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說家是最好的避風港,可是家如果沒有愛只能是旅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果我們的認知,一個父親的責任如果只是賺錢回家,而母親的責任也變成賺錢回家,因為掌握經濟才能夠掌握家中的話語權,那麼這樣的家庭終究會怎樣呢?孩子變成學校的責任,小孩在學校的一切都不在家長的掌握中,最後孩子究竟變成甚麼樣?父母直到受到苦果後才知道,可惜為時已晚了!
raw-image

大多數的人都會說家是最好的避風港,可是家如果沒有愛只是旅館,"改變社會"從改變社會結構開始!讓愛重回家庭!物質和金錢是填滿不了家的空虛,甚麼樣的工作能讓你兼顧到家庭,就是你該去思考的,有時候人們都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一頭熊會有四個掌,有人會拿熊掌去換魚嗎?

有人小時候能夠在下課時間同時見到父親和母親的有多少?我從小是個鑰匙兒童,從小一開始就是,自己走路上下學,回到家也看不到父母親,過去就一直不明白為什麼?究竟父母親在忙些甚麼?現在自己為人父母,不希望讓孩子也和自己過去那樣,所以選擇了一個自己可以掌控所有時間的工作,在孩子下課時可以陪在孩子身邊。

我的姊妹他們對父母親沒有愛,從他們在學校的時候,父母沒有為他們送過便當,父母也不曾參加過他們學校的活動,當然更不曾到學校看過他們,當父母親到學校來看這個弟弟時,可以知道她們的羨慕和嫉妒,當她們有能力賺錢後就是想離開這個家,只有過年過節才會回來,吃完年夜飯就走了,這個家就成為她們的旅館,最終結婚離開,而這個家就成為她們爭奪的財產。

一個中秋節有多少人回鄉?回鄉後是陪父母親或是訪友行程?最後究竟有多少時間是陪伴父母?多少的人是因為求學離鄉?又有多少人是工作離鄉?而又有多少人在求學後回鄉就不走了!而有有多少人離鄉之後就在外地生根不走了?而又有多少人是在父母親走後回家爭產或繼承家業?有多少選擇?又有多少的理由?

其實最初就是父母沒有花時間陪伴孩子,最終就是孩子不會把父母當作最重要的選擇。

長照的需求為什麼越來越多?很簡單的就是沒有溫暖的家留不住孩子,沒有和孩子相處的父母親終究是不知道該如何和孩子相處,而孩子呢?不再願意花時間與自己的父母親相處,不只如此!也厭煩與自己的孩子相處,工作是藉口、沒有時間也是藉口,當有時間生病的時候就知道,最終自己也成了被人嫌棄的那一個人,一個家庭不知道愛是甚麼?只剩下責任的時候,終究是會逃避的時候,錢沒有辦法買來真心的陪伴,錢更買不到失去的一切,錢更買不到真正的愛。

錢買到的是一個家的空殼,而裡面的一切需要用愛來填滿,你願意花多少時間陪妻子、丈夫、孩子,不管是看無聊的晨間劇或是到家附近散步,做一家人能夠在一起做的事,最好是有一個庭院可以打造,種花種草種菜種果樹,一個可以用心打造的園地,這才是能凝聚一個家庭建立共同語言和話題的方法,物質堆砌起來的東西,終究是會消失,只有用愛建立起來的家園才能夠長遠,在這裡與大家共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蔡雋濤-avatar-img
2023/04/03
被迫把家當成旅館的現代人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天地學堂
12會員
357內容數
期望人們開發自己的思考,追尋引領自己的道路,這世上擁有荊棘或是美好,一切都是自己吸引而來,如何有智慧地活著,為自己解答一切的困惑,是追求解脫的第一步,為什麼要追尋解脫?是因為世間有諸多的苦惱,因為有諸多的苦惱所以需要解脫之道,而解脫之道不在外人的教化,而在自我內心醒悟與追求,人心就如有一指南針,會指引你必須行走的道路。
天地學堂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本文探討作者與信仰之間的掙扎與反思,從全然信賴宗教到質疑教條,最終選擇誠實面對自我,走出一條屬於靈魂的信仰之路。
2025/04/28
本文探討作者與信仰之間的掙扎與反思,從全然信賴宗教到質疑教條,最終選擇誠實面對自我,走出一條屬於靈魂的信仰之路。
2025/04/21
當你感到迷惘,不妨重新審視人生方向。本文探討社會預設的成功道路,以及如何聆聽內在聲音,找回真正的自我。
Thumbnail
2025/04/21
當你感到迷惘,不妨重新審視人生方向。本文探討社會預設的成功道路,以及如何聆聽內在聲音,找回真正的自我。
Thumbnail
2025/04/15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人生意義,鼓勵讀者勇敢面對內心質疑,並尋求生命中真正有價值的事物。文章並非提供標準答案,而是陪伴讀者一起探索自我,找回對生命真諦的渴望。
Thumbnail
2025/04/15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人生意義,鼓勵讀者勇敢面對內心質疑,並尋求生命中真正有價值的事物。文章並非提供標準答案,而是陪伴讀者一起探索自我,找回對生命真諦的渴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家,不僅僅是用來索愛的地方。
Thumbnail
家,不僅僅是用來索愛的地方。
Thumbnail
小時候看著其他家庭其樂融融、幸福和睦的樣子都會很羨慕......,說實話,到現在依舊很羨慕。渴望「無條件的愛」、嚮往「信任」、「支持」、「鼓勵」等等,而實際從父母那得到的卻是無止盡的要求和冷水。
Thumbnail
小時候看著其他家庭其樂融融、幸福和睦的樣子都會很羨慕......,說實話,到現在依舊很羨慕。渴望「無條件的愛」、嚮往「信任」、「支持」、「鼓勵」等等,而實際從父母那得到的卻是無止盡的要求和冷水。
Thumbnail
什麼是家呢?是我們受傷時感覺可以無條件包容我們的地方,是我知道你會一直都在,你會告訴我「孩子,沒事的,爸爸媽媽永遠愛你、支持你,會盡自己所能陪著你」。 但有多少家庭能提供給孩子這種安全感呢?
Thumbnail
什麼是家呢?是我們受傷時感覺可以無條件包容我們的地方,是我知道你會一直都在,你會告訴我「孩子,沒事的,爸爸媽媽永遠愛你、支持你,會盡自己所能陪著你」。 但有多少家庭能提供給孩子這種安全感呢?
Thumbnail
這些年來,我看到一些爸媽一直在剝削(某個)兒女,有親生的兒子、親生的女兒,收養的兒子、收養的女兒,女婿、媳婦等,各種情形真是XXXX(請任意埴入四個字的成語)。 我看到這些父母有幾個共同點: 一、如果是從小撫養長大的,就沒給孩子足夠的愛,或是忽略他/她, 通常對某一個兒女這樣,對其他的比較好,有明顯
Thumbnail
這些年來,我看到一些爸媽一直在剝削(某個)兒女,有親生的兒子、親生的女兒,收養的兒子、收養的女兒,女婿、媳婦等,各種情形真是XXXX(請任意埴入四個字的成語)。 我看到這些父母有幾個共同點: 一、如果是從小撫養長大的,就沒給孩子足夠的愛,或是忽略他/她, 通常對某一個兒女這樣,對其他的比較好,有明顯
Thumbnail
如果我們的認知,一個父親的責任如果只是賺錢回家,而母親的責任也變成賺錢回家,因為掌握經濟才能夠掌握家中的話語權,那麼這樣的家庭終究會怎樣呢?孩子變成學校的責任,小孩在學校的一切都不在家長的掌握中,最後孩子究竟變成甚麼樣?父母直到受到苦果後才知道,可惜為時已晚了!
Thumbnail
如果我們的認知,一個父親的責任如果只是賺錢回家,而母親的責任也變成賺錢回家,因為掌握經濟才能夠掌握家中的話語權,那麼這樣的家庭終究會怎樣呢?孩子變成學校的責任,小孩在學校的一切都不在家長的掌握中,最後孩子究竟變成甚麼樣?父母直到受到苦果後才知道,可惜為時已晚了!
Thumbnail
家庭是小孩成長與接受教養的核心,是他們認識自我、他人與世界的起點,也是小孩第一個閱讀環境。小孩在具有閱讀能力父母的協助下發展自己的閱讀能力,而閱讀正可以讓小孩超越有限的現實經驗,從不同角度看各類型家庭,欣賞不同的家庭風貌和意涵,同時更瞭解家庭對自己的意義。
Thumbnail
家庭是小孩成長與接受教養的核心,是他們認識自我、他人與世界的起點,也是小孩第一個閱讀環境。小孩在具有閱讀能力父母的協助下發展自己的閱讀能力,而閱讀正可以讓小孩超越有限的現實經驗,從不同角度看各類型家庭,欣賞不同的家庭風貌和意涵,同時更瞭解家庭對自己的意義。
Thumbnail
常常在新聞事件、網路文章或自己的生活中聽到這句話:「我想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而背後的故事往往是夫妻不和、家庭紛爭,但雙方遲遲無法對這種狀況進行處理,覺得離婚就是崩解,會讓孩子成長在「不健全」的家庭裡,於是不斷地隱忍、忽略。這種近乎「自以為」的付出,有時反而會對沒有話語權的孩子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Thumbnail
常常在新聞事件、網路文章或自己的生活中聽到這句話:「我想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而背後的故事往往是夫妻不和、家庭紛爭,但雙方遲遲無法對這種狀況進行處理,覺得離婚就是崩解,會讓孩子成長在「不健全」的家庭裡,於是不斷地隱忍、忽略。這種近乎「自以為」的付出,有時反而會對沒有話語權的孩子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Thumbnail
原生家庭中沒人教會我愛是什麼? 我以為父親給予生活費就是愛? 我以為能吃到好吃的食物就是愛? 我以為男生女生躺在一起就是愛? 我以為只要乖乖地聽話就會有愛? 我以為每個家庭應該都是這樣的愛? 愛是什麼? 有正確答案嗎? 家人正確的相處模式是什麼? 有正確的答案嗎? 從居住在黑色房子的歷程探討現在的自
Thumbnail
原生家庭中沒人教會我愛是什麼? 我以為父親給予生活費就是愛? 我以為能吃到好吃的食物就是愛? 我以為男生女生躺在一起就是愛? 我以為只要乖乖地聽話就會有愛? 我以為每個家庭應該都是這樣的愛? 愛是什麼? 有正確答案嗎? 家人正確的相處模式是什麼? 有正確的答案嗎? 從居住在黑色房子的歷程探討現在的自
Thumbnail
去年全球疫情爆發,連相對來說幾乎是最安全的台灣都不免宣導減少群聚、放假盡量待在家等。 於是超前部署的宅宅們就開心了大家跟家人相處的時間變長了,甚至有受到疫情衝擊而失業的人們短期內找不到新工作,不得不待在家裡好段時間。 好像這樣還不夠似地,根據調查,全球在封城、宣導減少出入的期間,家暴通報案件都顯著
Thumbnail
去年全球疫情爆發,連相對來說幾乎是最安全的台灣都不免宣導減少群聚、放假盡量待在家等。 於是超前部署的宅宅們就開心了大家跟家人相處的時間變長了,甚至有受到疫情衝擊而失業的人們短期內找不到新工作,不得不待在家裡好段時間。 好像這樣還不夠似地,根據調查,全球在封城、宣導減少出入的期間,家暴通報案件都顯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