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的技能與面對的挑戰相稱,目標方向清楚,整個行動體系有明確的規則可循、參與者可以隨時掌握自己的表現。在那當下,注意力會完全集中,讓當事人沒有餘力顧及任何不相干的事,或擔心任何問題。自我意識會從中消失,對時間的概念也扭曲了。帶來這種經驗的活動會讓人心滿意足,願意擔為了做這件事情而去做他,對事後的成果不多考慮。
CH1重新詮釋幸福
知道如何控制內在體驗的人們將有能力決定自己的人生品質
- 幸福不是突然發生的,他不是運氣好或隨機出現的,也不能用金錢購買或是權力換取。幸福無關乎外在條件,而是取決於我們如何詮釋他。事實上,幸福是需要憑藉個人的力量去醞釀、培養和捍衛的。能掌控內在經歷的人,就能決定自己的生活品質,一個人是不是感到幸福,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了。
- 唯有不管在順境或逆境,都全心投入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中,我們才能感到幸福
- 雖然置身不知名的力量,但是我們仍感受到事情都在掌控中,自己就是生命的主宰,這就是最優體驗(optimal experience)
- 一般人認為,生命最好的時刻是發生在無牽無慮、隨心所欲、輕鬆自在的時候,如果我們願意付出努力追求,在這些時刻找到快樂的機率確實比較高。但是最美好的時刻,其實是發生在一個人有意地把身體或心智能力發揮到極限,去完成某件有難度或有價值的事
- 心流,就是一種把專注力發揮到極致時的「最優體驗」
CH2解析意識
意識是可以超脫內在(基因)和外在(環境、社會)的控制
- 意識的功用在將外來與內在的資訊提供給個體,讓個體進行評估並做出反應,他好比感覺、知覺、感受和想法的演算中心,可以處理接收到的訊息,並定出優先順序
- 人類的神經系統極其複雜,可以左右自己的狀態,不再接受基因藍圖(本我)或是客觀環境(外我)的影響。
- 一個人一秒鐘可以處理的資訊量為126位元,人的一生可以處理的資訊量為一千八百五十億位元。
- 要理解一個人說話的內容,我們每秒鐘要處理40位元的資訊,如果我們的極限是每秒鐘126個位元,理論上我們同一個時間可以聽三個人說話,只不過甜柿不能有其它的想法或感知進入意識。也就是,我們沒辦法在聽它們講話的同時,還注意到他們的表情,思考他們為什麼這樣說,或是注意它們的穿著。
- 自我:意識裡所有的內容
- 意識失序:精神熵
- 意識秩序:心流
- 經歷心流體驗後的自我會變得比過去更複雜,我們將這種自我漸趨複雜的過程稱為成長。複雜是特化和整合兩個心理程序造成的。特化會讓個體發展出獨特性,把自己和它人區隔開,整合會與他人整生連結,與特化相反。
CH3樂趣和生活品質
- 我們可以用兩個策略改善生活品質。一個是改變外在環境。一個是改變我們體驗外在環境的方式。
- 享樂:是指一個人意識上的資訊告訴他,生物需求或社會制約的期待已經得到滿足了。享樂對我們的生活品質有重要的影響,但沒辦法帶來幸福感。睡覺、休息、食物、性愛只能在身體需求造成精神熵時,提供我們恢復平衡的經驗,讓我們的意識恢復秩序
- 樂趣(enjoyment):具有向前發展的特性,會給人來新鮮感和成就感。就某個層面來講,我們因此變得更複雜了。
- 樂趣通常發生
- 從事一件艱難但有機會成功的事
- 我們必須全神貫注做這些事
- 這件事有明確目標
- 這件事有立即回饋
- 可以忘卻平時的擔憂和挫折
- 帶來樂趣的經驗讓人對自己的行動有掌控權
- 進入忘我的境界。但心流體驗結束後,自我的感覺會再度出現,而且更加強烈
- 對時間的感覺會受影響
- 自成目標(autotelic):達成最優體驗的關鍵要素,要將「活動的本身」視為「活動的目標」。不要特別期望活動本身在未來會獲得什麼好處,而是進行這個活動本身就是一種獎賞
CH4心流的條件
自地其樂的性格
- 心流活動不管哪一種,都有一個共同點:提供探索和創造的感受,讓當事人進到新現實中,讓人變更複雜。
- 思覺失調症有一種「快感缺乏」的症狀。這種症狀和「刺激過度包含」有關,意思是思覺失調患者無法避免注意不相關的刺激,不管喜歡或不喜歡,他們會照單全收。「事情一件接著一件發生,我完全阻止不了它們,我失去了掌控權,甚至連自己的想法都控制不了」
- 注意力失調和刺激過度包含的人不容易進心流,因為它們的精神能量太隨興、太不受控制。自我意識過強(擔心別人怎麼看自己)、自我為中心的人達不到心流的原因恰好相反,他們的注意力太僵化、太緊繃了。
神經生理學和心流
- 每個人完成心裡任務所需要的外來線索,數量皆不相同。有些人需要大量外來資訊,才可以在意識中行成現實表徵,這樣的人思想上比較受外在環境影響,他們無法駕馭自己的想法,也因此比較難找到樂趣
- 經常在心流的人在專注時,皮質活化程度反而是下降的,他們沒有為了集中注意力而耗費更多心力,相反的,這時的大腦反而是放鬆的。可以在各種情況下找到樂趣的人,有能力篩選他們要的刺激
家庭對自得其樂性格的影響
- 五大特徵:1.明確:目標和回饋都不含糊2.重心:父母對孩子的喜好感興趣,而不是一味的關心它們找到好工作是否考的上好大學3.選擇:孩子覺得自己是有選擇的,只要願意承擔後果4.承諾(足夠的信任)5.挑戰
擅長感受心流的人
- 想辦法將絕望的客觀環境轉為主觀而可以掌控的體驗1.非常注意環境中的細節,把握機會做當時的環境做得到的事2.在動盪的環境中設定適當的目標,並藉由得到的回饋密切監控事情的進展3.一但目標達成了,他們會多付出一點,為自己安排複雜度更高的挑戰
- 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會全力以赴,但是之所以這麼做,並不是為了自身的利益。因為他們的行動動機在於行動本身,所以不容易受到外界干擾。他們擁有足夠不受羈絆的精神能量,可以用來客觀的觀察分析周圍環境,也才能在當中找到新契機。
CH5身體的心流
- 步驟1.建立一個概括性的目標,以及幾個實際可行的小目標2.根據所定的目標,找出可以評估進度的方法3.專注在所做的事上,不段的將挑戰做更精細的區分4.發展與行動機會相當的技能5.一但活動變得無趣,就把難度再提高一點
- 如果一個人從事這些運動時,是趕流行或是為了健康而做,當中的樂趣就不翼而飛了。對他們而言,運動只是必須履行的義務,做起來毫無樂趣可言。
- 真正的樂趣不在於「你做了什麼」,而是「你怎麼做他」
CH9翻轉混沌
化解無助的方法
有些人遇到壓力會變軟弱,有些人會獲得力量?答案是:知道如何將無助的狀況轉成可以控制的心流活動、從中獲得樂趣的人,
1.不自覺的自信:堅信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它們相信手中握有的資源可以決定自己的命運,但這同時,他們並不以自我為中心。不企圖掌握環境,而是力求與環境和平共處。當一個人不把環境看成自己對立,不堅持自己的目標非得凌駕其他事情不可,就能產生這樣的態度。他會把自己看成是周圍環境的一部分,試著在這個體系中善盡自身職責。
2.把焦點放在外在世界:懂得將壓力轉換成有樂趣的挑戰的人,很少花時間想自己的事。他們不會花所有的精力滿足自身需求,或擔心社會條件下的渴望。相反的,他們會隨時保持警覺,不斷處理周圍環境提供的資訊。他們雖然聚焦在個人目標,但開放程度足以注意並適應外來事件,即使這些事和他想實驗的目標並未直接相關。
受到威脅時,我們很自然地會把精神能量轉向自我,想盡全力抵禦威脅。但是這種先天反應很容易影響我們的適應能力。他會加劇內心的動盪,使反應變得不靈敏。但是一個人如果持續留意周遭發生的事,就可能出現新契機、做出新反應,而不被生命的ˊ流動排除在外。
3.尋找新的解決之道。要應付精神熵的狀況有兩種方式,一是聚焦在阻礙目標的障礙上,另一個是放在把自我涵蓋的完整體系,考慮是否要調整目標,尋找不同的解決之道。
- 只要帶著不以自我為中心的信心出發,對外在環境抱持開放態度,願意參與其中,就能找到出路。
自得其樂的自我:總結
1.設立目標:自得其樂跟不懂自得其樂最大的差別,是前者決定追求的目標是自己選的,不是隨機的,也不是外來力量逼他做的決定。
2.全心投入:選擇行動體系後,具有自得其樂個性的人會全心投入他所做的事。不管是開飛機環繞地球,或是晚餐後洗碗,他都能全神貫注。專注的能力越強,越容易投入行動體系。
3.注意當下發生的事:注意力可以使人投入,也惟有不斷傾入注意力,才能讓人保持投入狀態。
4.學習樂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