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2022臺灣陶藝獎之新銳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受邀針對今年的灣陶藝獎進行紙上導覽,考慮許久(久到快超出展期)決定以新銳獎兩位作家丁有彧與陳芍伊兩人的作品,進行討論。選擇此兩位作品進行討論的原因有二,第一個原因是個人習慣,相對於單件作品的理解,多件作品一同展出時比較好確認作者的意圖。第二原因是這兩位作者恰巧呈現了現代陶藝的兩種表現類型,將兩者並置不僅能更了解單個作家,也能同時討論型態間的區別與特色。

一進入「新銳獎」展區即能一眼看到兩位作者的作品群,在各自的空間區塊中以不同的展示設計呈現。丁有彧的四組作品中兩組「者情感-佔有」、「者情感-臣服」在入口立面右牆之前,由白色展櫃與玻璃罩展示著,另一組較大件的「盛夢-築夢」則在另一面入口強之後;「演變」則在特別設計過的展櫃上,作為整個空間視覺焦點。入口視覺的終點是陳芍依展示台上的作品四件,「漱夏」、「雪森」、「晶雨」、「吟遊者」,另兩件「雪娥」、「大葉欖」在入口牆背面。這次新銳獎的兩位作者正好分別是一位男性一位女性,作品的造型一位是容器抽象幾何的構成,另一位則是有機生物集合,共同點是同樣以組合堆疊的方式的組構作品。

陳芍伊的創作訓練經歷由美術、動畫再進入陶藝。進入陶藝創作十年而浸淫在創作的氛圍內已超過20年,在陶藝界10年經歷算是新進沒錯,但總體的歷練已接近輕熟。作品型態遠觀是生物體的印象,近觀時才發現這不是我們動物圖鑑中認知的生物,而是類生物的物件、連續擠壓堆疊的局部生物群。無法辨識的虛擬生物、沒有情節只有視覺符號關鍵字群,成功地引起知性的好奇;擁擠不平衡的結構則挑動了情緒上的不安。透過作者的創作自述來理解,這些符號有如作者的夢境敘述,期望透過與我們相同或是不同的潛意識,來解構一些感受或認知。

如同凝結在那令人費解的句子後的腦霧,顯然我們心裡與腦中升起的不確定,暫時是無法達到一個和解,這份矛盾是否就是作者有意或是無意地表達終點,端看觀者能自己走多遠了。再一次,我們在作品之前迷失了自己,不知該質疑作者還是質疑自己。難道這就是當代的任性?承認自己的迷失是重要的,因此才知道何時該重新定錨校正方位,釐清在這場腦內風暴中的挑戰,並確定這並不妨礙自己接近創作者。

在陶藝上進行敘事性的紀錄從希臘時代留下的陶瓶能見到許多,主題大部分是描述某一個歷史事件或是神話場景。到了20世紀初文化圈對意識流概念的接受,符號、象徵、非理性控制的夢境般內容也被認為是有意義的表達形式。將不同物體以立體雕塑與繪畫的連結則是到20世紀初的幾位作家看到。陳芍伊的陶藝作品生成模式,從虛擬生物、插畫與前輩陶藝創作者獲得養份,透過陶土的可塑性加以拼貼組合,並且在表面上施以隨機置入的裝飾彩繪,這些立體造型與彩繪語彙的關聯性無特定邏輯。這種隨機揀選跳躍的特質,以生態與插畫語彙統合彼此,並透過「雪蛾」、「雨晶」、「雪森」、「大葉欖」等以結合天候與生物的方式加以命名,建構出個人的夢幻生態物件系統投影。

丁有彧作品在展示上雖然遠觀櫃體的比例與細節強過了系列作品本身,但環型的設計有利於立體作品個別鑑賞並環繞觀看。其創作有意識地從容器的根源本質進行探索,並將個人的藝術生涯心理狀態與造型的思考結合,成為系列主題。本次展出的四組作品都有顯而易見的容器造型,也都有組構套件的特質,主要分為內外與上下兩種關係。

「盛夢-築夢」的造型以雲紋的鏤空台座,支撐著沒有杯底的杯形容器組成的雲朵堆,雲朵作為夢想象徵的意圖明確,土地與雲朵、基底結構與漂浮夢想,從釉色、造型、結構充分地表達出主題意象,也透露出創作者的創作觀,有高遠而純粹的理想也重視基礎與夢想的平衡。「演變」系列也是上下套件的組合,下方的支撐明顯承續了之前探索青銅禮器造型階段的影響而更靈活,上方杯狀造型的組構更偏向有機型態的連結,從創作自述理解,此次的上方容器象徵了創作者的自我,下方的青銅器的腳則象徵著慾望,作者將受到慾望驅使的自我視為演變。青銅祭器向來是權勢的象徵,祭器上的獻禮多半是犧牲的祭品,作者不自覺將自身作為禮器上祭品同時是容器本身,並以此做為驅動力期許自己不斷演進,可以感受到創作者強大的企圖心與意志。「者情感」系列處理內外關係演變成上下關係的狀態,原本在容器內湧動的生機,被視為一種被容器佔有的狀態,當內容物擴張到滿溢出容器時,容器處於一種再不成比例的內容物下的臣服狀態。容器內的內容物在一件作品中被創作者視為珍貴資源的象徵,在另一件作品中則是權力、喜愛與需求的對象。作者自我檢視與自我鞭策的驅動力強勁,並且有計畫地進行以容器為主題自我挑戰,這三個系列也分別以此為主題就教於臺灣學院陶藝的三位前輩的造型,以世代對話的方式進行特定主題的探索,也是一條有趣的路徑。

隨機組構式作品是近年常見的作品型態,無論是從單元到集合的擴大延展,或是不同元件的組合,考驗作者的詩意與演繹能力,元件與元件組合的構面連結了什麼?企圖引導觀眾前往哪裡?這是看似可以隨機卻是得以窺見功力的部分;或以為可以無需解釋其實也是最難的難以言說的部分。

兩位得獎者一位穩健、理性,一位流動、隨意;各自擁有探索的路線與天地,在努力不懈的路途上也各自有所堅持。相信在成為新銳之後還有更廣而深厚的世界值得我們追隨探索。

最近過世的淨土宗法師常年在電視頻道上出現,沒有太多緣分深入多數只在轉台時打照面,但是他過世後的一連串消息影片中有一句話,讓人特別受啟發。他的意思是念經就念經,想什麼經典的意思,每次一開始想都是妄念!對於我們這種創作者身邊的詮釋、解讀者來說,這是必須隨時懸樑刺骨般隨時帶著的棒喝。我要說的是,我們這種導覽,聽聽好玩,或許都是我們個人的妄念空想,重要的是每位觀者自己與作品所建立的空間中的時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庫頭的沙龍
4會員
26內容數
如題
老庫頭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8
兒子的國中朋友跟他們分享打算成為消防員置產之後結婚的事。還在畢業製作的兒子顯然額外開始感受到社會壓力與自我期許的拉扯…… 聊起這事讓我想到自己年輕時對於擇偶、生子的一些基本想法。擇偶其實就是在調配家庭成員的人格特質元素,是一個唯一選擇沒有血緣親人的機會,所以希望自己的家庭有什麼特質其實就是擇偶的基
2025/02/08
兒子的國中朋友跟他們分享打算成為消防員置產之後結婚的事。還在畢業製作的兒子顯然額外開始感受到社會壓力與自我期許的拉扯…… 聊起這事讓我想到自己年輕時對於擇偶、生子的一些基本想法。擇偶其實就是在調配家庭成員的人格特質元素,是一個唯一選擇沒有血緣親人的機會,所以希望自己的家庭有什麼特質其實就是擇偶的基
2024/11/28
本文探討楊元太老師的藝術理念及其創作歷程,解析楊元太如何透過陶藝作品表達個人的生命歷程與情感,展現陶土材質的時代性意義。結合對其作品的理解及藝術創作背後的文化與心理背景,針對藝術界的貢獻與影響進行分析,呈現其在當代藝術中的重要地位。
Thumbnail
2024/11/28
本文探討楊元太老師的藝術理念及其創作歷程,解析楊元太如何透過陶藝作品表達個人的生命歷程與情感,展現陶土材質的時代性意義。結合對其作品的理解及藝術創作背後的文化與心理背景,針對藝術界的貢獻與影響進行分析,呈現其在當代藝術中的重要地位。
Thumbnail
2024/10/25
本文回顧了頤樓的歷史背景及命名由來,介紹劉焜煌及其家族的發展,以及劉啟祥的藝術貢獻。頤樓不僅是家族的象徵,也是臺南文化的一部分。透過後代的努力,這座歷史建築轉型為劉啟祥美術紀念館,展現了臺灣文化的延續與藝術的傳承。
Thumbnail
2024/10/25
本文回顧了頤樓的歷史背景及命名由來,介紹劉焜煌及其家族的發展,以及劉啟祥的藝術貢獻。頤樓不僅是家族的象徵,也是臺南文化的一部分。透過後代的努力,這座歷史建築轉型為劉啟祥美術紀念館,展現了臺灣文化的延續與藝術的傳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近年來在大型國際展覽中隨著少數族裔、弱勢社群、地方知識與社會參與成為關注的焦點,其中以地方的技術與故事,透過工藝或是集體手工製作的方式成為物件或事件展出已經成為國際雙年展中的櫥窗之一。以「工藝」為主題的韓國清州雙年展今年邀請對當代藝術議題與工藝皆具豐富策展經驗的康在永擔任策展總監,為疫情後的人類世提
Thumbnail
近年來在大型國際展覽中隨著少數族裔、弱勢社群、地方知識與社會參與成為關注的焦點,其中以地方的技術與故事,透過工藝或是集體手工製作的方式成為物件或事件展出已經成為國際雙年展中的櫥窗之一。以「工藝」為主題的韓國清州雙年展今年邀請對當代藝術議題與工藝皆具豐富策展經驗的康在永擔任策展總監,為疫情後的人類世提
Thumbnail
【陳銘政・形溯土塑個展】 藝術家陳銘政表示:「雕塑有無限的可能性」。 藉由陶土形塑、上色粉呈現表面顏色差異,再經由慢火高溫窯燒,20件有趣又極具個性的土塑素燒作品就此呈現。
Thumbnail
【陳銘政・形溯土塑個展】 藝術家陳銘政表示:「雕塑有無限的可能性」。 藉由陶土形塑、上色粉呈現表面顏色差異,再經由慢火高溫窯燒,20件有趣又極具個性的土塑素燒作品就此呈現。
Thumbnail
這篇2022《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觀後感(下),若只看作品的樣貌很難理解藝術家背後的意涵,除了現場導覽員的解說外,試著從觀眾解讀我與作品之間的共鳴頻率,當然也會有許多問號產生,這時候上網查資料變成重要的功課。
Thumbnail
這篇2022《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觀後感(下),若只看作品的樣貌很難理解藝術家背後的意涵,除了現場導覽員的解說外,試著從觀眾解讀我與作品之間的共鳴頻率,當然也會有許多問號產生,這時候上網查資料變成重要的功課。
Thumbnail
這次在台北世貿中心展出的藝術盛會,不僅匯集了89家台灣畫廊與38家的國際畫廊(跨越8個國家),整個展場還呈現許多藝術家個人特色、獨特創作風格、主體奇趣的精彩傑出作品。經過專業導覽人員的仔細解說,原來藝術創作有如此迷人的魅力,讓我更能理解藝術欣賞的入門觀點。
Thumbnail
這次在台北世貿中心展出的藝術盛會,不僅匯集了89家台灣畫廊與38家的國際畫廊(跨越8個國家),整個展場還呈現許多藝術家個人特色、獨特創作風格、主體奇趣的精彩傑出作品。經過專業導覽人員的仔細解說,原來藝術創作有如此迷人的魅力,讓我更能理解藝術欣賞的入門觀點。
Thumbnail
隨機組構式作品是近年常見的陶藝作品型態,無論是從單元到集合的擴大延展,或是不同元件的組合,考驗作者的詩意與演繹能力,元件與元件組合的構面連結了什麼?企圖引導觀眾前往哪裡?這是看似可以隨機卻是得以窺見功力的部分;或以為可以無需解釋,其實也是最難的難以言說的部分。
Thumbnail
隨機組構式作品是近年常見的陶藝作品型態,無論是從單元到集合的擴大延展,或是不同元件的組合,考驗作者的詩意與演繹能力,元件與元件組合的構面連結了什麼?企圖引導觀眾前往哪裡?這是看似可以隨機卻是得以窺見功力的部分;或以為可以無需解釋,其實也是最難的難以言說的部分。
Thumbnail
名列誠品年度最期待作家、博客來年度暢銷百大的作家陳郁如,2022年1月又有新作出版。她如何運用奇幻、推理元素寫作新書?這次作品怎麼結合了古物與小說?忙碌的作家怎麼創作出如此有創意的作品? 很高興這次有機會邀請《國學潮人誌》作者宋怡慧訪問《長生石的守護者》作者陳郁如,談談新書的發想過程。
Thumbnail
名列誠品年度最期待作家、博客來年度暢銷百大的作家陳郁如,2022年1月又有新作出版。她如何運用奇幻、推理元素寫作新書?這次作品怎麼結合了古物與小說?忙碌的作家怎麼創作出如此有創意的作品? 很高興這次有機會邀請《國學潮人誌》作者宋怡慧訪問《長生石的守護者》作者陳郁如,談談新書的發想過程。
Thumbnail
複調神話如同變調的神話,也許前一世都人類都是犯了罪的天使,天神逞罰將我們變成了人類,承受者生老病死輪迴之苦,不斷遊歷在人間,而這些痛苦,在藝術家的轉化,成為作品。
Thumbnail
複調神話如同變調的神話,也許前一世都人類都是犯了罪的天使,天神逞罰將我們變成了人類,承受者生老病死輪迴之苦,不斷遊歷在人間,而這些痛苦,在藝術家的轉化,成為作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