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的準確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作模擬的時候,這個準不準這個問題絕對有資格被排在常見問題中的前三名。
當然也是我們首先要問自己的部分。如果人家要拿這份結果去做設計評估,那他的準確性到哪? 如果不能拿來做設計參考,那我們該怎麼解讀?
所謂模擬,是基於物理模型進行計算後的結果,約等於算命是基於命理模型計算後的結果,約等於"為您推薦"是基於AI模型進行計算後的結果。
而準不準的問題,要分成事前諸葛和事後諸葛兩種應用來討論。

事後諸葛的類型

一般大家談論的還是事後諸葛的這種類型,也就是和最終實驗值或測試值能有多接近,然後坊間所謂的可以做到±5%指的大概也是這種。
但所謂的±5%是一種印象上的描述,並不是說,你隨便做,每次做都能到達這樣的程度,更精確地說應該是: 在各種條件大致正確的狀況下,可以經由調整參數和增減自由度達到±5%的範圍。
而這種事後諸葛類型的應用,本質上是一種經驗公式。在一定範圍可以有很好的預測性,但要是外插到了一定程度,叫做我不知道,因為準是要有比較基礎的,也就是已知的東西才有準不準的問題,未知的東西不適合這樣討論。

事前諸葛的類型

未知的世界或是案例,屬於這種。這類型的準不準,或是我們改稱它為參考性,某種程度是一種信仰問題,也就是你相信從古到今古聖先賢累積下來的物理模型,那他就有參考性。當我們得出的結果,經過各種抽絲剝繭,確認沒有bug,該收斂的都收斂了,結果也符合物理直覺,那麼我們覺得"雖不中亦不遠矣"。
這種類型的應用,大前提是,大家對於物理模型是認同的,如果有人開始跳針說,"阿那是理想狀況啦~",那是沒有辦法討論下去的。當然,模擬人會盡可能的去貼近現實,但是,除去一些極度簡單的案例,大部分狀況都還是有著不小的簡化。所以,第二個部分就是大家對於問題的共識。舉凡簡化方向,邊界條件都需要共識。然後大家基於共識下得出的結果,作為設計參考的依據。
那麼,運用就存乎一心了,你覺得它神準,那是不切實際的,沒有經過校正的東西是不能相信的,你覺得他不準,那麼你一來是挑戰了牛頓,傅立葉,一來是,你有更好的方法嗎? 最後呈現一種薛丁格的模擬,箱子揭開以前誰也不知道。
所以有一種東西叫做安全係數,就是說,參考值我們還是需要的,但是我們給他一個上下限作為輔助,它再差可能不會超過50%,那我們就給他乘上1.5這樣。
這個怎麼取,基本上都是一種判斷,完全是憑經驗靠感覺,沒有邏輯可言。

模擬工具誰比較準?

從這個觀點,那麼所謂的Icepak和Flotherm甚至是6SigmaET,反正所有的模擬工具都是配角,沒什麼準不準的問題。反正大家物理模型都一樣,演算法都一樣,差別在於UI上,流通性上,速度上這種應用層面,但在準不準這題,不太是問題。反倒是人比工具重要得多,這就像是算命師比起你用八字還是紫微斗數重要得多,或是遇到好醫生比起你看西醫還是中醫重要得多。
(在舊站的時候篇名為 "模擬,準不準?",但是畢竟是幾年前的文了,現在來看有些不同的心得,決定重新寫過。)
avatar-img
45會員
43內容數
和工作相關的筆記整理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熱流資訊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建模 (Modeling) 畫細不難,難在用最經濟的方式達成 "雖不中亦不遠矣"。 網格 (Meshing) 任憑你列式再怎麼漂亮,解不出來就是白搭。 求解 (iterating) 能收斂都好說,不能收斂就是痛苦的開始
建模 (Modeling) 畫細不難,難在用最經濟的方式達成 "雖不中亦不遠矣"。 網格 (Meshing) 任憑你列式再怎麼漂亮,解不出來就是白搭。 求解 (iterating) 能收斂都好說,不能收斂就是痛苦的開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前一篇概略的介紹了抽象代數的架構,而這一篇就是來細談在那些部分,術數其實帶有代數性質。 運氣的演算 基本上術數,或任何占卜,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在於計算某個事件中的「運氣值」,進而判斷吉凶。 用神喜忌等等 在東方陰陽五行的占卜中,最核心的技術概念就是用神跟五行氣的喜忌,最簡單的以代數的方式表示
Thumbnail
台大哲學傅佩榮教授精通易經占卦,曾在講堂上點出過兩個哲學提問: 一、算命到底準不準?——算命不準,算它何用? 二、算命若準,那還能改運嗎?——若不能改運,算它何用? 「那為什麼我沒有感覺?」 相信我,你只不過還沒想透「命運」與「轉念」之間的關係,以及改變命運的好方法而已……。
本篇文章介紹了一種簡單但正確的評估方法,以投資評估總分和本益比為依據,給出了公司的投資評級,並以臺積電和NVDA作為範例。文章還提到了演算法的重要性,以及執行長數學的思路。建議投資者試用這種投資策略來輔助自己的投資。
Thumbnail
  前面說明了所謂「假設檢定」的邏輯,也就是推論統計的基礎。但前面都還只是概念的階段,目前沒有真正進行任何的操作──還沒有提到推論統計的技術。   這篇其實有點像是一個過渡,是將前面的概念銜接到下一篇t分數之間的過程,也可以說是稍微解釋一下t檢定怎麼發展出來的。
Thumbnail
最好抱著要算不準的心態。 算出好的部分就接受 不好的部分不要接受
Thumbnail
命理學用現代科學一點的講法來看,我們可以稱之為預測學。 就像是你預測天氣的走向,何時會下雨,何時會放晴一樣,只是在概抓一個事件發生的機率大小,但不表示會100%準確。 那麼,所謂的預測學,是基於我們此時此刻當下的時間點來談論的,物質的時間、肉體的時間...等等。 但萬一其實我們所即將經歷的未來
漸漸地透過面對面算命,了解命理究竟是甚麼道理,這點相信追求一百分的神算,永遠永遠都無法參透其中的奧義。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繼續來講如何從常態分布的機率進行假設檢定,進而推論母體的平均數吧! 這篇會提到否證的邏輯、魔法數字0.5以及統計檢定到底是什麼這三個主題。
Thumbnail
《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說明:我們可以透過訓練自己用機率思考的方式,做出更好的選擇。機率思考即是設想未來的各種可能性,在腦中同時想著各種相互衝突的情境,並推估各種情形發生的比例,就可以比較準確無誤做出預測,並選擇較適當的方案。 除了機率思考之外,另外我們還需要學會「假設」,透過正確假設
我相信很多人學命理就是想預測未來,但先不講預測未來的準度如何,每個人的學習的方式,一定是由『名人八字批命』開始,誰也沒例外,我雖然沒學過傳統八字,但紫微斗數也是由老師批命後的解說開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前一篇概略的介紹了抽象代數的架構,而這一篇就是來細談在那些部分,術數其實帶有代數性質。 運氣的演算 基本上術數,或任何占卜,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在於計算某個事件中的「運氣值」,進而判斷吉凶。 用神喜忌等等 在東方陰陽五行的占卜中,最核心的技術概念就是用神跟五行氣的喜忌,最簡單的以代數的方式表示
Thumbnail
台大哲學傅佩榮教授精通易經占卦,曾在講堂上點出過兩個哲學提問: 一、算命到底準不準?——算命不準,算它何用? 二、算命若準,那還能改運嗎?——若不能改運,算它何用? 「那為什麼我沒有感覺?」 相信我,你只不過還沒想透「命運」與「轉念」之間的關係,以及改變命運的好方法而已……。
本篇文章介紹了一種簡單但正確的評估方法,以投資評估總分和本益比為依據,給出了公司的投資評級,並以臺積電和NVDA作為範例。文章還提到了演算法的重要性,以及執行長數學的思路。建議投資者試用這種投資策略來輔助自己的投資。
Thumbnail
  前面說明了所謂「假設檢定」的邏輯,也就是推論統計的基礎。但前面都還只是概念的階段,目前沒有真正進行任何的操作──還沒有提到推論統計的技術。   這篇其實有點像是一個過渡,是將前面的概念銜接到下一篇t分數之間的過程,也可以說是稍微解釋一下t檢定怎麼發展出來的。
Thumbnail
最好抱著要算不準的心態。 算出好的部分就接受 不好的部分不要接受
Thumbnail
命理學用現代科學一點的講法來看,我們可以稱之為預測學。 就像是你預測天氣的走向,何時會下雨,何時會放晴一樣,只是在概抓一個事件發生的機率大小,但不表示會100%準確。 那麼,所謂的預測學,是基於我們此時此刻當下的時間點來談論的,物質的時間、肉體的時間...等等。 但萬一其實我們所即將經歷的未來
漸漸地透過面對面算命,了解命理究竟是甚麼道理,這點相信追求一百分的神算,永遠永遠都無法參透其中的奧義。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繼續來講如何從常態分布的機率進行假設檢定,進而推論母體的平均數吧! 這篇會提到否證的邏輯、魔法數字0.5以及統計檢定到底是什麼這三個主題。
Thumbnail
《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說明:我們可以透過訓練自己用機率思考的方式,做出更好的選擇。機率思考即是設想未來的各種可能性,在腦中同時想著各種相互衝突的情境,並推估各種情形發生的比例,就可以比較準確無誤做出預測,並選擇較適當的方案。 除了機率思考之外,另外我們還需要學會「假設」,透過正確假設
我相信很多人學命理就是想預測未來,但先不講預測未來的準度如何,每個人的學習的方式,一定是由『名人八字批命』開始,誰也沒例外,我雖然沒學過傳統八字,但紫微斗數也是由老師批命後的解說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