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隱忍下的美好幻想: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常常在新聞事件、網路文章或自己的生活中聽到這句話:「我想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而背後的故事往往是夫妻不和、家庭紛爭,但雙方遲遲無法對這種狀況進行處理,覺得離婚就是崩解,會讓孩子成長在「不健全」的家庭裡,於是不斷地隱忍、忽略。這種近乎「自以為」的付出,有時反而會對沒有話語權的孩子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raw-image

我的家庭狀況比較複雜,自有印象以來,只要爸媽同時出現的場景就少不了爭吵,最初的記憶可以回溯到3歲。我總是裝作沒有聽到,自顧自地玩著玩具,等到幻想世界再也不足以壓制矛盾帶來的恐懼時,便會衝到他們面前大喊「不要吵了!」儘管年紀尚小,但我能清楚地感受到每一句話中夾雜的惡意。雖然爸媽單方面還是對我很和善,我也裝作什麼都沒有發生,但對那個生活環境始終存在強烈的恐懼與擔憂。父母總是天真地認為,孩子還小,聽不懂也不會記得。

後來父親退出了我的生活,其他家人們為了讓我比較好過,編撰了一個「父親在美國工作」的故事,只要天空中有飛機經過,他們就會說「爸爸在飛機上,快對他揮揮手!」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從一開始就知道這是個彌天大謊,不過為了滿足家人們的善意,不讓他們擔心,我還是每次都會對飛機招手。我們對彼此的微笑裡面,都藏著不想被對方發現的秘密。

長大後偶然跟幾個朋友聊到家庭,才發現自己並不是個例。大多數家庭出現狀況的孩子,從很小就清楚地了解父母的「真實狀況」,把自己包裝在彷彿沒有受到影響的假象下,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現,在他們的「將就」下安心成長。這種家庭矛盾帶來的沈悶與壓抑,少則幾年,多則幾十年。很多友人在長大後詢問父母「為什麼不離婚」時,他們得到的回答大多是「還不是為了你們」、「我想讓你有個完整的家」、「我想說等你們長大」...。

這些話一出來,彷彿是所有忍讓、爭吵與不快的原罪,那時友人悠悠地開口跟我說:「所以我就在想,那原來他們的不快樂,是怪我嗎?是我讓他們失去了選擇的權力嗎?」隨之我們在餐桌上陷入了一陣靜默。一開始人們組建家庭是為了互相扶持以度過人生在世的漫長歲月,當這種陪伴消失,演變成委屈跟將就,大家反而忘記了家庭原本存在的意義,好像只要大家都還在,即便是一盤散沙,無論有多少不快、過錯、情緒勒索等一切都可以被忽視。

我相信大多數的父母在說出這些話的時候,都沒有先去瞭解孩子的感受及他們對父母婚姻目前的理解,那麼這樣「我是為了孩子好」的付出,是否也是種一廂情願?或許孩子長大之後能夠理解父母的選擇,但他們是否真的該承擔這種犧牲?婚姻本是兩個有選擇的人所做出的決定,有時卻讓無法選擇的第三人走進這場風暴。更重要的是,也許應該要讓孩子們知道婚姻本來就不是綁住誰的枷鎖,家庭的美好不來自於完全喪失自我的犧牲,父母現在對他們的愛更不會因為婚姻存續與否而發生改變。

我曾聽一位前輩友人訴說她婚姻的不快,經濟、情感、生活、爭吵......彷彿一切都已經失控,當我問她為何不離婚時,她話語間透露出對離婚官司的恐懼,對未來的焦慮,總結到最後,就是「為了孩子,我可以忍」,她對孩子有著無盡的愛,這份忍讓背後我想也有一小部分是屬於自己的膽怯與退縮。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這大概是對家庭最廣泛又精確的描述,寫出這篇文章不是要抨擊哪種人或哪種選擇、做法,畢竟自己的難處只有自己知道,這世界上有太多不得已。只是希望我們在以家人之名為他人犧牲或奉獻的時候,不要只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畢竟我們認為的好,有可能對他人來說是種負擔或潛在的傷害。

最後分享一個有趣的回憶:

外婆是個很傳統的人,我國中二年級的時候她曾哭著打給我媽逼她跟我父親復婚,給我一個「完整的家」,媽媽受不了把電話轉交給我,我記得當年的我對外婆說:「我需要的不是完整的家,我需要的是平靜、安定、快樂的家。」外婆接下來的回應我已經記不太清,不過從那之後她再也沒提起這件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排排林的沙龍
24會員
15內容數
就當作是人生做後一次減肥,為自己好好努力一次!所有的過程、心得、經驗都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分享。
排排林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14
來英國之後最喜歡跟朋友或自己一個人去倫敦周邊城鎮一日遊,除了大家熟知的牛津、劍橋之外其實還有很多非常古色古香的城鎮,這次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Rye(萊依),一個歷史悠久的漁村小鎮。
Thumbnail
2024/08/14
來英國之後最喜歡跟朋友或自己一個人去倫敦周邊城鎮一日遊,除了大家熟知的牛津、劍橋之外其實還有很多非常古色古香的城鎮,這次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Rye(萊依),一個歷史悠久的漁村小鎮。
Thumbnail
2024/07/15
「帶著王冠的頭總是無比沈重,沒有一頂王冠比奧運一百公尺金牌還要沈重。」 這是一部關於2023年世界田徑錦標賽的紀錄片,內容圍繞世界頂尖短跑選手的生活、訓練和比賽。影片展現了運動員在賽場上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和訓練上的挑戰,帶觀眾走進運動員背後的世界。
Thumbnail
2024/07/15
「帶著王冠的頭總是無比沈重,沒有一頂王冠比奧運一百公尺金牌還要沈重。」 這是一部關於2023年世界田徑錦標賽的紀錄片,內容圍繞世界頂尖短跑選手的生活、訓練和比賽。影片展現了運動員在賽場上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和訓練上的挑戰,帶觀眾走進運動員背後的世界。
Thumbnail
2023/05/02
前幾天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位父親為自己的孩子發聲,文中提到,他的女兒去年參加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主辦的「111年度全國美術比賽」,雖未獲獎,卻在得獎作品中發現了一些端倪:第一名的得獎作品與紐西蘭某公司原創作品高度相似。父親得知此事後,開始向主辦單位申訴卻未果,第一名的學生依舊領下了這個獎項。
Thumbnail
2023/05/02
前幾天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位父親為自己的孩子發聲,文中提到,他的女兒去年參加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主辦的「111年度全國美術比賽」,雖未獲獎,卻在得獎作品中發現了一些端倪:第一名的得獎作品與紐西蘭某公司原創作品高度相似。父親得知此事後,開始向主辦單位申訴卻未果,第一名的學生依舊領下了這個獎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小時候看著其他家庭其樂融融、幸福和睦的樣子都會很羨慕......,說實話,到現在依舊很羨慕。渴望「無條件的愛」、嚮往「信任」、「支持」、「鼓勵」等等,而實際從父母那得到的卻是無止盡的要求和冷水。
Thumbnail
小時候看著其他家庭其樂融融、幸福和睦的樣子都會很羨慕......,說實話,到現在依舊很羨慕。渴望「無條件的愛」、嚮往「信任」、「支持」、「鼓勵」等等,而實際從父母那得到的卻是無止盡的要求和冷水。
Thumbnail
什麼是家呢?是我們受傷時感覺可以無條件包容我們的地方,是我知道你會一直都在,你會告訴我「孩子,沒事的,爸爸媽媽永遠愛你、支持你,會盡自己所能陪著你」。 但有多少家庭能提供給孩子這種安全感呢?
Thumbnail
什麼是家呢?是我們受傷時感覺可以無條件包容我們的地方,是我知道你會一直都在,你會告訴我「孩子,沒事的,爸爸媽媽永遠愛你、支持你,會盡自己所能陪著你」。 但有多少家庭能提供給孩子這種安全感呢?
Thumbnail
個案中常常有「無家的孩子」這種生命經歷的人或者離婚過離婚,而在離婚之後,與孩子的關係呈現疏離、爭吵、冷漠閉鎖的下場。因為在伴侶失和的過程中,有時父母本身還在情緒漩渦中,很難在穩定的情緒下,帶給孩子合適的引導與溝通。然而「家的毀壞」「家的崩解」「家被拆掉了」對孩子而言是巨大的失落,那畢竟是孩子從小感到
Thumbnail
個案中常常有「無家的孩子」這種生命經歷的人或者離婚過離婚,而在離婚之後,與孩子的關係呈現疏離、爭吵、冷漠閉鎖的下場。因為在伴侶失和的過程中,有時父母本身還在情緒漩渦中,很難在穩定的情緒下,帶給孩子合適的引導與溝通。然而「家的毀壞」「家的崩解」「家被拆掉了」對孩子而言是巨大的失落,那畢竟是孩子從小感到
Thumbnail
常常在新聞事件、網路文章或自己的生活中聽到這句話:「我想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而背後的故事往往是夫妻不和、家庭紛爭,但雙方遲遲無法對這種狀況進行處理,覺得離婚就是崩解,會讓孩子成長在「不健全」的家庭裡,於是不斷地隱忍、忽略。這種近乎「自以為」的付出,有時反而會對沒有話語權的孩子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Thumbnail
常常在新聞事件、網路文章或自己的生活中聽到這句話:「我想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而背後的故事往往是夫妻不和、家庭紛爭,但雙方遲遲無法對這種狀況進行處理,覺得離婚就是崩解,會讓孩子成長在「不健全」的家庭裡,於是不斷地隱忍、忽略。這種近乎「自以為」的付出,有時反而會對沒有話語權的孩子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Thumbnail
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的大人們,用「情感勒索」的手法,要別人的孩子去包裝一個早已殘缺不堪的家,到底圖什麼?在這其中我看不到同理、也探不到好意,只覺得社會對於一個家庭該有的型態,充滿僵化的設定和惡意。
Thumbnail
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的大人們,用「情感勒索」的手法,要別人的孩子去包裝一個早已殘缺不堪的家,到底圖什麼?在這其中我看不到同理、也探不到好意,只覺得社會對於一個家庭該有的型態,充滿僵化的設定和惡意。
Thumbnail
嗨~今天要來聊聊「原生家庭」的議題。 我覺得在華人社會父母跟子女的關係還是比較緊密的,但這種緊密常一不小心就擦槍走火,靠得太近沒有意識到界線就容易踩進去,指責對方哪裡做得不好、哪裡需要修正、都是因為你怎樣才怎樣等等的。 為什麼大部分的家庭總是吵吵鬧鬧?
Thumbnail
嗨~今天要來聊聊「原生家庭」的議題。 我覺得在華人社會父母跟子女的關係還是比較緊密的,但這種緊密常一不小心就擦槍走火,靠得太近沒有意識到界線就容易踩進去,指責對方哪裡做得不好、哪裡需要修正、都是因為你怎樣才怎樣等等的。 為什麼大部分的家庭總是吵吵鬧鬧?
Thumbnail
之前原本就想開一個與婚有關的話題,沒想到還沒開始寫,因為時事就先來聊離婚,真是被逗樂了。
Thumbnail
之前原本就想開一個與婚有關的話題,沒想到還沒開始寫,因為時事就先來聊離婚,真是被逗樂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