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身障心無礙|身心障礙,開什麼玩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Image by Prawny from Pixabay

Image by Prawny from Pixabay

我永遠都記得,曾經有同學在語言學課堂上提問:「腦性麻痺是什麼?」老師當時很「幽默」的回答:「簡單的說就是腦殘啊!」全班哄堂大笑。

到底什麼是「開玩笑」?有研究認為,「開玩笑」 根本不是一個獨立而有趣的語言,它是社會的產物,更是表現社會價值觀的一種直接形式。近年來,諷刺及負面型的笑話在社群蔚為流行,將地區群體、城鄉、性別、階級、外貌等差異當作搞笑的「地獄梗」,成為幽默的攻擊標的。

其中,「身體」更常常是全世界共同的玩笑語言元素,不僅淺顯易懂,還能引起多數人發笑。然而,當「聾子」、「瞎子」、「跛腳」、「駝背」被認為是「異常」的身體時,反映著這個社會認為:耳聰目明、手腳伶俐才是所謂「正常」的身體,也使每個人落入「正常與不正常」的二元標準。

也因此,缺少部分身體功能的身障者,經常被視為不正常、怪異、笨拙、醜陋等形象,比如說經典文學《鐘樓怪人》自然變成開玩笑中「最方便的」素材。這種蔑視積少成多,這樣的身體形象也已成為嘲笑的「代名詞」。

當人權淹沒在「開玩笑」裡

前陣子,美國演員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衝上臺對調侃妻子潔達蘋姬(Jada Pinkett Smith)的頒獎人克里斯洛克(Chris Rock)打了一巴掌,引發喧然大波。對此,脫口秀網紅曾博恩也曾在臉書發文:「我認為克里斯洛克今後應該也會謹言慎行,只開沒有雙臂的人的玩笑。」

近日 YouTuber 阿翰則在超市中元普渡廣告中,扮演越南籍新住民,他表演的腔調引起越籍新住民團體的嚴重抗議,質疑這樣可能加深「刻板印象」。

這 3 個「開玩笑」的例子,也引起網友們的積極辯證,使我不得不再次反思玩笑的意義和內涵。嘲笑群體、性別、身心障礙者,甚至城鄉差異等,當作幽默,卻因此攻擊到特定群體的例子層出不窮,對我來說並不這麼好笑。

舉一個有名的「開玩笑」例子。有位加拿大的歌手傑瑞米・加布里埃爾(Jeremy Gabriel)曾因為「被開玩笑」上法庭,只為捍衛自己的尊嚴。

傑瑞米 1996 年出生,他從小患有罕見的遺傳性疾病,「特雷徹・柯林斯綜合症」,是一種先天性臉頰骨及下頷骨發育不全疾病,會導致頭部、耳朵和上顎畸形。

2005 年,8 歲的傑瑞米被人們發現了無與倫比的唱歌天賦,並且在加拿大冰球賽場上一曲成名。後來甚至到梵蒂岡為教皇本篤十六世唱歌,也曾和著名歌星席琳・狄翁(Celine Dion)合唱。

然而,喜劇演員邁克・沃德(Mike Ward)卻從 2010 年開始,不斷在節目上開傑瑞米的玩笑,例如嘲笑他是頭戴低音炮(指助聽器)的孩子,以及糟糕的歌手。據報導,沃德還曾說:「他快死了,讓他實現他的夢想吧!」、「5 年過去了,他還沒有死?」、「他還沒死,讓我淹死他吧!」等話,傑瑞米因此出現自殺念頭。

2012 年,沃德曾在新聞節目中承認自己太過分:「我就像一個古柯鹼成癮者,總得講些過分的玩笑才過癮。」同一年,傑瑞米的家人決定向魁北克人權和青年權利委員會投訴沃德,委員會把案件遞交到人權法庭。

二審後,傑瑞米原本都勝訴,沃德必須賠償美金32000 元(約新臺幣 89 萬元)。但沃德不服持續上訴,「喜劇不是犯罪!」他在聲明中說:「在舞臺上講什麼笑話,不是由法官來決定的。觀眾們的笑聲已經回答了一切!」

他主張自己是因為傑瑞米是名人,才會在節目上開他玩笑,沒有針對他的生理缺陷,因此他應該受言論自由保護。2019 年,魁北克上訴法院維持判決結果。

判決書中寫道:「藝術家必須意識到,藝術的自由不是絕對的,他們和任何其他公民一樣,要為自己言論的後果負責。」對於傑瑞米來說,他僅僅想保留自己的尊嚴「不能因為我是公眾人物,我就不再擁有任何權利。我堅信,這條紅線已經被越過了。我也堅信,言論自由不是免於承擔後果的自由。」

但情勢開始隨著名人附和而扭轉。加拿大著名喜劇演員諾姆・麥克唐納(Norm Macdonald)在推特上支持沃德,全球知名的蒙特利爾喜劇節也辦了一場表演,幫沃德籌款法律費用,以此「捍衛加拿大喜劇界的未來」。就連患有多發性骨骺不全症的身心障礙喜劇演員邁克爾・利夫希茨(Michael Lifshitz)竟然也不幫傑瑞米,而是覺得他應該被嘲笑。

2021 年 10 月底,最高法院以 4 比 5 票,判決沃德勝訴。對此,傑瑞米只平靜說:「說實話,我們對待孩子的底線在哪裡?」並表示未來會繼續關注身心障礙者權利。

開玩笑的「真面目」?

看到「傑瑞米案」敗訴的結果,我感到非常可惜,這個事件,也引起外國網友們在網路上激烈討論。喜劇創作的靈感和素材,確實可以來自於生活,但對人的尊重是玩笑的底線。負面的攻擊更常產生「地獄梗」,令人無地自容。如果喜劇的表演成果和獲得的笑聲,是建立在別人的難過和痛苦之上,那這樣的作品難以完全稱得上是純粹的喜劇藝術。

因為台灣鮮少有因為身障者被歧視或開玩笑因而上到法院的事件,大多媒體對這類報導只停留在網友反應,只停留在自己親身經歷和私人感受,根本不足以代表是公共議題,所以在此我特別觀察國際案例,其中傑瑞米案是最多完整報導之一,因此我引用多篇報導來呈現傑瑞米的真實故事,藉以表示開身障者的玩笑其實是一件很嚴肅並且很重要的事,也可觀察出台灣和西方國家對保障人權言論的重視程度,仍有落差。

詩人李泱曾說:「我們很會透過取笑他人,來提升自己的心理平衡。」這也是我聽到帶有歧視身障者的笑話或歧視性的稱謂時,對於取笑者感到厭惡和不屑的神情。

我認為大部分的身心障礙笑話,是在將自己與他人的不同誇張化,尤其是針對外貌。然而不論是什麼樣的玩笑,本質其實就是嘲笑的另一種說法,只是為了掩飾自卑或愧疚,才以「開玩笑」的方式來表達。

因為「身心障礙/非身心障礙」二元對立的教育模式,也讓大眾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不同的群體,不論是與身心障礙者相處的態度、對身心障礙者課業或工作的要求等各種標準,早已因為內化了二元對立模式,而有所不同。

這種二元對立的負面影響,最常見的便是對身心障礙者「展現同情」。同情他人似乎看起來很正面、很有愛心,但我們面對非身心障礙者,卻不會施以「同情」。

舉例我的文章曾經提過的「玉蘭花」阿姨的故事,這篇貼文的下方,有許多網友們留言:「我就是同情啊⋯⋯至少是實質幫助,我是自由的,連我怎麼想也要情勒(情緒勒索)?」、「老實說,要不是為了同情和想幫助身障者,我才不會沒事去買什麼玉蘭花,不管它的品質好不好」。

然而街賣者有各種類型,讓我們換個對象去想,假如是街頭藝人、街頭表演者、學生社團募款,甚至配合網紅無償訪問或參與街頭實驗,都不算是購買「有用」的產品,只因對象不同,你在街頭上給予的回應,還會是「同情」嗎?

多數身心障礙者都非常感謝他人的善心,只是,一旦知道他人只是出於同情而購買,而不是自己有招客能力或自己賣的產品不錯時,仍不免失望。而購買者也通常難以察覺這個失望的情緒,這正是「微歧視」的奇妙之處。

如果可以,身心障礙者(詐欺者不在此列)並不想靠「同情」賺取報酬,我們期待的是,就算購買動機不是出於產品的實用性或高需求,每個人對任何人都不該展現「高高在上」的同情,而應該試著換位思考、「同理」對方處境,肯定買賣雙方的努力與心意。

只要社會所認定的「正常」標準一日不改善,即使社會出現反歧視的論述,也無法完全消除那些高高在上的辯論、模仿或對身心障礙者的取笑,我們仍會在公開或私下、正式或非正式的場合當中,看到、聽到或自己開自己的玩笑,也會不斷被滿溢的同情心視為可憐、需要幫助之人。


案例參考資料:
1. Comedian Mike Ward’s mockery of disabled Quebec singer not discriminatory: Supreme Court
2. Mockery of disabled singer not discriminatory, Canada’s top court decides
3. Despite Supreme Court loss, Jérémy Gabriel hopes his 10-year battle inspires others to fight
4. He mocked a disabled boy in a comedy bit. Canada’s Supreme Court found his words were ‘disgraceful’ but not discriminatory.
5. 嘲笑罕病歌手「醜到想淹死他」 加拿大喜劇演員被判無罪:捍衛言論自由


轉分享自臺灣公民對話協會 – 多多益善 左邊女孩/身心障礙,開什麼玩笑?


+左邊女孩IG 會不定期辦贈獎活動哦 !

+左邊女孩專屬網站有機會看到更完整的文章哦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位老師非常不專業耶,令人生氣
身障作家/左邊女孩-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0/15
哈哈!不專業的人很多,自己要成為了解自己最專業的人,否則很容易被傷害🥹
Mr.S-avatar-img
2022/10/15
開什麼玩笑,左邊女孩發文,不推不行
身障作家/左邊女孩-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0/15
感謝S大的捧場🙏
宇牛-avatar-img
2022/10/15
我倒不在意⋯只有我知道我自己⋯
身障作家/左邊女孩-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0/15
還有我知道,加油
方筱薇-avatar-img
2022/10/15
沒錯,鐘樓怪人是文學史上最大的歧視笑話!
Lacey Forrest-avatar-img
2022/10/15
我有看過傑米瑞新聞 好惡劣 !
avatar-img
身障作家左邊女孩的沙龍
2.4K會員
68內容數
你想像的身心障礙者或腦性麻痺患者是什麼樣子呢?其實身心障礙者在臺灣已超過百萬人次,每個類型不只面臨生活、學習、升學、健康、行動、面對家人親友及環境挑戰,更多時候像常人一樣,長大後還加上工作、升遷、各種人際社交、理財、貸款、人權、愛情及婚姻等課題,且無處不伴隨刻板印象和歧視以及健康一天不如一天,又該如何自處與自救 ?
2025/02/08
想像中的臺北書展,一個充滿異世界冒險、無障礙沉浸式體驗和365天閱讀日常的奇妙旅程。本文以豐富的想像力,探討閱讀的無限可能,並反思書展的未來樣貌,以及如何讓更多人平等參與閱讀的盛會。
Thumbnail
2025/02/08
想像中的臺北書展,一個充滿異世界冒險、無障礙沉浸式體驗和365天閱讀日常的奇妙旅程。本文以豐富的想像力,探討閱讀的無限可能,並反思書展的未來樣貌,以及如何讓更多人平等參與閱讀的盛會。
Thumbnail
2024/12/30
本文探討臺灣公務體制內普遍存在的霸凌、過勞和歧視問題,並以契訶夫小說《小公務員之死》作引,闡述公務員在隱形壓力下的處境,以及如何透過制度改革和文化轉變來改善現狀。
Thumbnail
2024/12/30
本文探討臺灣公務體制內普遍存在的霸凌、過勞和歧視問題,並以契訶夫小說《小公務員之死》作引,闡述公務員在隱形壓力下的處境,以及如何透過制度改革和文化轉變來改善現狀。
Thumbnail
2024/12/15
本文探討身障者在創業中的潛力與挑戰,並提出九大核心創業策略,強調利用人工智慧、網路資源及政府支持等方式,打破刻板印象。透過成功的案例分析,展示身障創業者如何將自身獨特優勢轉化為商業成功,並激勵更多人見證他們的實力與價值。
Thumbnail
2024/12/15
本文探討身障者在創業中的潛力與挑戰,並提出九大核心創業策略,強調利用人工智慧、網路資源及政府支持等方式,打破刻板印象。透過成功的案例分析,展示身障創業者如何將自身獨特優勢轉化為商業成功,並激勵更多人見證他們的實力與價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00:00) 精神病這件事(11:23) 什麼是自閉症(16:15) 自閉症的規模與經濟衝擊(20:25) 神經多元性(Neurodiversity)
Thumbnail
(00:00) 精神病這件事(11:23) 什麼是自閉症(16:15) 自閉症的規模與經濟衝擊(20:25) 神經多元性(Neurodiversity)
Thumbnail
觸摸式手語是一種發展自美國盲人社區的新型手語,旨在提高聾盲人士之間的交流效率和情感表達能力。本文介紹了觸摸式手語的特點、使用方法以及對聾盲人士的重要性。通過瞭解觸摸式手語,讀者將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聾盲人士的溝通需求。
Thumbnail
觸摸式手語是一種發展自美國盲人社區的新型手語,旨在提高聾盲人士之間的交流效率和情感表達能力。本文介紹了觸摸式手語的特點、使用方法以及對聾盲人士的重要性。通過瞭解觸摸式手語,讀者將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聾盲人士的溝通需求。
Thumbnail
你還記得韓劇《非常律師禹英禑》,那個上班第一天就被旋轉門困在大樓入口的自閉症(大陸翻譯成「孤獨症」)律師嗎?或者,你曾看過精明的湯姆·克魯斯,想從自閉症患者哥哥達斯汀·霍夫曼騙錢的電影《雨人》?我們從影像上面得到的自閉症患者形象是:他們不敢直視你,他們記憶力超強,他們看事情很跳躍。
Thumbnail
你還記得韓劇《非常律師禹英禑》,那個上班第一天就被旋轉門困在大樓入口的自閉症(大陸翻譯成「孤獨症」)律師嗎?或者,你曾看過精明的湯姆·克魯斯,想從自閉症患者哥哥達斯汀·霍夫曼騙錢的電影《雨人》?我們從影像上面得到的自閉症患者形象是:他們不敢直視你,他們記憶力超強,他們看事情很跳躍。
Thumbnail
陳俊翰離世了。他是一位很堅毅的身障者,他說過自己人生的意義比功能多一些。我好像很理解他的心情,但又很難想像他的處境。 當一個人眼睜睜看著自己手和腳甚至是身體的某個部位漸漸沒有功能,那該是種怎樣的心情? 時常想起,在懷孕時我只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平安⋯⋯
Thumbnail
陳俊翰離世了。他是一位很堅毅的身障者,他說過自己人生的意義比功能多一些。我好像很理解他的心情,但又很難想像他的處境。 當一個人眼睜睜看著自己手和腳甚至是身體的某個部位漸漸沒有功能,那該是種怎樣的心情? 時常想起,在懷孕時我只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平安⋯⋯
Thumbnail
殘疾人士就是歧視性稱呼,你知道嗎? 殘疾人的稱呼是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其實是我們認為人權落後的中國而來的稱呼,這是很落後、帶有偏見的歧視性稱呼,為何人們卻無法想到身心障礙者會感到被冒犯?! 台灣於2007年後引進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觀念的口號:「#沒有障礙的人,#只有有障礙的環境」。
Thumbnail
殘疾人士就是歧視性稱呼,你知道嗎? 殘疾人的稱呼是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其實是我們認為人權落後的中國而來的稱呼,這是很落後、帶有偏見的歧視性稱呼,為何人們卻無法想到身心障礙者會感到被冒犯?! 台灣於2007年後引進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觀念的口號:「#沒有障礙的人,#只有有障礙的環境」。
Thumbnail
文創音樂會 去藝廊參加文創音樂會,現場一位盲人歌唱家讓人非常感動。他一直在鼓勵大家,即使看不到,也要正向思考。這樣的人實在很難得。反觀我們,有大多時候是用眼睛看,然後立即做出反應,沒有思考事情的原委,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困擾或傷害?其實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人總要正向思考,即使面對困難,或者很明
Thumbnail
文創音樂會 去藝廊參加文創音樂會,現場一位盲人歌唱家讓人非常感動。他一直在鼓勵大家,即使看不到,也要正向思考。這樣的人實在很難得。反觀我們,有大多時候是用眼睛看,然後立即做出反應,沒有思考事情的原委,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困擾或傷害?其實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人總要正向思考,即使面對困難,或者很明
Thumbnail
近日新聞報導的行天宮與失智老翁間贈與房屋的爭議,我們外人無法一窺事實的全貌,也難以斷定對錯,但這也使民眾逐漸思考失智者保護的議題,這是大家都需要花時間了解的,因為你我的家庭,可能都會面臨到這個問題......
Thumbnail
近日新聞報導的行天宮與失智老翁間贈與房屋的爭議,我們外人無法一窺事實的全貌,也難以斷定對錯,但這也使民眾逐漸思考失智者保護的議題,這是大家都需要花時間了解的,因為你我的家庭,可能都會面臨到這個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