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別尿床,醫師有解-小兒夜間遺尿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年幼孩童晚上睡覺的時候發生尿床的情形雖然很常見,而且大多數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尿床的情形就會漸漸消失。然而,還是有少數兒童一直到進入青少年甚至成年時期後,尿床的情形仍然無法改善,嚴重影響自尊心、情緒健康和日常生活,包括學校和社交表現。因此,到底兒童在幾歲後還會尿床時,家長就應該考慮帶他們盡速就醫呢?


尿床其實很常見

尿床,也稱為夜間遺尿症,即在睡眠期間膀胱發生無意識排尿。臨床上定義「尿床」為五至六歲的小孩仍然持續每個月有兩次或兩次以上在夜間尿床;或六歲以上的小孩,仍然持續每個月有一次或以上在夜間尿床。

尿床其實很常見,根據統計,男生尿床的比例較高,大約是女生的1.5倍到2倍。若不分性別,則每100位五歲的兒童中大約有15-20位有尿床現象,到七歲則下降至7%。尿床的問題其實會影響學齡孩童的自信心,造成心理的焦慮以及交際的困難,並影響孩童的夜間睡眠及日間生活品質,甚至也可能進而影響家長的日常生活及親子的互動。

raw-image

大部分的尿床兒童隨著年齡增長會漸漸脫離尿床問題,但是,實際上直至12歲時則仍大約有1%的人還持續發生尿床,而且尿床症狀很有可能就一直延續到成人時期。隨著年紀越大還持續有尿床現象的患者,其症狀可能會越來越嚴重,而且痊癒的機會也越來越低,因此,兒童時期若能盡早接受尿床診斷並積極治療,痊癒的機會便能增加。然而,依據國外報告顯示,當孩童發生持續尿床症狀時,僅有約50%的家長會帶孩童就診,因此,許多兒童錯失及早接受治療的機會。


導致孩童尿床的原因有哪些?

其實,導致尿床的原因包括各種生理或心理因素,或由多個綜合因素所造成。睡眠時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大腦覺醒障礙、膀胱容量小、便秘、壓力和遺傳等因素,都可能是造成尿床的原因。
膀胱就像一個由肌肉組織製成的小袋,可用以儲存由腎臟生成的尿液。一般而言,在夜間的尿液產生會減少,進而使膀胱儲存容量增加。當膀胱裝滿尿液時,膀胱壁的壓力感受器會將訊號先送到脊髓中樞,再傳遞到大腦皮質進一步產生尿意感(想排尿的感覺),以便在膀胱需要排空時醒來。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尿液的產生不會在夜間減慢,和/或大腦覺醒信號無法傳達,使得夜間尿液產生和膀胱容量之間無法取得平衡,進而導致尿床。

因此,臨床上認為導致夜間尿床的最常見因素主要可分為三類:

1. 夜間多尿症:睡眠時大腦中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使得夜間尿液產生量過多。

2. 大腦覺醒中樞異常:夜間睡眠中當膀胱裝滿尿液時,膀胱壁的壓力感受器無法及時將訊號送到大腦造成覺醒,而是由脊髓的排尿反射中樞通知膀胱收縮及括約肌放鬆進行不自主排尿。

3. 膀胱過度活動:膀胱過度敏感或異常收縮,導致尿急、頻尿、夜尿或急迫性尿失禁。

raw-image

少數孩童則因嚴重便秘,因此膀胱受到壓迫而使得容量變小,也可能導致尿床。情緒問題如焦慮或恐懼亦可能造成少數孩童發生尿床的症狀。遺傳因素即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會尿床者, 兒童尿床的機會也會是一般人的六到十倍。膀胱及尿道周圍的肌肉發育未成熟,也可能增加尿床的機會。

依據國際間的臨床指引以及最新台灣專家共識建議,五歲以上的兒童當發生持續尿床的情形,應考慮向醫師進行醫療諮詢。兒童在六足歲以後或是開始上小學時,如果還持續有尿床的現象,則應進行積極的行為調整或藥物治療,以免因尿床問題影響學齡孩童在社交和心理的困擾。


當孩子尿床時,家長可以做哪些評估?

當兒童持續發生尿床時,父母最重要的評估應該是先觀察孩童在白天和夜間睡眠時的排尿狀況。家長在帶小孩就醫之前,應該完成『排尿日誌(小便日記)』,也就是紀錄全天24小時中孩童每次喝水的時間、喝水量(毫升數)、排尿的時間、排尿量(毫升數)。連續紀錄兩天48小時甚至三天72小時的排尿日誌,可在就診時幫助醫師初步評估孩童尿床的可能原因。

raw-image

當孩子尿床時,醫師會進行哪些評估?

醫師問診後,通常會先對孩童進行非侵入性的基本理學檢查,例如檢查外生殖器構造、腰薦椎檢查、直腸檢查、部分神經系統檢查等,先排除一些少見的先天性病因。然後會進行尿液檢查,排除泌尿道感染的可能病因。一些兒童在治療好泌尿道感染後,尿床情形也能獲得有效改善。理學檢查及尿液檢查的結果,通常能幫助醫師正確判斷孩童尿床的原因,進而選擇最理想的治療方案,或考慮進行其他評估檢查,包括尿流速和殘尿量檢查、膀胱和腎臟超音波檢查或尿路動力學檢查等,以評估是否有其他潛藏的導致尿床的病因。

raw-image

尿床的治療應從行為調整開始

在進入藥物治療之前,醫師應提供家長充分的疾病資訊及諮詢,並先指導家長協助兒童進行日常行為調整,包含調整喝水時間(白天可以多喝水、傍晚少喝水、睡覺前不喝水,讓晚上小便製造量少一點),並鼓勵孩童多吃青菜、水果預防便秘。兒童每天的總尿量若用體重來換算,一公斤體重則以30毫升的尿量計算,因此,以體重二十公斤的兒童而言,一天只要600毫升尿量就算正常,因此合宜的飲水量也可能改善尿床的情形。

改變孩童排尿姿勢也可能改善尿床的症狀。因為女孩坐在成人尺寸的馬桶上排尿時雙腳往往無法著地,使得尿道周圍的肌肉不易放鬆,導致排尿不完全。男孩排尿時的理想姿勢則應身體略向前傾,雙足著地張開且與肩同寬,可以使尿道周圍肌肉放鬆以利排尿。因此,建議家中成人尺寸的馬桶前能放置一張小椅凳,協助改善兒童的排尿姿勢。

raw-image

如果家長跟孩子的治療動機很強,可以考慮採用尿床鬧鈴行為療法。尿床鬧鈴是在內褲上面貼一個感應器,尿濕時會發出聲響提醒兒童起床解尿的鬧鐘,以便逐漸養成兒童不需鬧鐘就能自行起床解尿。研究顯示尿床鬧鈴成效佳復發率低,可惜在台灣不易購得,且其聲響也會影響家人的夜間睡眠,當治療動機不強時則難以持之以恆。


尿床的藥物治療有哪些選擇?

當尿床的症狀經行為調整後仍然無法有效改善時,依據國際間的臨床指引以及台灣專家共識建議,第一線推薦治療藥物是睡前服用抗利尿激素類藥物 (Desmopressin)。眾多研究中已證實Desmopressin可有效治療尿床,藉由其抗利尿激素類似物之作用減少夜間的尿液製造,減少孩童尿床的發生機會。

第二線藥物則為是抗乙醯膽鹼藥物(如Oxybutynin)等。抗乙醯膽鹼藥物可以降低逼尿肌的活性,改善頻尿的症狀,增加膀胱容量,進而改善孩童尿床的症狀。

當接受抗利尿激素類藥物後,尿床症狀改善情形仍未達滿意時,醫師會依據所評估的造成該兒童尿床症狀的可能因素,考慮抗利尿激素類藥物和抗利尿激素類藥物的合併治療。而當抗利尿激素類藥物和抗利尿激素類藥物的合併治療後,尿床症狀改善情形依舊未達滿意時,醫師或許會考慮使用三環抗憂鬱劑(如Imipramine)以減少膀胱的不穩定收縮,其抗乙醯膽鹼之作用可能有助於增加膀胱容量,改善尿床。需注意Imipramine過量時可能會導致心臟傳導障礙,且曾通報小兒致死案例,因此使用時須謹慎注意。


復健治療可以怎麼做?

針對尿道周圍的骨盆肌肉放鬆不良的兒童,則可以考慮復健治療。括約肌是人體控制排尿的開關,生理回饋放鬆法是在尿道括約肌附近放一個肌電圖的貼片,在肚子放一個電極的貼片,來教導孩子感受骨盆肌肉收縮的強度並練習掌控收縮及放鬆的技巧。


什麼狀況會建議手術治療?

因為尿床而需要做手術的患者不多,最常見的是尿道狹窄,或者膀胱頸狹窄。如果檢查發現小便速度較慢,或者膀胱頸一直打不開,醫師可能會建議做手術。目前這類手術多使用雷射來進行,比較不會留疤,成效也比較好,到青春期還持續尿床,或是小便流速不足時,需要進行手術機率較高。


半夜叫孩子起來尿尿,有效嗎?

為了避免尿床,很多家長會在半夜掀起床叫醒兒童起床如廁,但根據國內外的研究顯示這種方式往往難以持之以恆,而且家長的睡眠品質不佳也可能影響次日上班工作的效率。理想的兒童尿床治療,應是兼顧兒童及家長的生活品質及彼此的親子互動,與醫師密切討論治療方案及治療目標,並持之以恆直到兒童尿床情形有效改善。


世界尿床日 (World Bedwetting Day)

尿床不是兒童的過錯,尿床對兒童身心的影響往往被低估,因此,2020年5月26日的「世界尿床日」目的就是要喚醒家長們留意這個可能影響兒童身心發展的重要議題,並鼓勵家長與醫師積極討論並獲得需要的幫助,以支持兒童的尿床情形獲得有效的改善。

本圖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揮別尿床,醫師有解-小兒夜間遺尿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照護線上的沙龍
38會員
744內容數
照護線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你曾有過持續背痛,休息越久反而越不舒服,甚至因此駝背的狀況嗎?小心,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邱瑩明醫師解釋,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最常見症狀為持續的背部疼痛,但因容易被誤認為一般肌肉疼痛而忽略。
Thumbnail
2025/04/29
你曾有過持續背痛,休息越久反而越不舒服,甚至因此駝背的狀況嗎?小心,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邱瑩明醫師解釋,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最常見症狀為持續的背部疼痛,但因容易被誤認為一般肌肉疼痛而忽略。
Thumbnail
2025/04/29
一名運動員退役後,因無比賽大量運動練習,體重持續上升,加上年紀增長,有感新陳代謝變慢,體重也逐漸飆升破百,並伴隨膽固醇超標,血壓些微偏高以及脂肪肝。因體健報告紅字逐漸增加,讓其意識到嚴重性,經醫師評估後施作ESG無痕胃拉提(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
Thumbnail
2025/04/29
一名運動員退役後,因無比賽大量運動練習,體重持續上升,加上年紀增長,有感新陳代謝變慢,體重也逐漸飆升破百,並伴隨膽固醇超標,血壓些微偏高以及脂肪肝。因體健報告紅字逐漸增加,讓其意識到嚴重性,經醫師評估後施作ESG無痕胃拉提(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
Thumbnail
2025/04/29
「僵直性脊椎炎的痛苦指數:到底有多痛?」,聽醫師分享更多僵直性脊椎炎的資訊。
2025/04/29
「僵直性脊椎炎的痛苦指數:到底有多痛?」,聽醫師分享更多僵直性脊椎炎的資訊。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夜尿的痛苦懂的都懂,尤其在寒冷的冬天,擾人清夢,且起床尿尿還有溫差變化而致急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如果夜尿嚴重,晚上起床好幾次,還會影響隔天的精神。女性,尤其是年紀大的女性是夜尿的高風險族群,更可怕的是,對女性來說夜尿不只影響睡眠品質,還可能代表心血管疾病警訊!以下療日子跟大家分享夜尿定義、女性夜尿原
Thumbnail
夜尿的痛苦懂的都懂,尤其在寒冷的冬天,擾人清夢,且起床尿尿還有溫差變化而致急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如果夜尿嚴重,晚上起床好幾次,還會影響隔天的精神。女性,尤其是年紀大的女性是夜尿的高風險族群,更可怕的是,對女性來說夜尿不只影響睡眠品質,還可能代表心血管疾病警訊!以下療日子跟大家分享夜尿定義、女性夜尿原
Thumbnail
這是一套讓孩子認識身體的科普繪本,包含身體流血、排尿、發育生長、睡眠階段的知識,引導孩子認識身體生長和運作,並學習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我為什麼會流血》 為什麼流血?每次流血,小孩都會又驚又恐….,會有點害怕,該怎麼辦呢?《我為什麼會流血》介紹心臟循環系統、血液的構成、身體受傷時的自然修復過程,
Thumbnail
這是一套讓孩子認識身體的科普繪本,包含身體流血、排尿、發育生長、睡眠階段的知識,引導孩子認識身體生長和運作,並學習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我為什麼會流血》 為什麼流血?每次流血,小孩都會又驚又恐….,會有點害怕,該怎麼辦呢?《我為什麼會流血》介紹心臟循環系統、血液的構成、身體受傷時的自然修復過程,
Thumbnail
在照護長期臥床或是有尿失禁問題的長輩時,我們得學習幫助長輩穿脫紙尿褲,若方式不正確,輕則側漏,嚴重的話則會產生褥瘡。一起看看如何正確穿脫紙尿褲。
Thumbnail
在照護長期臥床或是有尿失禁問題的長輩時,我們得學習幫助長輩穿脫紙尿褲,若方式不正確,輕則側漏,嚴重的話則會產生褥瘡。一起看看如何正確穿脫紙尿褲。
Thumbnail
前言 女生因生理構造的關係,根據統計每位女性一輩子至少都有一次泌尿道感染的經驗,而且感染率是男性的 8 倍! 工作繁忙,常常有開不完的會議,擔心常上洗手間會影響工作進度,以致於每日喝水量少,再加上有憋尿的壞習慣,直到排尿時出現疼痛灼熱感,尿意頻頻,急著想上廁所但卻發現尿量不多,去急診檢查已經是急性發
Thumbnail
前言 女生因生理構造的關係,根據統計每位女性一輩子至少都有一次泌尿道感染的經驗,而且感染率是男性的 8 倍! 工作繁忙,常常有開不完的會議,擔心常上洗手間會影響工作進度,以致於每日喝水量少,再加上有憋尿的壞習慣,直到排尿時出現疼痛灼熱感,尿意頻頻,急著想上廁所但卻發現尿量不多,去急診檢查已經是急性發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老,男人半夜正好睡時,被頻尿吵醒,不得不起床排解,我就稍稍有這樣的感覺,這樣的男性問題多半是攝護腺肥大造成。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老,男人半夜正好睡時,被頻尿吵醒,不得不起床排解,我就稍稍有這樣的感覺,這樣的男性問題多半是攝護腺肥大造成。
Thumbnail
文/恩主公醫院 今天是父親節,你有多久沒有關心過爸爸的健康?男性50歲後有五成有攝護腺肥大的症狀,隨著年齡增長比例也增加。不少人以為攝護腺肥大只會造成排尿不順、尿不出來,但其實尿失禁也是攝護腺肥大的症狀之一,出現這種狀況代表攝護腺阻塞達嚴重程度,膀胱已經快「過勞死」,若拖延過久甚至可能造成腎衰竭。
Thumbnail
文/恩主公醫院 今天是父親節,你有多久沒有關心過爸爸的健康?男性50歲後有五成有攝護腺肥大的症狀,隨著年齡增長比例也增加。不少人以為攝護腺肥大只會造成排尿不順、尿不出來,但其實尿失禁也是攝護腺肥大的症狀之一,出現這種狀況代表攝護腺阻塞達嚴重程度,膀胱已經快「過勞死」,若拖延過久甚至可能造成腎衰竭。
Thumbnail
尿崩症是一種很罕見的疾病。雖然在症狀上的描述是喝多尿多,但仍然有許多其他更常見的疾病與他相關,例如最常被提到的-糖尿病。
Thumbnail
尿崩症是一種很罕見的疾病。雖然在症狀上的描述是喝多尿多,但仍然有許多其他更常見的疾病與他相關,例如最常被提到的-糖尿病。
Thumbnail
女生「最惱人的泌尿道感染」,真的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多喝水,少憋尿,飲食多清爽少精緻、少刺激、少燥熱,才能遠離這一再反覆發作的情形,愛惜自己的健康很重要。
Thumbnail
女生「最惱人的泌尿道感染」,真的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多喝水,少憋尿,飲食多清爽少精緻、少刺激、少燥熱,才能遠離這一再反覆發作的情形,愛惜自己的健康很重要。
Thumbnail
來諸多親友的關注與叮嚀,感動及感謝之餘,為了消弭大家的擔心,覺得有必要稍作說明,我看的泌尿科,診斷結果是尿道發炎,其實病因很好笑,並不是水分攝取太少,而是前天天冷,不想半夜離開温暖被窩去上廁所,結果隔天就出現頻尿現象,而且上厠所時結束時會有像刀子割的感覺。
Thumbnail
來諸多親友的關注與叮嚀,感動及感謝之餘,為了消弭大家的擔心,覺得有必要稍作說明,我看的泌尿科,診斷結果是尿道發炎,其實病因很好笑,並不是水分攝取太少,而是前天天冷,不想半夜離開温暖被窩去上廁所,結果隔天就出現頻尿現象,而且上厠所時結束時會有像刀子割的感覺。
Thumbnail
也許你會發現,家中的老年人實在太常上廁所了!剛剛才上完廁所,不到30分鐘就開始有尿意。不知道會不會有後遺症,令人擔心! 如果是外出就更麻煩了,只要行程中有超過一個小時的車程,就會格外焦慮上廁所的問題,最後索性不出門。 原來是因為「膀胱過動症」
Thumbnail
也許你會發現,家中的老年人實在太常上廁所了!剛剛才上完廁所,不到30分鐘就開始有尿意。不知道會不會有後遺症,令人擔心! 如果是外出就更麻煩了,只要行程中有超過一個小時的車程,就會格外焦慮上廁所的問題,最後索性不出門。 原來是因為「膀胱過動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