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古橋緊急提供南北交通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0403震災中,這座在大清水隧道前面掉下去的下清水橋,是在1970年前後完工使用的,後來歷經護欄改建等工程大約使用了50年以上,在1988年大清水隧道完工前,一直是走隧道口左邊靠海的舊路,隧道通車順道改建安全性較高的紐澤西護欄,隧道口則是筆直朝向橋面。在經過了50年以上的惡操和載重車日夜輾壓,下清水橋在這次地震中終於功成身退在地震和落石堆中… 至於傳說中的便橋,日本人在日據時代開設的臨海道路大約在1930~1932年間完工,舊橋是否在當時一併完成,目前尚未找到確切資料,但,最早的完工日期應該是在1932年無庸置疑,若屬實則這座舊橋已經存在80年了,這次的搶通工程檢測舊橋並無使用上的疑慮,為安全起見用了10數根鋼樑鋪設在舊橋面上再灌漿舖設柏油,並重新使用鋼樑作為護欄以提高安全性,雖然是古蹟遺址,緊急狀況下還是必須稍作修改,以符現在車輛使用情形。 新橋必須在更嚴謹的設計規劃下產生,完工期可能在數月之後了,期待更安全的下清水橋再次提供南北交通來往!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無聊亂寫的小茶几
161會員
447內容數
一個步入中年才開始學管樂的貪吃大叔無聊亂寫一通的地方
2025/04/29
這是一段淒美的愛情故事,很多年前,在大馬路旁一對情侶過準備過馬路時…
Thumbnail
2025/04/29
這是一段淒美的愛情故事,很多年前,在大馬路旁一對情侶過準備過馬路時…
Thumbnail
2025/04/24
她,是一個城市的粉領新貴,他,是一個城市裡的建築工人,高中畢業後,二個人劃著不同的青春軌跡。可是,他們依然保持著戀人的關係,僅僅是保持著。白天,她在公司裡喝著星巴克,下班後,她喝他買來的紅茶洋行...
Thumbnail
2025/04/24
她,是一個城市的粉領新貴,他,是一個城市裡的建築工人,高中畢業後,二個人劃著不同的青春軌跡。可是,他們依然保持著戀人的關係,僅僅是保持著。白天,她在公司裡喝著星巴克,下班後,她喝他買來的紅茶洋行...
Thumbnail
2025/03/31
「超人」的真實身分其實是......
Thumbnail
2025/03/31
「超人」的真實身分其實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兒島行程結束之後,回到兒島車站等待開往高松的電車,兒島是小站,所以到高松的電車班距比較長,會經過兒島車站的列車,還有開往高知的,完全不同方向,要看清楚,不要搭錯了。 兒島是本州最後一站了,接下來就會直接上瀨戶大橋,久仰瀨戶大橋美名,第一次親眼看見,才知道讓人感動的美景就是這樣,10幾分鐘的瀨戶大橋
Thumbnail
兒島行程結束之後,回到兒島車站等待開往高松的電車,兒島是小站,所以到高松的電車班距比較長,會經過兒島車站的列車,還有開往高知的,完全不同方向,要看清楚,不要搭錯了。 兒島是本州最後一站了,接下來就會直接上瀨戶大橋,久仰瀨戶大橋美名,第一次親眼看見,才知道讓人感動的美景就是這樣,10幾分鐘的瀨戶大橋
Thumbnail
早在那個關東平原仍被視為蠻荒之地、只有幾些村落的時代以前,早在江戶一詞出現前,在奈良時代與平安時代之間,僧侶勝道上人(西元735年-西元817年)已經在此修行,成為了日光山的開山始祖。神橋的傳說,即是護法神顯靈,襄助堅定求道的勝道上人的故事。
Thumbnail
早在那個關東平原仍被視為蠻荒之地、只有幾些村落的時代以前,早在江戶一詞出現前,在奈良時代與平安時代之間,僧侶勝道上人(西元735年-西元817年)已經在此修行,成為了日光山的開山始祖。神橋的傳說,即是護法神顯靈,襄助堅定求道的勝道上人的故事。
Thumbnail
自日本明治時代末期銜接到大正時代,三条通就是京都的商業中心,許多重要機關如銀行、保險、報社、郵局等都設置在這裡;當中有不少融合了西洋風味的近代建築,同時也有些傳統日式町屋老舖交錯在巷道內,在這條通道上散步,自然就能看到不少的名建築風景。
Thumbnail
自日本明治時代末期銜接到大正時代,三条通就是京都的商業中心,許多重要機關如銀行、保險、報社、郵局等都設置在這裡;當中有不少融合了西洋風味的近代建築,同時也有些傳統日式町屋老舖交錯在巷道內,在這條通道上散步,自然就能看到不少的名建築風景。
Thumbnail
我從淺草附近出發前往藤澤,再從藤澤到往龍宮造型的片瀨江之島站,而後江之島就在眼前了。
Thumbnail
我從淺草附近出發前往藤澤,再從藤澤到往龍宮造型的片瀨江之島站,而後江之島就在眼前了。
Thumbnail
在京都的十九天,我沒有換旅社,長駐在下京五条。 夕暮的餘溫隨風撒瀉而下,在鴨川沿岸點點成舟,安靜泊於旅人的眼角。
Thumbnail
在京都的十九天,我沒有換旅社,長駐在下京五条。 夕暮的餘溫隨風撒瀉而下,在鴨川沿岸點點成舟,安靜泊於旅人的眼角。
Thumbnail
位於群馬縣的橫川車站在北陸新幹線通車以前是從關東前往輕井澤度假的必經之地。雖然現在的橫川車站變成一條地方鐵道的終點站,但從百年前的明治時代開始留下的鐵道技術與大自然搏鬥的歷史見證,卻被好好保存於此。這次趁著追逐蒸汽火車的機會,我來到了這座被群山環繞、受大人小孩喜愛的鐵道保存園區:碓冰峠鐵道文化村。
Thumbnail
位於群馬縣的橫川車站在北陸新幹線通車以前是從關東前往輕井澤度假的必經之地。雖然現在的橫川車站變成一條地方鐵道的終點站,但從百年前的明治時代開始留下的鐵道技術與大自然搏鬥的歷史見證,卻被好好保存於此。這次趁著追逐蒸汽火車的機會,我來到了這座被群山環繞、受大人小孩喜愛的鐵道保存園區:碓冰峠鐵道文化村。
Thumbnail
前幾年日本大河劇,很多以戰國或江戶時代為背景,因為是戲劇,所以能一下從這個A點轉到這個B點的畫面,但仔細想想這兩個地方,光搭新幹線就要1小時。以前的人沒有新幹線,就算騎馬也是要花一段時間,那平民應該只能走路,還有以前的人要去四國走遍路或是去伊勢神宮參拜也是用走路,那是走那裡的路? 於是開始尋找答案
Thumbnail
前幾年日本大河劇,很多以戰國或江戶時代為背景,因為是戲劇,所以能一下從這個A點轉到這個B點的畫面,但仔細想想這兩個地方,光搭新幹線就要1小時。以前的人沒有新幹線,就算騎馬也是要花一段時間,那平民應該只能走路,還有以前的人要去四國走遍路或是去伊勢神宮參拜也是用走路,那是走那裡的路? 於是開始尋找答案
Thumbnail
0403震災中,這座在大清水隧道前面掉下去的下清水橋,是在1970年前後完工使用的,後來歷經護欄改建等工程大約使用了50年以上,在1988年大清水隧道完工前,一直是走隧道口左邊靠海的舊路,隧道通車順道改建安全性較高的紐澤西護欄,隧道口則是筆直朝向橋面。在經過了50年以上的惡操和載重車日夜輾壓,下清水
Thumbnail
0403震災中,這座在大清水隧道前面掉下去的下清水橋,是在1970年前後完工使用的,後來歷經護欄改建等工程大約使用了50年以上,在1988年大清水隧道完工前,一直是走隧道口左邊靠海的舊路,隧道通車順道改建安全性較高的紐澤西護欄,隧道口則是筆直朝向橋面。在經過了50年以上的惡操和載重車日夜輾壓,下清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