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家鴨與野鴨的投幣式置物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現在才讀完這本(大笑)

  因為一副很好看的樣子,所以按照「好吃的東西都要留到最後」的原則,才會被我留到現在。但說來可笑,其實最近我本來是想先讀《FoodCat:您的餐點已在路上》的,只是因為前些日子公關書一直還沒寄到,我在書店裡好不容易終於找到實體書、簡單翻閱的時候,發現有評審說我的作品讓他想起了《家鴨與野鴨的投幣式置物櫃》。

  啊,真是對不起,其實我還沒讀這本欸,最近才正想要讀它。但是我多多少少讀了一些伊坂幸太郎的作品沒錯,被這麼說實在很開心喔。

  因為真的太開心了,巴不得當場跟那位評審這麼說。

  (因為我沒在方格子上發過小說,這件事情也還沒在這邊提過,因此藉機打個廣告:我的推理短篇作品〈FoodCat:您的餐點已在路上〉入圍了今年度台灣作家推理協會徵文獎的決選,收錄於徵文獎的同名作品集中:博客來讀墨(整本)讀墨(單篇)。有機會的話歡迎閱讀。)



  回歸正題,因為在評審記錄裡發現這段插曲、以及回家之後公關書還是一直沒寄到的關係,我還是忍不住先把《家鴨與野鴨的投幣式置物櫃》拿出來看了。

  故事分成兩條線進行:一條故事線是現在,大學新鮮人椎名才剛搬進公寓裡,就突然被剛認識的鄰居河崎邀約一起去搶書店,目標只為了搶一本字典《廣辭苑》;另一條故事線發生在兩年前,講述河崎與另外兩名友人——在寵物店工作的琴美、與研究生不丹人多吉之間所發生的故事。

  乍看之下兩條線的交集點僅有河崎這一名人物,劇情上的發展則毫無關聯,就像是這本書的書名:家鴨與野鴨與……與……

  之前我一直記不得這本書的完整書名,印象總會斷在這裡,就連自己在寫作時也總喜歡取長書名的我都記不住;不過這次讀完本書,總算是再也忘不了了——無論是家鴨還是野鴨、以及投幣式置物櫃,都暗喻著故事裡的特定人物、以及某種扣合故事的荒唐想法——總而言之,就是看似沒什麼關聯的兩條線,其實存在其因果、環環相扣。

  看沒兩、三節,我就覺得這種表現方式果然很伊坂呢;直到後來越接近真相,又忍不住讚嘆一次——將真相包裝在無厘頭的情節之後,使人發笑、沉重與悲傷,非常伊坂幸太郎式的風格。我甚至沒辦法在這裡透漏更多細節,以免雷人,又必須考慮數年後自己重翻這段筆記時還能夠回想得起來。

  總而言之要說感想的話,比起角色在現實裡的遭遇,我認為不丹人多吉在故事前後的心理變化與行事風格,更傳達出了這個世界令人唏噓與殘酷的一面。

  說起來這部是伊坂幸太郎早期的作品,對於當時(或是現在)還不熟悉伊坂這種前所未有的風格的讀者來說,《家鴨與野鴨的投幣式置物櫃》肯定還是非常搶眼的吧!只是我覺得自己讀過的他的作品也許已經太多了,縱然還是沒辦法在謎底公布之前就梳理完整,大概也能在中途摸透個八成左右。對現在的我來說,《家鴨與野鴨的投幣式置物櫃》給我的驚喜感已經不夠強烈,稍稍有點遺憾——早知如此,我應該早一點把這本拿起來讀的(淚

  不過作為很吃這種風格的伊坂迷,因為它仍然很有伊坂的味道,所以還是能夠看得津津有味;而且兩條時間線裡所特意表現出的對照感還是非常有趣,我讀著讀著大概也能夠理解為什麼評審會說我的作品讓他想起了《家鴨與野鴨的投幣式置物櫃》了。

  另外在我所讀過的伊坂的作品當中,這部作品可說是很明確能夠讓我理解它「為什麼會被歸類在推理作品裡」的一部。它的謎面很明確:「為什麼要去搶《廣辭苑》?」即使兩條故事線的日常生活寫得再旁枝末節,整本書的核心依然全都圍繞著這個問題打轉,結構上也一直在慢慢透漏同個問題的線索,非常嚴謹。相較於伊坂的其他作品,我經常就不能理解它們之所以會被歸類在推理小說的原因,只感到推理實在是博大精深、奧妙無窮(欸

  最後引一段我很喜歡的話。這段所提到的椎名的阿姨據說是出現在《天才搶匪》系列裡的人物,儘管沒有真正出現在這部故事裡,不過椎名對她的印象讓人感到非常好奇——雖然我已經讀完近年來購入的最後一本伊坂的實體書,但是主力即將轉換成電子書的往後,我想自己也還是會一直把他的作品給補讀完畢吧w

P139
  夜晚的黑暗會使得人們失常。阿姨曾這麼說:「夜晚會使人殘酷,也會使人坦率,還會讓人裝腔作勢。夜會讓人變得輕率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光卿的沙龍
27會員
150內容數
記錄我的閱讀書籍,也分享給大家
光卿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4
作者在這篇科幻故事裡探討了某些有關生命的議題,好比生命的意義、永生的形式、忒修斯之船悖論等等。我覺得好難看。
Thumbnail
2025/04/04
作者在這篇科幻故事裡探討了某些有關生命的議題,好比生命的意義、永生的形式、忒修斯之船悖論等等。我覺得好難看。
Thumbnail
2025/04/03
有的時候以日本人的角度來寫台灣,有的時候則是向台灣介紹日本。讓人蠻失望的兩本書。
Thumbnail
2025/04/03
有的時候以日本人的角度來寫台灣,有的時候則是向台灣介紹日本。讓人蠻失望的兩本書。
Thumbnail
2025/03/14
《孤獨世紀》的焦點不局限於任一年齡層,且述及的是整個社會現象;《過曝世代》則是著重在孩童的教養方面,不過我覺得作者的分享讓身為成年人的我也很受教。
Thumbnail
2025/03/14
《孤獨世紀》的焦點不局限於任一年齡層,且述及的是整個社會現象;《過曝世代》則是著重在孩童的教養方面,不過我覺得作者的分享讓身為成年人的我也很受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家鴨與野鴨的投幣式置物櫃》是由日本小說家伊坂幸太郎所著,這部小說還曾被改編成電影。這部作品的寫作方式十分別緻,以「現在」和「二年前」雙線敘述,分章發展故事情節。     《家鴨與野鴨的投幣式置物櫃》小說「現在」的主角,是從外地搬到仙台就讀大學的法律系準大學生「椎名」。椎名剛搬進賃居的公寓
Thumbnail
《家鴨與野鴨的投幣式置物櫃》是由日本小說家伊坂幸太郎所著,這部小說還曾被改編成電影。這部作品的寫作方式十分別緻,以「現在」和「二年前」雙線敘述,分章發展故事情節。     《家鴨與野鴨的投幣式置物櫃》小說「現在」的主角,是從外地搬到仙台就讀大學的法律系準大學生「椎名」。椎名剛搬進賃居的公寓
Thumbnail
在我看完的當下,我突然回想了我這些時間以來究竟有多久沒有看伊坂幸太郎的作品了,我瞄了一眼沈重的書櫃,堆積如山的各個出版社系列作品的堆積如山,光是獨步文化的〈伊坂幸太郎作品集〉就多達幾乎是三十本有餘的數量,與東野圭吾可以說是並列作品多產排行榜的前幾位了。 但相較於東野圭吾作品在優劣作品參差不齊的多
Thumbnail
在我看完的當下,我突然回想了我這些時間以來究竟有多久沒有看伊坂幸太郎的作品了,我瞄了一眼沈重的書櫃,堆積如山的各個出版社系列作品的堆積如山,光是獨步文化的〈伊坂幸太郎作品集〉就多達幾乎是三十本有餘的數量,與東野圭吾可以說是並列作品多產排行榜的前幾位了。 但相較於東野圭吾作品在優劣作品參差不齊的多
Thumbnail
裡面沒什麼談到他自己的小說(反倒是談到不少別人的作品),所以其實就算沒讀完他的多少作品也無妨,只要事前知道伊坂幸太郎大概是個怎麼樣風格的作家,就可以了。
Thumbnail
裡面沒什麼談到他自己的小說(反倒是談到不少別人的作品),所以其實就算沒讀完他的多少作品也無妨,只要事前知道伊坂幸太郎大概是個怎麼樣風格的作家,就可以了。
Thumbnail
故事分成兩條線進行:一條故事線是現在,大學新鮮人椎名才剛搬進公寓裡,就突然被剛認識的鄰居河崎邀約一起去搶書店,目標只為了搶一本字典《廣辭苑》;另一條故事線發生在兩年前,講述河崎與另外兩名友人——在寵物店工作的琴美、與研究生不丹人多吉之間所發生的故事。
Thumbnail
故事分成兩條線進行:一條故事線是現在,大學新鮮人椎名才剛搬進公寓裡,就突然被剛認識的鄰居河崎邀約一起去搶書店,目標只為了搶一本字典《廣辭苑》;另一條故事線發生在兩年前,講述河崎與另外兩名友人——在寵物店工作的琴美、與研究生不丹人多吉之間所發生的故事。
Thumbnail
今天要介紹的兩本書,雖然是小說,但閱讀時卻興味盎然--以扭轉普遍的認知,造成劇情的迭起,恰好是這兩位作家的專長。 #伊坂幸太郎《#反蘇格拉底》 這本小說由五個篇章所組成,很伊坂,因為章節間的角色就像線頭,在不同章節裡與讀者捉迷藏。 ❶〈反蘇格拉底〉--「老師,我……並不這麼覺得。」 一起讀判決
Thumbnail
今天要介紹的兩本書,雖然是小說,但閱讀時卻興味盎然--以扭轉普遍的認知,造成劇情的迭起,恰好是這兩位作家的專長。 #伊坂幸太郎《#反蘇格拉底》 這本小說由五個篇章所組成,很伊坂,因為章節間的角色就像線頭,在不同章節裡與讀者捉迷藏。 ❶〈反蘇格拉底〉--「老師,我……並不這麼覺得。」 一起讀判決
Thumbnail
從高中的大量閱讀中,接觸到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的作品之後深深入坑。分類雖為「推理」,但並不像本格推理,會由偵探循序漸進地明查暗訪,找出兇殺案的真相,而是透過一些大小謎團的交錯堆疊,讓讀者產生好奇,再一步一步告訴我們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Thumbnail
從高中的大量閱讀中,接觸到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的作品之後深深入坑。分類雖為「推理」,但並不像本格推理,會由偵探循序漸進地明查暗訪,找出兇殺案的真相,而是透過一些大小謎團的交錯堆疊,讓讀者產生好奇,再一步一步告訴我們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