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寶寶症候群:為什麼很多乖孩子長大後不快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乖寶寶的故事


乖孩子從小就學到了一種生存方式,

只要我努力順應大人的期待,就可以得到喜愛很認可。

於是乖孩子努力用功考好成績,

也順應大人的意思做選擇,

有時會發現自己有些想法跟他們不一樣,

但都會用「算了」、「那應該不重要吧」壓抑它,


長大後,

乖孩子發現以前慣用的生存方式越來越不好用了,

有時努力了但得不到應得的回報,

有時不知道別人「好」的標準是什麼,

同時,對於自己的喜好、價值觀、能力一無所知,

除了躺平,不知道還能做什麼......

如果上述很符合你的生命故事,
有可能你就是「乖寶寶症候群」的一員。

為什麼乖寶寶們長大後不快樂?


最近接到很多 #生涯迷惘 的個案,

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

從小就是優秀的學生/孩子,名校畢業,出社會後也進了很不錯的公司

備受他人欣羨的他們,現在卻陷入了迷霧之中,


明明很努力、工作表現也很好,

卻總覺得活著好沒意義感,

卻因為無法滿足所有人的期待而日日焦慮,

卻感覺像一直帶著面具一樣好疲憊,


「我到底是誰?」

「我到底想要什麼?」


迷霧中的他們心中常常出現這樣的疑問,


有一個比喻我印象非常深刻:

好成績/好學歷/好工作就像名貴的外套一樣,

能保護我們、幫我們保暖,

還可以對外展現一種高尚品味,


但有時候,這個外套好重喔,

在夏天時,穿著這件外套也好熱,

而且,我們從來就不知道,

外套之下,自己的身體到底是長什麼樣子。


因此,即使不舒服,也根本就不敢脫掉它,好好看看自己,

萬一肚子很大怎麼辦!萬一胸部下垂怎麼辦!

我的身體會不會嚇跑身邊的人?


一個人,要能自由地穿脫外套,

天冷時、想展現品味時穿上,

天熱時、單純不想穿時脫掉,

首先要做到的是,先好好看看自己的身體,


無論長什麼樣子,都欣賞自己獨特的美,

看自己身體的過程,

可能會充滿焦慮、痛苦、掙扎,

但這可能是通往 #自在 的唯一途徑。

avatar-img
1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可能是小時候家庭教育的關係 總是教導著應該成為他們理想的樣子 要能言善道、要出類拔萃、要吃苦耐勞 就是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傷 但也是因為這樣在心裡種下反骨的種子 渴望自由及為自己做選擇 也常常撞個頭破血流,默默療傷(此處不是指真的撞,畢竟我怕痛。) 在經歷過誰跟誰好誰跟誰不好的那
現在的小孩才會變得脆弱,不堪一擊,因為從小到大,他們就是想什麼得什麼,一得不到就鬧情緒,然後有情緒病。 雖然我也反對我媽那種虐待式教養,但兩者比較,我覺得還是像我這樣教養出來的孩子,比較好些些。 話說我的下屬,1995年生,也都快30歲了,一事無成,日日渾渾噩噩,寫一封信仍然寫2023年,因為是
Thumbnail
養寵物與養育小孩的相似之處,人們願意花上大把金錢、精神、時間來陪伴和照顧。然而,有些大人卻希望小孩要代替自己實現夢想、有成就、回饋家庭、奉養父母。這引出了作者對寵物和小孩不同對待的疑問,並倡導好好享受彼此的陪伴及互動。文章表達了作者對於付出和生命意義的思考。
Thumbnail
#自然結果 #我期待的親子關係是欣賞 時間好快 乖寶(二寶)來到【不要!不行!】的二歲了 之前教小乖(大寶)身體界線時 同步教乖寶建立他的 當有人想要抱他的時候 他有決定權 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被抱抱 (我會在一旁協助他) 當然我要親他 抱他的時
Thumbnail
#自然結果 #我期待的親子關係是欣賞 時間好快 乖寶(二寶)來到【不要!不行!】的二歲了 之前教小乖(大寶)身體界線時 同步教乖寶建立他的 當有人想要抱他的時候 他有決定權 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被抱抱 (我會在一旁協助他) 當然我要親他 抱他的時候 也會詢問他的
Thumbnail
有些孩子,他們沒有辦法好好待在教室里,沒有辦法當某些大人眼中的乖孩子。排除掉那些因為先天因素,他們往往是因為缺乏安全感,不知道該怎麼融入這個環境所造成的結果。他們不是蟲子也不是野獸,他們只是需要重新建立起安全感。
Thumbnail
沒有人應該為了成全別人而委曲自己 從小就被讚是個乖寶寶,長輩們都會圍在一起,說誰做了什麼壞事、又打破了什麼?只有我,他們整齊劃一的說我從小到大就很乖。其實那裏是乖呢,是我知道我只能乖。 家裏有個弟弟,我是姐姐,最常聽到一句說話就是你比弟弟大,要處處讓着他,愛護他。家中長輩重男輕女我又怎能
昨天發現「寶寶不開心,都是因為我」的自責心理,原來我一直覺得寶寶的喜怒哀樂是我該負責的。因為我焦慮所以寶寶難帶,因為我不穩定,所以寶寶晚上不睡覺。寶寶出現難以安撫下來的哭泣,我認為是因為我做錯了什麼事。 我忘記這個簡而易懂的道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把成就感和情緒取決於另一個人的表現時,就算
Thumbnail
你喜歡小孩嗎?我自己看到人類幼獸會偏尷尬,不知道要聊什麼。而且自己手腳偏粗魯,很怕一不小心沒抱好就弄壞幼嬰,所以僅止於眼睛欣賞而已。 有些朋友會覺得「寶寶很好玩啊!隨便逗隨便笑,多可愛~」這樣的快樂我實在無法體會,更難以想像帶小孩的生活。也因此一直都蠻佩服喜歡小孩的眾爸媽們,覺得他們真的太偉大了。
可能是小時候家庭教育的關係 總是教導著應該成為他們理想的樣子 要能言善道、要出類拔萃、要吃苦耐勞 就是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傷 但也是因為這樣在心裡種下反骨的種子 渴望自由及為自己做選擇 也常常撞個頭破血流,默默療傷(此處不是指真的撞,畢竟我怕痛。) 在經歷過誰跟誰好誰跟誰不好的那
現在的小孩才會變得脆弱,不堪一擊,因為從小到大,他們就是想什麼得什麼,一得不到就鬧情緒,然後有情緒病。 雖然我也反對我媽那種虐待式教養,但兩者比較,我覺得還是像我這樣教養出來的孩子,比較好些些。 話說我的下屬,1995年生,也都快30歲了,一事無成,日日渾渾噩噩,寫一封信仍然寫2023年,因為是
Thumbnail
養寵物與養育小孩的相似之處,人們願意花上大把金錢、精神、時間來陪伴和照顧。然而,有些大人卻希望小孩要代替自己實現夢想、有成就、回饋家庭、奉養父母。這引出了作者對寵物和小孩不同對待的疑問,並倡導好好享受彼此的陪伴及互動。文章表達了作者對於付出和生命意義的思考。
Thumbnail
#自然結果 #我期待的親子關係是欣賞 時間好快 乖寶(二寶)來到【不要!不行!】的二歲了 之前教小乖(大寶)身體界線時 同步教乖寶建立他的 當有人想要抱他的時候 他有決定權 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被抱抱 (我會在一旁協助他) 當然我要親他 抱他的時
Thumbnail
#自然結果 #我期待的親子關係是欣賞 時間好快 乖寶(二寶)來到【不要!不行!】的二歲了 之前教小乖(大寶)身體界線時 同步教乖寶建立他的 當有人想要抱他的時候 他有決定權 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被抱抱 (我會在一旁協助他) 當然我要親他 抱他的時候 也會詢問他的
Thumbnail
有些孩子,他們沒有辦法好好待在教室里,沒有辦法當某些大人眼中的乖孩子。排除掉那些因為先天因素,他們往往是因為缺乏安全感,不知道該怎麼融入這個環境所造成的結果。他們不是蟲子也不是野獸,他們只是需要重新建立起安全感。
Thumbnail
沒有人應該為了成全別人而委曲自己 從小就被讚是個乖寶寶,長輩們都會圍在一起,說誰做了什麼壞事、又打破了什麼?只有我,他們整齊劃一的說我從小到大就很乖。其實那裏是乖呢,是我知道我只能乖。 家裏有個弟弟,我是姐姐,最常聽到一句說話就是你比弟弟大,要處處讓着他,愛護他。家中長輩重男輕女我又怎能
昨天發現「寶寶不開心,都是因為我」的自責心理,原來我一直覺得寶寶的喜怒哀樂是我該負責的。因為我焦慮所以寶寶難帶,因為我不穩定,所以寶寶晚上不睡覺。寶寶出現難以安撫下來的哭泣,我認為是因為我做錯了什麼事。 我忘記這個簡而易懂的道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把成就感和情緒取決於另一個人的表現時,就算
Thumbnail
你喜歡小孩嗎?我自己看到人類幼獸會偏尷尬,不知道要聊什麼。而且自己手腳偏粗魯,很怕一不小心沒抱好就弄壞幼嬰,所以僅止於眼睛欣賞而已。 有些朋友會覺得「寶寶很好玩啊!隨便逗隨便笑,多可愛~」這樣的快樂我實在無法體會,更難以想像帶小孩的生活。也因此一直都蠻佩服喜歡小孩的眾爸媽們,覺得他們真的太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