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皮以外的日常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孩子剛出生時,家長珍而重之地捧在懷中,盯著孩子一直看一直看,捨不得移開視線,只為捕捉孩子的一顰一笑,就算哭鬧也是珍貴的存在。
孩子漸漸長大,我們早已視孩子的存在為日常,看見孩子的笑靨雖然會湧起欣悅之情,卻難以再感受到最初的悸動。
迷失於日常的細碎之中,讓我們因為習慣而無視日常的美好。因為美好恆常地存在,便不再對日常產生特別的情緒,反而在意起美好以外的一切瑕疵。
因此,當孩子一頑皮,便會即時觸動到家長的神經。喝止、責罵、懲罰,只為制止孩子頑皮下去。孩子確實需要管教,這點無庸置疑,只是家長會否在不知不覺中,忽略了孩子在頑皮以外的日常?
那是一種正常狀態,孩子沒有乖巧到令家長擊節讚賞,也沒有做出任何超出家長接受範圍的行為,於是一切被視之為日常,沒有表揚,當然也沒有懲罰。
在每天的相處之中,家長往往只注意到孩子頑皮的時刻,卻對他們日常的表現視而不見。孩子發脾氣會被懲罰,但其實他們大部份時間也沒有發脾氣啊,為甚麼沒有人會讚賞他們當天沒有鬧情緒?
家長對孩子頑皮的行為設立懲罰機制,卻不會對“沒有頑皮”的行為給予獎勵,因為那是應該的,孩子理應乖巧聽話,理應自動自覺讀書溫習,理應將書桌書包收拾乾淨,理應幫忙做家務,理應成為家長眼中的好孩子。
所有的理應都轉化為一個框框,將孩子框進去。
那家長在甚麼時候會給予孩子獎勵?大概就在孩子突破框框的時候吧。表揚孩子突破框框無可厚非,但待在框框內就只能被無視嗎?
孩子日常的表現同樣值得關注,請不要只著眼於他們表現不好的時候,讓孩子感受到即使他們只是待在框框內,還是會得到認同。
avatar-img
105會員
747內容數
每次看到好書、精彩電影和劇集都想向別人推介,實在不能只有我看到啊,如果我的文字能讓你對某本書、某齣電影或劇集感興趣,繼而找來看,真是功德無量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梁淑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而婚姻制度企圖透過法律將兩個人綑綁在一起,完全不合理。兩個人要是兩情相悅決定一起生活,那很好,因為那是基於他們的自由意志,但如果有人為了滿足別人的期望而勉強自己走進婚姻制度,那不是荒天下之大謬嗎?」
《鶯逝》改編自真人真事,因為是真人真事,我就不怕爆雷了,以下內容涉及案情: 話說在2010年一個女子在長島失蹤,母親知道後用盡一切辦法尋找女兒。警方雖然在女子失蹤前收到求助電話,卻很遲才抵達現場,結果抵達時已經找不到人。 警方原本對女子失蹤不上心,但在女子的母親不斷進迫下,才展開搜查,並且在該區找
主題閱讀 一月的閱讀主題是脅持事件,所以看了《白兔》和《不能贏的辯護》。 二月的閱讀主題是怪談,所以看了《筷:怪談競演奇物語》和《山羊獰笑的剎那》。 三月的閱讀主題是圖書館,所以看了《千年圖書館》和《午夜圖書館》。 四月的閱讀主題是反烏托幫,所以看了《薩哈公寓》和《1984》。 五月的閱讀主題是改變
如果手機螢幕保護貼有裂痕 因為換了手機幕保護套,所以昨天在Liker Social寫下這一段:“看到別人的手機螢幕保護貼出現裂痕仍繼續使用,我總是覺得不可思議,因為我的保護貼有兩處起泡,我也忍不住要去換新的。” 我一直以為手機螢幕有裂痕,或保護貼有破損(甚至只是無法修復的氣泡),立即換新是正常的做
當我察覺到自己又犯下不識抬舉的毛病時,難免擔心再不收歛真性情便會開罪全世界。 別人明明是好心向我進言,我怎麼會覺得遭受冒犯呢? 然而,我跟對方交談不到十分鐘,理論上還算是陌生人,他卻對我的人生指指點點,縱使所提出的意見有其道理,縱使知道對方並無惡意,我還是無法坦然接受隨便對我的人生所下的定論。 我
我為甚麼挑選此劇? 其實最初連這是哪個國家拍的劇集也不知道,單是看到劇名就將《我是遺物整理師》加入了片單。 不知怎的,總是對死亡題材有著特別的興趣,所以“遺物”二字觸動了我,而遺物整理師感覺很有意思,在此之前,我大概沒有想過會有遺物整理師這個職業。如果一個人死了,遺物大概都由親人整理吧,但如果親人
「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而婚姻制度企圖透過法律將兩個人綑綁在一起,完全不合理。兩個人要是兩情相悅決定一起生活,那很好,因為那是基於他們的自由意志,但如果有人為了滿足別人的期望而勉強自己走進婚姻制度,那不是荒天下之大謬嗎?」
《鶯逝》改編自真人真事,因為是真人真事,我就不怕爆雷了,以下內容涉及案情: 話說在2010年一個女子在長島失蹤,母親知道後用盡一切辦法尋找女兒。警方雖然在女子失蹤前收到求助電話,卻很遲才抵達現場,結果抵達時已經找不到人。 警方原本對女子失蹤不上心,但在女子的母親不斷進迫下,才展開搜查,並且在該區找
主題閱讀 一月的閱讀主題是脅持事件,所以看了《白兔》和《不能贏的辯護》。 二月的閱讀主題是怪談,所以看了《筷:怪談競演奇物語》和《山羊獰笑的剎那》。 三月的閱讀主題是圖書館,所以看了《千年圖書館》和《午夜圖書館》。 四月的閱讀主題是反烏托幫,所以看了《薩哈公寓》和《1984》。 五月的閱讀主題是改變
如果手機螢幕保護貼有裂痕 因為換了手機幕保護套,所以昨天在Liker Social寫下這一段:“看到別人的手機螢幕保護貼出現裂痕仍繼續使用,我總是覺得不可思議,因為我的保護貼有兩處起泡,我也忍不住要去換新的。” 我一直以為手機螢幕有裂痕,或保護貼有破損(甚至只是無法修復的氣泡),立即換新是正常的做
當我察覺到自己又犯下不識抬舉的毛病時,難免擔心再不收歛真性情便會開罪全世界。 別人明明是好心向我進言,我怎麼會覺得遭受冒犯呢? 然而,我跟對方交談不到十分鐘,理論上還算是陌生人,他卻對我的人生指指點點,縱使所提出的意見有其道理,縱使知道對方並無惡意,我還是無法坦然接受隨便對我的人生所下的定論。 我
我為甚麼挑選此劇? 其實最初連這是哪個國家拍的劇集也不知道,單是看到劇名就將《我是遺物整理師》加入了片單。 不知怎的,總是對死亡題材有著特別的興趣,所以“遺物”二字觸動了我,而遺物整理師感覺很有意思,在此之前,我大概沒有想過會有遺物整理師這個職業。如果一個人死了,遺物大概都由親人整理吧,但如果親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剛才逛到一篇文章,是孩子抱怨,因為家長説小孩沒有隱私,而且任意查看手機。 個人認為小孩仍然有基本權利,我們淺談就好,如果父母沒有尊重溝通,如何期望孩子同理相待?父母出於關心跟管教,出發點沒錯,不過有些父母倒是吃起自助餐,甚至升級國王王后,然後抱怨孩子抵抗。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隨著孩子愈來愈大,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時間愈來愈少、細碎。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日常相處時間裡,建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信任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眼界決定孩子的世界 前言 對幼童來說不存在怕不怕?難不難?要不要等問題,有這些問題的是他的父母或者照顧他的人。而且,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照書教或者照網養,其實就是自我設限,把自己心智關閉起來,只看到或聽到自己認同的內容。例如,幼童喝奶,初當父親時,只知幼童須定時餵食,每四個小時要餵奶一次。休假回
Thumbnail
今天和好友聊到,我這樣一個個性大剌剌的媽,怎麼會生養出心思如此敏感的小孩。我對這樣的安排,其實是非常感恩的,如果沒有他們,我會一直活在大剌剌、傷人而不自覺的世界裡,我不會靜下心來去思考人生,我也不會停下腳步去等待,我更不會想出一百個故事只為了解決一個他生活中的細膩問題......也幸好我的大剌剌,去
Thumbnail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其實無論是孩子或是家長,彼此都正在經歷一場學習之旅。 而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個狀況: 許多人直覺認為應建立一套獎懲分明的機制,才能夠形塑孩子的正向性格,但在對孩子進行懲罰後,卻發現他開始對你感到害怕,不僅見到你就緊張,甚至開始迴避你。親子之間好像生疏了。
Thumbnail
培養小孩感恩的心、需從日常生活中做起...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剛才逛到一篇文章,是孩子抱怨,因為家長説小孩沒有隱私,而且任意查看手機。 個人認為小孩仍然有基本權利,我們淺談就好,如果父母沒有尊重溝通,如何期望孩子同理相待?父母出於關心跟管教,出發點沒錯,不過有些父母倒是吃起自助餐,甚至升級國王王后,然後抱怨孩子抵抗。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隨著孩子愈來愈大,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時間愈來愈少、細碎。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日常相處時間裡,建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信任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眼界決定孩子的世界 前言 對幼童來說不存在怕不怕?難不難?要不要等問題,有這些問題的是他的父母或者照顧他的人。而且,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照書教或者照網養,其實就是自我設限,把自己心智關閉起來,只看到或聽到自己認同的內容。例如,幼童喝奶,初當父親時,只知幼童須定時餵食,每四個小時要餵奶一次。休假回
Thumbnail
今天和好友聊到,我這樣一個個性大剌剌的媽,怎麼會生養出心思如此敏感的小孩。我對這樣的安排,其實是非常感恩的,如果沒有他們,我會一直活在大剌剌、傷人而不自覺的世界裡,我不會靜下心來去思考人生,我也不會停下腳步去等待,我更不會想出一百個故事只為了解決一個他生活中的細膩問題......也幸好我的大剌剌,去
Thumbnail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其實無論是孩子或是家長,彼此都正在經歷一場學習之旅。 而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個狀況: 許多人直覺認為應建立一套獎懲分明的機制,才能夠形塑孩子的正向性格,但在對孩子進行懲罰後,卻發現他開始對你感到害怕,不僅見到你就緊張,甚至開始迴避你。親子之間好像生疏了。
Thumbnail
培養小孩感恩的心、需從日常生活中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