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書法家張充和「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這副對聯,摘自張本人詩作。既曾書寫多幅,想必張充和亦頗為喜愛自得。我對崑曲所知不多,無從領略「一曲微茫」的心境。然而人到中年,回首半生交遊,確實期待「十分冷淡存知己」如此淡而有味的往還。不過這是我個人的體會,未必契合張充和原意。
由於長年在家工作,加上親戚不多,朋友亦少,我幾乎沒有社交,可說是大隱隱於市。平常除了家人,難得與其他人說上幾句話。或許一般人無法忍受長期如此孤決的生活方式,未免太過無聊。然而我全然接受,始終安之如怡,不以為苦。
一樣米養百樣人,人人稟賦不同,無可如何。不過談起人際關係,內向、孤僻之人似乎隱隱帶著原罪,社會亦不鼓勵。身為資深孤僻之人,我倒覺得無須污名亦不必美化孤獨,孤獨有利也有弊,一如社交活躍有利也有弊一樣,如何取捨全看自己。若能坦然接受自己特質,不受外界評價影響,專注營造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無論孤獨或社交活躍,人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歡且合宜的生活方式。
自幼沒多少朋友。雖說求學時期有些內向,加上常搬家,朋友總是交不久。但如今回想,主因其實是我不擅長和別人互動,或說不會聊天。後來迷上閱讀,談得來的朋友就更少了,喜愛閱讀原就小眾,我又不大看漫畫,而同學風靡的言情小說如瓊瑤,我看是看了,惟興致不大。我喜歡《基度山恩仇記》等翻譯小說,後來又看一些武俠小說,與一般少女的喜好相去甚遠,那就很孤獨了。
倒是網絡興起之後,早先因緣際會遇到一批相談甚歡的網友,慢慢地我才逐漸比較會聊天。儘管隨後由於各自忙於生活,這群書友終究散了,但交情較深的仍私下偶有聯繫。我很喜歡這樣的關係,沒見過面,不知彼此現實面目,純粹聊書、聊天。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不少人因納蘭性德這名句而感傷,我卻認為無可避免。如今社交媒體興起,大家多少都會認識一些網友,我近來幾次與網友不歡而散。年紀漸增,我雖仍秉性直率,卻不願逞口舌之快而動輒傷人,言語客氣週到許多,為何交友反而更不順暢?
或許關鍵是年紀。之前那群網友,年齡相距不遠,彼此的生命狀態相近,溝通相對順暢,一兩句話彼此瞭然於心。如今於網絡相遇,相差二十歲並不稀奇,這就不太容易談得來。比如某位年輕網友,她曾向我推薦某作者,我沒興趣,這讓她十分不痛快,期待我欣賞那位作者,並與作者交友。當時婉言表示我和她年齡相差甚多,生命重心不同,欣賞的作者自然大不相同。當下我努力緩頰,可是明知她未接受。然而事後我亦不大痛快,不喜歡某人不行嗎?為何還要向外人解釋?此事使得雙方都有芥蒂,日後終因細故爭執,不歡而散。後來我才發現,不少年輕網友都如此,共同喜歡某些作品、作家,才是朋友。那就算了,我喜歡或不喜歡是隱私,不容外人干預,這類朋友不交也罷。
亦有相交多時,認清對方個性,覺得不宜繼續相處的。我又不是先知,無法一眼看穿網友底細,熟了之後方知不對盤,儘管有些感傷,然而結束友誼對彼此都好。人生短暫,沒必要勉強自己,非得和不對盤的人相處。對自己有害的關係,早點結束比較好。
人生在世需要社交,長久孤寂確實影響身心健康,容易陷入偏執。適當社交可讓人更認識自己也更認識世界。當然適當社交因人而異,並無統一的標準。
友誼畢竟是環境的產物。缺乏共同經驗或願景,不容易交心。我依然期待以文會友,彼此觸發,相互勉勵。外人看似十分冷淡,卻是我認為剛剛好的友誼。我珍惜獨自閱讀寫作,甚至發呆時光,不過也享受與其他人互動的時光,但不要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