷亡,以及數萬間房屋倒塌;近年梅雨季與夏季颱風來臨時,臺灣各地總是下著傾盆大雨,使得低窪地區易造成水災。有想過這些災害發生在自己居住的地區該怎麼辦嗎?萬一周遭沒有大人怎麼辦?該採取哪些行動? 這系列
311東日本大震災十年過去了。對於災後重建的情況,日本的東北復興究竟已履及何處?從硬體的防災設施打造,到災後的心理支持,東北三縣的災後復興又有些哪些未竟之處?讓我們暫時撇開那些紛擾,直面地看待東北復興之路上,那些已解的課題與待解的難題。
首先,我要鄭重的再次強調:台灣人好日子過太久,實在太沒有憂患意識了!最近一次遭遇全國性的大型天災,或許就是921震災。但是坦白說,那樣的強度與傷害性,離大型災難還有一段距離。至於人禍就更遙遠了,曾經親身經歷二次大戰的台灣人已經寥寥可數。 再看看五月中第一次宣布「三級警戒」時,有多少人像無頭蒼蠅般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920年代建好的海線沙鹿車站原本是木造黑瓦建築,可惜在1935年的關刀山大地震中全毀,隔年二代站以鋼筋混擬土築成,單層站體,外簷廊以圓柱撐起,相當的古典而莊重。 這是我們看完清水車站後取中山路往沙鹿過去,稍行不遠卻見天橋,雖然沒看到椰子樹,但靈感告訴我: 「這邊有學校!」 前行到陸橋下,
Thumbnail
日本第一條官設鐵道是通車於1872年的新橋橫濱間,不過當時橫濱車站也不在今日的橫濱車站,而是在今日根岸線上的櫻木町車站。五年前時光土場拜訪了這條日本起源鐵道的起點舊新橋停車場鐵道歷史展示室,這次則趁著回台前一晚的空檔來到了櫻木町的商業設施「JR櫻木町ANNEX」,來看當時鐵道開業時期的功勞車。
Thumbnail
疫後北返,夜深不寐,尋以前徑,信步古亭國小前天橋舊址,徒餘橋基而已矣。斷殘垣墩,塵鎖鞍韁,胖禪師雲階月地百尺樓不再。 廣廈頻建,唯少寒士,車流來去,欲度無橋;不碎冷月之骨,何以種紅藥之心。猬集百感,荊棘萬端,作憶舊游以自解。   乍一團夏雪,帶笑狻猊,趺座燈搖。虎落胡
Thumbnail
以前時常沿著愛河跑步,經過這個鐵橋時,如果有火車經過就會停下來拍照,鐵路地下化後,幸好這個橋還有被保留下來,變成了行人走的鐵橋......
Thumbnail
2021年4月2日,當天原本計畫由 Day 20 終點的大濁水溪橋徒步至大清水,並與在花蓮騎單車的老公會合後一起回家。但在半途,聽聞太魯閣號408車次在清水隧道北口發生慘絕人寰的大車禍。
Thumbnail
2011年起不短的10年裡,泰安舊站經歷曇花一現的復駛,而後陷入發展停滯的時光裡;這也使當年自己曾與旅伴走過,自車站循鐵路走向大安溪鐵橋的500公尺路途,變得雜草叢生、綠樹成蔭,就連百年鐵橋也早已封閉且大面積生鏽。
Thumbnail
新加坡與新山之間的地鐵(捷運)預計於2026年開始營運,借鏡台灣的軌道經濟,鐵路沿岸甚至輻射出去的相關腹地與生活圈都是房產送分題,且無論是轉手出售或是長期出租都會是不錯的選項。
「我願化作石橋,受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打,但求這少女從橋上走過。」這是傳説中佛陀弟子阿難的浪漫故事,石橋總帶有一種唯美浪漫的感覺,海編特蒐全台充滿如詩如畫的石砌古橋場景,讓大家輕鬆拍一張復古風美照。 大平紅橋 大平紅橋曾被票選為台灣百大歷史建築,是當地人口中的糯米橋,全橋以紅磚建
Thumbnail
從國道3號深坑交流道開始,有兩條路沿著蜿蜒的景美溪幾乎是平行的逆流往東,一直到國道3的石碇服務區附近才又結合一起。溪北(右岸)是106市道,溪南是106乙市道。106市道是老路,靠著這路可以連接深坑、石碇兩座老街。這兩座老街是雙北市人假日的老街休閒和飽腹的路線,車流量相當大。這條路大部分都叫「北深路
Thumbnail
這座鐵道橋從下方的人行橋上看起來非常高大,火車經過的時候轟隆隆的聲音非常有趣。想畫下來卻很難,因為太近了,加上旁邊遊客很多,實在也不太好意思阻擋到其他遊客,所以畫畫的時間很快,不到十分鐘就結束了。 平溪老街鐵道橋位於新北市平溪區,是平溪線的一座鐵橋,橫跨三坑溪。橋樑建於 1921 年,當時是為了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920年代建好的海線沙鹿車站原本是木造黑瓦建築,可惜在1935年的關刀山大地震中全毀,隔年二代站以鋼筋混擬土築成,單層站體,外簷廊以圓柱撐起,相當的古典而莊重。 這是我們看完清水車站後取中山路往沙鹿過去,稍行不遠卻見天橋,雖然沒看到椰子樹,但靈感告訴我: 「這邊有學校!」 前行到陸橋下,
Thumbnail
日本第一條官設鐵道是通車於1872年的新橋橫濱間,不過當時橫濱車站也不在今日的橫濱車站,而是在今日根岸線上的櫻木町車站。五年前時光土場拜訪了這條日本起源鐵道的起點舊新橋停車場鐵道歷史展示室,這次則趁著回台前一晚的空檔來到了櫻木町的商業設施「JR櫻木町ANNEX」,來看當時鐵道開業時期的功勞車。
Thumbnail
疫後北返,夜深不寐,尋以前徑,信步古亭國小前天橋舊址,徒餘橋基而已矣。斷殘垣墩,塵鎖鞍韁,胖禪師雲階月地百尺樓不再。 廣廈頻建,唯少寒士,車流來去,欲度無橋;不碎冷月之骨,何以種紅藥之心。猬集百感,荊棘萬端,作憶舊游以自解。   乍一團夏雪,帶笑狻猊,趺座燈搖。虎落胡
Thumbnail
以前時常沿著愛河跑步,經過這個鐵橋時,如果有火車經過就會停下來拍照,鐵路地下化後,幸好這個橋還有被保留下來,變成了行人走的鐵橋......
Thumbnail
2021年4月2日,當天原本計畫由 Day 20 終點的大濁水溪橋徒步至大清水,並與在花蓮騎單車的老公會合後一起回家。但在半途,聽聞太魯閣號408車次在清水隧道北口發生慘絕人寰的大車禍。
Thumbnail
2011年起不短的10年裡,泰安舊站經歷曇花一現的復駛,而後陷入發展停滯的時光裡;這也使當年自己曾與旅伴走過,自車站循鐵路走向大安溪鐵橋的500公尺路途,變得雜草叢生、綠樹成蔭,就連百年鐵橋也早已封閉且大面積生鏽。
Thumbnail
新加坡與新山之間的地鐵(捷運)預計於2026年開始營運,借鏡台灣的軌道經濟,鐵路沿岸甚至輻射出去的相關腹地與生活圈都是房產送分題,且無論是轉手出售或是長期出租都會是不錯的選項。
「我願化作石橋,受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打,但求這少女從橋上走過。」這是傳説中佛陀弟子阿難的浪漫故事,石橋總帶有一種唯美浪漫的感覺,海編特蒐全台充滿如詩如畫的石砌古橋場景,讓大家輕鬆拍一張復古風美照。 大平紅橋 大平紅橋曾被票選為台灣百大歷史建築,是當地人口中的糯米橋,全橋以紅磚建
Thumbnail
從國道3號深坑交流道開始,有兩條路沿著蜿蜒的景美溪幾乎是平行的逆流往東,一直到國道3的石碇服務區附近才又結合一起。溪北(右岸)是106市道,溪南是106乙市道。106市道是老路,靠著這路可以連接深坑、石碇兩座老街。這兩座老街是雙北市人假日的老街休閒和飽腹的路線,車流量相當大。這條路大部分都叫「北深路
Thumbnail
這座鐵道橋從下方的人行橋上看起來非常高大,火車經過的時候轟隆隆的聲音非常有趣。想畫下來卻很難,因為太近了,加上旁邊遊客很多,實在也不太好意思阻擋到其他遊客,所以畫畫的時間很快,不到十分鐘就結束了。 平溪老街鐵道橋位於新北市平溪區,是平溪線的一座鐵橋,橫跨三坑溪。橋樑建於 1921 年,當時是為了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