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在新聞事件、網路文章或自己的生活中聽到這句話:「我想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而背後的故事往往是夫妻不和、家庭紛爭,但雙方遲遲無法對這種狀況進行處理,覺得離婚就是崩解,會讓孩子成長在「不健全」的家庭裡,於是不斷地隱忍、忽略。這種近乎「自以為」的付出,有時反而會對沒有話語權的孩子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我的家庭狀況比較複雜,自有印象以來,只要爸媽同時出現的場景就少不了爭吵,最初的記憶可以回溯到3歲。我總是裝作沒有聽到,自顧自地玩著玩具,等到幻想世界再也不足以壓制矛盾帶來的恐懼時,便會衝到他們面前大喊「不要吵了!」儘管年紀尚小,但我能清楚地感受到每一句話中夾雜的惡意。雖然爸媽單方面還是對我很和善,我也裝作什麼都沒有發生,但對那個生活環境始終存在強烈的恐懼與擔憂。父母總是天真地認為,孩子還小,聽不懂也不會記得。
後來父親退出了我的生活,其他家人們為了讓我比較好過,編撰了一個「父親在美國工作」的故事,只要天空中有飛機經過,他們就會說「爸爸在飛機上,快對他揮揮手!」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從一開始就知道這是個彌天大謊,不過為了滿足家人們的善意,不讓他們擔心,我還是每次都會對飛機招手。我們對彼此的微笑裡面,都藏著不想被對方發現的秘密。
長大後偶然跟幾個朋友聊到家庭,才發現自己並不是個例。大多數家庭出現狀況的孩子,從很小就清楚地了解父母的「真實狀況」,把自己包裝在彷彿沒有受到影響的假象下,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現,在他們的「將就」下安心成長。這種家庭矛盾帶來的沈悶與壓抑,少則幾年,多則幾十年。很多友人在長大後詢問父母「為什麼不離婚」時,他們得到的回答大多是「還不是為了你們」、「我想讓你有個完整的家」、「我想說等你們長大」...。
這些話一出來,彷彿是所有忍讓、爭吵與不快的原罪,那時友人悠悠地開口跟我說:「所以我就在想,那原來他們的不快樂,是怪我嗎?是我讓他們失去了選擇的權力嗎?」隨之我們在餐桌上陷入了一陣靜默。一開始人們組建家庭是為了互相扶持以度過人生在世的漫長歲月,當這種陪伴消失,演變成委屈跟將就,大家反而忘記了家庭原本存在的意義,好像只要大家都還在,即便是一盤散沙,無論有多少不快、過錯、情緒勒索等一切都可以被忽視。
我相信大多數的父母在說出這些話的時候,都沒有先去瞭解孩子的感受及他們對父母婚姻目前的理解,那麼這樣「我是為了孩子好」的付出,是否也是種一廂情願?或許孩子長大之後能夠理解父母的選擇,但他們是否真的該承擔這種犧牲?婚姻本是兩個有選擇的人所做出的決定,有時卻讓無法選擇的第三人走進這場風暴。更重要的是,也許應該要讓孩子們知道婚姻本來就不是綁住誰的枷鎖,家庭的美好不來自於完全喪失自我的犧牲,父母現在對他們的愛更不會因為婚姻存續與否而發生改變。
我曾聽一位前輩友人訴說她婚姻的不快,經濟、情感、生活、爭吵......彷彿一切都已經失控,當我問她為何不離婚時,她話語間透露出對離婚官司的恐懼,對未來的焦慮,總結到最後,就是「為了孩子,我可以忍」,她對孩子有著無盡的愛,這份忍讓背後我想也有一小部分是屬於自己的膽怯與退縮。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這大概是對家庭最廣泛又精確的描述,寫出這篇文章不是要抨擊哪種人或哪種選擇、做法,畢竟自己的難處只有自己知道,這世界上有太多不得已。只是希望我們在以家人之名為他人犧牲或奉獻的時候,不要只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畢竟我們認為的好,有可能對他人來說是種負擔或潛在的傷害。
最後分享一個有趣的回憶:
外婆是個很傳統的人,我國中二年級的時候她曾哭著打給我媽逼她跟我父親復婚,給我一個「完整的家」,媽媽受不了把電話轉交給我,我記得當年的我對外婆說:「我需要的不是完整的家,我需要的是平靜、安定、快樂的家。」外婆接下來的回應我已經記不太清,不過從那之後她再也沒提起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