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幼童睡前拖延症,家長該怎麼解決呢?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已經能 #自行入睡 的三歲以上的小孩,從嬰兒床畢業之後,可以自己上下床,可以自己離開自己的房間,擁有了這麼自由自在的活動能力後,馬上就把本來親子之間相安無事的就寢時間,瞬間轉換成為親子關係之間最緊張的戰場之一!

每天家長和幼童一起完成睡前儀式、關燈道晚安後,即將開啟的,不是家長輕鬆追劇的自由時光?而是孩子那些欠十萬杯水的脫水狀況、十萬次頻尿的膀胱危機、房間裡各種怪音、怪影攻擊、滿足不完的最後一次擁抱和最後一個晚安親親........

如果以上這些的任何一項,是你所面臨的困境,你絕對不孤單!這一切不是只有發生在你家,連我家都有呢!

家長該如何面對?該如何讓這些狀況不再出現?或是至少....至少有沒有哪些方法,可以讓這些狀況出現的次數降低到不令家長情緒失控抓狂的數量......

在分享各種對應招數之前,請務必注意,以下各招可以成功的前提,是這名幼童的整日睡眠清醒時數和時段,是符合他的年紀需求的,這名幼童沒有過長或是太晚的午覺時間,每天起床的時間也在一個規律合理的範圍內。

若該名幼兒的 #作息紛亂,期待藉由使用以下招數成功破關的可能性會有較多變數。

我個人會在道晚安之前,把生理需求在晚餐時間裡,做盡可能地排除,例如我會請他多喝水,等到關燈後,口渴次數有機會下降很多,只剩下反正都會有的頻尿,雖然尿意無限、但尿液有時盡,所以脫水狀況和膀胱危機可以先行下莊。面對怪音和怪影的攻擊,我會和孩子一起在關燈前、關燈後進行房間怪物大檢查,確認我們達成共識:房內的怪物已經被我和他合力掃蕩清除了!接下來,我會指派他房間裡任意的虛擬角色:床單上的花朵、地上的小豬,成為兒子的今夜守護者,好好保護我兒今晚不受怪物侵擾。大致上怪物和怪音也就完成了。

至於最多家長似乎沒輒的永遠結束不了的最後一個擁抱和親親呢..........身為鐵石心腸、一心只想下班的我這種媽,我會直接跟兒子說:這就是我今天可以給你的最後一個擁抱和晚安親親了,然後,就再也沒有了,還有需要,等明天早上再說!這樣會不會惹哭小孩呢?有,我有因為成為有限媽媽而把孩子惹哭過,但是我並沒有後悔,因為這本來就是有限的,我的休息時間到了,為了照顧好我自己,為了不要因為超過我的身心能力配合小孩結果一不小心我變身成把小孩吼去睡覺的成年人,我願意當一個有限的媽媽,當一個有限的媽媽,並不過分,只是把關係中的彼此,都放在一個 #需要被照顧#需要由自己來好好照顧 的立基點上,就這樣而已。

幼童的睡前拖延症,除了用以上這幾招改善以外,也請家長們思考一下,為何孩子睡前特別不想就寢,想要跟家長黏在一起呢?會不會是彼此相處的質量不夠?這裡特別指定 #質量,是指並不是以時數計算,而是和單一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是否有好好的相處,心無旁騖的,只在意和他一起經歷的事件,即使是每日的日常如一起吃晚餐,一起洗澡,是否在這些事情上,家長讓孩子知道,你與他共度的時光中,你是完全屬於他的?如果家長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光裡,都已經提供最高品質的質量陪伴,那麼,或許孩子還需要一些其他明確的相處時數,這時候就是家長重新想想一週不論是平日或是假日,還有哪些時間是可以重新做調整安排,讓某些時段成為和孩子之間的高質量相處時光?

如果你覺得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問題,因為這些你都做超級好了,那麼,還有一個可能,孩子相信他去睡了以後,成年人或是其他還醒著的家人,會進行一些他沒辦法參與的有趣事。

如果孩子深信不睡覺的人會有更有趣的事情可以做,那麼他一定不會去睡的啦!

面對這種窘境,有兩種可以考慮的方式:

  1. 全家一起睡,沒有人有除了睡覺以外的事情可以做。
  2. 邀請孩子不要睡,一起參加他以為更好玩的事,而這些事情會是什麼呢?請家長合理和有創意的選好會讓孩子相信,並且會願意選擇不如去睡覺的選項;我家通常都是邀請孩子一起做家事,他就會睡意很濃,如果他沒有睡意很濃,那我會換到一個很乾淨的家,我也可以!


以上,是我個人面對我兒子睡前拖延症所用過的各種實戰方法!睡前拖延症是可以被改善的,請家長們有信心、用愛、用方法,一起幫助孩子早早休息吧!





專修安全依附關係的國際認證嬰幼兒睡眠顧問。在嬰幼兒睡眠專業裡,結合Mary Main安全依附關係系統,安全圈教養,與美國RIE嬰幼兒教育理念,以親子間彼此尊重出發,協助家長,建立嬰幼兒良好睡眠習慣、穩定日常作息,讓孩子好好睡,全家一夜好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