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聖說建國君民,為何要教學為先?政府辦教學應該教什麼呢?--太上感應(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禮記》曰:[ 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禮記》說:[ 建立、治理國家、領導人民百姓,教育人民學習聖賢之道為第一優先。],《禮記》乃上古聖人[ 周公 ] 所作,至聖先師孔子加以編修。而周公乃是孔子心中最推崇的聖人

周公治禮樂,為的就是治理暴君[ 商紂 ]留下的混亂家國,幾千年前的周朝,經過殷武之戰,滿目滄遺,百廢待舉,民不聊生。人民更是沒有如現代一般,人人可以受高等教育,聖人周公知曉,欲使國家興盛必先得民心,而得民心必先教以仁義、施以惠澤。事實證明周公、孔子是正確的,是長遠的先見之明。

[ 周成王 ] 自小經周公教以聖賢之學,民間施以[ 堯舜聖王的仁義道德教育 ],周成王登帝位後,以道德仁義之聖賢王道,治理國家,開創[ 成王之治 ]的太平盛世,堪比唐太宗的【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也是因為魏徵、房玄齡等八大賢臣,力諫唐太宗推行[ 孔孟儒家聖賢教育 ],上至朝廷啟用,精通聖賢經典的人才,下至民間廣設,教化聖賢之道的學府、私塾,才得以實現。

所以從歷史之事蹟,我們可以學習知道[教育]、[教化]人民,學習[聖賢仁義道德]是讓一個國家富強康樂的,第一件優先要做之事,尤其是[因果倫理道德教育],其他都是次要的。

為何 ? 因為人都是貪生怕死,畏苦欣樂,更因為人心本善,只有被教化以善,令人心知道,想要生活安樂、家國富強穩定,必須學習何為善? 何為惡? 何為正? 何為邪?才能找回忘失的[本善至誠心],才能平安喜樂的過生活。人民第一件要學習的就是[ 因果道德教育 ],學習作善人,家國社會才會穩定富強。

反之,上至政府下至民間,無惡不學,無惡不作,賢臣遠避,奸臣當道,民間邪思邪念、毒品、惡人橫行,人間地獄再現。這也是周武王攻打推翻商紂王的原因,只為有一個安樂的家國而已。所以一個富強安樂的國家,是每一位人民之責,非是只有政府官員之治。因此人人必須學習[因果道德教育],也就是[聖賢教育],從新學作善人及明辨是非善惡的智慧,進而由人民嚴格監督政府官員行善政。

為何? 因為台灣失去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聖賢教育],已經超過二百年了。從二次大戰日本侵略中國時就失去了,如今要重新找回[ 聖賢教育 ]並且學習它,弘揚它,真實應用於我們生活中,由我們這一代開始,不然安定富強的家國如何顯現呢?

而【太上感應篇】所教育我們的,就是教我們何為是[ 因果 ]? 何為是[ 五倫、五常 ]? 何為是[ 四維、八德 ]? 何為善,何為惡? 我們不可不學,否則對不起下一代及後世子孫,未來忝為祖先!

願大家發大心,從我們自身及家庭、子女學起,弘揚起,未來必然有一個幸福人生、繁榮昌盛的社會國家。

raw-image

【太上感應篇】原文:【賞及非義。刑及無辜。】

【賞及非義】: ( 賞 : 獎賞、鼓勵。義 : 符合天理道義、善惡是非之因果。)

釋文: 凡是賞賜一人做了榜樣,便是勸人為善,若是獎賞不義無功之人,縱惡養奸,遺害不淺。賞之為仁道,推崇仁德回報功勞,是政府激勵人心的大典。不宜獎賞而賞,叫做非義。違背是非,鬆弛不守法紀,助長惡行、刑罰到無罪之人,阿諛奉承私意,舉枉錯直,最干天怒,掌管爵位獎賞者,能不謹慎之?

反之,善人做事做官,是要養一方的善良元氣,訪問孝子賢孫,義夫節婦,積陰德之人,要設法獎賞讚揚他。要去除民間的邪惡,訪問一切害人倫、害風俗的人事物,加他刑罰,同時教化鄉里約束,務使鄉里乃至社會城鎮,越加安樂穩定。


【證例】周末春秋晉文公,有位低之官員追隨文公流亡,問文公:[ 君主行三賞,臣無功不應賞臣,便來請罪。] 文公說:[ 以仁義引導我,勸我實行德惠,此類臣子應受上等獎賞;輔導我以帝王之行,最後成就治國之功,此類臣子應受中賞,做箭矢運石之難,汗馬奔波之勞,能補吾之所缺乏,三賞之後而賞之,現今就該獎賞於你。]。晉國人臣因此[ 賞制 ]而悅,遂輔助晉文公稱霸春秋諸侯。

○晉文公的獎賞可說是合乎義理,如此,則一官一爵,一絲一粒,怎會有輕忽的弊端? 自然敗壞之事務就不會出現,而任事者皆會互相勸勉立功。


【刑及無辜】: ( 刑:刑罰囚獄。辜:犯罪 )

釋文 : 刑罰一個人,是為了警戒眾人不可為惡。若是刑罰到無罪之人,令人含冤受屈,或為求自身權位功勞,或為求交差了事,惡報必定回歸自身,豈可草率輕忽? 而且刑罰是用於懲惡,聖人不得已而制之,本就不是吉祥喜事。刑罰人承當其罪,且更要哀憐罪人愚昧傷己,而不可幸災樂禍,所以古人謹慎刑罰,詳審明辨。

若是濫觴無辜,不僅失去聽斷明允之公,也有違背上天好生之意。何況殺人者死,律有明條,現今刑及無辜,所殺不只一人,受報只在我一身,抵命之法,因果不知是如何?此等罪業,就是素行公廉者,由不免在疑似之時,偏執意見,不去虛心詳查,遂導致無罪之人生恨,自身與人結怨,生生世世冤冤相報,豈可漫不經心? 實在是可畏可怖!


【證例】嘉魚縣令馬炳然,任內時,有盜賊焚燒劫掠縣府金銀而去,被人看見盜賊之首領,面有長鬚。剛好不久有人回報,[ 團風鎮 ] 河邊有船舟載有一、二十人,行蹤可疑,其中有長鬚之人,而實是非盜賊。馬炳然最後拘捕之,聽說長須之人是為盜賊,便擊斃在獄中。

馬炳然因而被提擢為御史之位。之後真盜在[ 他縣邑 ]被捕,[他縣令] 因為馬炳然位高,最後不追究馬御史之罪。馬炳然之後又升遷[都御史],乘舟停泊團風鎮,夜晚被盜賊所劫殺,與馬炳然同室之人俱死。

raw-image

【證例】印度這國家,政府也有許多貪污不清廉之人,尤其是警察。根據許多[ 真人實事 ]翻拍的電影,現在印度的社會風俗,仍然有嚴重的階級身份偏見,有許多賤民身分之人,貧窮又不能接受教育,終身是文盲,無知又可憐。

如果有被汙衊觸犯法律刑責,又加上警察貪污輕慢,隨便聽一面之詞也不仔細審查,就先以棍棒刑求嫌疑犯,往往就會死在監獄中。警察怕承擔殺人罪責及失業 (印度警察是世襲制,父死子承),就草草掩埋在沙漠中。賤民的妻子尋求人權律師幫忙,才真相大白,尋回丈夫屍體,而警察也只是判輕罪。


〇 這就是典型的[刑及無辜]、[殺人取財]之真實證據,這樣無天理之事例,確實是發生在21世紀,我們的真實生活中。

印度是沒有[ 因果倫理道德教育 ]的社會國家,更是有許多,崇拜[ 外型奇怪神明 ] 的宗教(由人所創造),有石頭造型的,有動物造型的,那真的是[ 迷信 ],不知害了多少人?只知膜拜奇怪外貌的神明、舉辦慶典儀式,卻不知做人要誠信謙虛,要遵守法律,人人平等,尊重愛護女性,夫妻要忠誠等等,仁義道德之理。

在印度電影結束後,都會播放,印度每一分鐘都有女性被強暴殺害、家暴,警察吃案、貪汙受賄的犯罪數據文字,藉此教育印度民眾。但因文盲太多,收效甚微,印度的侵犯女性犯罪率,依然居高不下。

這也是 釋迦牟尼佛降生在印度的原因,三千年前印度的賤民及女性,幾乎沒有人權,人間極苦的心聲,上達天聽,求佛菩薩解救眾生,脫離人生苦海。我們生在台灣且又能遇見中華傳統聖賢之法及佛法,是有大福報之人!

希望大家能珍惜這稀有的福報,能深信聖人智慧,能努力學習,自身精進改過遷善,能多多分享佛法、儒家、道家聖賢之法,那就是功德無量之大善,上天神明及善因善果的回報也是不可思議的豐厚!


摘錄翻譯自《太上感應篇彙編》《太上感應篇直解》

祝大家日日精進  法喜充滿!   阿彌陀佛!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幸福的人生
27會員
134內容數
太上感應篇,相傳晉抱朴子葛淵所作。開宗明義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蓋彰善癉惡,勸誡世人,知所警惕,而有所趨避取捨! 稽之內典:[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一切行事、善惡、禍福、吉凶、悔吝之間,有其果者,必有其因。施之人者,報受諸己;如形影之相隨,聲響之相應。廣宇宙自然之理,釐然不爽!
幸福的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4/03/26
○印光大師法語 : ---【修禪者】、宗教【修行者】須要改過行善方為真修道者。 人人都需要正義和正直,國家社會要安定更是需要正直。 正直的標準是什麼呢? 是在個人,還是在社會風俗中? 人人都自認為正直之時,其實卻不是;而社會認為不正直之事,其實卻是真正的正直。 古聖先賢為你說明何謂【正直】的標準!!
Thumbnail
2024/03/26
○印光大師法語 : ---【修禪者】、宗教【修行者】須要改過行善方為真修道者。 人人都需要正義和正直,國家社會要安定更是需要正直。 正直的標準是什麼呢? 是在個人,還是在社會風俗中? 人人都自認為正直之時,其實卻不是;而社會認為不正直之事,其實卻是真正的正直。 古聖先賢為你說明何謂【正直】的標準!!
Thumbnail
2024/01/30
印光大師及[ 太上老君 ]強調了做好人和明白因果報應的重要,以及給出了許多證例證明這些道理。
Thumbnail
2024/01/30
印光大師及[ 太上老君 ]強調了做好人和明白因果報應的重要,以及給出了許多證例證明這些道理。
Thumbnail
2024/01/02
○ 印光大師法語 : --- 龍鳳子女來自於(父)母親修身修德,篤行其職責。 ○男人為一家之主的角色,對於女子的言語要謹慎思考分辨,以免不孝父母,使家庭崩毀。 ○人類習慣喜新厭舊的愚行,對一切物質應該要節儉惜物,對於親友要長情珍惜故舊。 ○善人表裡如一,誠信待人;惡人是口是心非,表裡不一。
Thumbnail
2024/01/02
○ 印光大師法語 : --- 龍鳳子女來自於(父)母親修身修德,篤行其職責。 ○男人為一家之主的角色,對於女子的言語要謹慎思考分辨,以免不孝父母,使家庭崩毀。 ○人類習慣喜新厭舊的愚行,對一切物質應該要節儉惜物,對於親友要長情珍惜故舊。 ○善人表裡如一,誠信待人;惡人是口是心非,表裡不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第二)。  孔子說,通過溫習過去的知識或經驗,能有新的體會和認識。能做到這一點,就可以為人師長,教化他人了。   人類獲得新的知識有兩條途徑。一是從過去的經驗中總結出規律,外推而用於解釋現在和預測將來,此為歸納法;二是從已有
Thumbnail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第二)。  孔子說,通過溫習過去的知識或經驗,能有新的體會和認識。能做到這一點,就可以為人師長,教化他人了。   人類獲得新的知識有兩條途徑。一是從過去的經驗中總結出規律,外推而用於解釋現在和預測將來,此為歸納法;二是從已有
Thumbnail
遠離紅塵清修可以是一個選項,不過那從來不是天帝教重來人間的初衷。天帝教既然為了救劫而來,注定得在人間世用力。《奮鬬真經》裡,崇仁主宰說是「奮鬬之基,盡於人道。」天人教主則說是「奮鬬之道,基塵了塵,進道蚤。」文字不盡相同,方向卻是一致的,都在說明奮鬥的關鍵在人道,立足於紅塵,最後也因紅塵的修證而成就。
Thumbnail
遠離紅塵清修可以是一個選項,不過那從來不是天帝教重來人間的初衷。天帝教既然為了救劫而來,注定得在人間世用力。《奮鬬真經》裡,崇仁主宰說是「奮鬬之基,盡於人道。」天人教主則說是「奮鬬之道,基塵了塵,進道蚤。」文字不盡相同,方向卻是一致的,都在說明奮鬥的關鍵在人道,立足於紅塵,最後也因紅塵的修證而成就。
Thumbnail
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便成為中國文化的主要思想體系,延續至今;二千多年來,塑造了中國人的價值觀、人格和行為模式;主導了中國的政治制度,維繫了中國社會的秩序和運行。而孔子的言行,則奠定了儒學的核心要義,主要體現在其弟子編撰的《論語》一書中。 孔子將「仁」的概念注入到周禮之中,為孝悌的價值理
Thumbnail
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便成為中國文化的主要思想體系,延續至今;二千多年來,塑造了中國人的價值觀、人格和行為模式;主導了中國的政治制度,維繫了中國社會的秩序和運行。而孔子的言行,則奠定了儒學的核心要義,主要體現在其弟子編撰的《論語》一書中。 孔子將「仁」的概念注入到周禮之中,為孝悌的價值理
Thumbnail
「賞罰之政,謂賞善罰惡也。賞以興功,罰以禁奸,賞不可不平 ,罰不可以不均。」 賞善罰惡,這麼簡單,小學生也知道。 不過小學生通常不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諸葛亮說,對我有利的就是善,亂我安穩的就是惡。所以賞,是為了希望人民士兵建立更多的功勞;罰,則是要扼殺混亂於搖籃之中。
Thumbnail
「賞罰之政,謂賞善罰惡也。賞以興功,罰以禁奸,賞不可不平 ,罰不可以不均。」 賞善罰惡,這麼簡單,小學生也知道。 不過小學生通常不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諸葛亮說,對我有利的就是善,亂我安穩的就是惡。所以賞,是為了希望人民士兵建立更多的功勞;罰,則是要扼殺混亂於搖籃之中。
Thumbnail
10年後,時任宰相的公孫弘,上書請為博士設弟子。 這個看似非常平常的上書,但卻影響了後世上千年。 博士並不是現在的最高級別學歷,而是秦漢時期的皇帝顧問。 他們並沒有決策權和行政權,常常列席禦前會議,就是一幫提意見的。 不過這幫提意見的卻很有發言權和影響力,畢竟總在皇上身邊嘚嘚,誰知道哪句話稀裏糊塗就
Thumbnail
10年後,時任宰相的公孫弘,上書請為博士設弟子。 這個看似非常平常的上書,但卻影響了後世上千年。 博士並不是現在的最高級別學歷,而是秦漢時期的皇帝顧問。 他們並沒有決策權和行政權,常常列席禦前會議,就是一幫提意見的。 不過這幫提意見的卻很有發言權和影響力,畢竟總在皇上身邊嘚嘚,誰知道哪句話稀裏糊塗就
Thumbnail
※《禮記》曰:[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禮記》說:[建立、治理國家、領導人民百姓,教育人民學習聖賢之道為第一優先,才能有太平盛世。] 辦教育是政府之責, 那政府應當辦什麼樣的教育,使人民能夠有足夠的知識、能明辨是非善惡,進而提升國力呢? 看看古聖先賢如何說!!
Thumbnail
※《禮記》曰:[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禮記》說:[建立、治理國家、領導人民百姓,教育人民學習聖賢之道為第一優先,才能有太平盛世。] 辦教育是政府之責, 那政府應當辦什麼樣的教育,使人民能夠有足夠的知識、能明辨是非善惡,進而提升國力呢? 看看古聖先賢如何說!!
Thumbnail
在本文中的漢人,指的是居住在中國大陸以及台澎金馬的多數,並直系傳承中國古代文化的族群。筆者認為集體性的起源是自周代起。由來是據說在當時由周公制定的禮樂制度,禮樂制度分禮和樂兩個部分。「禮」的部分主要從形式上規範什麼是正確的外向社會舉止,包括每個身份的人應當履行何種禮儀和義務,最終形成等級制度。「樂」
Thumbnail
在本文中的漢人,指的是居住在中國大陸以及台澎金馬的多數,並直系傳承中國古代文化的族群。筆者認為集體性的起源是自周代起。由來是據說在當時由周公制定的禮樂制度,禮樂制度分禮和樂兩個部分。「禮」的部分主要從形式上規範什麼是正確的外向社會舉止,包括每個身份的人應當履行何種禮儀和義務,最終形成等級制度。「樂」
Thumbnail
老子曰:「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1)若意譯為白話,其文即為:「大道廢棄以後,必有人提倡仁義;若詭智巧辯興作,詐偽即生;家庭六親失和,必有孝慈;國家昏亂不治,必有忠臣。」式觀老子所言,即可窺周代禮治之興衰,道出我國五千年興替之因果,示明儒家……
Thumbnail
老子曰:「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1)若意譯為白話,其文即為:「大道廢棄以後,必有人提倡仁義;若詭智巧辯興作,詐偽即生;家庭六親失和,必有孝慈;國家昏亂不治,必有忠臣。」式觀老子所言,即可窺周代禮治之興衰,道出我國五千年興替之因果,示明儒家……
Thumbnail
中一級 歷史時期:史前至夏商周 學習重點:華夏的起源與早期國家的形成 建議課節:10節   課題預期學習內容**謬誤舉隅 1. 華夏民族與早期國家的起源(最多3節)    華夏多元文化的起源(如
Thumbnail
中一級 歷史時期:史前至夏商周 學習重點:華夏的起源與早期國家的形成 建議課節:10節   課題預期學習內容**謬誤舉隅 1. 華夏民族與早期國家的起源(最多3節)    華夏多元文化的起源(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