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愛的書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育兒的日子總是忙碌的,特別是照顧幼兒的階段,總覺得每天都在預備餐點、擦拭桌子地板、清洗幼兒屁股、陪玩、陪睡的奮戰中渡過。如果有上班的父母,回到家的時間與行程更是緊湊,很難靜靜地、好好聽或專注地陪孩子說說話。
父母得在孩子入睡,夜深人靜的時候,才有安靜的片刻。有一些平常沒有機會好好說的話,可以利用書信、卡片寫給孩子,孩子會很喜歡。每年我都會利用孩子生日時,寫一封『愛的書信』送給孩子。
『愛的書信』內容可以是寫下對孩子這段時間成長的回顧、對孩子的欣賞與肯定、有哪些部分,是你要謝謝孩子的?有那些地方你想跟孩子道歉的,最後可以是對孩子的祝福或鼓勵?
以下是我在大寶5歲生日時,寫給他的『愛的書信』:
親愛的恩恩:5歲生日快樂!
在這一年,你有許多新的學習與成長,在
生活自理上你會自己洗頭髮、穿襪子;出門前你能夠自己換好衣褲鞋襪,不用讓媽咪費心。
家事上你會主動倒回收、廚餘、摺整籃的衣服、端回自己的杯盤放置洗完槽並自己清洗。謝謝你願意為家人付出責任與代價,也減輕媽咪家務的擔子。
手足相處上,你會帶領愷弟做家事和玩遊戲(雖然有些打架遊戲玩到最後愷弟都會哇哇叫)、在外面你會挺身保護愷弟。媽咪看見你們手足相處互動,心裡常滿溢著感動。
人際互動上,你會主動問:「○○,我可以跟你一起玩嗎?」、較願意分享玩具、結交新朋友,你能夠觀察並說出一些朋友的人際互動方式,並主動要跟媽咪學習如何分辨交友及如何回應他人的挑釁。
情緒知能方面,你可以說出自己很生氣,需要安靜,並一個人到臥室抱著你的維尼(安撫物),等你情緒好一點或停止哭泣,你會自己加入我們,或主動跟媽咪表達你可以跟媽咪討論剛剛的衝突事件了。媽咪因為跟你一起在情緒知能的學習與成長,也想幫助更多父母和幼兒一起在情緒方面的學習喔!
靈性方面,你很喜歡參加教會主日學、幼兒小組,常常和媽咪討論你對信仰的疑問,對媽咪、老師或阿姨的教導,你都會放在心裡,常常主動分享或提問,也會運用在生活中。
媽咪很謝謝你,晚上睡前是媽咪身心最疲備與軟弱的時刻,你願意跟媽咪一起輪流祈禱,甚至主動為媽咪、愷弟、家人祈禱,這真的很激勵安慰媽咪的心喔!
謝謝你原諒媽咪在疲憊、暴怒下對你說出沮喪、嚴厲的話。我們一起經歷為自己的部份負責與道歉,彼此原諒與和好,謝謝你還是這麼愛媽咪。
雖然你也有不少擾人的態度和行為,懇求上帝給我們勇氣去認識與面對自己的不足與待成長的地方,也給媽咪智慧知道如何引導你,更給媽咪有夠用的耐心與力量。
愛你的媽咪 106/12/23
上大班的恩哥上學前會先協助倒垃圾
如果你又特別把這封『愛的書信』貼上郵票去郵寄,當孩子從信箱收到自己專屬的信件,更是特別的欣喜與快樂!
針對不識字的幼兒,可以唸出來給孩子聽,再送給孩子,如果信的篇幅較長,小小孩無法一次聽完,也可以分段、分次念給孩子聽。
如果你看完這封『愛的書信』,有感動也想給您親愛的孩子寫一封『愛的書信』,鼓勵你立馬提筆,記下心中感動的畫面或話語,不用等到孩子生日喔!隨時都可以傳遞這份親子間〝愛的書信〞。

#更多情緒成長與親子教養課程→https://reurl.cc/GEAoWd
#鄭翔好諮商心理師
#諮商預約→點心語心理諮商所 https://reurl.cc/bkmbxv
# youtube頻道→https://reurl.cc/gMG8Yb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手足愛計較、爭競讓你心累了嗎?看懂孩子計較與爭競背後的渴望和需求?如何消弭手足計較與爭競?安全感能讓孩子們將手足視為朋友,不是競爭對手,不需要透過競爭來獲取父母的關注和愛。
手足間戰火連連?!手足為什麼愛吵架?每一次處理孩子的紛爭都可以是一次學習的機會,手足共處,沒有捷徑與速成法
你會花比較多心力在某個孩子身上嗎?你有容易被忽略的孩子?經常被忽略孩子的心理感受? 怎麼留意與關照容易被忽略的孩子?
手足愛計較、爭競讓你心累了嗎?看懂孩子計較與爭競背後的渴望和需求?如何消弭手足計較與爭競?安全感能讓孩子們將手足視為朋友,不是競爭對手,不需要透過競爭來獲取父母的關注和愛。
手足間戰火連連?!手足為什麼愛吵架?每一次處理孩子的紛爭都可以是一次學習的機會,手足共處,沒有捷徑與速成法
你會花比較多心力在某個孩子身上嗎?你有容易被忽略的孩子?經常被忽略孩子的心理感受? 怎麼留意與關照容易被忽略的孩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那天你來找我談話,我感受到你呼吸與說話速度稍快,於是邀請你一起先回到呼吸、回到身體的覺察。你很快覺察了自己的身體與呼吸當下是緊繃的,覺察了便能開始讓自己順暢地呼吸,舒緩身體的僵硬。 在談話裡我陪伴你一起探索對於母親的不滿、對於成年孩子的操煩,底層渴望原來是對家人的在乎與愛,同時也有想照顧自己身心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小孩一直被媽媽照顧,覺得媽媽愛我,這種習慣就這麼延續下來,什麼時候會改變,小孩反過來愛媽媽、照顧媽媽呢?這是個很奇妙的轉折點。   兒女對於媽媽的「愛」應該不是本系列定義的嚴格的、「真正」的「愛」,比較是: 「回報」—知道媽媽對我很好; 「分擔」—她很辛苦; 「憐惜」—覺得她需要人家的照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講述一位母親收到女兒的感人信件,感謝女兒的成熟和包容。作者分享她作為愛奇兒母親30年來的感受,並鼓勵愛奇兒父母多瞭解手足的心情、大方地展現對孩子的愛。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媽媽對長子國中會考的心情與期待的文章。從長子的成長與努力,到媽媽對他的期待與自我反省,表達了母子之間的愛與成長。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我從出生到現在我最想感謝我的爸爸媽媽,因為他們從我出生到現在一直關心我們幫助我們我們有困難的地方。 從以前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很照顧我,例如:有一次我在幼兒園的時候我發燒了,結果媽媽立刻就來到幼兒園,並且還帶我去買柳橙汁,還帶我回家,還有平時爸爸媽媽會在我安親班下課的時候再我回家,到家後
Thumbnail
孩子出生前,我想過,要在每個階段,寫信給孩子。 這些信,可能在他們成年或成家,又或是,等我怎麼了之後,才會給他們看。 畢竟,我愛他們,是我自己的事,和他們無關。 這是很隨性的行程,沒有設定什麼時候一定得寫,但畢竟我就是個容易用文字囉唆的人,斷斷續續的,也寫了好幾封。 今天突然在寄件備份裡,看
Thumbnail
前情提要請看上一篇,這篇我繼續來細數我的童年生活,希望這樣探索和挖掘的方式能對你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有所啟發: 🔵 情緒侍者(潛意識、情緒、感情) 我媽是個大剌剌、情緒化、強勢的人,所以很難和她說心事。國中交了第一任男友,在剛開始交往的寒假,因為見不到面,我就每天寫一封信給他,想等到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那天你來找我談話,我感受到你呼吸與說話速度稍快,於是邀請你一起先回到呼吸、回到身體的覺察。你很快覺察了自己的身體與呼吸當下是緊繃的,覺察了便能開始讓自己順暢地呼吸,舒緩身體的僵硬。 在談話裡我陪伴你一起探索對於母親的不滿、對於成年孩子的操煩,底層渴望原來是對家人的在乎與愛,同時也有想照顧自己身心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小孩一直被媽媽照顧,覺得媽媽愛我,這種習慣就這麼延續下來,什麼時候會改變,小孩反過來愛媽媽、照顧媽媽呢?這是個很奇妙的轉折點。   兒女對於媽媽的「愛」應該不是本系列定義的嚴格的、「真正」的「愛」,比較是: 「回報」—知道媽媽對我很好; 「分擔」—她很辛苦; 「憐惜」—覺得她需要人家的照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講述一位母親收到女兒的感人信件,感謝女兒的成熟和包容。作者分享她作為愛奇兒母親30年來的感受,並鼓勵愛奇兒父母多瞭解手足的心情、大方地展現對孩子的愛。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媽媽對長子國中會考的心情與期待的文章。從長子的成長與努力,到媽媽對他的期待與自我反省,表達了母子之間的愛與成長。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我從出生到現在我最想感謝我的爸爸媽媽,因為他們從我出生到現在一直關心我們幫助我們我們有困難的地方。 從以前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很照顧我,例如:有一次我在幼兒園的時候我發燒了,結果媽媽立刻就來到幼兒園,並且還帶我去買柳橙汁,還帶我回家,還有平時爸爸媽媽會在我安親班下課的時候再我回家,到家後
Thumbnail
孩子出生前,我想過,要在每個階段,寫信給孩子。 這些信,可能在他們成年或成家,又或是,等我怎麼了之後,才會給他們看。 畢竟,我愛他們,是我自己的事,和他們無關。 這是很隨性的行程,沒有設定什麼時候一定得寫,但畢竟我就是個容易用文字囉唆的人,斷斷續續的,也寫了好幾封。 今天突然在寄件備份裡,看
Thumbnail
前情提要請看上一篇,這篇我繼續來細數我的童年生活,希望這樣探索和挖掘的方式能對你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有所啟發: 🔵 情緒侍者(潛意識、情緒、感情) 我媽是個大剌剌、情緒化、強勢的人,所以很難和她說心事。國中交了第一任男友,在剛開始交往的寒假,因為見不到面,我就每天寫一封信給他,想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