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長週報#12 給你一個直奔奇美的理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就是這麼剛好,手上在看《自畫像文明史》的同時,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首次世界巡迴展《時代的臉孔》來到了台灣,而且 #selfportrait 是其中一個策展主題,給了我直奔奇美的理由!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自拍 (更精確來說是 Self as Subject)是我在研所時期的主要研究項目,當時教授希望我著重在攝影的資料研究,所以沒有延伸到繪畫。最近因為好奇 #人對於自畫像的意識起源 而開始翻書,才知道它最早出現在西元前的古埃及文明,接著興盛於中古世紀,再來是「every painter paints himself」的文藝復興時期。

這檔展覽將館藏人像作品分為六大主題,這也是我第一次在「一檔展覽內」同時見到「並置的油畫肖像與照片肖像」,這種視覺經驗有點奇特,驅使我看展後馬上重讀一遍班雅明的〈 #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而且從同樣的文字當中獲得全新的感受!

推薦大家臨場感受這種視覺經驗,以及親眼瞧瞧 160 多年來第一次離開英國國境的藏品們!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圖、文|#韓筠青

地點|台南 奇美博物館 特展廳

時間|9:30-17:30(週三休館)

日期|2022.8.27-2023.2.28

全票450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筠青的沙龍
1.0K會員
139內容數
身為一位攝影創作者的同時,我喜歡看書更勝於攝影展;對文學、社科、科普、商業、藝術書籍抱有永無止盡的好奇心。唯有閱讀,方能讓我在創作的同時預視畫面中的各種可能性。專欄以書籍推薦為主,不分類別,是我先替大家選好的好書。
韓筠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18
首次參加第16屆 首爾藝術書展,獲得與往年參加草率季不同的互動模式,以及在台灣交流不會有的文化體感。
Thumbnail
2024/11/18
首次參加第16屆 首爾藝術書展,獲得與往年參加草率季不同的互動模式,以及在台灣交流不會有的文化體感。
Thumbnail
2024/09/29
以五張照片,表現被攝者個人特質的拍攝企劃。
Thumbnail
2024/09/29
以五張照片,表現被攝者個人特質的拍攝企劃。
Thumbnail
2024/09/29
雖然最後沒有執行,但想分享當初嘗試的過程。
Thumbnail
2024/09/29
雖然最後沒有執行,但想分享當初嘗試的過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打從文明初始,人類一直在尋找能永久紀錄自身存在的方法,而強調臉部特徵的肖像畫是對這項需求的回應。」就像今天的自拍,可以選擇適合的濾鏡與修圖去呈現自己最想要的樣子
Thumbnail
「打從文明初始,人類一直在尋找能永久紀錄自身存在的方法,而強調臉部特徵的肖像畫是對這項需求的回應。」就像今天的自拍,可以選擇適合的濾鏡與修圖去呈現自己最想要的樣子
Thumbnail
今年南臺灣藝術界的兩大展覽,大概就是奇美博物館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和高雄美術館的《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難得擁有地緣優勢,當然必須把兩者都收集起來。 《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不同於奇美博物館的展覽,這場展覽的展品是多是所謂近現代的作品,如副標所示,除了傳統油畫外,更橫
Thumbnail
今年南臺灣藝術界的兩大展覽,大概就是奇美博物館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和高雄美術館的《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難得擁有地緣優勢,當然必須把兩者都收集起來。 《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不同於奇美博物館的展覽,這場展覽的展品是多是所謂近現代的作品,如副標所示,除了傳統油畫外,更橫
Thumbnail
此次展覽的特色? 泰德現代美術館睽違六年再次移師高雄美術館,並與國巨基金會聯合展出。 展品多是20世紀初到近年的作品,而展品不全以傳統繪畫呈現,而有攝影、樹皮和網路印刷技術等不同風格來呈現創作者的表述。 本展援引蘇珊.桑塔格之語:「畫家創造世界,攝影師揭露世界。」來提示近代藝術史中兩者重要的動
Thumbnail
此次展覽的特色? 泰德現代美術館睽違六年再次移師高雄美術館,並與國巨基金會聯合展出。 展品多是20世紀初到近年的作品,而展品不全以傳統繪畫呈現,而有攝影、樹皮和網路印刷技術等不同風格來呈現創作者的表述。 本展援引蘇珊.桑塔格之語:「畫家創造世界,攝影師揭露世界。」來提示近代藝術史中兩者重要的動
Thumbnail
【反身顯影: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 當藝術家透過自我與他者的對話、開展多元議題反思,觀者該如何理解? 不得不說,藝術家鏡像中的自我身影,某些作品令人感到詭異、毛骨悚然,有種超現實感。 再加上還有18禁作品,與其說是攝影展,反倒像是行為藝術展。 滿滿迷濛詭異氣息的展覽……
Thumbnail
【反身顯影: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 當藝術家透過自我與他者的對話、開展多元議題反思,觀者該如何理解? 不得不說,藝術家鏡像中的自我身影,某些作品令人感到詭異、毛骨悚然,有種超現實感。 再加上還有18禁作品,與其說是攝影展,反倒像是行為藝術展。 滿滿迷濛詭異氣息的展覽……
Thumbnail
臺南藝術展覽提供了精緻的美術作品,讓人深刻體會到畫作、畫框各有各的美,與自己的認真與定位,成長的認知。
Thumbnail
臺南藝術展覽提供了精緻的美術作品,讓人深刻體會到畫作、畫框各有各的美,與自己的認真與定位,成長的認知。
Thumbnail
前陣子無意間從抽屜裏面翻到二張國小的畢業大頭照,仔細端詳之後,我有了重大發現,讓我娓娓道來。事情是這樣的,在我莫約30歲以前,我對於"圓臉、肉餅臉、太陽餅"諸如此類的稱號都會引起我的情緒關鍵字。
Thumbnail
前陣子無意間從抽屜裏面翻到二張國小的畢業大頭照,仔細端詳之後,我有了重大發現,讓我娓娓道來。事情是這樣的,在我莫約30歲以前,我對於"圓臉、肉餅臉、太陽餅"諸如此類的稱號都會引起我的情緒關鍵字。
Thumbnail
美麗的goddess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時常會去讀不同國家的歷史,像是中國歷史、歐洲歷史,你如果要說為什麼呢?因為在不同的時代下,有太多很酷的改革,服裝也不例外。 當然我很愛美的東西,不利外會去欣賞當代的畫作,或者雕像等藝術品找靈感,但我唯獨最愛的就是看神女像,像是敦煌飛天,或者
Thumbnail
美麗的goddess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時常會去讀不同國家的歷史,像是中國歷史、歐洲歷史,你如果要說為什麼呢?因為在不同的時代下,有太多很酷的改革,服裝也不例外。 當然我很愛美的東西,不利外會去欣賞當代的畫作,或者雕像等藝術品找靈感,但我唯獨最愛的就是看神女像,像是敦煌飛天,或者
Thumbnail
【凝視自我: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即日起至2024年8月18日,展出「凝視自我: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展覽。 除了可看到日治時期寫真館攝影家的自我形象、戰後臺灣攝影家自我身影、解嚴後臺灣藝術家的自我影像之外,還有當代藝術家們藉由新媒體科技媒介展現自我樣貌。
Thumbnail
【凝視自我: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即日起至2024年8月18日,展出「凝視自我: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展覽。 除了可看到日治時期寫真館攝影家的自我形象、戰後臺灣攝影家自我身影、解嚴後臺灣藝術家的自我影像之外,還有當代藝術家們藉由新媒體科技媒介展現自我樣貌。
Thumbnail
今年過年期間 小弟於 新營民治市政中心 藝廊個展 ​#看見不一樣的日本 歡迎前往指教和參觀 祝福您們 ! #龍年行大運 ! 健康快樂! 幸福美滿!平安順利! 諸事如意! 祝福你們歲月靜好、平安喜樂、健健康康、諸事如意。 人生沒有所有權,只有人生的使用權。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要從
Thumbnail
今年過年期間 小弟於 新營民治市政中心 藝廊個展 ​#看見不一樣的日本 歡迎前往指教和參觀 祝福您們 ! #龍年行大運 ! 健康快樂! 幸福美滿!平安順利! 諸事如意! 祝福你們歲月靜好、平安喜樂、健健康康、諸事如意。 人生沒有所有權,只有人生的使用權。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要從
Thumbnail
說到印象派的畫,我想到20年前的自己,那時人生第一次去北美館看印象派的畫展,是跟職訓局的同學們一起去看的,那時覺得好SHOCK,覺得很多在書本上介紹的畫家,都在這邊看到了,而且看到的是真跡,超級感動的。 那時在一堆的畫作當中我後來愛上了莫內的紫色,他的睡蓮池的紫色系列讓我覺得很迷幻,那時
Thumbnail
說到印象派的畫,我想到20年前的自己,那時人生第一次去北美館看印象派的畫展,是跟職訓局的同學們一起去看的,那時覺得好SHOCK,覺得很多在書本上介紹的畫家,都在這邊看到了,而且看到的是真跡,超級感動的。 那時在一堆的畫作當中我後來愛上了莫內的紫色,他的睡蓮池的紫色系列讓我覺得很迷幻,那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