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到時,當我再次唱起這首歌,又該懷著什麼樣的心情呢?

讀張郅忻好些年,嗜吃散文者應該很難錯過《我的肚腹裡有一片海洋》這本女性生命史群像的動人書寫。主觀口味偏好,我總認為,假使自己要成為一位散文作家,那麼情感跟話語都不隨意動用,一旦要寫、要說,就要說得淡而深。敻虹詩寫「一句一句/深深淺淺/雲飛雪落的話」,讀《憶曲心聲》亦然有這般感受。

總是說研究發現人類聽歌的記憶大半停留在三十歲之前,我相信這種說法是來自於生命裡大半的印象深刻都來自年輕時,遇見什麼人,發生什麼事,每一次微小又巨大的感受連結歌曲銘刻在記憶裡。腦袋像一塊唱盤,刻滿了昨日,以致年歲漸長的生活總是會自動哼出昨日之歌。《憶曲心聲》寫的也是昨日們,當然青春歲月,當然成長記憶,但作品裡不僅輕哼那些舊時歌曲,自己的小孩亦然成為昨日的傳唱者,歌單不僅僅是作者一人獨有,還是自己的小孩會點播的,〈吹動少年的心〉是〈明天會更好〉的其中一句卻被孩子像宋詞題目般記成了歌名,〈幾次〉指的是林憶蓮〈不必在乎我是誰〉副歌第一句最婉轉拖沓處,說小孩子懂不懂歌詞裡的寂寞也未必,文中敘述他「要求聽方炯鑌的版本跟著唱『男倫若沒人愛多可悲……』」,想來有些感觸即便年紀未到,卻能藉著音樂作品就提早抵達,這不就是多少人第一次聽情歌的動機和體驗——那時的我們,也未必真的談過戀愛吧。

有時我在猜想,大半散文作家的小孩將來若有一天看見自己父母曾寫下的作品,從文字驚見自己不認識的父母那極為私密的另一面,屆時該是什麼感受?畢竟在寫下這些字的當下,寫作者都是剝除了自己的身分、職務、關係而完成的,因此親者狎者見字,多半有一種窺秘感,但那其實也不是什麼秘密,一個人擁有的,多的是另一個人「你不知道的事」。《憶》書亦然,書中最動人處莫過寫離異的父母與之互動,寫得淡,寫得深。如怕對父親這位浪子回頭的期待落空,擱置心中,聽到〈浪子回頭〉又勾起心緒。歌詞寫道「佇坎坷的路騎我兩光摩托車/橫豎我的人生甘哪狗屎」自貶到土裡又有那麼點期待的一條命,只能奮力一搏。置身事外來看這位浪漫的父親,也許父親剝除此一身分,他畢生也有自己的追求。而〈飄洋過海來看你〉成了去台北見母親的記憶之歌:

每當和媽媽冷戰或感到受傷時,我都會想起小時候,想盡辦法和阿婆串通、瞞過爸爸,搭長途火車,越過遙遠的距離,只為一次短暫的相聚。那時我的心如此堅定、明確,毫不猶疑。

歌曲到了每個聽者的耳裡,都會長出自己的畫面,變成一支個人的MV,如是也不算曲解歌的本意。每翻開《憶曲心聲》其中一篇也讓我想起同一首歌的自己的記憶,當作睡前閱讀,一首晚安曲,再合適不過。〈夢一場〉寫這首歌成了哄孩子睡的輕歌:聽歌的小孩,哼歌的母親,兩人有不一樣的夢。孩子將來也會「在沒有我的地方堅強」,那麼這番小小的失落,就換做是孩子未來的,那不為母親所知的一首流行歌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白肉魚壽司愛好者
54會員
70內容數
正職是家庭主婦,不專業書評,不專業作者。 座右銘是「喜歡吃白肉魚壽司的人,是謙虛的人」。 大家都愛紅肉魚,而我盡力嘗出白肉魚的花香味。
2024/11/04
讀完之後一句話跑進我腦海:好直好直的散文。 然而,要如此坦承也順便坦承自己在這些很「直」的面向上被弄「彎」、從身體到心的感受,這樣關注自我轉變並向讀者坦白其實是很「散文」的。
Thumbnail
2024/11/04
讀完之後一句話跑進我腦海:好直好直的散文。 然而,要如此坦承也順便坦承自己在這些很「直」的面向上被弄「彎」、從身體到心的感受,這樣關注自我轉變並向讀者坦白其實是很「散文」的。
Thumbnail
2024/10/22
自我很難單獨存在,唯有在與他者的互動中不斷鏡映出自我;甚至自我也不止此時此刻一種樣貌,有時也流動非常,它發生在任何時刻,也會發生在寫作的當下。
Thumbnail
2024/10/22
自我很難單獨存在,唯有在與他者的互動中不斷鏡映出自我;甚至自我也不止此時此刻一種樣貌,有時也流動非常,它發生在任何時刻,也會發生在寫作的當下。
Thumbnail
2024/07/26
2024/07/26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小茉莉請不要把我忘記,太陽出來了,我會來探望你。」那溫柔又細膩的旋律,輕飄飄地搖擺在子夜的空氣裡,彷彿全世界只聽得見這麼一個聲音,哼著。 媽媽說兒時的我,半夜常常精神百倍不肯乖乖睡覺,就像隻小貓頭鷹,眼睛又大又亮轉來轉去。她便將我背在身上,在長長的屋廊裡走來走去,嘴上唱著歌兒哄我入眠。也許是媽媽的
Thumbnail
「小茉莉請不要把我忘記,太陽出來了,我會來探望你。」那溫柔又細膩的旋律,輕飄飄地搖擺在子夜的空氣裡,彷彿全世界只聽得見這麼一個聲音,哼著。 媽媽說兒時的我,半夜常常精神百倍不肯乖乖睡覺,就像隻小貓頭鷹,眼睛又大又亮轉來轉去。她便將我背在身上,在長長的屋廊裡走來走去,嘴上唱著歌兒哄我入眠。也許是媽媽的
Thumbnail
到時,當我再次唱起這首歌,又該懷著什麼樣的心情呢?
Thumbnail
到時,當我再次唱起這首歌,又該懷著什麼樣的心情呢?
Thumbnail
深夜,床邊黑色的收音機播放著一首首歌曲,每一首都能帶領我走進那一天躺在收音機旁,或是戴著有線耳機,按壓MP3播放鍵聽歌哭泣的那一夜。 林憶蓮《默讀傷悲》 當時聽到這首歌的年紀也才國中,是的你沒聽錯就是毛猴般年紀,每天上學除了打鬧,傳遞隨堂測驗紙摺愛心的紙條聊天,偶爾也有認真聽課做筆記。 待續,
Thumbnail
深夜,床邊黑色的收音機播放著一首首歌曲,每一首都能帶領我走進那一天躺在收音機旁,或是戴著有線耳機,按壓MP3播放鍵聽歌哭泣的那一夜。 林憶蓮《默讀傷悲》 當時聽到這首歌的年紀也才國中,是的你沒聽錯就是毛猴般年紀,每天上學除了打鬧,傳遞隨堂測驗紙摺愛心的紙條聊天,偶爾也有認真聽課做筆記。 待續,
Thumbnail
耳機裡播放著莊鵑瑛唱的【是不是我還不夠好】這首歌 回憶飄到了好久以前 我渴望媽媽的愛,可是她討厭我。 我渴望媽媽的愛,即使她討厭我。
Thumbnail
耳機裡播放著莊鵑瑛唱的【是不是我還不夠好】這首歌 回憶飄到了好久以前 我渴望媽媽的愛,可是她討厭我。 我渴望媽媽的愛,即使她討厭我。
Thumbnail
張曼娟的《海水正藍》聚集了七則短篇小說,我發想為每篇選一首歌當主題曲。
Thumbnail
張曼娟的《海水正藍》聚集了七則短篇小說,我發想為每篇選一首歌當主題曲。
Thumbnail
每回拿起手機或是用鍵盤敲打著那些不管後來到底有沒有總算學會「如何去愛」或是「可惜時間沒有等我們」的短句子,講著某一刻關於愛或是不愛的內容,總是想知道究竟是自己的戀愛太苦了,還是聽的歌都太愁了,才會動不動寫著這些好像內心多麼悲傷的內容?
Thumbnail
每回拿起手機或是用鍵盤敲打著那些不管後來到底有沒有總算學會「如何去愛」或是「可惜時間沒有等我們」的短句子,講著某一刻關於愛或是不愛的內容,總是想知道究竟是自己的戀愛太苦了,還是聽的歌都太愁了,才會動不動寫著這些好像內心多麼悲傷的內容?
Thumbnail
每個人心裡或許都有那麼一首歌單,一首刻骨銘心,能與自己同喜、同樂、同悲或同苦的歌。聽歌時,享受作詞者焠鍊過的文字,帶給自己一種被理解的感動;沉浸作曲者嘔心瀝血創造出來的旋律中,讓內心情緒盡情釋放!
Thumbnail
每個人心裡或許都有那麼一首歌單,一首刻骨銘心,能與自己同喜、同樂、同悲或同苦的歌。聽歌時,享受作詞者焠鍊過的文字,帶給自己一種被理解的感動;沉浸作曲者嘔心瀝血創造出來的旋律中,讓內心情緒盡情釋放!
Thumbnail
Day 1:你很喜歡且歌名中帶有顏色的歌 我是朝著過去往回聽的,喜歡安溥是這陣子的事。 其實,對那個嗓音的印象還留在她仍叫做張懸的時候,還留在那首〈寶貝〉,還留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父親會在夜晚輕輕唱著的歌——他已經不再唱歌給我聽了,我們都長大了。 他可能也不知道我現在開始喜歡張懸了。父親已經不知道
Thumbnail
Day 1:你很喜歡且歌名中帶有顏色的歌 我是朝著過去往回聽的,喜歡安溥是這陣子的事。 其實,對那個嗓音的印象還留在她仍叫做張懸的時候,還留在那首〈寶貝〉,還留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父親會在夜晚輕輕唱著的歌——他已經不再唱歌給我聽了,我們都長大了。 他可能也不知道我現在開始喜歡張懸了。父親已經不知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